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新战国七雄:赵国崛起 > 第133章 秦地新生,暗流涌动的蛰伏

秦地划分尘埃落定,各国依约行事,派遣官吏、调遣兵丁奔赴各自属地。

一时间,这片饱经战火与纷争的大地焕发出几分久违的生机。

新开垦的农田里,百姓挥汗如雨,播下希望的种子。

重建的集市中,商货渐次流通,吆喝声此起彼伏;联合郡县的兵营内,士卒操练有序,铠甲熠熠生辉。然而,在这看似蓬勃发展的表象之下,秦地依旧暗潮汹涌。

秦国旧贵族遗孤与残军余部并未因联军的一次重击就此沉寂。山林深处,简易营帐错落分布,篝火时明时灭。

秦国旧将桓齮满脸胡茬,目光却依旧锐利如鹰,正对着麾下一群衣衫破旧却气势不减的士兵慷慨陈词:“诸君,我大秦横扫六国、威震天下,岂容就此覆灭?那联军不过是乌合之众,趁我大秦新败、内忧外患才占得一时便宜。当下虽艰难,但秦地百姓心底依旧念着大秦恩泽,只要咱们寻得良机,振臂一呼,定能夺回山河!”

众人握拳高呼,声震山林。

他们一边暗中联络散落民间的秦军士卒,一边悄悄与仍心怀大秦的富户、工匠通气。

富户们暗中捐出钱财、粮食,资助旧部打造兵器、购置军备。

工匠们则凭借精湛技艺,在隐蔽工坊里锤炼利刃、修缮甲胄。

更有狡黠谋士,乔装混入各国官府,刺探军情政令,绘制城防图,源源不断将消息送回营地。

各国初掌秦地,推行自家律法、税制,满心期许能迅速站稳脚跟、收获红利,却遭遇重重难题。

赵国属地内,赵军依照本**制整训新兵,严苛的训练标准与秦地兵卒往昔习惯大相径庭,新兵们苦不堪言,时有抵触情绪,逃兵现象屡禁不止。

推行的赵国田赋律法,未考量秦地土地肥瘦差异。

一律高额征收,引得农户怨声载道,田间劳作消极怠工。

魏国区域同样棘手,魏吏照搬本国商业税则,对秦地本就脆弱的小商贩课以重税,集市商贩纷纷罢市抗议。

水利工程规划全然不顾秦地水系走向,盲目开渠引流,致使多地农田被淹,秋收无望。百姓们愈发怀念秦国往昔律法虽严却条理明晰、契合本土的治理模式,抵触异国新政的暗流悄然涌动。

联军营帐内,血盟誓约字迹未干,各国间的猜忌却已生根发芽。赵国凭借军事强势,在联合郡县的官吏任免、军事调度上多有插手,令他国心生不满。

魏国暗中拉拢几个小国,频繁密会,似在谋划制衡赵国的策略。

燕国得了燕北之地,本该安心守御北疆。

却悄然扩充军备,将兵锋朝南,觊觎秦地中部平原更为富庶的郡县。

各国使者往来间,表面谈笑风生、共商发展,言辞间却暗藏机锋、互相试探。

一场场小型军事演练,看似寻常练兵,实则威慑他国、展示实力。

修筑城防工事,名义是保境安民,却选址微妙,隐隐封锁邻国进军要道。

联盟上空阴霾渐聚,往昔携手抗敌的默契荡然无存,稍有火星,便能引爆冲突。

秦地百姓在新政冲击下,生活愈发困窘,不满情绪如沸水翻腾。

街头巷尾,百姓围聚议论时政,流言蜚语漫天:“这魏国税吏简直吸血虫,买卖都做不下去咯!”“赵国兵营天天抓人充军,孩子都不能出门!”

物价受局势影响持续疯涨,米粮稀缺,饿殍渐现街头;医药匮乏,疫病隐有蔓延之势。

一些不法之徒趁乱作案,抢劫商队、盗窃富户,治安乱象丛生。百姓联名上书求官府轻徭薄赋、整肃治安,却石沉大海。

自发组织的请愿队伍遭异国兵丁粗暴驱散,冲突时有发生,民怨沸腾至顶点,仿若遍地干柴,只需一星火苗,便能燃起燎原大火。

以下是续写内容:

西域诸国经上一次兵败,未伤元气,秣马厉兵后卷土重来。广袤沙漠中,驼队驮着大量兵械物资缓缓前行,沙暴也掩不住铁骑锋芒;百越部落不甘上次劫掠所得甚少,在山林间苦练战术,驯服猛兽协同作战,蠢蠢欲动。

他们窥伺秦地重建成果,知晓联军内部矛盾重重,打起了趁虚而入的算盘。边境线上,小股突袭队伍频繁骚扰,烧村劫粮;间谍混入秦地城镇,勾结心怀不轨者,绘制地图、标记粮仓与兵营位置,危机再度笼罩秦地,如悬顶利剑。

联军这边,起初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各**队因属地划分、资源分配等矛盾,调度起来磕磕绊绊。

赵**队接到驰援指令,却不满魏国士卒拖拖拉拉,耽误行军。

魏国将领又指责燕国守边不力,致使敌军轻易突破防线。

营帐内争吵声此起彼伏,军情如火情,局势愈发危急。

关键时刻,几位老将站了出来,力挽狂澜。赵国老将廉颇怒目圆睁,猛拍桌案:“都什么时候了,还窝里斗!再吵下去,大家都得玩完!”

一语惊醒梦中人,各国将领满脸羞愧,当即定下协同之策。

廉颇亲率一支精锐骑兵,奔赴边境最吃紧处。只见他身先士卒,挥舞长刀,寒光过处,敌军纷纷落马。

秦军旧部中,几位尚存侠义之心的老兵,目睹家园又遭劫难,也自发组织起来,与联军一同御敌。

他们熟悉地形,带着联军在山谷、荒漠设伏,打了西域铁骑好几次伏击战,一时间竟扭转了边境局部颓势。

秦地百姓虽平日对异国治理多有怨言,但外敌当前,也纷纷扛起锄头、拿起棍棒守护村落。

老弱妇孺帮忙运送物资、烧水做饭,支援前线。

咸阳城的匠人们,日夜不休打造兵器;医者们背着药箱奔赴军营,救治伤员。

在内外齐心抵抗下,西域、百越联军攻势渐缓。

但他们贼心不死,变换战术,佯装退兵,实则绕道突袭秦地后方粮草重镇。

联军识破诡计,派出轻骑追击,一番激战,终将敌军辎重焚毁,断其后路。

经数月苦战,外敌损失惨重,无奈退兵。

秦地满目疮痍,城镇残破,田野荒芜。各国代表再次齐聚,这回没了往日的趾高气扬与勾心斗角,满脸凝重。

赵王率先开口:“此番大难,皆是我等不齐心所致,往后再不可因私利误大事。”众人纷纷点头。

于是商定,成立联合统筹司,各国选派干练之才进驻,专职负责秦地军事布防、民生恢复诸事。

赋税统一标准,依土地产出、百姓家境合理征收。

军队定期合练,增进默契。秦地百姓见新政公平合理,抵触情绪渐消,安心回归劳作。

往后数年,在各国合力经营下,秦地水利修缮完善,庄稼连年丰收;商路重开,驼铃声声,贸易昌盛。

学堂林立,孩童诵读之声不绝于耳。往昔阴霾渐渐散去,虽各国暗地仍有博弈,但秦地终归走上正轨。

于乱世中寻得难得安宁,续写着它跌宕起伏却饱含希望的历史篇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