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同志,你的成分太复杂了 > 第二十二章 华北战场越来越像欧洲西线

钟临离开后没过多久,单文保便满头大汗夹着一公文包,火急火燎地闯进了局长办公室。

这位老哥性情如火,他进门直接一屁股坐到了黄河对面。二话没说端起桌子上的茶杯一口气灌了个干净,紧接着就开始从包里掏文件。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三张教练机的结构剖面图,仅仅是粗略地打量一眼就能深深被工学设计的美感所震撼。

画图者的手法技术十分高超,精美的图纸看起来就像是打印出来似的。

三架飞机的每一处关键部位都有文字标示,甚至还细心地备注了用什么样的材料,可以达到怎么样的效果。

半个多小时后,黄河将全部的文件大致地翻看了一遍。

虽然很满意二科提交的成果,但此时他的心情却是喜忧参半,现在黄某人终于可以跟旅长和局长感同身受了。

喜的原因自然是局里有数位天赋异禀的同志,他们可以独立自主地研发新武器,完全不需要上级费心。

忧的原因也很简单,新式飞机的研发实在是太烧钱了。哪怕是技术难度相对低一些的教练机。

单文保拎着这么一大堆资料来办公室,很显然就是来申请研究经费的。

事实正如黄河所想,等自家局长放下资料后,对方直接开口说道:

“局里交代的任务我们已经完成了,设计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你刚刚看到的版本已经通过了二科全体研究员的验证。”

“现在就差三台活塞式发动机了,这事儿可得帮我们科室早点落实。”

“十几号老爷们都盼着可以早点开工呢,要不你试着联系一下北边,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搞到三台?”

说道这里,单文保顿了顿,他的脸上居然罕见地露出了不好意思的表情。

“还有风洞的事儿,二科很需要那玩意,要不局里再给我们批上一笔经费吧!”

黄河闭眼捏了捏自己的鼻梁骨,连珠炮一样的需求让他很是头疼。

边区的确是会按期批给武器实验研究局一些硬通货,但钱总是不够用。

螺旋桨飞机,结构极其简单。

理论上来说,把一个活塞发动机塞进飞机壳里,再加上一些简单仪表就算完工。

而且飞机发动机跟汽车发动机本质区别并不大,现在这个时代前者是多缸圆周排列,后者大多是一字排开。

可以说只要汽车引擎能造好,那么飞机发动机也一定不会差劲。

造引擎这事儿对于别的国家来说不是难事,因为人家本身就有民用汽车公司,在这方面可谓是有颇有心得。

一旦战争开始后,民工拿出设计方案,只要接到武器订单就可以摇身一变成为军工。

对于不了解的人来说,他们永远想不到市面上的公司在二战期间到底生产过什么东西。

就像是带英有劳斯莱斯,三德子的宝马、奔驰,丑国的通用和福特,人家的空军发展离不开民企的技术积累与沉淀。

但边区啥都没有,现在的能力也就是造一造自行车了,解放牌还得等到15年以后。

在这儿要靠民工给军工的发展打基础,基本上是想都别想。

风洞的事也需要尽快解决,在晋东南根据地的那段时间,单文保曾经利用重力效应将飞机模型固定在绳索滑车上向下移动。

这种设备的使用条件相当有局限性,且难以测量模型受力。

来到边区以后,他利用手头的资源造出了一个低速风洞。

与那些军事强国的风洞相比,边区的肯定是简陋很多。毕竟连个回流回路都没有,很难测出各种翼型、流线型机身和飞机部件的压力分布。

但这已经是手头上最好的结果了,对飞机设计多多少少有些帮助。

就这两件事已经花了一小半经费,作为局长黄河现在恨不得把自己裤子当了换钱。

“好,情况我知道了。不过你们得给我点儿时间,这事一有头绪我会第一时间联系二科的。”

“教练机的工作先放一放,现在全力设计出一款滑翔机吧。”

“好!”

等办公室只剩自己后,黄河集中精神打开了脑中的唤醒勇虎系统。

上一条决策「边区飞机制造局」在一周前已经成功解锁了,带着资料来的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实力惊人,短短一周就攻克了多个难题。

设计三种教练机时,他们也出了很大的力。

接下来只要二科具备生产关键零部件的能力,自主研发且生产初、中、高三级教练机的任务就可以圆满完成。

提到零部件,黄河立马把视线放到了新的决策上。

「国产战斗机制造:随着我国工人已经熟知如何开展基础的维修工作,我方现在可以进一步开始制造现代战斗机所需的所有零部件。

效果:60天后,系统内军工厂允许生产霍克飓风战斗机,并且获得该战斗机的全套生产线和设计图纸。

180天后,获得带英皇家空军所有战斗机和近距离支援机的解锁权限。

提示:战斗机包含重型战斗机,但不包含格罗斯特流星和德哈维兰吸血鬼。

如想解锁喷气式战斗机,还需解锁其余前置科研项目和决策。

启用制造商:航空工业成飞。

效果:系统内军工厂的飞机生产速度: 15%,战斗机机动: 5%;对空攻击: 10%,重型战斗机可靠性: 20%,战术轰炸机可靠性: 20%」

说实话,新决策的收获还挺让人意外的。

首先就是系统内军工厂可以生产新的战斗机了,系统先后给了一定数量的斗士和喷火,黄河还以为新决策会给几百架飓风呢。

没想到这次居然特别大方,直接给了生产权限。

虽然短时间内实力增长不明显,但四个系统内军工厂一天的产能就可以生产一架飓风。

黄河手中可是有足足十七个,再加上决策带来的生产加成,也就是说每天有六架的产量。

这个数字以后会越来越多,从长期的角度来看肯定是生产权限更划算。

别看各种资料上说,皇家空军的飓风被鬼子暴打,这个数据也要考虑飞行员的原因。

当时鬼子不管是陆航还是海航,都在肆无忌惮地用民**人和百姓的血刷来实战训练,说是各个经验丰富都不过分。

对于二战战斗机飞行员来说,有没有一点经验差别极大。

毫不夸张地说,那些训练不充分、又没有经验的飞行员上了天。

在首次交战中能分清周围的飞机是敌是友,自己的长机在哪的,就算是天才中的天才了。

抛去驾驶经验不谈,飓风的性能总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未来在东南亚都勉强可以跟一式隼过过招。

它的几个重要参数处于P-40和一式隼之间,甚至相比P-40在盘旋和爬升率上更有优势,用来对战九七式战斗机肯定是足够了。

决策给的生产线和图纸,对二科和军工局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小到起落架大到发动机的生产能力,让边区两个部门有了深入航空领域的资格。

俗话说得好,五年陆军、十年空军、百年海军。

边区现在的起步点,比原本已经高太多了。要知道在1941年,全世界可以独立生产战斗机的国家可不多。

虽然所有战斗机和近距离支援机的解锁权限,足足需要半年的等待时间。

但为此付出和等待的时间绝对是物超所值的,到时候黄河就可以用科研槽解锁这三种类型的八款飞机。

一想到部队空军在未来会拥有多种飞机,黄河就兴奋得全身发抖。

这些武器,可都是带英研发了数十年的积累,现在这个年代的皇家空军可没走弯路。

丑国人整天想办法找更粗更大的发动机,三德子把飞机发动机厂的工人们个个都培养成了工艺大师。

毛子就差在原木上直接装发动机了,五十小时免费换新了。

本子整天研究给战斗机吃瘦肉精,恨不得把飞行员大腿卸掉一条来减重。

相比之下,带英的技术更适合边区现在的路数。即使这些活塞螺旋桨战斗机,在未来的战争中必定会被淘汰。

但宝贵的数据和资料能让祖国的研发人员少走很多弯路,更何况这系统又不是没有解锁喷气式战斗机的科研和决策。

关掉系统后,黄河突然笑出了声。

斗士、飓风和喷火,这三兄弟正是不列颠空战里的主角和配角。

三个月以后的中条山空战,大概率是喷火和飓风负责拦截护航的战斗机,斗士和少量飓风负责攻击轰炸机。

这不妥妥的不列颠空战亚洲版吗?

再加上一条民国版的马奇诺防线,这华北战场越来越有欧洲西线的味道了。

只不过这次守军不在是孤军作战,他们有了一股强大的援军和一股意外的支援。

空中也在不是敌人的主场,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八路军空军,会给那些在华北地区肆意妄为的鬼子一击重击。

提到接下里的战争,黄河立马想到了正在训练的李大团长。

“老李啊,你可要争口气。首秀一定要打的漂亮点,跟空军一起亮个相!”

第二章还差几百个字,差不多一点左右发。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