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同志,你的成分太复杂了 > 第二十三章 空军陆战第一团

黄河之所以让二科研究滑翔机,主要还是因为空军的运输机数量不够。

C47空中火车一次性只能带28名伞兵,没有滑翔机连一个团都送不下去,更别提那些关键的支援型装备了。

滑翔机这东西有很多优点,从经济角度来看,它的造价比运输机要低太多了。

最为难得的是他们几乎不需要维护,也不需要燃料。即使发生了损坏,也很容易修理或者更换。

就拿霍莎式滑翔机来说,这款是带英在二战期间所有滑翔机中生产量最大的一种。

通常被用以运输伞兵和较重型的武器,既可以减少运输机不足的困难,又可以解决重型武器无法伞降的问题。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速度,但霍莎式滑翔机跟C47一起使用时,将拖曳飞机的起重能力足足提高了60%。

而且滑翔机在脱离拖曳机后,可以在人为控制下悄无声息飞行很远距离,甚至在任何类型的平地或裸露的场地上降落。

有了这款装备后,八路军可以精确地把伞兵带到战场上。

「伞兵二型:寥寥数名空降兵组成的小型行动组到大型空降师的转变,为大规模空降行动铺平了道路,曾经让人耳目一新的空降部队现已在战场上数见不鲜。

研究所需时间:70天

效果:系统内军工厂可以生产霍莎式滑翔机,并且获得生产线和图纸。」

让我们把视角移到晋东南,八路军的空降部队训练基地。

最近这段时间,升官的人不仅仅只有黄河。我们的李大团长也暂时逃离了天王老子的魔爪,背地里还偷偷升了半级。

部队的番号从三八六旅新二团,改成了八路军空军陆战第一团。

除去所有后勤人员以外,全团共有一千名战士。包含两个伞降步兵营,一个迫击炮连,一个反坦克连。

考虑到多变的作战环境,团部还有一个直属工兵排,甚至还配备了医疗班和通讯班。

虽然依旧没有果脯给的番号,但各种待遇上已经超过了数字团,并且陆战第一团还成了总部直属的作战单位。

一系列鸟枪换炮的操作,把孔捷、丁伟和程瞎子羡慕坏了,他们都开玩笑地吐槽旅长太偏心。

在上个月二十八号的时候,黄河已经通过系统解锁了科研项目「伞兵一型」。

经过系统里军工厂几天的全力生产,足够装备一千人的伞兵装备已经全部准备就绪,在二月初的时候被C47空中火车送到了晋东南根据地。

长达三个月的基础地面训练,再加上半个月的室内训练,李云龙和战士们已经初步具备伞降训练的最低要求。

这段时间内,全团的同志完成了伞训理论、伞的操纵、着陆及特殊问题处理的学习。

特殊问题囊括了多种意外情况,比如伞在空中打不开怎么办?备份伞怎么打开?刮大风怎么办?两伞相撞怎么办?

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有枯燥的理论知识,还有劳心的折叠降落伞训练。

对于很多战士来说,折叠降落伞是一项令人厌烦的操作,可这门技术又至关重要。

因为伞兵在落地后必须迅速收伞,实在不行也可以选择用掩埋办法将伞销毁。非必要情况严禁焚烧,以免暴露目标

全团的第一次训练是室内跳伞,其中最重要的是练习伞降姿势。

在低空跳伞时安全着陆,每一个人必须采取合适的姿势,还要学会如何在地上打滚以减少伞降落地时的冲击。

这训练的强度和重复性极高,就连魏大勇和段鹏这种高手都累的够呛。

整个过程中,战士们基本上是各自为政,以个人掌握跳伞技能为目标。

为了帮助空军陆战第一团完成最后一步的训练,常校长特意分出了一架宝贵的运输机留在了训练基地。

1941年二月中旬,今天天气不错,是个空降的好日子。

为了见证新兵种的诞生,旅长、师长、副总参谋和副总指挥带着一票人来到了伞降部队训练基地观摩。

有段日子没出场的李云龙,他的外形发生不小的改变。

最直观的就是大腿,就连冬季军装的棉裤都掩盖不住充满爆发力的腿部肌肉,仿佛一脚能踹死一头牛似得。

他身后的战士们也非比寻常,一看就知道是百战精锐。

按照副总指挥的要求,调到陆战第一团的基层干部大多都实行了高职低配。

很多排级干部变成了班长,原本的班长当了战士,部分战士还立过三等功。

入选第一团的条件也很苛刻,一是要身体素质过关,二是要打仗勇敢不怕牺牲,三是要拥有一定的文化基础。

其中身体要求最严格,要反复检查,最终合格者才能留下,不合格的将会被退回原部队去。

在三大根据地开绿灯的情况下,这一过程来来回回折腾了一个月。这使得全团的战士超过八成参加过大型战役,其中七成更是D员。

这样的人员配置堪称豪华,特别是在没有精兵简政且全军都在缓慢扩编的当下。

如此折腾是因为伞降部队往往是在敌后战斗,只有精英们才能有效判断时局,制定相应的策略,可机动、快速、有效的完成作战任务。

等队伍集合完毕,李云龙、赵刚和邢志国带着全团的战士们来到了空中火车的停机坪。

老李的目光扫过一张张兴奋的脸,他深吸一口气大喊道:

“以前打仗的时候我经常说一句话,精锐?老子打的就是精锐!”

“但现在!我们是精锐中的精锐!是从全军里千挑万选出来的战士!对于咱们陆战第一团,我只有一个要求!”

“那就是撕碎所有敢于挑衅我们的敌人!让他们听到陆战第一团的名字就闻风而逃!”

等部队的士气达到顶端后,李云龙开始仔细检查第一批登机战士的装备,这一幕让旅长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

“所有人不要紧张!出发!”

“好!”

在众人的注视下,第一批的二十八人走进了C47空中火车的机腹。

做好所有安全措施后,李云龙示意飞行员可以起飞。运输机开始慢慢加速,最终在离跑道尽头一百米的位置拉起升空。

虽然这不是战士们第一次上飞机,但翱翔于空中可是头一遭。

好在平日里的训练起到了作用,同志们大多都还算轻松。他们对飞机里的各种设备十分好奇,就连一个电灯泡也要仔细观察。

小部分比较紧张的战士也在自我调节,他身边的战友和李云龙也会尽可能的提供帮助。

当飞机飞到800米高空时,舱门突然打开。忽地一阵风吹过来,刮得人眼睁不开。

突如其来的状况吓了李大团长一跳,他一边带上伞兵护目镜一边在心里嘟囔:“他娘的,咋不提前说一声,差点在战士们面前出丑。”

空中火车又飞了半分钟左右,即将进入降落点区域。此时飞机打铃,第一声提醒众人做好准备,第二声示意跳伞开始。

预备铃响后,战士们最后一次检查装备,主要是看挂钩是否挂好、装备是否齐全。

一切都没有问题就可以准备好姿势,跟随第一跳的人依序移到门口。

此时李云龙站在舱门边上,他的手紧紧抓住一旁的握把。

“铃声一响就开始跳!别忘了落地的姿势!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腿部!千万不要紧张!”

话音刚落,铃声响起,战士们一个紧跟着一个跃出机舱。

这次跳伞采用的是挂钩式,将强制开伞绳一端的弹簧钩,扣在飞机内部顶端的钢丝绳上。

当战士们跳出机门后,拉伞绳会把降落伞的伞包强制拉开,引导降落伞弹出将主伞衣和伞绳拉直。

这些伞具都是系统生产的高级货,材质为亚麻,体积大,撑开后有七十平方米。

第一个跳出舱门的是魏大勇,他成为了八路军跳伞第一人。

和尚原本还想大喊一声助助兴,可风呼呼的往他嘴里灌,硬生生一句话都没吼出来。

跳出机舱三秒后,伞就张开了。一朵朵白色的大伞开始慢慢在空中飘荡,这个过程经历了3分多钟。

当倒数第二个人出舱以后,李云龙也紧跟着自己的士兵。他控制着伞具的下降方向,盯着一个个落地的士兵,生怕有人出事。

很快便轮到他自己了,在快降落时老李只觉得地面向自己扑面迎来。

不过这点小场面可不会让人惊慌,在落地的刹那李云龙直接一个前倾着地。

强大的冲击力从地面传到双脚,健硕的腿部肌肉,配合上伞兵军靴和护膝工具让他没受一点伤。

调整了半秒后,他很快就站了起来。

这次一共有二十八个人参加训练,除了一位战士脚踝扭伤之外,其余所有人都平安无事的完成了伞降。

受伤的战士很快便被一旁等候的卫生员抬走,而李云龙则是来到了四位首长身边。他调整了一下自己的钢盔,摘下护目镜敬礼说道:

“报告首长!八路军空军陆战第一团完成训练任务!请指示!”

我好菜,写6k就觉得累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