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同志,你的成分太复杂了 > 第二十六章 石油!激情燃烧的岁月

晋东南根据地大胜的那天下午,一辆车朝着边区武器实验研究局大门口驶来。

卡车停稳,局长从驾驶室的位置跳了下来。跟值班的卫兵打了声招呼,便目的明确直奔办公室。

进门以后,他没管有些诧异的黄河。先是自顾自地倒了一杯热水,随后坐下说道:

“你说你小子怎么选了这么偏的一个位置啊,距离远到连电话线都拉不了。老总给你画的区域范围那么大,咋就没有你看上的位置呢?”

“实在不行我给你手搓一个电台吧,沟通起来也方便。”

日常吐槽完以后,局长甚至没给黄河还嘴的机会,他从自己怀里掏出了一封信和一个血迹斑斑的勋章。

“这封信是今天早上常校长交给我的,他昨天给晋东南根据地送货的时候,遇到了一名一二九师的老兵。”

“这位同志特地嘱咐要送到军工局,你先看看内容吧,一会儿再说后续的事。”

陌生的来信勾起了黄河的兴趣,来到亮剑世界这么久,他收信的次数屈指可数。

上次有人寄信,已经是四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他刚到北边,时不时会有以前的同学写信跟他商讨一些科研的事情。

展开信纸以后,几行歪歪扭扭的字映入眼帘,不难看出是出自只参加过八路军扫盲班的战士之手。

「同志,你好。

后方能制造出这样好的炮,是咱八路军的骄傲。只可惜我们还在战场,不知道是哪位同志亲手研制出来的武器,我们甚至连他的名字也不知道。

营里的战士们都想见见他,所以随信寄出一枚战利品。

请你们想办法把他的照片寄给一二九师,让我们都亲眼看一看这位敬爱的同志。」

这封信没有什么格式,甚至读起来不太通顺,还有几个错别字。

但黄河却在这短短几行字里,感受到了前线战士们的热情。独属于这个年代的激情岁月,就凝结在这封信中。

反复阅读以后,他将目光移向了那枚勋章。

勋章整体为圆形,直径约莫着有三厘米的样子。从重量上来看应该是铜制的,横条上还刻着从军纪念四个篆体汉宇。

从正面看,勋章上有一只展翅的金鸭。

鸭子上方还有一个象征着鬼子天蝗家族的菊花纹章,由光芒四射的底纹衬托着。

背面上有一从樱花,花丛中是一对头盔,分别代表着陆军和海军。由盔带构成的框内写着昭和六年至九年事变的篆体汉字,排为三列。

来到亮剑世界前,黄河对军事历史很感兴趣。他不仅在网上见过这枚勋章的图样,甚至还知道它的来历。

1931年的时候,鬼子不宣而战在东北悍然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

在三年以后,本子陆军高层颁布了这枚勋章,以奖励参加上述战争行动的军人。

看着陷入深思的黄河,局长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

“这东西应该是某位战士缴获的,我的建议是寄信的时候还回去。虽然是人家的一片心意,但实在是太贵重了。”

“拍照片不违纪,局里已经准备了好几张。收到信以后,我就带着工人师傅和车间主任,在装配车间和验枪靶场拍了合照。”

“部队能有今天的实力,每一步你都功不可没。就算你已经出去单干了,但局里永远给你留着位置,寄回去的照片里可不能没有你。“

黄河默默地点了点头,片刻后他拿起了桌子上的笔开始回信。

「同志:

很高兴可以收到你的来信,研制新式装备是我份内的工作。

请你们拿起我们亲手造的武器,冲锋陷阵把侵略者彻底推下海。我们等待着全军的凯旋,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写到这里,内心涌上一股说不出来的情绪。

对于黄河来说,不管是后方的军工人,还是前线的战士,大家都是民族的英雄。

就在他刚刚写完,准备把信从笔记本上撕下来的时候。局长不知道从哪掏出了一台相机,还是蔡司的折叠款。

咔嚓一声,黄河回国后的第一张照片被拍下来了,还是一脸吃惊的抓拍版。

“行啦,我撤退了,要不然你还得管饭。这次出来一趟,主要是放松放松心情,军工局的工作实在是太多了。”

“下次回边区的时候记得找我,到时候得还我一顿饭。”

局长正准备离开黄河的办公室,转身却迎面撞上了王德兴。在他的身后,还有一位全身上下都是油渍,脸上也脏兮兮的陌生人。

这位同志看到屋里的人,顿时眼睛一亮。

“曾局长!黄局长!厂里的新井出油了!快跟我走一趟去看看吧。”

话音未落,老曾激动得一把抓住黄河的胳膊。他二话没说,直接拉着黄河往停车场跑,甚至没给对方抗议的机会。

·····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车程,三人终于来到了延长油田厂的区域。

厂区的警卫部队并没有拦着他们,卡车一路畅通从生活区驶进工作区。

有了黄河提供的生产设备和施工设备后,整个油厂进行了两次扩编。

这里赫然已经是一个拥有着几百名工人的大型工业区,工程处甚至还贴心地在周边建立了配套的生活区。

仅仅只是到了工作区的外围,三人就听见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稍微深入走近,随处可见的工人在空地上又唱又跳的,气氛看起来跟过年似的。

这倒不是同志们在偷懒,不想参加工作。

主要是因为刚开采的油井有安全隐患,石油的开采伴随着大量的可燃性气体。

堆积到一定程度或者一直压制的话,就可能有爆炸的情况。目前厂里的防护设备不够,不足以支撑所有人入场。

在他们身后五百米的位置,是连接成功运输管道和储油装置的出油口。从周边的油渍来看,出油的时候并没有浪费多少。

现场的情况让黄河大开眼界,这是他第一次接触石油厂,心里有一大堆问题。

“老曾,我怎么听说挖出石油的时候会喷得特别厉害,甚至要用水泥配合重晶粉才能压下去。丑国当初有个石油,好像一口气喷了半年。”

“而且我咋没见磕头机呢?油是怎么出来的?”

这问题局长也答不上来,隔行如隔山不是开玩笑的。二人只好压住好奇,等一会儿专业的人来了后再问问。

看着忙碌的工人,黄河的内心感慨万千。

毕竟石油这东西,可是现代工业的血液。现在欧洲战场很多军事行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掠夺石油资源。

如果能守住自家的油田,在战争结束的发展期绝对不会缺少资金。

就像石油危机那几年,国际油价暴涨了十倍。北边从中赚取了大笔意外的财富,从而导致实力大涨。

你滴勋宗用赚来的钱疯狂发展军事,不仅造出了匹敌丑国的远洋舰队,更是让自家的战略导弹储备数量超出了对手四成。

陆军也顺势扩充到了四百万,是丑国的两倍还多。

按照传统,北边有钱以后便舍弃了轻工业,只重视军事科技的发展。

伊尔76、里海怪物地效飞行器、图160白天鹅这些强大的装备,就是那个穷兵黩武的年代研制出来的高科技。

在北边的巅峰时期,局势一度变成了熊攻鹰守。

这期间消耗的金钱,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石油带来的红利,再配合上计划经济所提供的。

虽然工人同志们并不知道未来要发生的事,但他们非常清楚有了石油以后,接下来的日子会一天比一天好。

有了石油以后,空军的战斗机和陆军的运载车辆都可以毫无忌惮地向敌人发起进攻。

正是以上的原因,大家才会如此的兴奋。

在安全区稍等了片刻后,厂长风尘仆仆地从内部赶来,他没说废话直接雷厉风行地向二人介绍现场的情况。

“二位局长,咱们这回可发财了。厂里挖出的第一口新井是自喷式出油,经过同志们的粗略估算,日产差不多有十吨左右。”

“十分感谢黄局长推荐的那两位博士和四十多位高级技工,勘探工作要少了他们,估计整体进度至少要延后几个月的时间。”

“我已经派人通知老总们了,估计一会儿就到。”

看着厂长浑身油渍的样子,黄河紧紧地握住了对方的手,他郑重地说道:

“同志!辛苦了!感谢你们为边区做的一切。跟大家相比,我做的事完全微不足道。”

“还麻烦你介绍一下现在的具体情况,我看看还有什么事是可以帮到咱们厂的。有什么需要你这边尽管开口,什么也不用顾及。”

“好!”

·····

经过厂长的描述,黄河和局长发自内心地觉得那位来自清华地质系的同志,不愧是专业人才确实有真材实料。

他配合两位博士找的钻塔地点十分的精准,仅仅第一口井就找到了石油。

按理来说,出油的速度应该没有这么快。

由于国内大多数地区的石油,埋藏在很深的地层,导致所需要的钻探的深度一般在200~3000米之间。

这样的深度,即使有专业工具也得忙活很久。更何况延长这边有黄土层,很容易发生崩塌,速率根本快不了。

不过由于地下储油量惊人,刚刚钻到86.3米时,就发现了自喷油。

延长,后世的历史上的第九大油田,就这样开始了它的第一次喷涌。

黄河刚刚提到的井喷,是因为开采人对钻开的地层压力情况不清或预计不准,导致地层流体大量涌入井筒。

不过石油厂的同志们,在勘探时经过了反复计算,还进行了严谨的地下压力测试。

配合上提前准备的运输系统和储油装置,才避免了井喷的发生。

由于是自喷井,地层压力很大,暂时不需要磕头机。

在没有新设备入场前,空出一台机器,可以大大地提高了延长石油的工作效率。

短暂的聊了一会儿后,第一口井最大的功臣也来到了现场。在得知可以继续提出需求时,他的双眼放光,直接开门见山:

“黄局长,我刚到咱们厂的时候,打造了很多人力木质钻井机。虽然大部分都只出水不出油,但我们还是用它打了数座油井。”

“根据我的分析,只出水的矿井大概率是因为深度不够,因此只能抽出浮在油层的水。”

“要是能在钻井杆上加个套管,穿透水层向下打必定能出油,只可惜咱们边区生产的钢制套管质量不够。”

“所以我希望您能提供更多的设备,让厂里可以满负载生产。”

这个需求并没有超出黄河的意料,毕竟没有任何一个石油人可以拒绝开发油田的诱惑,更何况他知道延长的储量到底有多少。

「石油加工:合成蒸馏和精炼石油产品的工厂产品,是确保我方燃料供应的下一步骤。

解锁时间:70天

效果:允许系统内的民工厂生产开采石油所需的设备,炼油厂转换燃油效率 10%」

「燃料精炼二型:更好地规划炼油厂布局,可以减少燃料的浪费。

解锁时间:70天

效果:系统内的民工厂生产炼油厂(二战时期最先进的款式),石油转换燃油效率 20%炼油厂转换燃油效率 10%」

相比于上个阶段只给一套设备,新阶段直接解锁了生产权限。

这就跟游戏内通过民用工厂建造在地区或省份中的固定设施,为势力或所在地提供工业生产能力或军事行动支持一样。

想到这里黄河整个人一激灵,按照现在的发生情况来看,未来岂不是有可能解锁铺设「核反应堆」和「火箭基地」的权限。

前者在游戏里一年可以生产一颗核弹,后者每天生产一枚火箭,就是不知道现实里会提供什么样的效果。

·····

天黑以后,除了延长石油的工作人员,所有人都离开了现场。

二人在回去的路上谁也没说话,临分别前局长看着黄河认真地说道:

“我一直认为,咱们是一个经历了五千多年风风雨雨的民族,什么样的阵势都见过了。现在的艰苦,是实现民族复兴的进程中必然会有的惊涛骇浪。”

“认识你以后,我更加确认咱们会迎难而上化危为机,闯出一片新天地。”

“同志,接下来的日子继续加油吧!”

“好!”

墙面上,是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的影子。

来了来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