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同志,你的成分太复杂了 > 第二十七章 41-1型航空火箭弹和航校考核

在紧张的生产中,时间来到了四月底。

当前无论是边区军工局还是晋东南八路军后勤部,都在全力生产各个口径的迫击炮和炮弹。

一切都是为了争取在下一阶段的大战役开始前,让前线的部队装备上更多的支援型武器,保证行动中有充足的炮火支援。

从今年的二月份到现在,局势突然变得很紧张。

首当其冲的就是本子和北边签订了中立条约,为期五年。这个条约跟之前39年的停战协定不一样,性质非常恶劣。

双方拿着不属于他们的东西互相交易,这种损人利己的一贯伎俩,不管是果脯还是边区都强烈抗议。

条约成立以后,鬼子的部分关东军一下子就得到了解放。

小日子随即便派出了飞行第32、第83战队,第3飞行集团的主力支援华北战场。

敌人进一步的封锁了沿海地区,同时在正面战场实施了相对灵活的作战。再加上制造出种种谣言,逐渐完成了对中条山的进攻部署。

其次就是小日子不断在给丑国施压,他们试图让对方解除禁运。毕竟岛国资源有限,买不到废钢和石油早晚要被拖垮。

这个所谓的谅解方案内容肮脏无比,丑国在背地里出卖了盟友,但效果其实跟张某某的厕纸没有什么区别。

从此以后,战争逐渐进入最困难的时期,大家对北边的信任也降到了谷底。

·····

1941年4月30日,边区空一师基地。

今天这里要进行一场演习,也是对全体飞行学员的一次大考核,顺便对大佬们展示一下新式武器的作战能力。

这一切都是因为鬼子在中条山的外围,发起了试探性的进攻。

小日子以第一军的36师团为主力,由师团长井关仞和参谋长花古正指挥,对集结在晋东南陵川一带27军发起了突袭。

与此同时,岩松义雄还指挥着第37、第41师团,在翼城以南、绛县以东地区袭击了与主力脱离的第15军。

唇亡齿寒之下,八路军不得不做出应对准备行动。

空一师从组建到现在,一共只训练了五个半月。

新式的飓风战斗机装备到部队,才仅仅过去了二十多天,飞行员们只能说是熟悉了战机的基本操作。

刚成建制就要走上战场,去跟鬼子陆航真刀真枪的厮杀,这个挑战可以说是相当的大。

目前各种型号的战斗机只有不到三百架,好在飓风的简单结构令生产十分容易,以至于拿到全套生产线的二科也能帮忙。

虽然这个数字每天都在增加,但抛去战斗英雄和教官们要使用的那部分外,能剩给学员们的量可就不多了。

具体要派哪些刚毕业的飞行员参加战斗,这就要看今天的大考核,看他们的表现了。

常校长亲自下达了起飞命令,第一批四架飓风战斗机,同时启动了它们的活塞式发动机。

值得一提的是,系统提供的飓风是MKIIB型。

它装备了12挺7.62毫米口径勃朗宁机枪,充分诠释了什么叫小水管多了也能打死人,甚至还可以外加最多2枚227公斤炸弹和6枚火箭弹。

在一阵嗡鸣声中,四架战斗机的螺旋桨开始由慢而快的转动。

紧接着飞行员就操纵着各自的战机,在地勤人员的指引下,缓缓地驶向跑道。

收到出发的信号后,螺旋桨越转越快,不一会就出现了视觉暂留的光学假象,看起来像是在逆时针转动似得。

四架飓风依次加速向跑道的尽头滑跑,这次可是实弹演习,所有战斗机机翼下都挂载满了武器。

飞行员们不仅要完成指定的机动动作,还要临空轰炸,甚至还要演示新式武器。也就是说战士们要在一个架次的任务里,完成三种不同的项目考核。

只有全部合格的人才能获得上战场的机会,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场巨大的考验。

经过几百米的滑行,在梅林V12活塞发动机的作用下,四架飓风战斗机接连拔地而起。

虽然所有战机都满载武器,但它们的动作一点都不笨拙。反倒是因为漂亮的气动外形,让起飞的过程充满了工业的美感。

新式战斗机腾空而起的那一瞬间,震撼到了地面观摩的所有人。

毕竟航校以外的人,除了局长和黄河以外,就连绝境战狐和陆军士气大师也是第一次近距离观察飓风。

四架战机以14.1米/秒的速度爬升,它们要在两千米的高度完成编队,随即进行各种机动的考核。

在考核还没有正式开始前,陆军士气大师轻轻地拍了拍黄河的肩膀。他看起来高兴且惆怅,似乎有一肚子话要说。

“即使亲眼看到了我们的飞机,但对于边区已经成立空军这件事,我还是感觉很不可思议。”

“从被敌人低空扫射和轰炸,发展到现在有二百多架飞机,真是一种梦幻的感觉。”

“可是一想到这些刚毕业的战士,马上就要参加激烈的战斗,我这心里就很不是滋味。”

对于陆军士气大师的话,黄河并不感到意外。

平日里这位一向是爱兵如子,时常与战士们打成一片。在部队里具有极强的亲和力,很多战士把他视为自己的父亲。

思索片刻后,黄河一脸认真地说道:

“我们的部队,都是在战火中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战士们有更好的飞机,有认真负责的教官,我相信他们一定不会比敌人差。”

“这场战斗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这句话让陆军士气大师点了点头,航校的训练有多艰苦他是知道的,对于自己手下的兵他有信心。

就在二人交谈时,考核飞机已经到达了指定高度和区域,在地面上的同志们也拿出了望远镜开始观察。

为了模拟出相对真实的战斗场景,四架飓风两两一编队,他们需要在空中进行狗斗。除了不能使用武器攻击以外,一切都要朝着实战看齐。

最终的结果评判,则是由常校长等专业人士根据一系列的标准来确定。

天空中,四架战机的各种机动和攻守转换让地面的人惊呼连连。

战士们不仅基本功扎实,而且长机和僚机的配合十分默契。

这样的场景就连六位战斗英雄也频频点头,短短五个月的训练能做到这种程度,他们已经非常满意了。

狗斗和机动的考核结束后,就是俯冲投弹的训练。

虽然飓风在设计初完全是以战斗机为标准,但它的俯冲性能很好,这也是它后期的型号可以改成战斗轰炸机的原因。

不过因为没有到达一定高度可以自动拉起的装置,所以它在俯冲投弹攻击地面单位时有一定的危险,很考验飞行员的驾驶技术。

很快,四架飓风就来到了指定攻击区域。

那里的地面上有提前准备好的白色圆形标靶,每一个靶标的范围也就是二三十米直径的圆。

考核的结果,由航弹的精确度来决定。

飓风们在空中盘旋了半圈后,相继开始进攻。

它们以陡峭的俯冲接近且锁定目标,随后在低空释放航弹,航弹继续沿着既定的俯冲轨迹下落精确的命中目标。

四架飓风,相继投放了各一枚227公斤的航弹,甚至有一架还用机炮展示了一下自己还算不错的舔地技术。

这样的操作是被允许的,常校长在考核开始之前就告知了所有毕业学员,可以拿出自己全部的本事。

只不过万一失误的话,不仅要扣分,还要重修高教机课程。

这些航弹准确的向各自的目标飞去,配合上摆动式的挂架,几秒后就全部命中了标靶。

很快地面上就被炸开了花,看起来十分壮观。

爆炸引起的火光、烟尘和地面的震动,无不预示着这次攻击的毁伤效果很不错。

考核的飞行员和地面上的人,都松了一口气。

毕竟黄河以前介绍俯冲攻击时,还特地提到了十三架斯图卡的失误案例,没人想看到己方宝贵的飞行员损失在一场考核中。

扔完航弹以后,考核还没有结束。四架飓风又重新拉起了高度,他们将要进行最后一个考核项目。

于此同时,除了航校以外的所有人都看向了黄河,众人的眼光中充满了不解。

在大家的认知中,能考核的无非是机动和狗斗,机枪和航弹。以上两个项目都结束了,他们实在是想不出还有什么新花样。

人群里只有局长看起来若有所思,他似乎是想到了黄河以前提到的一个词。

就在这时,一道带着好奇的湖南口音响起。

“看来黄河同志又给咱们准备了惊喜啊,大家就不要讨论啦,安心看完接下来的考核吧!”

有了正主发话,大家都不再议论。只有局长悄悄走到了黄河身边,他用手肘轻轻顶了顶对方的肋骨说道:

“你小子是不是开挂了,怎么研究新武器的速度这么快?我但凡要是个医生,就绝对把你的脑子切开看看。”

“咋都是中国人,你就跟别人不一样呢。你们武器实验研究局一科,真是让人惊喜不断。”

听到开挂两个字以后,黄河差点闪了自己的腰。局长跟他接触久了以后,总是喜欢学一些他无意间说出来的词,跟李云龙有的一拼。

“开啥挂啊,那都是一个系列的武器。只要一个研究明白了,其余的就触类旁通。”

“好好看好好学,接下来的项目很精彩。”

在二人的交谈中,四架飓风已经到了目标区域的上空。

由于这次不仅是考核,还有给大佬们展示新武器威力的目的,所以黄河特地让常校长准备了几块钢板。

它们的厚度跟鬼子的九五式轻坦差不多,用来模拟敌人的装甲单位。为了起到实战效果,这些目标的大小跟敌人的轻坦差不多大。

但从千米的高空上来看,那就是一个很小的绿点,甚至跟周围的环境融合在了一起。

片刻后,四架飓风开始依次行动。第一位开始盘旋着下降高度,同时也在做发射准备。

地面的观察者目不转睛的盯着战机,只见考核目标开始小角度俯冲,迅速朝着钢板接近。

突然间,飓风的翼下闪出一片火光。一枚航空火箭弹拖着尾焰扑向目标,地面上瞬间腾起一片火海。

这出乎意料的攻击方式,让地面的人群中响起了一声声各地方言。

俗话说的好,火箭弹要是打得好,那视觉效果绝对非比寻常,要比俯冲投弹有观赏性的多。

就算是斯图卡的耶利哥号角,也不如远距离打击带劲。

众人虽然都听说过航空火箭弹的名头,但是这种武器头次出现在己方的空军中,那带来的震撼感绝对不轻。

在40火刚研发出来的时候,陆军士气大师可是在靶场上打过几发的,从那天开始他就对这种武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小黄!这是火箭筒的升级版吗?威力也太大了吧!有了这东西,战斗机对地面单位的杀伤手段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来来来,你快给我们介绍一下。”

看着众人期待的目光,黄河上前一步开始说道:

“这款航空火箭弹的代号是41-1型,具体的名字我还没想好。它是仿制北边的82毫米航空火箭弹,目前只有高爆弹版本。”

“不过打鬼子的话,高爆弹足以应付大多数场合。他不仅可以打击地面单位,还可以对敌人的飞机进攻,只不过很考验飞行员的技术。”

“目前我们在研发更大口径的132毫米版本,预计今年就可以实装部队。”

有北边的人帮助黄河踩坑,武器实验研究局一科直接略过了线膛炮自旋式和环形尾翼稳定器两种设计方案。

直接一步到位,采用了稳定性更好的飞镖型尾翼。

尾翼的翼展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太大的话整个火箭弹的重心后移,会影响稳定性。如果太小,其稳定火箭弹的能力也会随之急剧降低。

受材料水平的影响,黄河搞出来的41-1型,采用了200毫米的尾翼。

“好!好武器啊!有了这个航空火箭弹!我对支援中条山有了更大的信心!”

“虽然咱们有了新的步兵武器,但归根到底只是追上了鬼子。现在好了!我们终于有小日子也没有的装备啦!”

“痛快!痛快啊!”

同志们,给41-1型航空火箭弹起个名字吧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