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虎进来低着头进来,先叫了一声:“首长。”便规规矩矩的站着不吱声了。
郧素济道:“怎么,哑巴了?我看你在村里蛮威风的嘛。”
刘元虎脸臊红了,道:“首长,我……”
“你不用说。你在村里的确有点威风过头了。不过,你要干好工作,没点威风也的确干不下去。”郧素济自顾自的点上了烟卷,“不过,你这威风大多是为了工作耍的,所以我不怪罪你。大家都是为了元老院的大业……”
刘元虎听了这话,眼圈顿时红了,他抬起头来,道:“首长,俺不敢说自己没一点私心杂念,可是俺对元老院真得是赤胆忠心,就是要俺掏出来给首长看一看也行!”
郧素济摆摆手道:“你不要激动。好好个男人眼圈红什么?当干部第一不怕别人说,你听了几句谣言就心里就怕成这样,还怎么做大事?”
“是!俺记住了!”
“曹老太太这事,你说怎么处理?”
“把抚恤金给她!”
郧素济摇头:“抚恤金还给她,这是应该的。我是说她在村公所上吊这事。”
刘元虎挠了挠头皮,道:“这个……她既然没事,这事就算过了……”
郧素济道:“你是民兵队长,自然还是村治安委员吧。”
“是。”
“你这《治安委员办事手册》是怎么念得?”郧素济摇头道,“这里有吗?拿一本给我。”
刘元虎赶紧从书架上翻了出来,郧素济接过来一看,除了书皮上盖了个“博让村村公所”的红色公章之外和新得一个样。这种制发办事手册的做法是为了适应基层公务人员水平低做得“傻瓜式”指导――看来效果不怎么样。
他翻开书,翻到其中一页,指着文字道:“你识字吧?”
“上过扫盲班。能读,不太会写……”
“这条怎么说?”
“凡在政府机构和公营单位内有妨碍办事场所工作和环境的行为,均以‘扰乱政府和公共机构罪’论处。视情节轻重予以相应处罚……”
“看明白了?”
刘元虎读了几遍,眼睛一亮。咱们是模范村,一年到头来参观的、取经的川流不息,县里、乡里、天地会……还有各种检查,光招待来人吃饭就是一大笔开销……”韩道国诉苦道。
“出差来村的,不都是吃派饭,直接付钱给农户吗?你们县里出公差不发餐补?”
“首长,那是您这样的圣人!县里乡里来得干部,能给一碗番薯稀饭几张煎饼就打发了吗?怎么也得烙张饼,下碗面条,再不济也得大米干饭配点酱菜咸菜。”韩道国道,“派给村民做,村民嫌麻烦,来出差的同志也吃不好。所以村里才指定一家专门做……”
“所以来下乡的同志就是出了番薯稀饭煎饼的钱吃烙饼卷鸡蛋喽?”
韩道国连忙道:“首长明鉴!咱们这村公所,那是小得不能在小的衙门。要不好好招待,很多事情就争取不到,模范的牌子未必保得住,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
“好了,不用说了!”郧素济越听越生气,没想到还不到二三年,基层就是这个德行了!
刘县长,就你这还模范县呢!郧素济一听就明白,这现象绝不是个别的,搞不好有人连番薯稀饭的钱都没出就在吃烙饼卷鸡蛋了。
问完了话,郧素济就在村公所歇息。村公所里有一盏煤油灯,他就在灯下写自己的见闻。他下乡的时候很多,但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完全沉浸进去和农民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从没有如此真切的感受到农村生活的脉搏。今天这一天真是受益匪浅。
这还是模范村,要去了一般村落和落后村,那还不知道怎么个情形。郧素济心想,基层工作的问题不少,农民的情绪也有很大问题。一种混日子的安逸感在大多数村民中可以感受得很清楚,少数粮户又因为各种限制发展不起来,积极性受到打击。
从今天的见闻来看,农民未经过适当管理教育,是很眼前机会主义者的风范:投机散漫、没时间观念(工作时间按天算,只能精确到上下午)、无组织纪律。这样的农民对元老院的事业来说是无用的。
劳役太多,算是个问题,但是显而易见的是劳役并没有影响到正常生产,真正影响生产是那些播种面积大,从事副业多的粮户。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个需要讨论的问题。
郧素济是很不赞成某些人提出用“劳役代金”制度来取代现在的“劳役征发”。眼前的大明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例子,一条鞭法出发点很好,暂时也起了一定的效果。最后反而成了勒死明末农民绞索上的一股绳子。完美诠释了“黄宗羲定律”。
“征发劳役要科学化、定量化、标准化。”他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这行字,“要拿出一个科学的标准,看看负担的极限在哪里。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提供尽量多的劳役……”
他想起村口路边三五成群做鞋做针线的妇女,隔三差五打老婆的男人,在家里无所事事的老人孩子……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他们的空闲时间还是太多。要充分把人这个最重要的资源利用起来,发挥出作用。
他接着想到村里的副业还是太少了,除了饲养耕牛和少量鸡鸭之外,几乎没看到有人养猪,许多人都反应说宅基地面积太小,当初设计的时候预留的饲养面积就不够。如果按照传统做法挨着正屋盖个猪圈,县里的卫生警察又不同意,说这样“犯法”。
此外,村里几乎完全没有商业,按理说将近五百人的村子,有家油盐小店总是应该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