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听见重生儿子的心声在南洋建国 > 第182章 杜鲁门来访

刘铭华之所以如此急迫地离开新加坡,是因为一份紧急的外交部报告如火焰般传递到了他的手中。

报告的内容令他震惊不已——美国总统杜鲁门即将访问南洋。

这一消息来的很突然,一时间让南洋没反应过来,同时也让刘铭华毫无准备,听到这消息后,刘铭华不得不加快步伐,紧急离开新加坡。

刘铭华回到星海市后,与相关人员推演了下杜鲁门这次访问南洋的目的,发现一切都在情理之中。

关于美国总统为何如此急切地访问南洋,背后的原因并不复杂。

首先,就在1949年8月29日,哈萨克斯坦大平原上空突然绽放出一朵蘑菇云,那是原子弹爆炸的震撼景象。

这一事件无疑向世界宣告,苏联的原子弹研制成功,美国的核垄断地位被彻底打破。

世界舞台上的两强争霸格局,自此正式拉开了序幕。

美国,这个曾以核武器垄断的超级大国,此刻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

其次,苏联在非洲的侵蚀太强了,到现在,尼日利亚、纳米比亚已经被苏联势力控制。

另外乍得地区,苏联控制的势力也在不断侵蚀法国和南洋控制区,侵蚀速度越来越快,相信用不了多久,苏联的乍得控制区和尼日利亚地区就连成一片了。

美国相信用不了多久,苏联就能以这些地区为根据地,不断向四周扩张,如果不加以阻止,用不了多久,整个非洲都会变成红色非洲。

而南洋恰恰在非洲地区有不俗的力量,是美国用来对付非洲苏联势力最好的前头兵了,

至于说法国和英国,自从二战后早已废了,美国现在对他们已经不抱期望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大陆局势的急剧变化更是出乎美国的预料。

原本他们寄予厚望的某势力,在短短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就被打得节节败退,最终只能龟缩在小岛上。

这一结果让美国在东亚地区的战略布局遭受重创,他们精心策划的棋子瞬间变得毫无用处。

这三件事事件如同一记重拳,瞬间让美国在东亚的局势陷入了劣势。

而为了扭转这一局面,美国总统杜鲁门决定亲自出马,突然访问南洋。

为了挽回这一败局,美国急需寻找新的盟友与支持者。

而南洋,作为东亚地区的重要大国,自然成为了他们的拉拢对象。

美国肯定希望通过这次访问,化解之前在日本战犯问题上与南洋的隔阂。

同时与南洋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来弥补在东亚地区的损失,并重新稳固自己的地位。

刘铭华与李明轩等人想明白后,心里也有了底,对杜鲁门的突然访问也就不再慌乱了。

......

在1945年9月20号,美国总统杜鲁门的专机来到了南洋。

在飞机上鸟瞰你那有首都星海市,只这座城市的中心地带,繁华异常,虽然高楼大厦并不多,但各种建筑独具特色,犹如一幢幢楼房很有规划,展示着独特的魅力。

城市的周围,施工的工地如星罗棋布,仿佛是一个个巨大的棋盘,预示着未来的星海将是何等的辉煌。

杜鲁门对此深感惊讶,他简直不敢相信,这个建国还未满 5 年的国家,发展速度竟如此惊人。

看到这些,杜鲁门心中不由感叹,同时又想起情报中,南洋很多政策都在学习德国。

杜鲁门心有不由有些担心,最好南洋不会成为第二个德国,否则以南洋的体力那将会是地球的灾难。

在杜鲁门感叹中,飞机降落在星海国际机场。

刘铭华、李明轩等南洋高层早已在机场等候,杜鲁门看到他们,飞快的走下飞机,与刘铭华、李明轩握手。

随后,一起坐专车来到了南洋政务中心的会客厅。

在路上,杜鲁门坐在车上很有兴致的看着马路两边,边看边不住感叹。

“滋滋,刘,你们真厉害,这么短的时间,竟然将南洋建的这么美丽。”

“杜鲁门先生客气了,比起你们美国的速度,我们南洋可是差的远呢,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向你们学习的。”

“刘,你们华人谦虚这一点,我还是习惯不过来。不过我们两国确实需要多多交流学习才好。”

杜鲁门听到刘铭华谦虚的话,很直接的说道。

“那可再好不过来,杜鲁门先生,这样我们南洋也就不用闭门造车了。哈哈。”

一边的李明轩听到杜鲁门的话很高兴。

“李,你太会说话了,这辆车是你们南洋自己造的吗?”

杜鲁门这时才发现自己做的这辆车车标自己不认识,而且这辆车异常舒服,隔音,减震都是顶级的,能造出这辆车就代表着南洋有很强的工业能力。

“是的,总统先生,这是我们槟城汽车厂用了四年多时间打造的麒麟轿车。”

李明轩很自豪的说,突然反应过来,对面的可是世界第一汽车制造大国,赶紧纠正道。

“当然我们南洋这点水平比你们美国汽车制造就差远了。”

“NO,NO,李这话就过了,你这车造的确实很强,至少在我看来,并不比我们的车差多少。”

杜鲁门摆手道。

“不知道刘和李,你们对苏联和我们美国是怎么看的。”

这个时候,杜鲁门觉得双方差不多熟悉了,就单刀直入的问。

“啊,杜鲁门先生不怕你笑话,其实苏联和你们美国对我们南洋来说我以是庞然巨物,你们都有我们南洋学习的地方。”

“像苏联的制度优势,就是能快速的调动全国的力量克服各种困难,但是由于苏联的制度刚刚确立,肯定有很多问题,这就考验苏联领导人的自查能力了。像权利过于集中,民主民生等问题,以及他们引以为傲的分配问题,这些都需要苏联花大量精力来完善。

对于你们美国,经过两百年的发展,美国模式的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很成熟了,这点就是你们对于苏联的优势,制度稳定,你们领导层可以专心的与苏联抗争。”

李明轩想了下,说出心中的看法。

杜鲁门听完李明轩的话,很惊讶的看向他,没想到李明轩对他们的看的如此透彻,这些可是美国智囊团经过一个多月的研究才得出啊的结论。

杜鲁门心中不由对李明轩和南洋重视起来。

这也是李明轩想要的结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