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听见重生儿子的心声在南洋建国 > 第243章 影响

听见重生儿子的心声在南洋建国 第243章 影响

作者:空中翅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6: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经过众人的一番推理分析,最终的幕后凶手指向了——苏联。

得出结果后,李明轩和丹尼尔如释重负,都松了一口气。

这件事情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答复,不然无论是对国民还是刘铭华自己,都难以交代。

刘铭华前后重新推理了一遍,发现动手的很大概率就是苏联,道:

“说到底,还是因为我们在非洲的行动严重侵害了他们的利益。我想,应该是在乍得地区区吧,尤其是在肯尼亚之后,乍得地区几乎被我们围起来了,这应该是引起了当地苏联势力的警惕。

与此同时,我们这些年在非洲大陆上的扩张,想来早就招致了苏联人的不满。怎么说咱们所有的势力团结起来,在明面上可是完全压苏联一头的,这也是苏联人想除掉我的一部分原因,他们觉得只要没有的存在,就可以斩断各国之间联系的纽带。”

“俗话说,不遭人嫉是庸才。这不是正说明我们做的太突出了吗。”

“顾老,你这话说的好啊。我们姑且这么想吧。”

刘铭华再次向李明轩询问起接下来的南洋有什么打算:

“明轩,你对未来有何打算?”

李明轩目光坚定地说道:

“我想就你苏醒的事情继续保密,对外营造你尚未苏醒、伤势严重的假象。至于你后续的一些事务,我认为可以由言言代为出面处理。”

说到这里,李明轩等人不约而同地小心翼翼看向刘铭华。

刘铭华微微颔首,表示赞同,“嗯,这个想法不错,我同意。继续啊?”

刘铭华忍不住抬起头,发现众人都神色紧张地看着自己,心中不禁有些疑惑,

“怎么都看着我?接着说啊。”

众人之所以如此小心,是因为他们的这番话颇有夺权篡位之嫌。

在古代,这种话理应由皇帝本人主动提出,若由下人说出口,难免会惹人遐想。

李明轩见刘铭华这样,知道他并未在意这些,想想也是,如果刘铭华真的那么贪恋权利,也没有自己什麽事了,想到这里李明轩觉得自己有些小人了。

李明轩强压下心中的羞愧,深呼吸了几下,然后清了清嗓子,稍稍镇定后继续说道:

“哦,是这样的,我们考虑到你目前的状况,觉得这是一个绝佳的时机。我们计划直接将咱们这十六个国家联合起来,而且现在美国国内正为总统之位争执不休,根本无暇顾及我们。

苏联呢,因为之前有刺杀你的事情,我们只要适当的暴露出一些线索,想来苏联也不敢在这件事上过多阻挠。至于欧洲那些国家,就更不用提了,现在他们自己的屁股还没擦干净呢。这就是我们的计划,你觉得怎么样?”

刘铭华沉思片刻,然后说道:

“嗯,我觉得可行。毕竟言言也长大成人了,是时候让他走到台前,一展身手了。身为太子,在紧要关头,理当肩负起应尽的责任与义务。那么,就照你所言行事吧。”

刘铭华语罢,便把目光移向了端坐于一侧的儿子身上。

刘言敏锐地捕捉到了来自父亲那饱含深意的凝视,瞬间领悟到其中所蕴含的期望以及肩头那份沉甸甸的担子。

面对周遭众人投来的关注目光,刘言腰板一挺,神情肃穆且庄重地点头示意,以此表明自身已然严阵以待、蓄势待发。

眼见得此番目的已然顺利达成,李明轩心头不禁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欣喜之情。

只见他面带微笑,转头对着刘铭华言道:

“如此甚好!铭华啊,你在此安心静养,好生调养一番身子骨儿。至于言言嘛,明儿个记得寻我一趟,届时咱俩再详加商议后续的诸般事宜。”

闻听此言,刘言当即高声应道:

“放心吧,李叔叔。”

刘言铿锵有力的回答。

......

就这样,在李明轩等人匆匆离开医院,消失在夜幕中的那一刻起,医院内部的气氛就骤然紧张起来。

为了响应并积极配合国家对于敏感事件的政策要求,方清平对全院人员,下了最强封口令,刘铭华的状况被严格保密,如果泄露出去是要受刑的。

至于对于外界的媒体,院长方清平只给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答复,就对医院下令杜绝一切媒体采访了。

一时间,关于刘铭华病情的各种传闻出现在南洋的大街小巷。

南洋的媒体圈中,各家媒体纷纷报道着关于刘铭华的最新情况,尽管刘铭华此刻仍处于昏迷状态,但南洋的媒体普遍秉持着一种乐观的态度。

他们更愿意相信星海皇家医院的专业诊断和治疗,坚信未来刘铭华康复的希望是存在的。

这种乐观的论调在民众中引起了共鸣,给予了他们一丝安慰。

然而,在缺乏确凿证据的情况下,这种乐观态度依然难以完全平息外界的疑虑。

尤其是美国西方的媒体,他们对星海皇家医院的诊断结果持怀疑态度。

他们更愿意相信那些耸人听闻的传闻,认为刘铭华可能已经成为了植物人,永远都无法醒来。

一些极端的媒体甚至宣称,刘铭华已经离世,只是南洋政府出于某种目的,才一直隐瞒着这个消息。

随着事态的发展,南洋政府迟迟没有给出强有力的答复,这无疑加剧了外界的猜测和疑虑。

包括南洋民众也开始感到不安,他们纷纷通过媒体上讨论着刘铭华的病情,各种猜测和谣言层出不穷。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渐渐地倾向相信那些悲观的传闻,认为刘铭华可能真的已经离世。

尤其是当太子刘言随着李明轩出席公共场合后,这种猜测似乎得到了某种程度的验证。

在民间,更是流传着各种荒诞不经的传言。

有人说南洋政府已经开始四处寻找珍贵的水晶,打算效仿苏联的做法,为刘铭华制作一个水晶棺。

这个传言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人们纷纷猜测着这个水晶棺的样式和制作过程。

甚至有人开始讨论刘铭华的安葬地,有的人建议安葬在珠穆朗玛峰下,象征刘铭华的至高无上;也有人觉得应该安放在星海市,供后人瞻仰。

这些传言虽然荒诞,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众对于刘铭华的怀念和尊重。

尤其是关于制作水晶棺的流言,人们纷纷购买高质量水晶,捐献给皇室,希望能够为刘铭华的制作水晶棺尽一份绵薄之力。

民众的行为,竟然还一度让国际水晶市场出现了大涨。

这种民众情感上的共鸣和支持,无疑给了南洋政府更大的压力。

迫使南洋政府必须给出一个让民众满意的结果出来。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