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听见重生儿子的心声在南洋建国 > 第244 章 舆论战争

听见重生儿子的心声在南洋建国 第244 章 舆论战争

作者:空中翅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6: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自从李明轩等人从医院返回后,他们立即下令让肯尼亚的龙组展开对非洲苏联势力的秘密探查,尤其是被苏联控制的乍得地区。

经过半个多月的艰难摸索,龙组的成员们终于找到了突破口。

他们巧妙地接近了苏联支持的恩贾梅酋长多多提母,并通过一系列的机智对话和巧妙的策略,成功地从他那里套出了真相。

原来,多多提母由于惧怕华人继续扩张,在苏联人的鼓动下,便对刘铭华采取了极端行动。

执行暗杀任务的人员,都是多多提母部落中最受信任的几个人。

半年前,他们被派到了西伯利亚,由苏联克格勃对这些人进行正规的军事训练,同时在行动中的武器,也都是苏联人提供的。

得知真相,并掌握所有证据后,南洋政府当机立断,毫不犹豫地将这一切公之于众。

丹尼尔直接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全世界揭露了多多替母的罪行。

发布会最后,丹尼尔直接将多多提姆定义为恐怖组织,南洋将对其采取严厉的打击。

当然,为了避免与苏联发生直接冲突,南洋政府在公布的信息中,揭露的信息中有意地隐匿了苏联所扮演的角色。

虽然南洋政府并没有提及任何有关苏联的事,但是乍得作为苏联在非洲大陆的扶植起来的势力在国际上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所以随着南洋公布真相,全世界各国心中几乎都能猜到,此次刺杀行动的幕后黑手必定是苏联。

1964年2月2日,龙抬头。

在纽约城一个宁静的清晨,《纽约时报》的一则头条新闻《苏联恐怖主义的受害者——华人皇帝刘铭华、美国总统肯尼迪》吸引了全美国的注意。

该新闻明确指出,这场暗杀完全是由苏联主导的,多多提姆只是苏联扶植的一个傀儡,针对刘铭华的所有暗杀行动,都是苏联克格勃的阴谋。

同时,该报还指出,在非洲大陆上,苏联一直妄图通过种种手段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而华人势力的崛起无疑对他们构成了严重威胁。

不管怎么说,这篇文章中对苏联暗杀刘铭华的动机分析的头头是道。

不过紧接着刘铭华的故事是,关于肯尼迪被暗杀的真相。

文中明确指出,自肯尼迪总统上台后,带领美国处处都压苏联一头,导致苏联总书记对肯尼迪痛恨不已,同时为了改变这种局势,才在美国大选的时候,将肯尼迪总统暗杀了。

由于《纽约时报》还将肯尼迪总统遇刺事件也归咎于苏联,认为这是苏联对美国的报复谋划。

所以这份《纽约时报》的报道,得到了美国当局的极大推崇,并大有将其定义为事实的趋向。

所以受美国政府的要求,紧随《纽约时报》之后,伦敦的《泰晤士报》、巴黎的《费加罗报》以及德国的《图片报》等西方传媒巨头纷纷效仿,举起各自的“长枪短炮,对刘铭华和肯尼迪遇刺这件事,从各个角度分析了事件的来龙去脉和背后的国际政治因素,使得这一事件更加扑朔迷离、引人关注,其情节之曲折足以拍一部40集电视剧了。

这场由《纽约时报》主动引发的舆论风暴,如狂风巨浪般席卷全球,将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卷入其中。

转瞬间,风云骤变!

各国政府、媒体、民众都纷纷关注着这场国际性的舆论漩涡。

各种声音、观点、立场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复杂而混乱的画面。

在这场风暴中,苏联这个曾经的超级大国,却显得格外被动和尴尬。

因为在所有评论中,苏联在里面都扮演者某后黑手的角色。

这些都让苏联在这场国际性的舆论漩涡中陷入了困境,处于极为不利的窘迫境地。

本来在国际舆论方面,苏联面对西方媒体,就处于弱势,最要命的是在这此事件中,苏联确实是扮演了很不光彩的角色。

最要命的是在不知不觉中,全世界所有人好像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确实是苏联刺杀了刘铭华和肯尼迪。

这一共识不只是在西方阵营被广泛接受,哪怕是在华约的一些地区也都是这么认为的。

……

苏联,克里姆林宫

夜幕降临,克里姆林宫的灯光在夜空中显得尤为孤独。

宫殿内,一阵瓷器碎裂的声音打破了寂静。

只见一套精美的青花茶具被愤怒地甩向地板,瞬间摔得粉碎,四溅的瓷片在地板上弹跳,发出刺耳的声响。

赫鲁晓夫站在碎裂的茶具旁,双手紧握桌沿,脸色铁青,办公桌上摆着全世界各国的主流报纸。

报纸上头版头条都写着,苏联是刺杀了刘铭华和肯尼迪的真正凶手。

他眼中燃烧着怒火,仿佛要将整个宫殿吞噬。

他怒吼道:

“这些可恶至极的美国佬,还有那些愚蠢如猪、甘愿被人操纵的欧洲佬,没一个是好货色,全都应该去死!就连南洋那边的那帮家伙也不是什么善类,一个个心怀不轨,满肚子坏水!”

赫鲁晓夫怒发冲冠,满脸涨得通红,他像一头被激怒的雄狮一样,对着空气咆哮着,将心中积压已久的愤怒和不满一股脑儿地宣泄出来。

待到情绪稍稍平复一些之后,他才阴沉着脸,死死地盯着站在一旁的秘书卡兹涅夫斯基,那眼神仿佛要把对方生吞活剥一般。

他语气冷冽地问道:

“卡兹涅夫斯基,有结果了吗?南洋人到底是怎么查到我们的?”

卡兹涅夫斯基低头,声音有些颤抖地回答道:

“书记先生,据可靠消息来源——克格勃提供的情报显示,这次事件的始作俑者竟然是来自南洋地区神秘莫测的龙组!他们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了恩贾梅部落。

在他们的引诱下多多提姆酋长,居然在醉酒后不慎将我们严守多时的秘密脱口而出!这个疏忽简直让人瞠目结舌!如今局势变得愈发扑朔迷离起来……”

赫鲁晓夫听后,脸色更加难看,他愤怒地骂道:

“这些该死的黑鬼,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卡兹涅夫斯基小心翼翼地继续说道:

“书记阁下,目前的国际形势对我方相当不利啊!尤其是在东德地区,局势已经变得非常混乱,甚至有人试图趁此良机摆脱苏联的控制。

不仅如此,来自大陆方面的电报也不断传来,询问事件的真相究竟如何。”赫鲁晓夫听闻此言,不禁皱起眉头陷入沉思之中。

过了一会儿,赫鲁晓夫终于开口对卡兹涅夫斯基说:

“立刻与外交部联系,并安排专人同南洋展开沟通交流。当前唯有依靠他们站出来公开澄清事实,方能化解这场危机。”

然而,卡兹涅夫斯基却流露出一丝忧虑之色,轻声问道:

“书记大人,这样做真的可行吗?毕竟不久前我们才刚刚策划并实施了针对他们皇帝的暗杀行动呀……”面对卡兹涅夫斯基的质疑,赫鲁晓夫深深吸了口气,努力让自己的情绪恢复平静。

他沉声说道:

“试试吧,如果不行,我们就放弃乍得吧。乍得孤悬非洲,肯尼亚苏丹等国都建国后,那里对我们的价值已经不大了。”

卡兹涅夫斯基听后,心中不禁盘算了一下。

他知道,即使加上乍得,也可能无法平息这场风波。

但他还是决定按照赫鲁晓夫的指示去做。

赫鲁晓夫烦躁地挥了挥手,示意卡兹涅夫斯基可以离开了。

独自站在宫殿内,望着窗外的夜空,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忧虑和烦躁。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场风波远远没有结束,南洋的胃口可不是一般的大,单单一个乍得可远远不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