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听见重生儿子的心声在南洋建国 > 第82章 农业成果

听见重生儿子的心声在南洋建国 第82章 农业成果

作者:空中翅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6: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11 月的泰州,孙有根一家沉浸在移民南洋后的第一次丰收喜悦中。

四个月前,大儿子和小女儿已经顺利进入村里的学堂,孙有根夫妇在照顾幼子之余,每天都会到田里查看水稻的生长情况。

只有看过了,心里才能踏实,晚上才能安下心来睡觉。

终于等到了收割的日子,孙有根一家五口人都来到了田里。

村里的学校也放假了,学生们都要回家帮忙做农活。

放眼望去,金黄的稻田一望无际,一束束稻穗被压弯了腰,稻谷粒粒饱满,金灿灿的水稻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喜人。

孙有根走进田里,一把将沉甸甸的稻穗揽入怀中,脸上露出丰收的喜悦。

“开镰!”

孙有根回头对着老伴和孩子们说了一声,就带头割起了水稻。

老伴和孩子们对视一眼,也拿着镰刀走进了稻田。

一家人有说有笑地收割着水稻,孙有根夫妇和大儿子在前面收割水稻,小女儿负责绑扎,最小的儿子在田地里捡稻子。

孙有根曾请村长估算过自家田的收成。

村长仔细地观察着田地的情况,然后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来预测收成。

他告诉孙有根,他们运气很好,因为今年的天气比较暖和,雨水也比较充足,肯定是个丰收年,估算孙有根亩产应该在800斤左右。

孙有根听了非常高兴,十亩地就是8000斤,这是自己想都不敢想的,

这样他们家靠这一季水稻就能缓过来了,到下一季丰收,自家就会有结余了。

经过两周的忙碌,孙有根一家终于将水稻收到了仓库里。

最终的产量果然如村长所说,8300多斤。

收割完后,孙有根就让老伴用自家的种的水稻蒸了一锅多大米饭。

“爸爸,你尝尝,我们自己种出的大米就是香。”

小女儿率先吃了一口米饭对孙有根说道。

“奥,是吗,我尝尝。”

孙有根夹起米饭塞入口中,顿时一股很正的米香弥漫整个口腔。

“嗯,确实香,哈哈,老伴,你也快尝尝。”

一家人坐在饭桌上,吃着自己种出的水稻感觉格外香甜,不由发出笑声。

从孙有根的第一批移民先后获得了丰收后,后面的移民也接着一轮轮有了收成。

随着这些粮食进入市场,南洋的粮食压力顿时减轻了。

李明轩为代表的南洋政府,就减轻了大部分压力,这样南洋政府也有余力去做别的事了。

南洋作为热带国家,常年气温在15°以上,所以,对南洋来说,常年都适合播种丰收。

所以只要移民有了第一轮的收成,代表移民以后吃的问题解决了。

......

第一批移民丰收的同时,刘铭华这边也收到了好消息。

王一民,告诉他任原生任老的农庄已经弄好了,让刘铭华有时间去看看。

刘铭华听后很高兴。

当天就带着皇后和儿子以游玩的心态,来到了任老改造的农庄,打算好好体验下田园生活。

一家人在卫兵的护卫下,经过近2个多小时,终于到了农庄。

任老改造的农庄之前属于一个荷兰贵族,战争期间这人荷兰贵族被日军迫害,最后在南洋建国后,统计国土时,由于无人认领,被划为无主土地被收为国有,后划为皇家名下。

农庄位于星海城的以西100公里的小山上,属于依兰山脉,旁边就是星海河(原来的马哈坎河)总面积有20000亩。

刘铭华一家人到了农庄门口,就见任原生任老带着学生在门口迎接。

见到刘铭华等人到来后,赶紧上前行礼迎接。

“好了,任老,我们到农庄看看吧,我可是期待已久啊。”

见完礼后,刘铭华对任原生笑道。

“遵命陛下,皇上、皇后娘娘、太子殿下请随我来。”

说完任原生带头走进了农庄。

刘铭华扶着伊丽莎白,领着刘言跟在后面。

“陛下,目前农庄包括山头总共约20000亩,分为牧区和种植区,牧区包括了整座山头约为15000亩,种植区是山脚下这片区域,大约有5000亩。”

大题解说了下农庄的情况,任原生又指着一片黄澄澄的水稻说道。

“陛下你看,加里曼丹岛本是土地贫瘠,不适合农作物生长,我们经过改良土地的成分,现在已经可以正常种植水稻了。”

“你再看看这边,是还没来的及改造土地,都是一起种下的水稻,这样对比,就能很好的看出差别来。”

任原生很有成就感的指着另一边说道。

刘铭华一行人跟着任原生的手指看向另一边,确实,这些水稻相较于另一边瘦小太多了,稻谷只有一小撮,刘铭华看了下,大多都是干瘪的。

“任老,这改良土地的法子能推广吗?成本大不大。”

刘铭华忍不住问道。

“哈哈,陛下土地改良成本不大,要知道岛上之所以土地贫瘠,是因为加里曼丹岛处于热带雨水较大,加速了水土流失和矿物消耗,造成的。

但别忘了炎热的气候环境与茂盛的植被又带来大量的有机物腐化成土,同时植物根际分泌的植物酸有腐蚀矿物吸取营养的功能。所以除了氮元素流失比较严重外,植物需要的其他元素基本不缺,只要稍加改良,就能种植作物。”

任老带着一行人边解说,边走过稻田。

任原生带着众人来到了一个养殖场,浓烈的味道让众人很难忍受,尤其是怀孕的伊丽莎白脸色更有些苍白。

“陛下,这里味道太大,我们到这边来吧。”

任原生看到众人的不适,就带人来到了一排水泥建筑边,位于牧场的上风口。

“陛下,皇后娘娘你看这个山头,目前上面分为牛场,有牛500头,鹿园有鹿800头,羊圈1000只羊,还有猪场有2000头猪在栏中,另外还有鸡、鸭、鹅等有近15000只。”

“这麽多!那这个农场收益应该不错啊。”

伊丽莎白缓过来惊讶道。

“你们再看这个建筑。”

任原生指着身边的几个大水泥台,说道,

“这些都是沼气池。”

“目前农场的所有动物粪便,水稻秸秆,都会被收到这里面。经过发酵产生沼气供整个农庄使用,然后剩余的就是很好的肥料,用来改善土壤。”

“所以整个农场就是以沼气池为枢纽,打造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使农庄得以可持续发展。并且实现由植物、动物的“二维农业”向“植物、动物、微生物的“三维农业”转变。”

“陛下,这目前也是我们的一个研究课题。”

任原生笑着说道。

“那成本怎么样?”伊丽莎白问道。

“人工加上这些设施,农庄前期投入了近500万星币,投入巨大,当然收益也很可观,目前农庄的总资产达到300万星币,扣除成本,利润大约有50万,至少需要十年方可回本。”

“有些太长了,人工占多少?”

刘铭华问。

“陛下,目前农场需要300人维持,人工每年需要12万星币.”

任老的一个学生说道。

“人工有些多了。”

刘铭华想了想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