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听见重生儿子的心声在南洋建国 > 第83章 南洋的农业机械化构想

“陛下,300人已经是最少人数了。再少就维持不了农场正常运转了。”

任原生担忧的说道。

“我知道,但是任老你有没有想过,我们这个农庄在南洋也只属于中型吧,不属于大型农庄吧。”

“是的,南洋大部分种植园差不多都是这么大的规模。”

“所以在南洋像这样的农庄还有很多,如果都按照这个用工量,那南洋的人口可能很大一部分都被圈在农场里了,这样的农厂往往都是自给自足,也就代表着以后南洋会有大部分人过着自给自足的小民生活,这会很不利于南洋的工业发展。”

刘铭华向任原生解释道。

“可是陛下,目前大部分种植园都是这样吧吧啊,而且那些种植园的农工数量可比这个多多了啊!相对他们来说我们这里已经很少了。”

任老后面一个戴着厚厚眼镜的学生不服的说道。

“这位同学说得很好,这就是我让你们来规划这个农庄的目的,减少用工量的同时,提高农庄的产出效益。”

“目前看效果很显著,你们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这还不够,需要我们更多努力。”

刘铭华鼓励的说道。

刚才说话的学生听到自己的发言得到了刘铭华的回复,激动的脸红起来。

【记得前世看过一个统计,美国一个农民能养活100多人,德国一个农民能养活150多人,而丹麦一个农民竟然可以养活225人,大陆一个农民却只能养活7人。差距之大可见一斑。】

【按这个模式算,一个农民大约可以养活30人左右,虽然已经很厉害了,但南洋不比别的地方,气候优异,土地肥沃,还有一年三熟,不说1比200多,最低目标也是1比100以上吧。按现在看农庄,要想再提升就必须引进机械了,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缩减农工,提高效率。】

还有这么个统计方法吗,看来南洋农业的潜力还很大,本来只想着再压压他们,看看会不会有惊喜,这麽说来必须要好好压一压了,作为南洋未来农业的模板,必须要做到最好。

听到儿子的心声后,刘铭华想到。

不过对于传统农业,做到这个程度基本已达到顶点了。剩下的看来就需要机械了。

“任老,我不是让通过增加其他人工作量来减少用工。我是这样想的,我看农场上的劳作大多靠的是人力和畜力,我想咱们能不能更多的使用机械来代替人力。”

刘铭华对任原生解释道。

“可是这样会增加农场的投入啊。”

“投入肯定会增加的,作为实验农场,任老你也知道我们做这个农庄的目的是做出一个南洋农业的样板来,供其它农场主勋贵们参观学习的,所以这个农场的模式很可能代表这未来十多年甚至几十年的农业模式。”

“所以在做出来前,我们先不考虑投入,我们先将其做到最理想化,然后再根据需求简化,并寻求降低成本。”

“这样啊,陛下,这样农场就不能只是我们农学院自己能完成的了,我需要找机械学院,物理学院、甚至化学院等一起来完成。”

任原生思考了下说道。

“理应如此,这样吧,明天我到星海大学去一趟,到时我会向星海大学各学院发起招标,发布相关的设备制造的项目。由于这次对象是农业,所以到时的会议任老你必须参加。至于期间的科研成果星海大学占3成,皇家作为出资方,剩下的7成归皇家所有。任老你看可以吗?”

刘铭华说出了合作模式。

“陛下,有这个必要吗?到时你们只要给我们足够的经费就行了,用不着分成吧。”

任原生十分天真的说道。

“呵呵,任老,你可能不知道这中间,会牵扯多大的利益才这么说吧,我跟你说这里面的利益大的超乎你的想象。不说别的,就说水稻生产的流程就需要耕地,插秧机,收割机,施肥机等等,你说说这些机械在南洋的未来前景大不大。”

“另外还有自动灌溉,牧场使用的小型挖掘机,还有牛、羊、猪、鸡、鸭的屠宰设备,这些我未来都要机械化。

任老你说这里面有多少利息牵扯。如果前期不说清楚,未来肯定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任老你确定你们星海大学不用分成是吧?”

“啊,这个啊,我说了不算,这个到时我和校长说说,由校长来定。嘿,嘿”

任老狡猾的说道。

“不过陛下,你说的这些,据我所知国外应该已经有了吧,好像美国的农业已经实现机械化了。”

任原生在脑海中想了想未来农场的样子说道。

作为农业方面的大佬,任原生对全世界的农业模式都是有所了解。

“是的,从1910年到1940年,美国用了近30年才实现农业机械化,英国等欧洲国家现在也正在进行农业机械化,预计未来几年也会实现。

我们站在他们的肩膀上,肯定需要不了那么久,但我们底子薄,想来也不是短期能完成的。一些农业设备的确欧美国家虽然已经有了,但南洋作为农业大国,农业机械我们必须有自己的制造能力,这里面的利息太大了,南洋不能依靠他人。”

刘铭华坚定的说。

“是的陛下,未来南洋对农业设备的需求是百万级的,这是多么巨大的市场啊。”

任原生粗略计算了一下,惊讶的说道。

“对啊,所以我们需要,尽快拿出设备来,占领市场早知道农业部可不会等我们。”

“想前期可以根据国外已有设备的基础上根据南洋的实际使用,进行改进,如像耕地设备,开荒设备,收割机,施肥机这几种通用的设备改造完后,可以尽快在推广到南洋。”

“当然插秧机等这些欧美国家没有的设备,我们只能自己研发了。具体的倒是我们在会议上再讨论。”

刘铭华把自己大体的想法说了一下。

“不过任老,你这边需要将农庄所需要的设备整理一下,到时我们先以你的清单上的设备一一论证。”

“好的,陛下,这就交给我了。”

任原生思考了下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