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摄政大明 > 第1013章 新安排

摄政大明 第1013章 新安排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18:44:00 来源:小说旗

……

……

就在霍正源胡思乱想、惶惶不安之际,赵俊臣的讲话还在继续。

“对了,我这里还有三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

话到这里,赵俊臣的语气稍顿。

左兰山一向最是机灵,这个时候也是抢先捧场,问道:“哦?能让赵阁臣特意提及的好消息,那就一定是振奋人心的大好消息,竟然还有三个之多?却不知是什么好消息?”

赵俊臣轻轻一笑,语气愉快的说道:“第一个好消息是,我府里的侧室方茹,如今已是有了五个多月的身孕,很快就要为我诞下子女!所以,我赵家有后了!”

随着赵俊臣的话声落下,“赵党”众人自然是反响热烈,所有人都是争先恐后的表达祝贺之意,各种吉祥话可谓是滔滔不绝。

对于“赵党”而言,这确实是一个大好消息,意义不容小觑。

赵俊臣如今已是“不世新成伯”,以赵俊臣的年纪与功绩来看,今后也很有机会摘掉“不世”二字,变成世袭罔替的真正勋贵!所以,赵俊臣有了后代,就表示赵家的富贵财势有了一直延续下去的可能性,也就代表着“赵党”这个利益集团可以一直延续下去,“赵党”众人的家族今后说不定还有机会成为赵家的世交,那就意味着数代子孙的衣食无忧!

最重要的是,赵俊臣因为年纪太轻的缘故,从前总是会引来无知之辈的轻视,随着赵俊臣的结婚生子,在世人眼中也就意味着成熟稳重,这也有助于赵俊臣的威望提升、以及“赵党”的进一步扩张。

对于“赵党”众人而言,这件事情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怀上赵俊臣子嗣的人是侧室方茹,而不是正室崔倩雪,也不确定这个孩子究竟是男是女——若是正室崔倩雪诞下了一名男婴,那就是十全十美了。

“恭喜赵阁臣!贺喜赵阁臣!”

“赵阁臣的子嗣,继承了赵大人的血脉,今后必将是人中龙凤啊!”

“说起来,我的家中幼子今年刚满一岁,若是如夫人诞下一名公子的话,我那个不成器的儿子今后正好可以成为赵公子的伴当,若是诞下一名小姐的话,那就……也可以成为青梅竹马的玩伴啊!”

听着众位党羽的纷纷祝福与恭维,赵俊臣的脸上也多了一丝笑意。

“赵党”众人恭维赵俊臣本人的时候,赵俊臣还能保持冷静,但听到他们祝福方茹与孩子的时候,哪怕是明知道这些人的漂亮话大多是出于利益考量,赵俊臣的心中也是难掩欢喜之意。

等到“赵党”众人的恭维告一段落,赵俊臣轻咳一声,稍稍收敛了表情,又说道:“第二个好消息就是……陛下已经向我承诺,等到朝廷正式收复河套之后,论功行赏之际将会赐给我一面免罪金牌!”

赵俊臣的话声刚落,就像是平地惊雷一般,顿时就惊到了“赵党”众人,许多“赵党”官员闻言之后,甚至是忍不住直接站了起来。

左兰山身体一颤,反复追问道:“赵阁臣,此事当真?陛下承诺了你一面免罪金牌?当真是免罪金牌?”

陈东祥面色潮红,激动道:“免罪金牌啊!这可是免罪金牌啊!从今往后,赵大人岂不是就要高枕无忧了?”

若说赵俊臣有了子嗣,只是代表着赵家的富贵财势有了延续下去的可能性,那么赵俊臣拥有了德庆皇帝御赐的免罪金牌之后,这种可能性就无疑是进一步的大幅提升了!

任谁也不是傻子,“赵党”大多数官员从前也都知道赵俊臣的未来隐患,皆是隐隐担忧着赵俊臣往后兔死狗烹的下场,只是他们实在是抵挡不住眼前的诱惑,也只好是硬着头皮跟着赵俊臣一路走下去。

但若是赵俊臣拥有了一面免罪金牌,未来前景自然是大为不同……虽然大家也都熟悉明朝历史,皆是明白明朝的皇帝们从来都不是信守承诺的典范,但所有人都会抱有侥幸心理,这面免罪金牌万一能发挥作用呢?

见到赵党众人的激动表现,赵俊臣暗暗点头。

就像是赵俊臣的预料一般,这面免罪金牌今后究竟能否发挥作用还要另说,但它对于人心的影响却是立竿见影的。

这不,就因为赵俊臣的一句话,“赵党”众人皆是振奋了士气,对于赵俊臣也是愈发归心了。

暗思之际,赵俊臣又笑道:“这是陛下的亲口保证,自然不会有假!不过,我还是要提醒各位,就算是我收到了这面免罪金牌,也只是由我本人才能使用,各位今后做事之际依然是要谨慎小心才行。”

担心“赵党”众人振奋了信心之余,也会是愈发的得意忘形,于是赵俊臣就忍不住的再次开口提醒了。

对于赵俊臣的提醒,“赵党”众人也不知道有没有听进去,纷纷答应之后,就开始议论纷纷、畅想美好未来了。

见到“赵党”众人的表现之后,赵俊臣暗暗想道:“今天这场聚会主要还是为了进一步收拢人心,加强自己的控制力,却是不适合再泼冷水了,但看他们的兴奋样子,今后还是要寻机会敲打他们一下!”

念头转动之际,赵俊臣轻咳一声,提醒众人自己还没有把话说完。

听到赵俊臣的提示,“赵党”众人也终于是稍稍冷静了一些,左兰山再次代表众人开口问道:“赵阁臣的好消息,果然是非同凡响、振奋人心啊!前两个好消息已是这般惊人,却不知第三个好消息又是什么?”

在众人的期待目光之下,赵俊臣笑着说道:“至于第三个消息嘛,你们应该也听说了,太子前些天特意前来我的府里拜访,想要与我化敌为友、携手合作,我已经答应他了。所以,从今往后,咱们也算是储君亲信了,自然是要尽力辅佐太子殿下顺利登基……至少,也要保证太子他的威望声誉不可有失!”

听到赵俊臣的这般说法,原本是满怀期待的“赵党”众人却是出现了冷场,反应并不热烈。

这般情况,首先是因为“赵党”众人已经提前收到了相关消息,其次是因为太子朱和堉被废黜的迹象已是愈发明显,简直就是一个落地凤凰,辅佐他的好处不多、风险不小,也就让“赵党”众人兴致缺缺了。

唯有霍正源听到了赵俊臣的最后一句话之后不由一愣,然后就面现沉吟,似乎想到了什么,一时间竟是忘记了自己刚才的惶恐不安。

对于“赵党”众人的反应,赵俊臣也是早有预料,缓缓说道:“当然,我也知道,太子的最近处境很是不堪,陛下也确实动了另立太子的心思,但这一切都还没有成为现实,依然还有扭转的机会!各位,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啊!这可是咱们收获一场从龙之功的大好机会!而且,咱们就算是为了自身考虑,也必须要全力支持太子殿下!”

见“赵党”众人认真倾听着自己的讲话,赵俊臣先是轻叹一声,又说道:“七皇子这段时间经常是抛头露面、逐渐走向幕前,他的性格究竟如何,大家也都看得明白,这位皇子殿下的性子与太子殿下截然相反,可谓是温和谦逊、心慈手软……”

说到这里,赵俊臣的表情略有怪异,又继续说道:“这种性格看似是一件好事,但实际上则是我等的悬顶之剑啊!你们想过没有,就是因为七皇子的性格过于宽和了,但当今陛下又岂是宽容随和的性子?陛下退位之前,一定会施展雷霆手段,扫除一切隐患与障碍,以保证新皇登基之后可以顺利掌控朝堂!

嘿嘿,到了那个时候,就是改朝换代!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而咱们这些人,就将是前朝之臣,也就是陛下眼中的阻碍与隐患!我很快就要拥有一面免罪金牌,到时候也不怕什么,安心当一个勋贵也就是了,但各位的前途可就要堪忧了,最好也是黯然离开庙堂的结局!但各位可是甘心就这样离开庙堂?任由新朝臣子抢走咱们的好处?”

听到赵俊臣的这番话,所有人都是若有所思、表情严肃。

赵俊臣再次说道:“更何况,就算是陛下他出乎意料的没有任何动作,但各位也该明白,七皇子他终究还是与那些清流们更为亲近,与咱们绝不是一路人,在清流们的蛊惑之下,他迟早都会成为咱们的敌人!但太子殿下则是不同,他为了与咱们结盟携手,已经与清流们彻底决裂了,这足以证明他的诚意!除了咱们之外,太子也没有别的势力可以仰仗,所以他就必须要与咱们捆绑在一起!只要是太子顺利登基,咱们就再也不必担忧任何事情!而且,有了咱们的鼎力支持,太子他也未必就会遭到废黜,五五开的机会,又为何不能放手一搏?”

听到赵俊臣的这般鼓动,“赵党”众人皆是表情一动。

是啊,太子朱和堉的危机,又何尝不是“赵党”一举成功、彻底解决所有隐患的机会?

最终,左兰山沉吟良久之后,率先表态道:“赵阁臣的眼光与决断,我等自然是毫无怀疑,既然是赵阁臣已经有了决定,我等自然是鼎力支持!”

陈东祥也是说道:“是啊,赵阁臣的决断,自然是不会有错!我等必将是唯赵阁臣马首是瞻、全凭赵阁臣的安排!”

随着左兰山与陈东祥二人的分别表态,“赵党”众人也纷纷是表达了支持。

赵俊臣与太子朱和堉从前可谓是势同水火,清流们皆是无法接受太子朱和堉与赵俊臣的结盟之事,但“赵党”众人却是毫不在意这些过往恩怨——原因无他,就是因为清流们一直是赵俊臣的手下败将、屡次受挫,但“赵党”在赵俊臣的率领下,与清流们争锋相对之际却是极少吃亏,这个时候自然也就格外大度了。

而且,因为赵俊臣的威望愈发高涨,在“赵党”内部也是一言九鼎,“赵党”众人早就习惯了赵俊臣的一贯正确,这个时候就算是有不同想法也不敢明说。

*

见到“赵党”众人的纷纷表态,赵俊臣轻轻点头微笑,很是满意“赵党”众人的顺从与信任。

不过,赵俊臣也是心中清楚,自己这种一言九鼎的情况,只怕是无法维持太久了。

这是因为,根据赵俊臣的推断,“赵党”的权势扩张,如今已是进入了瓶颈期了。

德庆皇帝与各位权臣容忍了赵俊臣重新掌控朝堂的财政大权之后,对于赵俊臣在其余方面的权势扩张,就必然是更加警惕,也会加大力度进行打压!

后世有一种“比烂”的说法,秉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世界上的所有利益集团都在比烂,最终脱颖而出的利益集团未必就是做得最好,往往只是相较于别的利益集团没那么烂而已!

这种说法也有一定道理。

一个彻底稳固的利益集团,决策者的诸般决策,往往都不会是最好的决策,而是执行阻力最小的决策,又或者是诸般坏决策之中较为不坏的那个决策。

这是因为,决策者制定了决策之后,就必须要有人负责执行,但在一个成熟的利益集团之中,利益分配早就已经固定了,不论是声势浩大的改革、又或是轻风细雨的改良,都会触动到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而这些既得利益者往往就是具体事务的执行者!

有些决策看起来很美好,理论上成功之后也会产生很明显的正面效果,但若是执行者不愿意卖力执行,又或是暗中使绊子,再好的决策最终也只会适得其反、酿成恶果。

所以,每当决策者制定决策之际,首先要考虑的事情并不是这项决策的效果如何,而是这项决策究竟能否顺利推行下去——也就是说,这项决策有没有损害到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既得利益者被损害了利益之后,反弹力量又会有多大。

最终,决策者就会经常做出一些看起来事倍功半、舍本逐末的决策,但若是一项决策可以达到事倍功半、舍本逐末的效果,就往往也能算是一项成功的决策了。

当所有利益集团的决策模式都变成了这般情况之后,相互比烂的时代也就开始了。

这也是陈旧势力往往会被新兴势力一举击溃的原因之一。

新兴势力正处于快速成长期,利益分配还未固定,既得利益者的阻力与反弹也不是很强,所以决策者就可以根据自身状况与外部环境制定出最为正确的决策,这些正确决策也可以顺利推行下去;相较而言,陈旧势力则是瞻前顾后、反应迟缓,好不容易有了动作也往往是适得其反,自然是挡不住新兴势力的攻势。

“赵党”从前就是一个新兴势力,权势与财富皆是迅速扩张,所有人都收获了好处,也明白他们今后会收获更多的好处,所以他们自然是甘心服从赵俊臣的指挥,为了今后的更多好处,也愿意放弃一部分眼前利益,甚至是承担一定程度的风险。

但随着“赵党”的势力扩张逐渐进入瓶颈期,明面上只能局限于财政方面,“赵党”的性质就会逐渐发生转变,成员们也会逐渐趋于保守,既得利益者只想要保住眼前利益,也不愿意跟随赵俊臣再次冒险……到了那个时候,赵俊臣想要控制“赵党”的难度也会倍增。

所以,有许多事情,赵俊臣必须要赶在“赵党”进入瓶颈期之前确定下来。

与太子朱和堉的合作只是其中之一,加强“赵党”众人的归心归德也是其中之一。

与此同时,赵俊臣还想要进一步把“赵党”改造成为朝廷里的激进改革派。

这一点倒是进度明显,赵俊臣近年来的几项改革措施,皆是让“赵党”成员获益匪浅,所有人都已经习惯于通过改革的手段牟取好处,甚至是达到了听闻“改革”二字就会欢喜不尽的地步。

就在刚才,赵俊臣表示要把商税整改计划推广到西北各省之后,所有人都是积极支持,就是一个明显信号。

*

不过,赵俊臣也没有太过于担心“赵党”今后会出现既得利益者反弹的情况,“赵党”说到底也只是赵俊臣明面上的势力,用以吸引德庆皇帝与各位权臣的注意力而已。

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赵俊臣就算是把“赵党”弃之不顾,也不会有太多的犹豫。

所以,对于“赵党”的未来规划,在赵俊臣的脑海中只是一闪而过。

下一瞬间,赵俊臣的目光终于是转向了霍正源。

注意到霍正源表情间的惶惶不安,赵俊臣不由是心中一笑。

赵俊臣刚才一直没有理会霍正源,就是想要暗中敲打他一下。

霍正源是一个聪明人,聪明人的好处就是什么事情都无需向他多说,但也必须要偶尔敲打一下,防止他生出太多想法!经过这场惊吓之后,霍正源必然是已经想明白了许多事情。

霍正源不仅是个聪明人,也一向是善于明哲保身,今后自然会守口如瓶,绝不敢向外泄露詹善常的真正死因了。

注意到赵俊臣投向自己的目光,霍正源的表情又惊又喜,惊的是自己猜不到赵俊臣的具体心思,喜的是赵俊臣终于注意到了自己,不再是一味无视了。

然后,不等霍正源开口表态,赵俊臣又换上了一副歉意表情,说道:“说到咱们与太子联手合作的事情,却也是我亏欠了霍大学士……霍大学士前些日子也丢掉了顺天府尹的兼差,周阁老的动作却是极快,还不等我返回庙堂,他就把自己门下的薛贵推上了顺天府尹的位置,所以我也无法帮你夺回顺天府尹之位……再后来,我原本是想要举荐霍大学士担任户部尚书的职位,但出于咱们与太子之间的合作考虑,最终还是把这个位置交给了李成儒……”

听到赵俊臣的说法,“赵党”众人也皆是遗憾摇头。

在他们看来,把户部尚书的关键位置交给李成儒简直就是肥水尽流外人田,对于赵俊臣的这项决定也都有些不服气。

也是因为赵俊臣自从现身之后就一直控制着话题节奏,否则就早有“赵党”官员站出来表达不满了。

不过,因为赵俊臣的说服与引导,“赵党”众人已是失去了质疑的机会。

另一边,霍正源却是不敢表现出任何不满,连忙说道:“下官对赵阁臣忠心耿耿,赵阁臣无论是怎样的安排,下官都会服气理解,不敢有任何不满!”

霍正源这一番话之中的暗示,在场众人之中也唯有赵俊臣听懂了。

赵俊臣再次是满意点头,说道:“只要是霍大学士今后依然是忠心于我,我就绝不委屈霍大学士!……恩,今天这场聚会结束之后,还请霍大学士多留片刻,你我二人到时候再是详谈,我对你另有安排!”

听到赵俊臣的这般说法,众位“赵党”官员看向霍正源的目光满是羡慕。

赵俊臣没有当众说明他对于霍正源的安排去向,显然是因为这项安排涉及到了许多利益与好处,必然是关系重大,这也就意味着赵俊臣要对霍正源委以重任了。

另一边,霍正源也是浑身轻松,知道赵俊臣已是相信了自己的忠心,也不再是自己吓唬自己,反而是心中暗暗期待了。

*

接下来,赵俊臣又与“赵党”众人谈论了许多事情,既有交流感情的家常,也有谋求利益的政务。

再等到傍晚时候,赵俊臣又摆下了几桌酒席,与“赵党”众人把酒言欢、拉近关系。

等到一切结束之后,时间已是晚上戌时,夜色渐浓、月挂枝头。

赵俊臣送走了“赵党”众人之后,就把单独留下的霍正源请到了书房之中密谈。

两人分别落座之后,赵俊臣没有绕圈子,直接说道:“多亏是霍大学士提醒,让我及时察觉到了詹善常的背叛,否则就会是后患无穷,詹善常是率先投靠于我的千金马骨,所以他的背叛也是异常棘手,这段时间以来的庙堂局势又是极为敏感,许多时候我也只能施展一些迫不得已的手段了!但霍大学士你也清楚,我对待自己人一向优厚,若不是詹善常的主动背叛,我也绝不会心狠手辣。”

赵俊臣的这些话,无异是承认了詹善常的自杀与他有关,让霍正源不由一愣,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接话。

另一边,赵俊臣则是轻轻一笑,愈发是态度坦然,说道:“我说这些事情,就是不想让你今后总是胡思乱想,咱们把话说清楚了,今后也就少些顾忌!我想要对你委以重任,却不能让你我之间心存隔阂。”

霍正源连忙是保证道:“下官不敢!下官也理解赵阁臣的做法,绝不会有任何猜疑与隔阂!”

赵俊臣点了点头,道:“这件事情,说明白了也就揭过去了……接下来,咱们还是谈正事吧!霍大学士,你有没有想过,前往闽浙或是两广任职?”

“闽浙?两广?”霍正源不愧是“赵党”之中最聪明的人,马上就从这两个地方联想到了赵俊臣的计划,反问道:“赵阁臣你想要开发海运?”

赵俊臣欣慰点头,说道:“随着太子出京调查各地藩王的违法乱政之事,藩王们联手组建的‘八王船行’很快就会垮掉!除了安南伯郑家的船队之外,就要以这家船行最善于海运走私的生意,任由它烟消云散也太可惜了,所以我就想要派你前往闽浙或是两广任职,也暗中接手这家船行的人员与船只,继续它的走私生意!另外,我已经派人与安南伯郑芝龙进行联络了,应该很快就会收到回信,两家今后可以一起做生意。”

接下来,赵俊臣又向霍正源讲了一大通的道理,从海运的重要性,再到走私的庞大利益,然后又是朝廷的缺粮现状,以及赵俊臣想要逐步推动朝廷解除海禁的未来规划等等。

总而言之,这是赵俊臣的信任与重用,霍正源本人若是愿意接受这项安排的话,今后也可以得到许多或明或暗的好处。

不过,赵俊臣还有一层想法没有明说。

那就是给自己与家人准备一条后路。

庙堂的权势争斗,赵俊臣已是越陷越深,今后还会进一步参与皇子夺嫡之事,也就愈发是难以脱身了。

赵俊臣原本并不觉得这般情况有什么不对,反而还有些乐在其中的感觉。

但随着方茹怀孕之后,赵俊臣的想法也悄然间出现了一些转变——他把自己搭进去没关系,但总要考虑妻儿们的未来安危,所以在海外寻一个后路,也是防患于未然。

另一边,霍正源认真思索着赵俊臣的提议。

良久之后,霍正源问道:“也就是说,我前往闽浙或是两广任职之后,一方面是接收八王船行的一切生意,另一方面则是代表赵阁臣与安南伯郑家私下联络?却不知,我要以什么名义前往闽浙或是两广?”

顿了顿后,霍正源小心翼翼的提出了自己的意见,道:“下官早已是习惯了京城繁华,若是有选择的话,下官还是更希望自己前往闽浙境内任职,两广实在是太远了些。”

“闽浙啊,有些难办,还是两广更容易安排,但既然是霍大学士的主动要求,我自然要尽力满足……恩,就以常驻钦差大臣的名义,如何?”

霍正源疑惑道:“常驻钦差大臣?我朝有这样的旧例?”

赵俊臣笑道:“从前固然是没有,但今后就要有了!”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