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摄政大明 > 第1921章 接踵而来(二).

摄政大明 第1921章 接踵而来(二).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18:44:00 来源:小说旗

……

……

把时间拨回到一个多时辰之前。

奉赵俊臣之命,李传文进入南京城后,就直奔去了南京礼部衙门。

根据李传文所知晓的情报,七皇子朱和坚架空了南京六部之后,就把南京六部的所有主要官员皆是软禁于南京礼部衙门之内,由礼部侍郎鲍文杰负责看管。

然而,当李传文赶至南京礼部衙门附近之后,只是抬头看了南京礼部衙门一眼,就忍不住当场面色一变,又迅速隐藏身形躲至一旁。

原来,在南京礼部衙门的大门口位置,鲍文杰正在亲自送别某位贵客。

这位贵客身材强壮、气质悍勇、举止精干,一看就是行伍出身,而且地位绝对不低,但他前来礼部衙门拜访鲍文杰之际,却是一身平民装扮,明显是刻意低调、隐藏身份。

鲍文杰送别此人之际,一直在轻声叮嘱着什么,表情极为严肃;而这位访客则是微微弯腰、主动把耳朵凑近倾听,又不断点头表示同意。

很显然,这位贵客的身份不低,否则鲍文杰也不会亲自送他到户部衙门之外。

但与此同时,这位访客与鲍文杰进行接触之际,又明显是以鲍文杰为主,否则他的态度也不会这般谦卑。

至于李传文,之所以是面色微变、然后又迅速躲藏,则是因为他当场就认出了这位访客的身份。

这位访客名叫冷凌,乃是一位锦衣卫副千户。

在明朝,锦衣卫无疑是一个令人闻之色变的存在,而锦衣卫副千户作为锦衣卫的中层指挥,地位更是不俗,寻常达官显贵见到了这般身份的锦衣卫也是需要赔笑脸的。

但冷凌……却又比寻常的锦衣卫副千户更加地位尊贵。

因为,此人常年伴驾,乃是德庆皇帝的近身侍卫首领之一!可谓是德庆皇帝的绝对心腹!

近两年以来,德庆皇帝或是派人前往赵府传旨,又或是微服私访亲自出入赵府,而冷凌也由此而数次进入赵府之中,被经验老道的李传文默默记在了心里,所以李传文这个时候也就一眼认出了冷凌的身份。

三个多月前,德庆皇帝决定派七皇子朱和坚赶往南京“祭祖”之后,就安排了一队锦衣卫负责随行护送,这队锦衣卫以千户李勇为首、副千户冷凌为辅。

根据最近消息,七皇子朱和坚所暂住的瞻园之内,目前同样是发生了某些大事,南京镇守太监席成、南京守备徐盛英、以及大学士霍正源三人相互对峙、近乎是刀兵相见,最终还是锦衣卫千户李勇突然间掏出一封圣旨、才勉强控制住了局面。

而冷凌作为李勇的副手,这个时候不仅没有留在瞻园之中协助李勇控制局势,反而是第一时间赶到了南京户部衙门向鲍文杰通报消息……

最重要的是,作为一位常年伴驾的锦衣卫副千户,冷凌在鲍文杰面前竟是出乎意料的态度谦卑……

李传文乃是赵府幕僚之首,可谓是经验丰富、见惯了阴谋诡计,所以他看到这一幕景象之后就立即意识到事情不对劲,心中也迅速冒出了各种推论。

而最终,李传文的结论是——鲍文杰必然是与德庆皇帝存在秘密联系!

也唯有德庆皇帝的背书,才能让冷凌这种眼高于顶的伴驾近卫主动展现出谦卑态度!

就在李传文心中这般猜测之际,鲍文杰的叮嘱交代已经告一段落,而冷凌再次点头答应之后,就拱手向鲍文杰告别,随后又翻身上马、迅速奔往了瞻园方向。

至于鲍文杰,则是表情凝重的盯着冷凌离去的方向沉吟良久,才终于转身返回了南京礼部衙门。

待鲍文杰返回南京礼部衙门之后,李传文又故意留在原地多等了近一刻钟时间,然后才从转角处现身走向南京礼部衙门,通报了自己代表赵俊臣而来、想要求见南京户部侍郎曹文斌的意思。

因为李传文乃是代表赵俊臣而来,所以就迅速受到了鲍文杰的接见,又因为李传文故意留在原地等候了一段时间,所以鲍文杰也没有怀疑李传文已经看到了自己刚才送别冷凌的那一幕,只是知晓了赵俊臣以传旨钦差的身份已经抵达南京之后,就迅速安排了李传文与曹文斌的见面。

与曹文斌相见之后,李传文首先是向曹文斌交代了赵俊臣的吩咐,叮嘱曹文斌一定要尽量稳住南京六部的众位官员,防止赵俊臣宣读了朝廷旨意之后引起太多反弹。

但随后,李传文又自作主张,向曹文斌详细询问了一些南京六部的详细情况。

当这场谈话结束之后,李传文则是再次找上了鲍文杰。

“鲍侍郎,您也是知情人,自然是知晓朝廷中枢即将要裁撤南京六部的事情……我家阁臣的意思是,在他宣读这项旨意之后,一定要尽量稳定南京朝野,绝不能引发太多动荡与反弹!所以就安排老夫第一时间来见曹文斌曹侍郎,此人乃是我家阁臣安排在南京六部的内应,可以尽量从内部说服南京六部官员、减少南京六部的反抗!不过……”

南京礼部衙门的某处办公房间之内,李传文与鲍文杰再次碰面之后,就故意摆出一副忧心仲仲的模样,开门见山的表达了自己的忧虑。

看到李传文这般模样,鲍文杰自然是不敢怠慢,追问道:“不过什么?李老先生直说就是!”

李传文眉头紧锁,缓缓道:“不过,老夫刚才与曹侍郎交流之后,却发现了一些极为不妙的迹象!那就是南京吏部尚书吴陉人与南京礼部尚书沈欣文!根据曹侍郎的说法,这两人一个是性子乖戾暴躁难以控制,一个是自以为是不知天高地,而且还皆是态度强硬,待我家阁臣宣读了朝廷裁撤南京六部的旨意之后,这两人极有可能会当场拒旨、公开表达反对意见,甚至是鼓动南京各界一同抵抗……”

说到这里,李传文就用眼角余光不断观察着鲍文杰的神态变化,继续说道:“如此一来,朝廷收权南京六部的计划就必然要横生枝节,虽然我家阁臣到时候必然是另有手段控制局面,但这种变数还是尽量避免比较好……所以,待我家阁臣宣旨之际,若是能让吴陉人与沈欣文没有力气垂死挣扎,那就最好不过了!”

鲍文杰自然是听懂了李传文的暗示。

沉吟片刻后,鲍文杰缓缓道:“这段时间以来,吴尚书与沈尚书二位一直遭受软禁,也一直是心急如焚,既是吃不好、也是睡不稳,所以……待赵阁臣宣读朝廷旨意的那一天,吴尚书与沈尚书恰巧病来如山倒,甚至就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这种事情也并不值得奇怪。”

听到鲍文杰的这般回应,李传文顿时就笑了,起身拱手道:“既然如此,还望鲍侍郎一定要‘认真’照顾这两位尚书大人了!”

说完,李传文就向鲍文杰告辞离开了。

很显然,李传文与鲍文杰在短短三言两语之间,就已经约定了一项阴谋合作,由鲍文杰负责动手暗中投毒,让南京吏部尚书吴陉人与南京礼部尚书沈欣文二人“恰巧”生病,也就让他们二人无力抵抗朝廷中枢裁撤南京六部的旨意。

然而,当李传文告辞离开了南京礼部衙门之后,面色就迅速严肃了起来。

无论如何,吴陉人与沈欣文皆是朝廷正二品尚书,哪怕只是南京六部尚书,地位也远高于鲍文杰这样的侍郎。

侍郎与尚书,看似只差一级,但对于朝廷官员而言,这一级的差距可谓是天堑一般。

像是赵俊臣当初那般从户部侍郎直接迁升为户部尚书的情况,历朝历代都是极为罕见。

一位侍郎如果想要升任尚书,正常情况是首先出京前往地方任职,担任各层级的封疆大吏长达十余年时间,在布政使、巡抚、总督等等位置上攒够了政绩、也熬足了资历之后,才能有机会向六部尚书的位置发起冲击。

但刚才,李传文隐晦提议鲍文杰私自动手、暗害两位南京六部的尚书之后,鲍文杰几乎是没有任何顾忌,就直接同意了这项提议。

在京城之时,鲍文杰就是一个低调谨慎之人,按说是绝无可能轻易答应李传文的这项提议的。

而鲍文杰这一次毫无犹豫的同意了李传文的提议,就只会意味着一件事情。

那就是,在南京城内看似低调与人无争的鲍文杰,实际上拥有着相当惊人的权限!

这种权限,也只可能是源自于德庆皇帝!

*

时间回到现在。

江东楼内,李传文详细讲诉了自己与鲍文杰相见的经过,也重点描述了自己的心中推测、以及自己对鲍文杰的临时试探。

“所以,若是老夫猜测不假,那这位鲍侍郎绝对是陛下的秘密心腹,否则就无法解释那位锦衣卫副千户冷凌的种种表现,更难以解释他为何拥有这般魄力,竟敢毫无犹豫的答应老夫的提议!”

听到李传文的分析之后,赵俊臣不由是陷入了沉思。

大体上,赵俊臣认同李传文的推断,甚至有些庆幸自己当初体恤李传文的年迈与幸苦,于是就把看似最为轻松简单的任务——也就是秘密接触自己在南京六部的内应曹文斌的事情——交给了李传文负责。

也唯有李传文的谨慎仔细与经验老道,才可以敏锐发现这些蹊跷。

不过,赵俊臣心中还是隐隐感觉有些不对劲。

鲍文杰此人,赵俊臣曾经与他多次接触,也算是较为了解此人的背景与性情。

他原本是“太子党”的核心骨干,而且在“太子党”的一众清流之中,此人也是一个难得拥有办实事能力的务实之辈。

只不过,随着太子朱和堉的逐渐失势、储位不稳,再加上朱和堉那时候依然是过于理想主义不懂变通,所以鲍文杰就有些心灰意冷,逐渐疏远了太子朱和坚、也逐渐脱离了“太子党”。

但鲍文杰脱离了“太子党”之后,却没有像是其余“太子党”成员一般纷纷转投七皇子朱和坚门下、对旧主太子朱和堉落井下石,反而是变成了一个没有任何党派背景的中立官员。

总而言之,鲍文杰既有操守、也有能力,哪怕是曾经屡次与赵俊臣为敌,赵俊臣也一直没有真正敌视过他,反而是暗暗有些欣赏。

也正因为如此,赵俊臣自然是难以想象,鲍文杰这种人会成为德庆皇帝的秘密耳目,甚至是变成了德庆皇帝阴谋计划的关键一环。

毕竟,鲍文杰当年之所以是鼎力支持太子朱和堉,就是因为他看不惯德庆皇帝的好大喜功与玩弄权术。

更何况,鲍文杰作为曾经的“太子党”骨干,赵俊臣也好几次试图拉拢他,所以他是知晓不少机密情报的,不仅是可以直接接触“太子党”的各种秘密算计,甚至还知晓赵俊臣的某些心中想法。

如果鲍文杰当真是德庆皇帝的人,“太子党”与“赵党”的许多机密行动就不可能瞒过德庆皇帝,德庆皇帝提前知晓了这些机密之后也必然要插手干预……如此一来,庙堂格局就绝无可能变成现在这般情况!

最重要的是,赵俊臣极为了解德庆皇帝的行事作风。

在庙堂之中,德庆皇帝的真正心腹基本上都是那些掌控兵权的勋贵,除此之外就是一部分能力较强的内廷宦官。

但德庆皇帝却从未没有试图把朝中文臣收为心腹,即便是赵俊臣最得圣宠的那段时间,他也只是德庆皇帝的宠臣,而非是德庆皇帝的心腹,也一直没有机会融入“帝党”圈子。

德庆皇帝的这般选择,原因也很简单——文官需要实际做事,只要实际做事就一定会做错事,所以若是德庆皇帝把某位文官收入“帝党”,就意味着这位文官搞砸了某些事情之后,德庆皇帝就必须亲自出手收拾烂摊子,也必须明确表现出自己的偏袒与庇护,这种情况反而是不利于德庆皇帝控制庙堂。

鲍文杰也是文官,虽然他是一位作风低调、既有能力也有操守的文官,但赵俊臣依然难以想象,德庆皇帝会破例把鲍文杰收入“帝党”、完全信任鲍文杰、甚至把某些机密计划交由鲍文杰全权负责。

考虑到这些情况,赵俊臣总觉得李传文的推断结论有问题。

但对于鲍文杰身上的种种疑点,赵俊臣一时间也想不到别的解释。

“看样子,接下来与周尚景正面争锋之余,我也必须想办法摸清楚鲍文杰的底细……”

而就在赵俊臣这般暗思之际,就听到房门外面有人禀报,说是前往瞻园那边打探消息的许庆彦已经赶到了江东楼与赵俊臣汇合。

不仅是许庆彦赶来了,而且一直留在瞻园那边的霍正源、江正、郭敏、欧阳博等人,也跟着许庆彦一同赶到了江东楼。

听到这般消息之后,赵俊臣就暂时压下了心中猜疑,立刻召见了许庆彦与霍正源等人。

待许庆彦领着霍正源、江正、郭敏、欧阳博等人进入房间之后,赵俊臣正打算起身相迎,就看到众人之中的霍正源与郭敏二人竟是当场向着自己下跪俯首。

看到这般场景,赵俊臣不由是吓了一跳。

郭敏也就罢了,霍正源乃是当朝大学士,在“赵党”之中地位仅次于自己,为何也要向自己下跪?

赵俊臣连忙就要扶起两人——主要是想要扶起霍正源。

然而,无论霍正源,还是郭敏,却皆是不愿起身,只是态度沉重的向赵俊臣请罪!

“赵阁臣,鄙人受您委以重任,全权负责南京局势,结果时至今日,竟然把所有事情皆是搞砸了!请您责罚!否则,鄙人也没脸起身啊!”

表态之际,一向是智珠在握、风度翩翩的霍正源,竟是带着一丝颤抖哭音。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