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摄政大明 > 第1522章 接踵而来(三).

摄政大明 第1522章 接踵而来(三).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18:44:00 来源:小说旗

……

……

赵俊臣尴尬的发现,自己果然只是一个文弱书生。

虽然赵俊臣要比霍正源年轻了二十多岁,虽然赵俊臣已经为了扶起霍正源而拼尽了全身力气,但霍正源就是纹丝不动,反而是把赵俊臣自己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见自己无论如何也扶不起霍正源,赵俊臣索性是侧身躲开,无论如何也不愿意接受霍正源的下跪谢罪。

随后,赵俊臣叹道:“霍大学士,你若是宁愿一直跪着,那我也没法与你谈话……这样吧,我扶不起你、我躲得起!我现在就把这间房间让给你,自己躲去旁边房间,省得浑身不自在……你若是想要一直在这里跪着,那就一直跪着,我不拦你,但也不会与你谈话,即便是因此而耽误正事也顾不得了!待你什么时候不想跪了、愿意与我谈正事了,那你再来旁边房间见我。”

说完,赵俊臣就作态要走出房间。

霍正源微微一愣之后,苦笑摇头道:“不能耽误正事,还是让下官首先把事情经过讲清楚吧,待下官讲清楚了事情经过,赵阁臣就更清楚了下官的无能与失误,也就更清楚应该如何责罚下官了。”

见霍正源态度松动之后,赵俊臣就再次出手上扶霍正源,而霍正源这一次也没有抵抗,很轻易就让赵俊臣扶起身了。

随后,赵俊臣又瞥了一眼依然下跪俯首的郭汤,同样是语气温和道:“郭先生,你也起身吧,咱们先谈正事!”

待郭汤也忐忑起身之后,赵俊臣就把霍正源拉到自己身边坐下,问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霍大学士详细讲讲吧。”

霍正源沉吟片刻后,又长叹了一声,就把自己这段时间在南京城内的所见所闻、各种举措,向赵俊臣详细讲诉了一遍。

从自己对南京局势的观察,再到自己对南京局势的干涉,从周尚景、朱和坚等人的布局,再到霍正源本人的应对。

这般讲诉之际,霍正源还重点描述了他所经历的三次大变数,分别是江正的遇袭重伤、胡枭与蒋枭的恩怨纠缠、还有就是今天瞻园之内三堂会审期间那些被俘“嘲风”被人纵火险些烧死的意外变故。

讲完一切之后,霍正源再次向赵俊臣请罪道:“赵阁臣把下官派来南京,就是为了让‘赵党’在南京六部被朝廷中枢裁撤收权之际尽量攫取更多好处、插手更多南京实权衙门!

结果……下官不仅没有顺利完成您交代的任务,还中了周尚景的奸计,彻底丢了南京境内的‘联合船行’!这般局势完全是下官的无能与疏忽导致的!

周尚景昨天向下官提议,想让‘联合船行’率先恢复营业,下官竟然没有多想就直接同意了,完全忽视了商贾们的贪婪与短视,结果就是‘联合船行’率先恢复营业之后就不断哄抬物价、囤积居奇,让周尚景抓到了把柄,南京境内的‘联合船行’也因此而落于江南缙绅之手!

除此之外,阁臣您把江正派来南京辅佐下官,但下官也没有保护好他,让他身受重伤至今也未能痊愈!

还有就是胡枭的事情,此人掌握了咱们与海外势力秘密联系的情报,可谓是至关紧要,但下官竟然只能眼睁睁看着他落入七皇子之手!

那个胡枭绝不是一个讲道义的人,说不定已经把相关情报告诉了七皇子,本官原本已经猜到今天瞻园内的这场三堂会审必然会发生意外状况,所以就提前安排人手想要趁乱夺回胡枭,刚开始还算是一切顺利,谁曾想那位负责护送七皇子的锦衣卫千户李勇,突然拿出了陛下密旨,瞬间就控制了瞻园局势,下官趁机夺回胡枭的计划也完全失败了……”

说到这里,霍正源的表情极为苦涩,显然是深受打击,甚至有些心灰意冷。

霍正源乃是庙堂百官之中公认的聪慧睿智之辈,他本人也一向是自视甚高,但从结果而言,霍正源在南京城内的种种布局近乎是全面失败。

霍正源原本想要利用江正深谙朝廷法令的优势、彻底掌控今天瞻园内的三堂会审,再通过那些被俘的“嘲风”死士打开缺口,进而是一举扳倒七皇子朱和坚,但这项计划失败了,因为霍正源没有料到朱和坚的随侍太监贾伦竟然也是一位深谙朝廷法令之辈,江正与贾伦的交锋辩论反而是帮助朱和坚拖延了时间。

霍正源原本已经提前猜到,今天瞻园内这场三堂会审必定会出现意外变故,所以就想要趁乱夺回胡枭,谁曾想就在他即将得手之际,锦衣卫千户李勇毫无预兆的搬出了德庆皇帝的密旨,完全控制了瞻园乱象,所以这项计划也失败了。

再然后,霍正源又收到了夫子庙那边的消息,得知七皇子朱和坚已经决定要严惩“联合船行”的消息,而这件事情若要追究责任,更是因为霍正源昨天受到了周尚景的算计而不自知。

这些失败与挫折,皆是集中于今日短短一天时间之内,各种噩耗接二连三,对于霍正源而言打击不可谓不大。

所以,也难怪霍正源会心灰意冷,见到赵俊臣之后更是不顾身份的下跪请罪了。

另一边,赵俊臣听完了霍正源的讲诉之后,同样是表情凝重。

自从赶至南京境内之后,这已经是赵俊臣第三次听取别人向自己汇总情报了。

第一次是南京江防营的操江武臣刘怀远,他从局外人与棋子的视角,向赵俊臣粗略禀报了过去几个月时间南京局势的大致走向。

第二次是太子太师王保仁,他既是七皇子朱和坚的盟友,也是首辅周尚景的政敌,不仅向赵俊臣提供了更为详尽的相关情报,还为赵俊臣补充了朱和坚与周尚景二人今天在夫子庙内的交锋经过,甚至还向赵俊臣告知了朱和坚与周尚景的一部分真实想法。

第三次就是现在的霍正源了,又进一步为赵俊臣补充了更多的隐秘消息,包括胡枭与蒋枭二人的来历背景与恩怨情仇,以及这两位看似不起眼的亡命徒对于南京局势所造成的深远影响,除此之外还让赵俊臣知晓了瞻园之内今天所发生的种种变故。

利用这三次情报接收,赵俊臣可以从三个完全不同的视角全面观察南京局势,心中也逐渐浮现出了南京局势的细节与全貌。

如此一来,赵俊臣虽然抵达南京境内只有短短半天时间,但他对于南京局势的深入理解,却已经超越了绝大多数的局内之人,近乎是不逊于周尚景与朱和坚。

*

思索着各种情报,赵俊臣的表情格外严肃,也不由是有些入神。

另一边,霍正源则是意志消沉的静静等待着赵俊臣惩处自己的决定。

在霍正源看来,南京局势对于“赵党”而言已是彻底糜烂,不仅是一场完败,更还是后患无穷,说不定就是“赵党”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所以无论是赵俊臣接下来决定要怎样惩处于他,霍正源都会坦然接受。

与此同时,一直协助霍正源处理南京局势的那几位赵府幕僚,郭敏、江正、欧阳博等人,也皆是神态紧张的偷偷观察赵俊臣,显然也认为是自己这几人办事不利、坏了赵俊臣的大事。

赵俊臣思索良久之后,终于是回过神来,也终于是发现了霍正源、郭敏等人的表情变化。

南京局势糜烂到目前这般地步,若说赵俊臣内心之中完全没有埋怨这几人,自然是绝无可能。

只不过,赵俊臣这个时候不仅不能责备他们,还必须要想办法安抚他们。

原因无他,就是因为赵俊臣手下人才太少了。

别看霍正源、郭汤、江正、欧阳博这几人在南京城内屡屡受挫失利,但他们已经算是赵俊臣门下最拔尖的几个人才了。

这般情况下,赵俊臣自然是不能过于打击他们的信心与积极性。

尤其是霍正源,此人的心智手段绝对是拔尖的,从前一直无法在庙堂之中发挥更大影响力完全是因为他胆魄不足的缘故,而最近这段时间霍正源极为罕见的展现出了相当强大的担当与胆魄,这种变化对于赵俊臣而言简直就是意外之喜,所以自然是不希望霍正源受到太重打击、进而是失去了好不容易才拥有的担当与胆魄。

从过程来看,霍正源在南京城内的各种应对手段也没有任何问题,他的各项计划之所以是屡次失败,也大多是因为意外因素的影响,唯一可以挑剔的地方就是他被周尚景算计了,进而是让周尚景寻到机会侵吞“联合船行”,但……被周尚景算计这种事情,也算是情有可原。

如果霍正源有本事赢下势力更强、经验更老辣、而且还是有心算无意的周尚景,那霍正源也不会屈居于赵俊臣门下了。

所以,赵俊臣不仅不能责备他们,反而还需要想办法安抚。

想到这里,赵俊臣直接起身,冲着霍正源深深躬身一礼。

正在等待赵俊臣惩处决定的霍正源,见到这般情况后不由是吓了一跳。

然后,就轮到霍正源忙不迭的扶住赵俊臣了。

赵俊臣摇头叹道:“霍大学士,你在南京城内屡次失利受挫,仔细想想……完全是本阁的责任!本阁派你来南京办事之际,定下的基调是咱们与周尚景合作大于竞争,完全没有料到周尚景竟然野心勃勃的想要趁机侵吞‘联合船行’,所以才让你疏于防范;也是本阁对你的支持力量不够,那周尚景在南京境内朋党无数,缙绅、粮帮、各大衙门,皆是他的拥趸,但霍大学士却是独木难支,一度只能向贱籍们寻求协助;也是本阁向你隐瞒了郭敏与海外势力的暗中联系,让你无法提前防范相关变数,最终也因为胡枭的出现而忙于应付……总而言之,你在南京城内的失利与受挫,责任并不在你,而是在于本阁!”

见赵俊臣这种时候不仅没有责罚他,反而把所有责任皆是揽在自己身上,霍正源不由是又激动又感动,一时间甚至生出了士为知己者死的念头,刚才的心灰意冷也被他迅速抛在脑后!

“赵阁臣,您怎么能这样说!下官被周尚景算计了,就是智不如人,如何是您的责任?更何况,您给下官的支持已经足够多了,外援有黄有容这样的封疆大吏,内援有‘联合船行’这样的庞然大物,只是下官未能发挥出这些支持力量的真正用处!至于您向下官隐瞒了郭先生与海外势力秘密联系,也是为了摘清下官的责任,完全是为了下官考虑……”

赵俊臣没有坚持,受到霍正源的用力上扶之后就直起了身体。

随后,赵俊臣又转头看向了另外几位赵府幕僚,陆续向他们表达了自己的歉意。

对于江正,赵俊臣就自责没有保护好他,把他派来南京之际忽视了南京局势的危险,让他陷于险境险些丧命;

对于郭汤,赵俊臣就宣称自己给他压了太多重担,没有体会到他的幸苦与压力;

对于欧阳博与钱伯道,赵俊臣就说自己给予他们的权限太少了,让他们无法尽情发挥才能;

如此一来,在赵俊臣的主动揽责之下,这些人的愁云很快就消散了不少,所有人皆是感动莫名,只认为自己寻到了明主。

不过,在众人之中,就以江正的性子最为秉直,一向是有什么说什么。

所以,江正只是稍稍感动之后,就迅速回到了现实,问道:“赵阁臣,现在并不是大家相互揽责的时候,重点还是南京局势已经彻底糜烂,可谓是无法挽回,您在南京境内的势力受到重挫,各项目标也皆是没有完成,所以咱们必须要想办法尽量补救才行!”

听到江正的建议之后,赵俊臣迅速收敛了谦逊自责的神态,恢复了一如既往的自信与镇定,冷笑道:“补救?不需要补救!本阁完全不认为南京局势糜烂!更不认为南京局势已经无法挽回!事实上,目前正是咱们发起反击的最佳时机!”

霍正源闻言之后不由再次愣住,连忙追问道:“最佳时机?还有机会?机会在哪?”

赵俊臣正要回答,房间外面就再次有人禀报,说是赵府幕僚牛辅德、护卫首领赵大力等人以及一众赵府护院已经赶到了江东楼内与赵俊臣汇合。

最重要的是,他们已经顺利完成了赵俊臣的任务,从应天府大牢之中夺回了一位关键人物,也就是“联合船行”的南京大掌柜钱莱。

听到禀报之后,赵俊臣笑容更盛,向众人悠悠说道:“机会?机会这就已经来了!”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