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 第49章 阴谋的味道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第49章 阴谋的味道

作者:南方有嘉年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9 14:54:02 来源:小说旗

“见过珍大爷。”

相对于在贾芸那里的傲气。

在裘良面前的矜持。

在贾珍面前的刘升就要恭谨许多。

眼前就是个三等将军,官职爵位在京城根本不值一提。

但这位毕竟是贾家宁国府之主,贾氏一族的族长。

贾家的旧部中,不乏节度使级别的存在。

四王八公还是往来密切,彼此声气相连。

贾家还有位大姑娘在宫里,不知道哪天就可能得宠。

贾家的姻亲王家,王子腾深得皇帝信重,现在升了九边都点检,是国之重臣。

王子腾的地位,可比刘景云这个五城兵马司的都指挥高多了。

一个是国家层面的武勋重臣。

一个只是京城地面打杂的。

别看贾珍没实权,真要和刘景云撕破脸斗起来,刘景云会非常狼狈。

所以刘升态度恭谨,而贾珍闲坐着喝茶,一脸云淡风轻。

贾蓉则是在一旁侍立。

两眼乌青。

是那天出丑之后被贾珍狠狠收拾了一通。

贾蓉,贾蔷那天的行为在京师官场成了笑料,要面子的贾珍愤而出手,贾蓉惨了。

但贾珍不会反思自己。

相反,他恨极了令自己和贾家丢人现眼的贾芸。

“这是五千两银票,我们老爷说,接下来怕是要对贾家的声望有些影响,他提前给珍大爷赔个不是。”

刘景云要谋夺贾芸资财,最绕不过去的只有贾珍。

除了五千两现银,刘升又道:“贾记书局是贾家的产业,我们老爷绝不会染指。”

贾珍板着的脸终于释放,露出一抹笑容。

“生受你们老爷了。”贾珍笑道:“贾芸只是疏宗,且为人不贤不肖,你们老爷不出手,我这里也放不过他。既然你们要以国法处置他,贾家只会乐见其成,绝不会有人出来说三道四。我这个族长,好歹能约束住族人,请诚勇伯放心便是。”

要的就是这个承诺。

刘升眉开眼笑,起身长揖道:“有珍大爷的这些话,小人回去之后就能交差了。”

“不妨不妨,大家同为勋贵,虽有开国,景和之分,但在我这里是没有这些无聊的分别,回复你家主人,有空请他喝酒。”

刘升笑着应下来。

彼此都知道是客套话。

贾家在开国一脉地位特殊,真和景和一脉来往密切,贾珍怕是要被贾敬吊起来打。

刘景云也不可能放着景和一脉的大腿不抱,去和贾珍这废物勋贵真的眉来眼去。

不过是一时利之所在,大家能勉强合作一次罢了。

待刘升出门后,贾珍脸上笑容更盛。

贾蓉识趣,上前将银票点了点,替老爹收到钱匣子里。

说是银票,其实更多是一种凭证。

荣国府修大观园时,就是带着会票南下,支出甄家代他们收的五万两银子。

民间还是以实物交易和银子,铜钱交易为主。

大宗银子,比如几千两,过万两的,才有银票,但还没有到大规模流通的时候。

而且,这年头在银号钱庄存钱,是要给钱给这些机构,人家帮你保管而已。

想利息?

怕是你想瞎了心了。

金融业的发展,得到几十年后,同时空伪清的中晚期才开始出现近代意义的钱庄票号。

但没有风光多久,列强的现代银行业一进来,土钱庄顿时土崩瓦解。

贾珍目露满意之色。

这一次前后捞了一万两,等于两个庄子近一年的收入。

不少了。

何况贾记书局也承诺交给宁国府。

荣国府那边也毫无动静,看来是对这事没有听闻,或是没有参与的想法。

贾珍也不怕贾琏有想法,贾政更不可能惦记族人的资产。

就担心贾赦会插一杠子,好在贾赦那边并无消息。

等这事了结了,他送一两千银子给贾赦,够这老色鬼买个美妾,贾赦也就满足了。

贾琏……多请几次花酒就行。

只是眼前的儿子,顶着一对熊猫眼,那是怎么看都不顺眼。

贾珍是行动派,心中不爽,便是一脚踢在贾蓉身上:“该死的畜牲,为父为了这个家辛劳至此,你就站一旁看着?”

贾蓉苦着脸道:“儿子替老爷按按肩背?”

“何需用你?”贾珍冷笑道:“未必你真心疼你媳妇?我这当公爹的,就当不起儿媳来侍奉一下?”

贾蓉和秦可卿结亲完全是贾珍的意思。

就是贾珍听闻了秦可卿的绝色之名,才以嫡长子贾蓉和秦业这个小小的营缮郎结为亲家。

秦可卿进门之后,外人只看到她知书达礼,落落大方,是宁国府敬太爷的好孙媳,便是贾母有事无事都夸过好几次。

但在贾珍这色鬼眼里,只看的到秦可卿的绝色,这个儿媳别的长处,他是一概不知,也不感兴趣。

贾珍相中的人,贾蓉当然是碰都不敢碰。

甚至为老爹创造条件也不是不行。

只可惜秦可卿打死也不愿意,入府多日,并不曾叫贾珍得手。

就如眼下,心情大好的贾珍也不愿强来,只是借着孝道名义,令秦可卿过来侍奉左右,可以借机亲近调笑一番。

“儿子这便去叫秦氏过来侍奉老爷。”

贾蓉垂手应着,表情如常。

……

“东主危矣。”

“哎,咱们也没有办法。”

“史公,你以为呢?”

主编室中,刘统勋,史玉瓒,王安国三人面面相觑。

气氛相当沉闷。

史玉瓒搬过来之后就成了主编之一。

刘统勋和王安国都没有什么意见。

他们又不是以报纸编辑为主业了,下个月就会辞掉编辑职位,以打磨文章和会文为主。

举人会文……其实就是一个个大型聚会。

会文只是个幌子。

也可能有少数杰出的举人会脱颖而出,成就文名。

但更多的人,就是在这样的大型聚会上结交好友,拓展人脉。

如果中进士,大家就都是同年。

在有科举之后,同年就是最重要的政治生态之一。

三年一次大比,一次取三百人,这三百人就是天然的盟友,大家是一个圈子的。

当然,这个圈子比较大,可能会分成一个个小圈子。

但总体来说,同年之间的交情不是普通同僚的关系能比的。

在科举时代,座师和门生之间的交情最牢固,也最为深厚。

当老师的,有提携学生的义务。

学生也必须回馈老师,或是恩泽老师的后人。

这个关系,牢不可破,极少有师徒反目的例子。

师生之外,其次就是同年。

再其次,才是同乡。

进士同年,是这种准盟友关系中极为牢固的一种。

大家同科进士,彼此关照是应有之义。

在京备考期间,彼此就该多来往接触,毕竟考选之后,或是留京,或是到地方为官,来往就很难了。

至于考不中的,也是可以借此机会交结一些未来的进士,不论是举人为官,或是在乡闲居为官绅,人脉多总好过人脉少。

王安国和刘统勋注定要辞职离开。

但在离开之前,他们也不愿贾记这里轰然倒塌。

两人看着刘升等人过来。

看着刘升和裘良得意洋洋离开。

那阴谋的味道太过浓郁,直扑总编室,简直呛鼻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