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 第50章 收入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第50章 收入

作者:南方有嘉年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9 14:54:02 来源:小说旗

史玉瓒更是一眼看出玄虚。

“东主要硬扛,怕是几天后就会引发不可测的祸事。”

“但若是真的交出了什么东西,人家收拾干净之后,随意找点借口就能对付东主了。”

“这一次怕是要破财,但多半不止于破财……”

局面是相当明显的。

五城兵马司都指挥使,三品实权武职。

在京城很多事,特别是涉及到刑案等事时,五城兵马司都指挥使的能量大过京营节度使。

毕竟京营节度使不能干涉民政,但五城兵马司虽没有审案和断案权,但有临机处断权。

就是说,出了重大刑案,可以先抓人关人,然后移交法司。

这个时间可以快,也可以慢。

甚至犯人“暴毙”在兵马司的监狱中,也不会有人较真。

这样的大人物向贾记书局伸出魔爪,可想而知麻烦有多大!

史玉瓒相当郁闷。

不像王安国和刘统勋这两个后生举人,人家在书局就是暂时安身,马上也要离开了。

还有大好前程。

他入职的时候可是想认真做一段时间,把自己的名望向上好好推一推。

对一个名士来说,报纸无疑是最好的增加名望的办法。

史玉瓒有信心,几个月时间把自己的名望向上提高一大截。

到时候,载誉南下,名气更加响亮的多,所获之利也会远超此前。

辛苦北上,冲风冒雪,所为何来?

无非就是为名利罢了。

但现在看来……

怕是悬了啊。

“老师……”

三个成年人长吁短叹,一旁不被注意的袁枚说话了:“我看贾东主未必就会束手就擒,他不是那般懦弱的性格。”

“袁小友说的是,但小友不知,有些事是不能力敌的。”

“是啊,贾记的伙计能捅死来犯的帮众匪类,但几个兵马司的官兵就能把贾东主给带走了……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史玉瓒没说话,只是爱怜的抚了抚袁枚的脑袋。

看的出来,袁枚到书局后还是很开心的。

报纸新奇,每天有大量新闻,对一个渴求知识的孩童来说就如汲水的海绵,可以大量的汲取有用的知识来充实自己。

另外就是射雕一书袁枚也是极喜欢。

袁格这个未来的大名士,虽为官但骨子里的禀性还是以洒脱为主。

射雕的故事风格很得他的喜欢。

另外就是种种细节。

伙计们的待遇和被妥善照顾。

包括书局的厨娘,仆妇,门房,马车夫,还有上门取报的送报跑腿人,贾芸都是一视同仁,丝毫没有高高在上的东主架子。

短短几天时间,袁枚便已经是完全被折服。

聪明的小孩子在骨子里是骄傲和自负的。

所以袁枚一开始对贾芸并不感冒。

甚至出言嘲讽过。

近距离接触过后,加上贾芸有意为之,袁枚对贾芸已经敬服万分。

此时不论三个主编如何悲观,袁枚坚持认为贾东主不会束手待毙,必有反击之法!

看着一脸倔强的袁枚,史玉瓒摇头叹息,王安国若有所动,刘统勋哑然失笑。

史玉瓒是众人中最为悲观的一个,他是名士,只有秀才功名,年近半百,在江湖漂泊多年,见多了黑暗。

“子才,你还小,不知权势二字的可怕……”

不知道有多少才俊之士,还未及展露才华,就半途夭折。

而针对他们的,可能就是某个县的官绅世家,或是什么知府,乃至知县级别的官员。

就他这样的名士,别说笑傲王侯了,和知县打交道也得战战兢兢。

别人越客气,他就得越发谨慎小心。

“还别说……”刘统勋笑了笑,说道:“以我对东主的了解,他确实不是那种束手就擒的性格,我们看吧,东主必会出招的。”

“但愿如此吧。”

“难,太难了。”

史玉瓒和王安国还是一起摇头,他们觉得贾芸想翻盘毫无机会。

……

滴水檐下,贾瑞神色复杂。

三个主编看的出来的事,普通的编辑们也不是瞎子和傻子。

外头的大房间里,也是议论纷纷。

众说纷纭,但持悲观态度的多。

普通编辑和几个主编不一样,他们最多是没名气的秀才,或者连功名也没有。

但之前来的早,侥幸被录用了。

食宿全包,不要食宿的话每月多发三两银子。

加上一些额外的奖励之类,每个编辑的月收入大约是十两。

这已经很多了。

一年百两银子的收入,约等于一个小型商铺的年利润。

或者是一个普通清客的年收入。

有举人或秀才功名在身,又在大户里当私塾老师的年收入。

但这还只是开始。

随着报纸销量激增,贾东主已经发下话下,过年时每个编辑给二十两的年赏,并且表示这是定例,此后每到过年时都会有年赏。

数额只会高,不会低。

这已经是意外惊喜,但更大的惊喜还在后头。

从下个月开始,每个普通编辑的月俸也涨到二十两每人。

翻了好几倍。

这样一来,加上年赏等乱七八糟的收入,每个编辑的年收入可以达到三百两左右!

一个小商行的东主,或是拥地千亩的年收入也不过就如此了。

换算起来其实很简单。

刘姥姥所在的王狗儿家是富农,拥有几十亩自己的土地,加上王狗儿其它的收入,年花销在三十两左右,收入也大抵差不多。

这些编辑年收入达到三百两左右,就是等于十户富农的年纯收入!

这个收入水平哪怕是在京城也相当高了。

年收入可以在相对不错的地段买一幢小院了。

这还有什么可说的?

贾芸也不是钱多的没处花。

这是必然之举。

随着报纸走红,越来越多有权势或是有钱人也在考虑办报。

他们两眼一抹黑,根本不知道怎么办报。

那怎么办?

当然是从书局这边挖人最为合适了。

虽然现在还没有发生这样的事,但将来迟早会有。

不如化被动为主动。

自己先涨薪。

随着报纸收入的增加,慢慢增长是一个办法。

猛一下涨到高薪效果更好。

这使得办报的成本大幅度增加,原本那些想办报的没有贾芸的印刷术,雕版昂贵,纸张昂贵,还有油墨也昂贵。

再加上高昂的人工成本,会打消他们九成以上的信心。

一年砸几千上万两就图个名,愿意干的人会大幅度减少。

这样就算将来迟早会出现竟争者,威胁也会大为降低。

编辑们好处拿足了,对贾芸的忠诚度远高于客卿性质的三位主编。

说难听些,别说一年近三百两,要是贾记倒了又没有新的报社招揽他们,现在三十两一年的收入他们也保不住。

贾瑞就是编辑群里最明显的一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