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 第140章 大开眼界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第140章 大开眼界

作者:南方有嘉年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9 14:54:02 来源:小说旗

这个念头闪过,隆正帝还是在内心摇头。

身为天子,隆正帝是个无比骄傲的人。

臣下不考虑献上,强令献上,隆正帝丢不起这人。

“且看看,这小子能做到何种地步……真到了必须要收回的时候,到时候再说罢。”

不得不说……

贾芸其实也是把隆正帝料的很准。

这位皇帝,意志坚钢,性格高傲。

换了景和帝,未必会这么要脸皮,只要手段高妙,不使自己在史书中形象受损,景和帝一定会第一时间想办法把马车技术弄到手。

换了在太祖,太宗年间,也一定第一时间令贾芸献上马车了。

这也是贾芸在搞车行之前就通盘考虑过的角度。

现在大周还算是国势强大之时。

天子的性格又是要脸的。

而且隆正帝现在的重中之重是清除景和旧臣,展开新政。

别的事都在其次。

贾芸写过天时人口论之后,在隆正帝心里绝对有一席之地了。

甚至很多实权大佬都明里暗里对贾芸表达过善意。

毕竟贾芸到目前为止没有当官的想法和打算。

只是安心着书。

一个注定会青史留名的大文豪,又有着真知灼见,可能是未来一个学派的开派之主。

这样的人,要么能打死,要么就不要轻易得罪。

也就贾家那些蠢货不知厉害,真正的大佬们可没那么蠢。

就算要动手,也得藏在暗中。

如毒蛇般潜伏,要么不出手,出手就是杀招!

……

正午阳光下,贾芸笑的张扬肆意。

身边不远处,是目瞪口呆的冷子兴,张煊,石良几个好友。

贾芸好友不多,也没有刻意去交什么朋友。

他要走的路很危险,未来可能是一片坦途,但多半是崎岖难行。

成年人交朋友也没那么容易。

总会有算计。

好在张煊是书痴,石良是扇痴,家境也都过的去。

这样一来,才有当朋友的基础。

不过么,这几个朋友也是眼睁睁看着贾芸越走越远。

越来越叫他们看不清楚。

就比如眼下。

好好的文章不写了,倒腾这什么马车?

还偏叫贾芸给搞成了。

哪怕石良这呆子都看的出来这马车不凡。

运输能力在普通马车八倍左右。

虽然是四马,但普通两轮车要拉千斤就得双马或双骡。

驴车拉的就更少了。

别忘了,两轮车不光是两轮和一体车身,没有独立车架和转向装备,同时轮子也是木制轮。

工艺很差,承载能力极弱。

又不是后世的大车,就算两轮也有转向装备,还有橡胶车胎。

车身上到处都是钢铁制的零部件。

这时代哪有?

所以几百斤载重才是正常状态。

一车拉七千斤,简直是奇迹。

而且还不止如此……

原地转向之后,马车直接驶入一处准备好的烂泥坑内。

只上了几个人,轻松把没到车轮一半的马车推了出来。

然后是攀高,堆成的半坡地也是轻松行驶而过。

四周一阵哗然。

议论声此起彼伏。

贾芸也是满意。

其实他是有些哄骗众人。

以运力来算,这马车六千来斤就是极限,七千多斤走不远的。

另外如果需要长途跋涉,六马拉车才是常态。

而且沿途要有换马的驿传站点。

当年拿破仑打俄罗斯,六十万大军用了十几万匹军马。

并且有成编制的辎重营。

其中就有重型马车的编制。

当时也没有使用橡胶轮胎,一八三四年才有硫化技术,大规模使用橡胶轮胎。

一八八八年,出现充气内胎。

运输能力更进一步增长。

在拿破仑时代还是老式车轮,但辎重营的重型马车标准运输重量是六千五百磅,也超过了六千斤。

马则是用六马,并且在沿途备大量军马站。

就算如此,最终拿破仑还是败给了气候和后勤。

他的六十万大军所剩无几,十几万匹军马更是损失殆尽。

贾芸的马车在技术上还超过了拿皇时代,毕竟有后世更好的经验手段。

但有些东西是没有办法的。

比如橡胶轮胎,他现在又到不了美洲。

没有橡胶轮胎,马车最多六千来斤,而且要用六马。

但肯定没有四马拉七千斤这么震撼。

还是小小的取了巧。

增大了戏剧性的效果。

待马车停下时,四周掌声若雷鸣。

所有人都觉得不虚此行,开大眼界了。

贾芸这时又站在人前,满脸笑容的道:“贾记车行的这等大型马车,拉货多,走的快,在此之前,很多河流不至之处,大宗货物转运相当困难。这也是造成了对各地生产力的桎梏,货物和人员交流,信息交流都大为不便。本人的书局的书籍,还有报纸,困于京师和附近几个州府,主要还是因为运输不畅。就算南下有运河,时间又太慢,动辄要几个月时间,拿到报纸的人看到的还是去年秋天的新闻,这成何体统?”

四周响起了笑声。

大伙感觉真正理解了贾芸的思路。

一个作者,不论赚多少钱,想的就是作品更能广泛的传播。

特别是,很多人认为贾芸是一个有抱负的大家。

写出天时人口论和王朝周期论的作者,不可能就是一个求田问舍的庸人。

想要扩大影响力,甚至创立一个学派,作品被更多人看到是最起码的先决条件。

所以贾芸才会用心在马车之上。

笑声中,贾芸接着道:“所以咱们不光是有重型马车带书籍,报纸,更主要的还有一种轻型马车,双马拉动,日行数百里不在话下。今早的书局日报,晚上便能抵达山东德州,明日到济南,开封,后日抵扬州,金陵。本人和报纸上其余作者的文章,都可以在数日内抵达大江南北,这是本人夙愿,车行也是为了此事,但重型马车可拉大型货物,小型马车可以分为货运和客运两种,货运是带少量昂贵精品货物,客用是可以坐人,纵是小型马车,每人可带数十斤货物,一车能坐七八人左右,速度是,重型马车一天百里,轻型马车一天四百里……”

说到这,很多商人已经面露沉思之色了。

也有的面露怀疑之色。

甚至有人觉得荒唐。

重型马车,肯定是拉粮食,布匹等沉重的货物。

一车几千斤还能走百里?

这岂不是玩笑?

至于所谓的轻型马车,一天能走四百里左右?

这都要跟上兵部的塘马了!

荒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