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 第185章 不安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第185章 不安

作者:南方有嘉年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26 02:40:19 来源:小说旗

贾母等人,静候良久。

整个荣禧堂弥漫着焦虑恐慌的气息。

凤姐儿也是面色煞白,没办法,她这一阵子是老实了,奈何之前做了许多不该做的事。

府里权势一天不如一天,若是再查出诸多不法事……

搞不好要出大事。

凤姐现在才知道怕了,此前的她太过骄狂,几乎视王法为无物。

出身是王家,虽不是王子腾之女,但也是嫡亲侄女。

姑姑王夫人是荣国府当家夫人。

娘家和夫家都是大周显贵。

所谓四大家族是金陵府那边编出来的,也是贾,王,薛,史四家当年都在江南起家,所以金陵府的人编出这般的护官符歌谣。

其实史家最贵,一门双侯。但史家最穷,势力也不强,毕竟老一辈官职爵位都不高,史家又从开国一脉叛离,得罪大量开国勋贵,权势不升反降。

薛家财力过人,在四家中应该最有钱,但这些年薛蟠不长进,皇商又丢了,也是举步维艰,财货损失不小。

就算如此,几百万的家私肯定是有的,抵十个史家有钱,王家也远远不及。

只有贾家两府相加也有几百万家私,财力不逊薛家太多。

不同之处是薛家毕竟不是顶级勋贵,不摆谱。

薛姨妈进京,拢共也就带十人不到。

贾家要是主母出远门,最少得跟着几十号人。

日常在家,王夫人就是有十来人伺候,谱比薛姨妈大多了。

薛家毕竟要务实的多。

贾家,底蕴深厚,权势惊人,财力也不差。

但自从家中人才断层,扶持了王家,贾家风光一年不如一年。

最叫凤姐心惊的变化就是这半年。

贾芸崛起,不光是冯唐,大量贾家三国公四节度养出来的门生旧部,转而认可贾芸。

别说凤姐了,就是贾赦,贾政兄弟说话也是远不及半年前。

在此之前,大伙不光是卖贾家面子,而是一个利益共同体。

一个团体在一起合作几十年了,彼此声气相连,利益一致。

但总得有一个主心骨,遇事好协调。

这主心骨也不是谁都能当的。

比如大同镇节度使云光,还有冯唐,这两人都是老资格的大将,谁听谁的?

大伙不是服贾赦或贾政,只是全部是贾家旧部,贾家还有居中协调,联络的作用。

其奥妙就在于此。

一个团体形成不容易,解散更不容易。

所以贾家推王子腾就很勉强,王家就比云家,冯家强多少?

凭什么王子腾能代表贾家?

表面上可以给贾家面子,但实际上王子腾崛起的效果远不及贾家自己人。

这也是后来隆正帝为了收服开国一脉,对贾家屡屡加恩的真正原因。

要使旧部归心,为皇帝所用而已。

现在有了贾芸,贾家彻底没用了。

贾家最近时间的不顺,还有被持续敲打,旧部们看在眼里,也是有自己的选择。

最少,云光,冯唐等人,都是选择了贾芸。

嫡脉叫人家怎么选?

和王子腾合作?

还不如贾芸。

贾芸本身的爵位是一等伯,职份已经是节度副使,还有诸多加衔在身,又简在帝心,前途不可限量。

从车行,书局也能看的出,贾芸有统筹运营和管理的才能。

这样的人,只要不行差踏错,将来最少是个侯,官职也最少能到节度使。

不逊当年贾代善多少。

这还叫人怎么选?

当然是选贾芸了。

凤姐等人停放高利贷等事一方面是畏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不方便了。

很多旧部势力根本不再听招呼,也不再提供方便和庇护。

再放,要出事了。

皇帝那边天天盯着,没事就把贾赦贾珍叫进去训斥一番。

多半还见不到皇帝,是太监代天子训人。

太监嘴毒,清朝时,训斥大臣也算是正式刑罚,一般都是太监代为执行。

皇帝没那么闲。

太监们则借机勒索贿赂。

这钱还没几个人敢省。

这些阴微小人可不管你是勋贵还是大臣,不给钱就往死里骂,这帮家伙口舌厉害的很,翻着花的骂,从祖宗开始骂,一路骂下来不带重复的。

骂人时还得有不少人围观,太监,杂役,官吏。

能叫人无地自容。

所以这钱省不得。

大周的太监没这么嚣张,但骂起来也不好受。

贾家嫡脉两府,这小半年可以说是灰头土脸。

王夫人和凤姐敢不老实?

贾赦和贾政,贾珍一伙,私下计较多次。

就算要把贾家旧日人脉给贾芸,现在天子这样的做法也是太过分了些。

但他们计较多次,都是不得要领,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皇帝要对贾家这么狠。

这帮蠢货。

贾母隐约明白一些,但她也没彻底明白。

毕竟有些阴微**之事,贾母不可能知道。

“来了,来了。”

一直守在侧门的林之孝扶着帽子小跑进来。

“大老爷,二老爷,珍大爷都回来了。”

“还跟着顶软轿。”

“嗯?轿子里是谁?”

“是大姑娘,宫里放回来了,说年龄到了。”

闻言,贾母身形一晃,几乎晕过去。

王夫人也是面色煞白。

最近贾家风水不利,流年不顺。

所有人最后的希望都是放在贾元春身上。

这帮蠢货却没想过,当今皇帝又不是昏君,元春是以性格稳重和气质娴静出众,光是相貌虽是美人,但谈不上是绝色。

论相貌,元春比钗,黛,可卿,晴雯,宝琴几个都有差距。

算是和袭人等人一个档次。

隆正帝若要拉拢贾家,免不得要用元春,但不会是宠妃,最多是利用元春的背景和性格。

这也是元春的发展路线。

宫里的人最清楚。

元春封妃,贾家上下欣喜若狂。

但宫中太监知道,元春并不得宠。

要不然,他们敢作死跑来敲贾家竹杠?

元春得势后,贾家反而被敲的更狠了,时不时就有太监上门借银子。

说是借,其实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

贾琏都吓的不敢露面,稍有回复慢了,太监就敢摆脸色给贾家人看。

宠妃家族是这样的?

此时隆正帝终于对贾家彻底失去耐心。

元春年龄也二十多了,宫中秀女,若不得宠幸,到年龄便会放归。

但贾家这样的顶层勋贵,要么皇帝好歹给个名份,要么赐给诸亲郡王为侧妃,很少退回。

这就算是真正不给贾家嫡脉脸了,完全断了他们念想。

“这,这可如何是好啊……”

贾母涕泪交加,完全懵了。

天子何其狠心也。

过不多时,一脸灰败的贾赦,贾政,贾珍三人入内。

一顶软轿直抵荣禧堂前。

二十余岁的元春迈步而出,也是满脸泪痕。

在宫中,元春当然想家,想亲人。

但她身负重任,此时却狼狈归家,亲事无着,人生耽搁至此,对家族毫无贡献,各种负面情绪交加,不哭才怪。

“我的儿,不怪你,不怪你……”

元春虽是王夫人长女,从小却是养在贾母身边。

对这大孙女贾母也是真心疼爱。

可惜事与愿违,元春失败而归,连贾母都不知道接下来如何安排。

若是平民百姓的女儿,在宫中多年后放出,那是抢手货。

毕竟在宫里知礼仪,懂规矩,还识字,长相一般也过的去。

普通小官吏家族最喜这样的儿媳妇,抢着说亲,落不下来。

小地主官绅家族也喜欢,放出来的宫女被他们抢着瓜分了。

可元春不同,贾家的门第又高,不可能给普通人家,高官显贵,元春年龄太大,又在宫中呆过被放出来,这里头又有忌讳,哪家会要?

接下来可有的头疼。

毕竟贾政不是贾赦,做不出五千两银子卖女儿的事。

贾政此时也是心疼,喃喃道:“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

王夫人脸色变得阴沉起来,眼中满是愤怒的光芒:“老爷还不明白?天家要给贾芸铺路,所以对咱们极尽打压。”

这事,其实贾母等人也早就明白了。

但当众说出来,仿佛是被人又左右开弓扇在脸上。

对,天子就这意思。

不服啊?

不服死去啊。

敢对天子口出不满,说的是贾芸,不满的是天子。

“夫人不可妄言。”

“二太太少说两句。”

“此话不可再说。”

贾母,贾政几人面色一变,赶紧拦着。

不是怕四周的人听到,是怕被天子知道。

谁知道眼前这么多人,有哪个是绣衣卫的暗探?或者是中车府的人?

京中勋贵都很清楚,哪家府中能没有暗探细作?

有的都放在府里几十年了。

甚至有的人都暴露了,但大家都只装不知道。

有的甚至就是故意暴露,叫那些犯事的勋贵家族有点逼数,凡事收敛着点。

别给脸不要脸,等朝廷给你来正式的,御史上门查办时你就傻眼了。

贾母和贾赦,贾政心中有数,眼前搞不好就有中车府或绣衣卫的人,真的叫人奏上去,贾家心怀怨望这一条是跑不掉了,抄家都算便宜,皇帝勃然大怒,把你全家男子流放,女子送教坊司,那阵子看你还敢怨望不敢?

心怀怨望,在这个时代也就仅次于造反了。

造反的就是怨望到顶点了。

这么一来,居然颇有逻辑。

各人心绪不佳,原待散去,却见赖大,赖二,林之孝等人又小跑进来。

“有旨意。”

贾家众人骇然色变。

刚把元春打发来家,又有旨意?

元春也是俏脸煞白。

她这几年,每常都会精心打扮,有机会接近皇帝都会用心服侍。

只想着凭自己的才学,相貌,性格,还有心机手腕,总有出头之时。

岂料皇帝对她从不假辞色。

甚至在贾芸崛起之后,她几乎没有机会再到御前。

现在更是直接将她打发回府,令元春悲愤欲死。

现在刚送回家,又有旨意,难道皇帝对自己就如此不喜?

贾家众人惊疑不定之时,传旨的戴权已经大步而入。

还好,戴公公脸上并无冷峻之色,甚至满面春风。

“圣喻:贾芸已授节度副使,大宁卫兵马使,赐伯爵,将军,着贾芸至宁国府拜祭宁荣二公后赴任。”

王彬已经至京上任。

其余官员也陆续到任。

蓟镇的蓟州至通州,再到东边的永平,遵化等各府二十余县,先期动员了民夫十余万人。

此后还要从大名,保定,德州等地继续动员,征发民夫十余万人。

前后要征发三十万人。

贾记车行要出动万辆以上的大车。

争取在半年内完成对大宁卫城的营造,当然还有大量的辅助设施,包括最少过百个墩和台。

没有这些,只有光秃秃的卫城,人家轻易几万骑冲过来,到时候你只能抓瞎。

守城是能守,城外不发展了?

这年头城外都会有大量居民形成镇子和村落,还有开垦的良田,修的干渠,官道。

虏骑隔年来一次毁一次,城池没有造血能力,光输血,肯定维持不了多久。

只有在外头的辅助设施都造好,一二里方圆的军堡得十来个部署在四周,几十个军台过百墩堡沿途摆上,敌骑不敢肆意轻入,怕被抄后路,这才能在城外发展,有自我造血的能力。

贾芸得上任了。

贾家众人感觉是无比难受。

贾芸都要走了,临走前皇帝居然还有这一手。

这是两个目的。

一是再次敲打贾家嫡脉。

二来是给外人看的,贾家此后的嫡脉就是贾芸!

没有别人!

现在的所谓嫡脉,老老实实的看着贾芸风光祭祖,他们还得陪祭!

此后,老老实实的雌伏于贾伯爷身后。

这样还能苟下去。

静待未来。

若是不服……

元春都送回来了,贾家还不识趣?

嫡脉众人身上哪个不沾屎?

天子真恼了,那就不是敲打那么简单了。

贾赦,贾政,贾珍都如同吃了苍蝇一般的难受。

却只能伏身行礼,并令赖大等人去宁府准备。

贾珍也是带着贾蓉赴宁府准备,他好歹还挂着族长衔头,心中再不甘,也是只能从命。

此时戴权并不急着走,笑吟吟对贾母道:“荣国夫人,不知道户部左侍郎林大人家的小姐,此时是否在?”

贾母心中纳闷,嘴上答道:“就在后堂。”

“奉圣命,请林姑娘在此莫要离开,稍后可能会有旨意。”

戴权神色从容,笑容满面,口气却是不容商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