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水浒超凶凶 > 第309章 西北借兵展雄心

水浒超凶凶 第309章 西北借兵展雄心

作者:书山有路秦为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19 22:58:25 来源:小说旗

“哦?太子殿下竟有此意?”种师中眼神微眯,似乎在揣摩晁雄征话中的真意。

西北苦寒,军费开销巨大,若是能得大梁资助,自然是再好不过。

但他又怎会轻易相信这位年轻的太子?

“西军将士戍守边疆,保家卫国,实乃我辈楷模。只是……”晁雄征话锋一转,脸上露出惋惜之色,“听闻西军所需粮饷,皆仰仗朝廷拨付。西北贫瘠,自给不足,长此以往,恐非长久之计啊。”

种师中闻言,脸色微微一变,端起茶盏的手也微微颤抖。

晁雄征的话,字字句句都戳中了他的痛处。

西北军费短缺,早已不是什么秘密,若非朝廷每年拨付巨额粮饷,西军恐怕早已无力支撑。

可如今,朝廷自顾不暇,这粮饷……

“太子殿下所言极是。”种师中放下茶盏,长叹一声,“西北苦寒,百姓生活困苦,军中所需,皆仰仗朝廷供给。可如今……唉!”他摇了摇头,没有再说下去,但眼中的忧虑,却已是溢于言表。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家兄不日即将抵达延安府,太子殿下与三位英雄不妨在府中稍作歇息,待家兄归来,再做商议。”种师中打破了沉默,开口说道。

晁雄征微微颔首,拱手道:“如此,便叨扰种经略相公了。”

种师中唤来仆人,吩咐道:“带太子殿下与三位英雄前往客房歇息,好生伺候,不得怠慢。”

仆人应声而去,引着晁雄征四人离开了大堂。

种师中命人送来了酒菜,虽不算丰盛,倒也精致可口。

四人在客房中围坐,气氛却有些沉闷。

“这老头,客气是客气,就是感觉隔着一层,不亲近。”武松灌了一口酒,瓮声瓮气地说道。

“二哥,种经略相公毕竟是朝廷命官,与我等身份不同,自然有所顾忌。”晁雄征淡淡一笑,解释道,“他既要顾及朝廷颜面,又要考虑西军的未来,自然不能与我们太过亲近。”

“哼,还是江湖上痛快!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有仇报仇,有怨报怨!”武松一拍桌子,颇有些向往地说道。

“洒家以前也是这般……”

鲁智深哈哈一笑,抓起酒坛仰头灌了一大口,抹了抹嘴边的酒渍,说道:“洒家当年在五台山,也是这般洒脱!只是后来……唉,不提也罢!”他叹了口气,

“师父,您在五台山时的故事,俺也听说了不少。倒拔垂杨柳,拳打镇关西,哪个不是响当当的英雄事迹?要说这大宋武将,您也算是另类了!”武松提起鲁智深过去的英雄事迹,语气中充满了敬佩。

“哈哈哈,二哥谬赞了!”鲁智深爽朗大笑,举起酒坛与武松碰了一下,“来,喝酒!”

两人仰头痛饮,酒水顺着嘴角流淌,却浑不在意。

一时间,客房内的气氛轻松了不少,仿佛回到了当年在江湖上快意恩仇的时光。

“在大梁,武将的地位可比在大宋高多了。像二哥和师父这样的英雄好汉,在大梁定能大展拳脚!”晁雄征看着两人,笑着说道。

“若是在大梁为官,也像在大宋这般憋屈,俺就辞官不做了,再回江湖逍遥快活去!”武松豪迈地说道,眼中闪烁着对自由的渴望。

晁雄征闻言,笑容微微收敛,正色道:“二哥此言差矣。若是二哥辞官,岂不是陷我父子于不义之地?我父王待二哥和师父不薄,二哥怎能如此轻言放弃?”

武松一愣,随即挠了挠头,说道:“俺就是随口一说,太子殿下何必当真?”

晁雄征摇了摇头,说道:“二哥有所不知,大梁与大宋不同。大梁立国之本便是武力,我父王也深知武将的重要性。在大梁,武将的地位远高于文臣,绝不会出现重文轻武的情况。”

“太子殿下此言当真?”石秀在一旁问道。

“自然当真!”晁雄征语气坚定,“我大梁不仅不会重文轻武,更不会像大宋那般,每年向西夏进贡岁币,以求苟安!”

提到岁币,众人的脸色都变得难看起来。

每年向西夏进贡巨额岁币,早已成为大宋的耻辱。

“哼,岁币?我大梁的军队,只会向敌人索取岁币,绝不会向敌人低头!”晁雄征猛地一拍桌子,语气铿锵有力。

房间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一股肃杀之气弥漫开来。

“太子殿下……”武松看着晁雄征,欲言又止。

晁雄征目光如炬,盯着武松,一字一句地说道:“我大梁……”

晁雄征话音刚落,房间内的气氛变得更加凝重。

三人的目光如炬,纷纷投向眼前的年轻太子。

鲁智深大手一拍桌子,声音如同山崩地裂般震得窗户摇晃:“太子殿下所言极是!洒家愿随太子出征,共赴沙场!”武松紧随其后,瞪着一双虎目,声音如雷:“洒家亦愿效犬马之劳,为大梁立功!”石秀亦是热血沸腾,双手紧握成拳:“洒家亦愿追随太子,共赴国难!”

三人呼声震天,豪情万丈,仿佛要将整个客房的天花板都掀翻。

晁雄征感受到他们心中的热血,微微点头,声音坚定而有力:“好!我大梁男儿,当有此志!”

窗外的仆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声响吓了一跳,连忙赶回大堂禀告种师中。

种师中正坐在书案前,目光深邃,听到仆人的禀报,眉头微微皱起。

他心知肚明,这些大梁来的英雄好汉,绝非善谈之辈,他们高呼“战”声,绝非空谈。

种师中心中担心,这番慷慨激昂,是否意味着谈判破裂,种家将面临两面夹击的困境?

“回禀经略相公,太子等人似乎在讨论出征之事,声音震得窗户都摇晃了。”仆人毕恭毕敬地说道。

种师中点了点头,心中愈发忧虑,但表面上却不动声色,沉声道:“去,将他们安排好,不可怠慢。”

夜幕降临,种师中独自坐在书房中,烛火摇曳,映照着他的面庞。

他心中五味杂陈,不知明日将如何是好。

正思索间,门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种师道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兄长,局势如何?”种师道一进门,便急切地问道,目光中流露出明显的担忧。

种师中抬起头,叹了口气,眉宇间满是愁绪:“部分州府已经换旗,兵马调动困难,西夏更是在蠢蠢欲动,局势愈发严峻。”

种师道闻言,眉头紧锁,拳头握得咯吱作响:“这大乱之际,其他兵马为何迟迟未归?”种师中摇了摇头,语气沉重:“眼下局势不明,若是两面受敌,我种家又将如何自处?”

兄妹二人对视一眼,气氛凝重得如同即将凝结的空气。

种师道种师道焦急地在书房中来回踱步,剑眉紧锁,沉声道:“其他兵马为何迟迟未归?若是西北兵力空虚,西夏趁虚而入,后果不堪设想!”他猛地停下脚步,看向种师中,眼中满是忧虑。

种师中沉吟片刻,缓缓说道:“为今之计,或许还有一线希望……”

“什么希望?”种师道急切地问道,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向大梁借兵。”种师中语气坚定,目光中闪烁着决断的光芒。

“大梁?”种师道愣住了,

种师中深吸一口气,解释道:“如今西北告急,朝廷鞭长莫及,其他兵马又迟迟未归,唯有向大梁借兵,方能解燃眉之急。”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况且,如今大梁太子晁雄征就在府中,我们可以借此机会,与大梁结盟,共同对抗西夏。”

种师道眉头紧锁,低头沉思,手指一下一下地敲击着桌面,发出清脆的声响。

他仔细权衡着利弊,心中思绪万千。

借兵大梁,的确可以解西北燃眉之急,但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

若是大梁趁机入侵大宋,后果将不堪设想。

“兄长,此事非同小可,我们必须慎之又慎。”种师道抬起头,目光凝重地看着种师中。

种师中点了点头,语气沉稳地说道:“我明白你的担忧。但如今形势危急,我们必须当机立断。况且,我们并非毫无筹码。圣上有旨意,调动各路兵马支援西北。如今部分州府换旗,兵马调动困难,圣旨形同虚设。若是借大梁旗号调动兵马,那些州府定然不敢违抗。”

种师道沉默了,他明白种师中话中的道理。

圣旨如同空文,各路兵马按兵不动,甚至有向西夏投降的风险。

唯有借大梁的威势,方能震慑那些摇摆不定的势力。

他缓缓走到窗边,推开窗户,望着漆黑的夜空,心中思绪翻涌。

“若是大梁拒绝借兵,又当如何?”种师道的声音低沉,仿佛自言自语。

“大梁太子晁雄征年轻气盛,又急于证明自己,定然不会拒绝这个机会。”种师中语气坚定,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种师道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站在窗边,望着远方,夜风吹拂着他的衣衫,猎猎作响。

他心中仍在权衡着利弊,迟迟无法做出决定。

书房里,只剩下沉重的呼吸声和窗外呼啸的风声。

“明日,我便与那太子……” 种师道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决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