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擎国 > 第一百三十一节、严正的抗议

擎国 第一百三十一节、严正的抗议

作者:梦里挣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8: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寒露过后,北京城早上的凉风已经有些冰冷刺骨,即便是睡眼惺忪的人站在门外被这冷风一吹,也能瞬间变得清醒非常,至少没睡醒的赵直就是这个样子。他虽然有些留恋温暖的被窝,但是为人徒弟的那份自觉还是让他很早的爬起来,确定自己母亲那边没什么问题之后,便一溜小跑的来到姜田的院子里,他知道自己这师傅绝对不是赖床的人。赶过来伺候师傅起床的赵直发现自己还是晚了一步,夕芸大小姐不仅比他早一步,此刻正在陪姜田一起漱口呢。

&儿来啦?”姜田做了几个扩胸运动,算是抻一抻懒筋:“你也一起漱口吧。”

对于讲究的大户人家来说,漱口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姜田这里的漱口绝对和普通豪门那种用青盐水涮涮嘴不同,这里是用一根植上鬃毛的小木棍,沾上细盐粉之后仔细刷牙!一开始大家还觉得这是穷秀才的瞎讲究,后来却被姜田推广到全府上下,反正牙刷的钱也是府里掏。于是每天早晨这姜府之中阖府人等一人拿着一根小刷子上下翻飞,也算是京城大户人家中较为另类的景观。

此时姜田身边站着赵直和夕芸,仨人也是旁若无人的拿着牙刷仔细刷牙,然后整齐划一的举起茶杯含上一口清水在嘴里咕咚了几下,又同时低下头吐在了地上的一个痰盂之中。站在房门前的青霜看着这仨人的动作,莫名的有种很滑稽的感觉,如果说一开始人们还不习惯,俩小东西有刻意模仿的痕迹。但是现在却已经习惯成自然,无论是节奏还是刷牙的频率都已经和姜田趋同。还别说自家老爷这种漱口的法子就是妙,她们自己尝试之后也发现口中的确清爽了许多。只是听说这还不是老爷的发明创造,而是早在宋朝就已经存在的办法,只是后来除了一些特别讲究的人家之外,早已不再流行罢了。

等丫环们撤下洗漱用具,姜田对赵直的早课就要开始了,所谓的早课其实就是姜大人做一些伸展运动提提精神,而赵直在一边背诵各种相声贯口,如果有背错或是忘词的地方,就会罚他在早餐之前默写一遍。虽然赵直才学会写一些简单的汉字,而且字也写的歪歪扭扭,但是这对于一般的艺人来说他已经算得上高级知识份子了。通过这件事就看出姜田和其他人的不同之处了,默写虽然也是体罚,但他绝对不会鞭打徒弟,更不会采用饥饿的手段作为惩罚,相反他还总是关心赵直的营养,生怕这小子吃不饱肚子。

在中国古代的师徒关系中,除非一些条件优越的个例,否则一般的情况下饥饿都是那些学徒们要经常面对的噩梦,徒弟给师傅家打杂更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就这样当师傅的还不用为孩子们的人身安全负责,正所谓死走逃亡各安天命。所以像姜田这样的师傅不说是一个没有也是少之又少,所以赵直很感激自己有这么一个师傅,同时也十分珍惜自己现有的生活。

&还不错,至少这《三字经》你是能完整默写了,看来张环也不枉教你开蒙。”姜田看着歪歪扭扭的毛笔字点点头:“就是这字要勤加练习,至少不能让人笑话。”

话说姜田自己的毛笔字也是其烂无比,官场之中的人都知道每当有奏折的时候,都是心月这个女徒弟捉刀代笔。其实姜田心里明白,在别人眼中不堪入目的字迹,放到后世还不一定有哪个年轻人写的出来呢。别看他现在为人师表,别人不可能在他面前笑话他,可背后里也没少拿这件事开涮。早课到早饭的这段时间里,夕芸一直都安静的坐在一旁,也不知道这师徒俩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直到吃过早饭之后,赵直要去对面的茶馆帮忙,说起来也是替自己师傅报恩。而姜府则开始一天正常的运转。

今天吃完早餐之后夕芸没有像平常那样隐入后宅,反而怯生生的拽住姜田的衣角问道:“哥……哥哥,我想和心月姐姐一样,也做你的学生好吗?”

姜田有点诧异的看着她,以前没看出这丫头喜好科学啊?再说就凭她的基础水平,最多也就是从初级班开始学起,离心月的档次还差得远呢:“可以……不过你以前没学过这些,总要一点点循序渐进的学习,才能听懂我的课程。你可有这个思想准备?”

小丫头倔强的点点头,她坚信既然心月能得到姜田的看重,自己一定也能学有所成,将来也可以天天的待在他身边处理一些公务。这丫头学习的动机自然是不纯的,可是她也有点小觑科学的复杂性了,而姜田就算知道了她的打算也不会出言阻止,毕竟多学点东西总没有坏处。

心月当然在第一时间就猜出了小丫头的打算,可是她也觉得能多一个人分担自己的工作就好了,外人都以为她做这个女学生是为了魅惑姜田,只有那些和姜田一起工作过的人才知道这就是无稽之谈,且不说姜田的工作有多复杂,单单是那庞大的压得人喘不过气图纸、草稿就能让一般的师爷分不清东西南北,她哪里有时间**这个男人,哪怕是抛个媚眼的时间都没有。

因为高级班的人大量提前毕业,其实姜田讲课的时间就减少了很多,但是有五个人绝对不会因为无课可上就不来姜府,或者说对于这五个人来说上课本身就不是目的,看着姜田将各种不可能的任务一一解决就可算是一种享受了。可这次不一样,这回姜田摊上大事了,研制火箭炮跟这件事相比都不值一提,因为研发武器只能算是姜田的副业,无论这件武器有多震撼,凭他现在的身份地位若是不能开发出划时代的东西那才是意外。关键是他第一次提出对某项国策进行大刀阔斧的修改,并且还是针对自己阵营这边的军队下手,在全国大规模改革这个关键的时间点,尤其是郑家舰队消失的这段时间,对海军进行这种伤筋动骨的大动作,如果不是脑袋进水了就是魄力非凡。

看见自己这五个学生,姜田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你们几个还真够闲的,既然没事干就给我帮帮忙吧。”

放眼天下敢让这五个人给自己打下手的除了皇帝张韬之外,也就只有他姜田了,不仅因为他名义上是这几个人的老师,在一个长幼尊卑地位明确的时代,除非张环有一天登基九五,那姜田才能以帝师的身份傲视天下。如果说以前大家只认为姜田算是那种纯粹的文官,那么自从上次大朝时他提出海军改革的那一刻起,大家终于明白他和当今万岁一样算是文武全才的怪物。同时也有许多人对那个帝师感兴趣,真不知道这老头是不是上天派下来的星宿,能教出这么两个异类来。

别人暂且不提,张环自打知道了那个奏本之后,心中似乎有所触动,一直以来自己父皇和师傅教导的那些超前的想法突然间涌上心头,他知道自己终于抓住了某种富国强民的诀窍,但就是无法将那些已知的知识串联起来,所以他就磨着自己母后允许延长外出的时限,而他出宫后的保镖就只能是悲催的吴远同学了。同时刘**也接到了老爹的指示,必须在第一时间搞清楚这份改革的全貌,出于胡商对贸易路线的敏感基因,老头知道这似乎预示着一个时代正在来临,原先流传在中原穆斯林中的那条海上朝觐麦加的航线,**了不知多少虔诚的信徒,但自打郑和之后中原的舰队就再也没有回到过印度洋,他也听从陆路过来的商人说过,自打西夷进入了那片海域,原有的海上贸易被破坏殆尽,本来流传了千百年的商业秩序毁在了欧洲人的坚船利炮之下,若是天朝能重振海军,必将与这些信仰上帝的家伙展开激烈的争夺,届时自家的子侄若是能有一两个成器的,率天兵驱逐异教徒……老头的这个春秋大梦绝不是一二十年能实现的,不过他等得起,就算自己看不见那一天了,他儿子、孙子也必须朝着这个目标努力。与他成鲜明对比的就是田虚海所代表的传统儒家阶层了,原本出于节省开支的考虑就是他们缺心眼的扼杀了中国航海业,不过在历史上对这种行为还有另一种解读,那就是在明朝的体制之下,他们这些当权的文官大多都是大地主且还不用上税,在小农经济中属于掌握生产资料又控制流通渠道的垄断阶级。若是开海通商财富的来源必然多元化,同时外来物资对本地农业的冲击也是灾难性的,不掌握土地的佃户们也很难再被束缚在地主周围,如此一来他们的垄断型经济就会被新兴经济所打破,于是他们就动用了手中的政治资本扼杀了十分发达的商业经济,这也是终明一朝经济无论如何也恢复不到北宋那种规模的原因。所以当姜田借着被弹劾的机会抛出海军改革论调的时候,那些精于内斗的家伙马上就名白了这是在给外洋贸易保驾护航,虽然本朝已经比前明开放了很多,但是毕竟百废待兴,实在不宜让人口向海运转移,现在南方就已经有大量无业者流向北方,江南一带雇工价格大涨,佃户们也被北边那大量的无主之地**的心痒难耐,只是传统上故土难离的思想还在影响着大家,这才没有出现大规模移民的情况,本就让各种新政搅得神经兮兮的地主们实在不敢想象人口流失的后果。于是他田虚海也出现了,就是要替自己身后的阶级打听清楚,这海军改革究竟要做到哪一步。

这五个学生之中恐怕也就只有宋懿是为了火箭炮的技术才来的,但是对于姜田来说,他们的这点小心眼对自己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他知道要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海军就必须摆脱过去那种防备海上骚扰顺便运送兵粮的辅助军种地位,今后海军必须开始正规化、远洋化,成为维持海外利益的急先锋,只有御敌于国门之外才能让本土经济不受干扰的高速发展。但是他没打算跟这五个人说的太清楚,不是他有意保密,而是担心这些人的眼光看不到那么远,像他这种超前的改革派,在历史上能获得成功的少之又少,说到底就是既得利益集团的强烈抵制导致最后功败垂成,好在他姜田不需要说服皇帝,很多时候有个能理解自己的领导要方便许多,至于不理解的人他也没打算多费唇舌,反正天子站在自己这边,军队也站在自己这边,那些个只会乱叫的家伙也翻不起多大的浪头。

&成啊,你来当个文员一会我说你写,先把海军舰船的分类标准制定出来,然后是条例条令的编纂。环儿也别闲着,帮助德馨和你师姐绘制火箭的图纸,意坚你就负责传递资料,若是需要调用保密材料还需要你快马往返,至于怀古嘛……一会朝鲜送来的第一批学生就要到了,你和他们的共同语言比较多,又是他们的前辈,就由你来接待了。”面对免费的劳动力,姜田毫不客气的开始分派工作、他不是不知道田虚海对心月还是念念不忘,可是若真的安排他去绘制图纸,先不说能不能胜任这个工作,就是心月恐怕也会有点不自在,所以只好让他去接待那些新来的学生了。

工作虽然很多,可是因为都需要姜田居中协调,所以只能在一间屋子里工作,除了田虚海暂时没活干之外,其他人早就习惯了姜田的作风,很自然的就铺展开自己的工作用品,宋懿熟练的展开工作台,一沓沓姜田绘制的草稿已经铺在桌子上,他的任务就是将其绘制成正式的设计图,对这项工作他已经是驾轻就熟。吴远也铺开宣纸准备好笔墨,虽然他不知道什么叫舰船分类标准,但是大家都知道姜田喜欢给东西定规矩,无论干什么都要制定个标准化的流程,所以想来这位海军研究院的院长又犯老毛病了。

姜田刚想开工干活,就看见赵直风风火火的从外面跑了进来,边跑还边喊:“先生,先生,有紧急军情呈送,传令兵正在门外候着!”

这下大伙全都看着姜田,不知是什么军情会呈送给他这个没有军权的人。对此姜田倒是不以为意,只是随意的点点头让那个传令兵进来,然后按规矩签收了那份公文,展开一看却只是抿嘴一笑。

&成啊,你还是先代笔写一份讨逆的檄文吧,要说的有理有利有节且声情并茂,但是就不说咱什么时候发兵!”

姜田的一句话让大家摸不着头脑,等拿过那份军情公文一看才知道,感情是郑家舰队突袭了琉球诸岛,不仅将残余的倭寇一扫而空,同时还将那些山前、山后等一帮子小国的国君给掳走,现在一大批要求政治避难的王公贵族们都乘船跑到了宗主国这里,张皇帝正在安抚这帮子亡国奴,可是谁都知道自打郑家叛变之后,中华朝的海军至今还是一蹶不振,要想帮他们复国是没那么容易了。但姜田因为还代管外交部,所以这份占领舆论制高点的任务就派给了他。

写个檄文对于吴远来说那还不是小菜一碟,不过他洋洋洒洒的写了一堆之后却被姜田给否决了,文中那些大骂郑家祖宗八辈的文辞都被删减了,用姜田的话说这是国书,不是俩泼妇骂街,你就是写得文采**也是不能使用的。而且因为海军连影子都还没有呢,你骂得挺热闹最后没动作岂不是很难堪?还有一些最后通牒之类的话也不能说,大家都知道你没能力跨海东征,那所谓的通牒就一点意义都没有,大话说出去没有实际行动更是图惹人笑,结果本来激情洋溢的宣战布告却变成了不温不火的抗议,当真是让在座的几个人大跌眼镜,当然他们也没有眼镜。这件事的内情只有张韬、姜田、和远在海外的郑成功仨人知道,本来就是借机拓展自己的海疆,至于放跑那些贵族、大臣,完全是为了给大陆留个大义名分,其实他们那贫瘠的小岛上能有什么好东西,这帮人一登陆就被繁华的天朝首都震撼的说不出话来,现在好吃好喝的一通招呼,过几年再逐步分化瓦解一番,最后谁还有心思复国啊。再说郑家也不算师出无名,以琉球诸国反叛大明为名进行讨逆!反正双方各有各的大旗,就算隔空对骂也能激辩一番!

姜田心中有数可不代表张环就能坐得住,他这个太子怎能容忍这种事情,尤其是自己的老师还有点消极怠工,于是他也顾不上师徒礼节站起身急问:“先生,学生以为此等藐视朝廷的逆贼怎能如此放纵?”

看了看自己这勤学好问的学生,他不知道为什么这小子如此焦躁,可能是这类贵族对于朝廷的威严还是比较看重吧,姜田只是微微一笑:“急什么,现在他们能抢去,只不过是暂寄在他们手中罢了,该是咱的谁也抢不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