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擎国 > 第一百三十二节、朝鲜留学生

擎国 第一百三十二节、朝鲜留学生

作者:梦里挣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8: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船大体可以分为作战舰艇和保障舰艇,而作战舰艇中又可以分为主力舰和辅助舰,主力舰主要由战列舰、战列巡洋舰、重型巡洋舰、轻型巡洋舰以及驱逐舰所组成,而辅助舰则由……”姜田一边校准着宋懿的图纸,一边说着对海军的详细划分,一心二用的绝招使得淋漓尽致。

至于在座的诸位人等,早就习惯了他这种能者多劳的工作方式,再说单单就这一长串的名词,已经唬得众人说不出话来。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他姜田就是个旱鸭子,一天海军都没干过的北方人却当上了皇家海军研究院的院长,不知情的还以为这就是皇帝顾及师门情分给他多找个闲差,知情的也以为这是皇帝看重了姜田丰富的科学知识,打算让他造点先进的武器和船舶。直到现在才搞明白张皇帝的用心良苦,他这位师弟虽然没当过海军,甚至坐船出海都没几次,可是论起对海军的研究,整个新军上下就没有能和他相提并论的。

姜田早就习惯了别人对自己目瞪口呆的样子,所以也没理会这几个人痴呆的表情接着说道:“今后海军的作战方式将主要集中在战列线对轰的基础之上,所以战列舰以及战列巡洋舰都是击垮敌人的绝对主力,而重型巡洋舰则是低烈度海战中的主角,至于轻型巡洋舰和驱逐舰,因为本身吨位小、装甲薄、火炮弱,所以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可是正因为身轻体健,他们在对付大规模海盗、武装商船以及弱国海军时拥有重要的速度和火力优势,再加上生产成本低、周期短,反倒能在短时间就积累出庞大的数量,也是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中国皇家海军的主力舰艇之一。至于维护本国海运秩序、远洋护渔、缉私捕盗的低烈度任务,我打算设计一款拥有一定远洋能力的大型护卫舰,用于装配即将组建的二线海军――海洋警备队!”

这个新名词一出现,众人不可察觉的互相交流了一下眼神,这个名词时第一次出现,当初朝会上的奏折中并没有提及这个新的部队,看来不是当初还没想好,就是没打算让人知道。姜田倒不是想保密,只是偶然间想起来对于现阶段的中国海军来说,它的主要敌人并不是欧洲诸国的主力舰队,也不是郑家那乱七八糟的海军,反倒是那些流窜的海盗与欧洲亦盗亦商的家伙将会在近期成为作战对象,最多也就是东印度公司有两三艘中等炮舰,或是偶尔路过的西班牙宝船。对付这种火力不强、速度不快却又神出鬼没散布在大洋上的敌人,最好就是将海军的职责与平时的护航任务分开处理,那么大型远洋护卫舰与大型驱逐舰的设计建造就是当务之急。同时也可以用这两种舰只来培养海军未来的人才。更重要的是凭现有的造船技术,这两种军舰并不会给船厂带来太高的生产压力。

&然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强敌,在我们不具备大型作战舰艇的时候,一些依靠科技来压制对手的武器就显得相当重要。所以我才研制这款火箭……”姜田放下手中的图纸,宋懿和心月识图作业的技能已经是炉火纯青,姜田看着并没有什么能修改的东西也就放手让他们去做了,而且宋懿参与这项工作还有个好处,那就是在接下来的研制工作中,能更好的领会设计的意图。

本来该帮忙的太子同学其实并没能帮上什么忙,他发现尚且算是品学兼优的自己,在看到纸上那些复杂的线条时,除了能看出是一些几何图形之外,就搞不清楚这些东西的意义了,所以他什么忙都帮不上,就只好坐在一旁听姜田给海军分类,同他一起旁听的还有田虚海以及不知道什么时候钻进来的夕芸。她会进来旁听这出乎一些人的预料,怎么看这小丫头都不会是心月那种另类的才女,但是也只有心月明白女孩心中的那点小心思。至于吴远与刘宝铠则没将这么个小女孩当回事,他愿意听就听呗,反正也算不上是机密的东西。

&生,为何海军的主要敌人不是郑氏逆贼,反倒会是西夷那些商人呢?再说堂堂军旅还要为区区商船保驾护航不成?”张环听着听着老毛病就又犯了,每当听到他不明白的地方总是喜欢刨根问底的问个为什么,当然对于一个太子来说有这种好奇心是一件好事,可对于不知道他身份的姜田来说这种好奇宝宝绝对是让人郁闷的存在,尤其是现在并非课堂上那种师生关系,他所说的一切也都不需要讲明白道理。

姜田本来想装作没听见继续说自己的,可是他敢这么做,吴远却绝对不敢把太子晾在一边,所以也就搁下笔来同样问到:“学生也有这些疑问,不知先生可否赐教?”

刘宝铠作为知**当然要替太子说话,而且他老爹给他的任务中也包含了这项内容,所以他同时鼓噪到:“先生就给我等说说吧,这海军除了打杀之外,为何还有这么多道道?”

姜田一看这架势,也明白他们几个这是摆明了醉翁之意不在酒,这帮人一个个都和海军不沾边,却又对这次的改革如此上心,唯一的可能性便是有人让他们来探听这其中的奥妙,所以无论如何今天要是不给他们讲明白,自己都够呛能指使这帮家伙干活。所以也只好先放下手中的工作看着他们:“既然你们还不明白海军是什么,那我就来给你们讲讲。”

海军的作用在后世是没有任何争议的,除非某个内陆国家压根就没有海军,否则任何一个沿海国家都知道一支精干有威慑力的海军意味着什么。从马汉著《海权论》开始,海军的各种功能就在不断的被完善,直到后来的美国将其发挥到极致,据说一旦出现了什么突发事件,美国总统总是先问自己的航母在什么位置。放到现在这个时空,对于中国来说小农经济几乎平衡的不可被撼动,当年英国人不就是靠**才撬开了这种贸易壁垒。所以对于中国来说维持一支大规模常备海军是得不偿失的。可是在姜田的讲解中,中国必将逐步打破原先的经济体系,在海外能获得大量的生产物资,比如印度的棉花、日本的铜、西班牙人的银币、以及南洋的锡、各种木材和粮食,这些东西的大规模涌入是不可阻挡的,获得了廉价原料之后,中国的工业必然能产出大量廉价的工业品,而生产力超出本土消费能力之后必然又会寻找其他倾销的市场,所以不可避免的要让产品再返销会欧洲,最终完成经济上的循环,或者说是剥削。

那么欧洲国家会如此心甘情愿的用抢来的黄金白银,以及各种原料送给中国去剥削自己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些国家现在不敢武力威胁中国,那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在陆地上征服中国,任何一支欧洲远征军只要一踏上中国的土地,就意味着他们的好日子就算到头了。所以现在人家运来的是商品,可你只要显示出衰落的迹象,那下次运来的绝对是军队。如果不能从武力上威胁,那么就一定会用贸易手段达到制衡的目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提高终端价格,反正这些货物都是他们抢的,也是人家运来的,只要商量好了一起涨价你又能怎样?精美的丝绸与瓷器不是生活必需品,但是你能离开那些高品位的金属矿石吗?现在你能离开廉价的粮食吗?还是说你能找到一个可以挖掘几百年的铜矿而不需要从日本输入?显然未来的中国对于海洋的依赖将是十分致命的,而为了能保护自己的核心利益,那么组建一支可以纵横地球的远洋舰队就是顺利成章地选择。当你有能力用海军来威胁别人生存的时候,也就是你称霸世界的时候。

&到底任何一支军队,无论在陆地还是海洋,他们的最终使命都是要维持国家的利益,而当本国利益与他国利益相冲突的时候,军队就是本国利益的保障,既然走向海洋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如何维护自己的海洋利益就是必须面对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就是建设强大的海军,让别人看着你的舰队来担忧这个问题。”姜田的解释不能算是深入浅出,但绝对是通俗易懂,同时还引用了不少前明的教训,假设明朝中晚期能从海洋获得补给,使国家有能力调运大批粮食赈灾,或者能通过关税获得稳定的财政收入来支持对北方的讨伐,那么区区几万满蒙骑兵还会造成亡国的灾难吗?当年北宋灭亡了,南宋为何能一直苟延残喘,还不是因为有一支无敌的水军扼住了长江天险,让蒙古人只能跟襄阳城玩命还搭进去一个大汗才能有机会南下。当年若是也有这么一支水军,当今陛下也用不着和鞑子反复争夺南京。这些例子都充分说明了海军在任何时期都无与伦比的重要。

这下张环算是彻底明白了,难怪自己父皇总是念念不忘去海外抢点小岛回来。同时另外几个人也算是看出开海通商必然成为本朝的基本国策,田虚海背后的那些人要想阻挡这股潮流,恐怕不用皇帝动手就会被新的利益阶层撕咬得片甲不留,除非……他看看身边的**,除非能和刘家一样,本身也成为新阶级的一员,不仅能获得丰厚的利益回报,还能结识这些官场未来的宠儿,任何时代逆历史潮流而动的都是死路一条。但是他看明白了却没有任何用处,自己不能代替那些食古不化的老东西做出正确的决定,甚至连说服自己的父亲都有些困难。

就在姜田还在对他们侃侃而谈的时候,一个小厮进来禀报,说是那些朝鲜送来的学生已经到了府门,此刻投了拜师贴正等着回话。姜田看了看太阳时间还没到中午,而自己这边还有一大堆的事情要做,下午还有两节课需要自己亲自上阵,估计也没工夫再一一接见他们,于是就决定在这间工作室集体见个面算就算了。等这一行十三人的留学生进入这间屋子之后,双方都是有点吃惊。首先朝鲜人这边还以为要在比较正式的场合的行拜师礼,对于这帮自称小中华的人来说,所谓的上邦礼节是十分重要的事情,而再看这间屋子里乱糟糟的一堆书籍纸张,完全不像是书桌的工作台,以及学生中竟然还有个女人坐在一旁,这都让他们有点不太适应。至于姜田这边,他们主要是诧异于对方的穿着与谈吐,对方并没有穿什么民族服饰,而是一水的标准汉服,如若不是知道他们的身份,恐怕都没人能看出这些是朝鲜人。

不论双方的第一印象是什么,该走的过场还是要走的,于是朝鲜人这边走出一人抱拳拱手一躬到底:“学生李再兴率我朝鲜学子拜见先生。”

这十三个人一起向姜田施礼,一眼就能看出这领头的李再兴估计就是这帮人中地位最高的那个,虽然朝鲜姓李的人很多,但毕竟此时的朝鲜王也姓李,而且这次来的学生据说都是公卿大臣的子嗣,所以说不定这人还和李朝的王族有关系呢。

&必多礼。”姜田虚扶了一把算是还礼了,现在他对于这些封建糟粕是越来越适应了:“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下这几位学长……”

如果说一开始进屋的时候,这些朝鲜人还只是吃惊于姜田这里不拘小节,可是听完他的介绍之后才发觉真正令人震撼的是这些学长的身份。要说姜田的事迹此时已经传到了朝鲜,尤其是这次租借济州岛事件,在朝鲜的小朝廷里边,对于这位藐视圣人靠着奇技淫巧发家的姜大人是十分的讨厌。但是多年以来事大主义已经深入骨髓的朝鲜人很清楚,自己就算再怎么看不起对方,也不能表现出一丝的不敬,而这次王族与诸位大臣将自家的子侄送来留学,也有着巴结讨好并在天朝培植亲朝派的意思。可就算如此他们也只是些无法继承家业的次子,家族中有希望的长子与读书优秀的好苗子是不会来这里学什么劳什子的科学。但是再看这里的几个学长是什么身份,一个国公的世子,一个伯爵的世子,两个当朝二品的长子和长孙,虽然心月这个学姐出身并不光彩,但那端庄秀丽的仪态愣是让一些年轻的小子两眼有点发直。其实这些都不算是最重要的,身为王族的代表,李再兴很自然的从并不起眼的张环身上发现了某种熟悉的东西,而且看吴远不太自然的坐姿,便猜出了这小子恐怕身份还在众人之上。

介绍了这几人的身份之后,姜田不打算再浪费时间,于是转头看向田虚海:“怀古啊,有劳你带着些学弟去熟悉一下教室,同时也检查一下功课,看分在哪个年级比较合适。”

田虚海点头称是,然后就带着这些人出门了。等他们走远了之后,张环才不解的问姜田:“先生,刚才我等所书所写具是机密,却不知为何不加遮挡?”

姜田随手又拿起一张图纸检查起来,一边看一边说:“那个半岛之上自打有国家那天起,就一直和中原若即若离,但是前明的时候却和咱走的很近,且在万历年被咱从倭寇手中救出来之后,便死心塌地的把咱当祖宗了。可是这帮人一直都没学会中原文化中的精髓,抄袭了科考取士的规矩就敢自称小中华,却不知这只是东施效颦罢了。如今形势突变八股文章在中原吃不开了,且发现咱也不像明朝那么好糊弄了,于是就想着派些质子来表忠心,既然是质子那就绝对不会是继承人那种档次的,极有可能只是派来了一些庶出的卑贱子孙。但就算如此这些人也必须是熟读经史子集,至少不能给朝鲜的小朝廷丢脸才行。可是你们也知道,这种人根本就不懂科学,别说是这些设计图他们看不懂,就算看懂了他们也没能力造出实物。至于海军他们就更玩不转了,除非是李舜臣重新活过来,否则就这帮人我才不信他们会理解海军的意义。所以给他们看又如何,想要理解这些东西,至少也要在我这里接受两年扫盲培训才行。”

张环听出姜田的话中对这些属国的学生充满了不屑,不仅如此还大有一种连带这个国家都看不起的感觉。他不知道朝鲜究竟怎么得罪了自己的老师,只是他也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妥。自己父皇就经常念叨,说是当年前明的时候,这些番邦使臣那简直就是把朝廷当成了傻子。随便带点土特产就敢来朝觐天子,而明廷还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每次都做这种赔本的买卖。所以在他幼小的心灵之中也没多少天朝上邦的自觉,只是为了维持应有的体面,不太好去计较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