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撩起袖子准备在大街上跟萧平吵个输赢。
“爹娘,别吵了我们饿了,找地方吃点东西不?”
“想吃啥?”杨氏的注意力瞬间被转移,萧平也闭了嘴,在大街上吵架忒难看。
左瞅右瞅,“前头的面摊吃碗面吧,刚不是说爹要吃热乎的。”
萧平感动,还是儿子孝顺贴心。
杨氏二话不说,直接推着他们去了面摊,“四碗素面,两碗加个荷包蛋。”
她和当家的一把年纪不需要补身子,儿子吃好点还没窜个。
萧平也不指望有鸡蛋,能有碗素面他老知足了。
面来了,新鲜热乎的二合面,一碗十文钱,一家子坐在一张矮桌前,面上来,杨氏先把面推到儿子面前,“趁热吃,垫垫肚子回家娘再给你们做好吃的。”
她儿子受大罪了,杨氏打算回家后杀只鸡,炖汤给他们补补。
不不不,好不容易来趟县城,一会买点肉回去吃,鸡明天后天杀都行,补身子又不是吃一顿就行的。
杨氏觉得这些花销不算啥,起码比吃药强。
“当家的,吃完面咱们去打肉。”
“不是说吃鸡吗?”
“家里的鸡啥时候都能杀,买点家里没有的。”比如肉,比如红糖。
萧平随便杨氏,她想咋样就咋样,呼了下热腾腾的面条塞进嘴里,可算是吃上口热乎饭了,人生都圆满了,就连隐隐作疼的肚子好像也不疼了。
几口面条下肚,又喝了几口面汤,萧平长舒一口气,“可算是活过来了。”
“说的啥话,人家听到还不知道咋想我。”
“成,是我说错了。”肚子舒服了他也舒服了,现在这时候他不想吵架。
一碗面没多少,萧平几口就呼啦干净,坐着等他们吃完走人。
路上,孩子没事了,杨氏心里的大石放下,就想起了萧雷。
“当家的,大勇他们这事就这么算了吗?”
“不然呢?他们自己跑出去的能怪谁?”
“当然怪萧雷了,如果不是他打了孩子他们能跑?”
“娘,我说了,萧雷是大哥罩着的,以后别打他主意了。”
“就是,咱们做兄弟的要讲义气。”
杨氏觉得自己的拳头又硬了,萧平坐着装死,最近他不想找萧雷,因为他,他都被村里人笑成啥样了。
“咱们家没钱了,你们以后还想不想娶媳妇,想不想家里盖房子了?”
“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娘,最近别闹了,等我好了和老大商量商量再行动行不?”
杨氏转身扭头,屁股对着他们,太怄了。
萧平趁机多坐会,一会回家苦力还是他。
萧强刚放下碗,杨氏便催促着萧平赶紧起身推车,“赶紧回家,早上走的急,家里的鸡和猪都没喂,也不知道现在饿成啥样了?”
杨氏担心家里的牲口,脚下生风。
萧平无奈极了,他一路上都在拉肚子,吃了一碗面又不是吃了仙丹,现在走路腿还是软的,又要拉孩子回家,这么远的路媳妇儿考虑过他吗?
要他说萧勇就该下来自己走路,他是伤了手又不是脚,手不动就好了。坐着让他推着走,他们就不觉得自己不孝?
在杨氏的催促声中,萧平踏上了回家的路。他觉得空闲下来该和媳妇儿好好聊聊孩子的问题了。这次出事他发现他们的娃子很不懂事,做事很冲动同时脑子也不够好使。
家里的也是,慈母多败儿,一遇上孩子的事她就乱了阵脚,明明很能干的一个女人,偏偏被孩子拿住了手脚。
要说能干,确实他们不如萧雷,没了他和杨氏,他们绝对活不下去。
“当家的,前面的土坷垃注意点哈!”
“知道了。”
宋氏回到家立马钻进了厨房,从山上回来她的心就一直堵的难受,“我去给你们做饭,先坐会啊。”
赵小雨很想拉住老母亲,家里有人做根本不需要她,可她看到她情绪不对头,伸出的手又收了回来,做吧做吧,干点活比胡思乱想的好。
赵大树则是看了今天挖的药材一遍又一遍,“以前老人都说咱们山上有宝贝,想不到还真的有宝贝。
萧雷啊,昨晚那么多人你说他们咋都没发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