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细水长流嘛,先保证一天两更不断更,然后再爆发。毕竟要为过年攒存稿啊,很不容易啊,诸位体谅下……最后恳请喜欢这本书的读者们订阅本书~』
浚水营大将军百里跋的估算果然是精确,待等到十月二十九日的时候,暘城君熊拓便率领着多达八万的大军抵达了鄢水附近。
而临近鄢水的时候,由于不清楚前方的情况,暘城君熊拓并命令全军缓行,并派人去探查前面的情况。
没想到归来的斥候竟说,魏国的军队只是缩在其大营内,不见动静。
听说这个消息,暘城君熊拓显然是愣住了。
因为天底下从来没有一支军队在打了大胜仗后会做出如此“不思进取”的消极举措。
按理来说,魏国的军队不应该是顺势收复失地么?
暘城君熊拓皱了皱眉,似魏军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举措,让他有些不知所措。
而在旁,大将宰父亘听到斥候的回报后目中精光一闪,沉声提醒道:“公子,这支魏军……有很高明的将帅啊!”
“毕竟是打赢了熊琥的军队嘛……”暘城君熊拓微叹了口气,伸手揉了揉眉骨。
是的,他很头疼。
因为面前那军魏国的应对,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
他原以为前面的那支魏军会选择向南推进,顺势收复失地,而这样一来,他熊拓便能凭借兵力数量上的绝对优势,碾压对方。
可没想到,对方整整六日都没有动静。
这意味是什么?
这显然意味着对方花了六日的工夫来巩固防线、加强营寨的防御力。
毕竟人家已有所准备了嘛。
这跟他暘城君熊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克魏国六座城池是截然不同的。
更何况眼下已经是冬季。尽管还未下雪但天气却迅速降温,这个时候孤军直捣魏国的腹地,无视这座魏营的存在,到时候魏国行竖壁清野之策,再使这座魏营的魏兵断他熊拓的归路,别说八万人,就算是八十万人恐怕也得冻死、饿死在异国他乡。
因此,这座魏营必须拔除,只有这样。熊拓才能放心地继续将战线向北推进。
似这种步步为营的战略,才是最为稳妥的。
可要说打……说实话熊拓还真没有什么把握。原因就在于,面前那座魏营实在是太恐怖、太吓人了。
以至于他还真没有万全的把握攻克这座魏营。
“罢了。先回去吧。”
在亲眼目睹了己方军势即将面对的敌人后,暘城君熊拓一行人便原路返回,返回了大军的所在。
当日,熊拓下令大军在一个被遗弃的魏国村子的废墟屯扎,同时命令麾下的士卒们就近砍伐林木建造营寨。
没办法,因为魏军鄢水大营附近的林子都被魏兵们砍光了,光秃秃地一大片空旷地,视野好得不得了。
因此,熊拓只能在二十里外的那片魏国村子的附近建造营寨。
在建造营寨的过程中,楚兵们倒是希望能在村子里找到些有用的东西。
但是很遗憾,也不晓这里究竟是被平舆君熊琥的军队占领过,还是魏国的军队提前清理过一回,总之,整座村子被一把火焚烧殆尽,别说茅草屋,就连一堵完整的墙壁都没有留下。
做得这么彻底,显然是魏*队的可能性要大过平舆君熊琥,或者说,平舆君熊琥的军队来过一回,杀死了村民,抢走了有用的东西。而随后,魏国的军队又来了一回,索性一把火将这个空村子给烧了,一堵完整的墙也没有留给楚军。
一番忙碌后,帅帐首先建成,这点毋庸置疑。
而在楚军士卒忙着砍林木造营寨的期间,暘城君熊拓则是在帅帐内写了一封书信。
这是一封通篇充满恐吓、威胁口吻的书信,但却不是一封战书。
文中大意,无非就是让鄢水大营的魏兵释放平舆君熊琥,否则如何如何。
当然,暘城君熊拓并不指望这封书信能真的使平舆君熊琥平安归来,毕竟魏人又不是傻子,岂会轻易放手这等筹码。
他写这封信的目的,一来是试探平舆君熊琥是否真的在魏营为俘虏,二来,便是“提醒”魏军将领平舆君熊琥的重要性,使那位堂兄在魏营不至于会受苦。
毕竟可用于换俘、交易的活人筹码,一般而言都不会受到太多的罪。
这是暘城君熊拓目前能为他堂兄所做的,唯一的一件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