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把劲、加把劲!”
“喂喂喂,来几个人把三号模的蜡烛取出来!”
“烛油,这里要烛油!”
当虞部司郎周培火急火燎地赶到冶造局时,冶造局内正在疯狂地制造着蜡烛,百来号工匠们围着那十座蜡烛模具,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量产蜡烛。
从旁,冶造局的郎官一手拿着笔一手拿着册子,记录着每一批蜡烛的数量以及所消耗的时间,这些数据,将用于日后对这些模具做进一步的改良。
而望着那成箱成箱的蜡烛被制作出来,虞部司郎周培只感觉心中有些七上八下,忐忑不安。
虽然说虞部并非全部靠着制作蜡烛售向国内市场而维持,但不可否认,民众日消耗量极大的蜡烛,向来便是虞部维持运转本司署的主要收入之一。
可如今,冶造局精进了蜡烛工艺,将量产蜡烛的速度提升到了一个难以想象的地步,这让他感觉嘴里发苦。
“周大人?”见虞部司郎周培驻足在制作蜡烛的那块空地上,死死地盯着那些工匠们,一名冶造局的文官小声地提醒道。
“啊?”虞部司郎周培如梦初醒,这才意识到自己的来意:“抱歉。……请继续带路。”
“请!”
“请!”
在那名文官的指引下,虞部司郎周培来到了冶造局局丞王甫办公的屋子。
此时王甫正在屋内估算着当月他冶造局内各官员与工匠们的月俸,毕竟赵弘润提出了『补贴』,使得他的工作量一下子就加了不少。
“笃笃笃。”门口传来叩门声。
此时王甫正摆弄着几根手指长的竹签,用于计算,被这一打搅,思绪顿时就被打断了。他有些无奈地望了一眼门口:“进来!”
话音刚落,那名冶造局的文官便领着虞部司郎周培走入屋内,拱手说道:“局丞大人。虞部司郎周培周大人前来拜访。”
“……”王甫吃惊地望着周培,连忙站起身来。拱手迎道:“周大人。”
“王局丞。”周培亦拱手还礼。
毕竟他俩都是司郎级别的官员,官阶一致。
“上茶。”
吩咐了那名文官后,王甫请周培在屋内的椅子上坐下,口中笑着说道:“周大人今日前来拜访我冶造局,实在令我冶造局蓬荜生辉啊。”
事实上,王甫很清楚周培为何而来,只不过他不知该怎么提及话题而已,毕竟他冶造局!……虞部与我冶造局,曾经皆是工部名下兄弟司署,同甘共苦,本王又岂能真的踩着虞部上位?”
开玩笑,冶造局的工匠们,那可是赵弘润寄托希望用来发展顶尖工艺技术的,在他看来,要让那些工匠们去制作蜡烛,这简直就是浪费人才。
不可否认,赵弘润早就想过要让虞部来接手,就看周培这位虞部司郎什么时候过来洽谈了。
听到赵弘润的再次肯定,周培心中大定,尤其是赵弘润那番『兄弟司署』话,更让他感觉心暖。
他不由地心中感慨:素传肃王弘润殿下在朝廷六部中,唯独对我工部另眼相看、厚待至极,此言果然不虚!
想到这里,他忍着欢喜说道:“如此,下官代我虞部谢过肃王殿下了!”
“诶,先不急着谢,本王虽说要将制作蜡烛的新工艺教给你虞部,不过其中利润……五五分成!”
『那不算什么。』
周培心中大定,脸上的笑容也更浓了:“多谢肃王殿下!”
见此,赵弘润故意说道:“周大人可要想清楚了,我冶造局只负责教会贵署的工匠们如何制作蜡烛,除此以外负责对铁模的维修,其余的事,我冶造局皆不过问。”
『这还有什么好想的?』
周培心中喜滋滋的。
他知道这位肃王殿下是什么意思,说白了就是让虞部替冶造局打工,可这又算得了什么呢?
要知道,学会新工艺,一座模具一个时辰可产量四百支蜡烛,只要多造几座模具,产量噌噌往上涨,虽说利润要分给冶造局一半,但不可否认,若是冶造局心狠些,拒绝分利给他们虞部,他们虞部一份利都拿不到。
更主要的是,据周培心中估算,他们虞部就算要分给冶造局一半利润,但是最终他们所得的利益,还是要远超以往。
没办法,冶造局所研制的铁模,产量蜡烛的速度实在太快了,要命的是一个时辰四千支蜡烛的产量,还仅仅只是局限在十座铁模的前提下,只要他们虞部增设人手,蜡烛产量还能往上翻,甚至于就算超过大魏每日消耗蜡烛的数量,也不是没有可能。
周培已经想到了,到那时候,虞部甚至可以对外邦出售,比如卫国。
而就在这时,屋内又响起一阵叩门声。
“肃王殿下,内侍监秉礼大太监童公公求见。”
『童宪?』
正喝着茶的赵弘润闻言一愣,脑海中顿时浮现出他父皇魏天子身边那位大太监童宪,心中着实有些纳闷。
『他来冶造局做什么?』(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