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2003:从外贸开始 > 第851章 “百万漕工所系”

2003:从外贸开始 第851章 “百万漕工所系”

作者:如梦如华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09:59: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也不只是背后的那些因素吧,降价实际也是多方面考虑的。”

尉来的当家车型降价,怎么可能这么的随意,不过是一环扣一环而已。

早在2016年的第一次例会上,尉来内部就确定了今年官降的策略,原因也无非就是竞争的激烈程度。

两个月的时间市场上冒出来几十款SUV,连迪子都加大了在SUV赛道的投入,八月份推出的陆风X7,在高度模仿揽胜极光的情况下,上市半个月订单突破万辆。

上市四个月的时间累计订单高达四万辆,火爆的销量气得路虎是多次发函警告,跟极光实在是太像了,开在大马路上不注意根本无法正常分辨。

不过警告肯定是没用的,卖得这么火怎么可能凭借几张警告函就直接停产停售。

哪怕是路虎已经开始准备打官司了也不可能停售,这种侵权官司很复杂,打个几年的时间再是正常不过了,几年之后这种抄袭跟风车型也早就没有了市场。

说白了就是趁着SUV市场大爆发,供求关系不平衡的情况下赚笔快钱,除了路风之外,今年众肽的神器也会推出,名噪一时的保时泰要登上历史的舞台了。

“我这还没开始干就感受到了压力,汽车行业真的是水太深了啊了。”

头部产品的降价带来的市场效应是难以估量的,尉来的官降是从2016年1月9日凌晨开始执行,在此之前除了檀锦程在微博里回复网友问题的那条评论有一点迹象之外,没有任何的消息传出。

现有市面上正在出售的车型还好说,大不要跟着降也就是了,不过那些已经公布售价但还未正式开售的同类竞品处境就有些尴尬了。

任何行业都有对标头部产品的习惯,悦驰A1卖得好就会成为新开发SUV对标的对象,无论是从配置还是售价上都是如此。

突袭式的降价其实就是一种营销上的策略。

技术上研发基调,质量以及售后服务是口碑上的保证,但是说到底营销才是销量的保证,甭管营销落下的名声好与坏,但却是切切实实的好处一大堆。

拿闪驰的几个合作伙伴来说,他们的营销方式就特别的有效,让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老板,这几份文件签个字。”

赵鑫怡风风火火,拿来几份文件找檀锦程签字,这里面有财务部门制定的年终奖分配方案,也有今年的营销费用审批,此外还有一份2015年度尉来集团的初略财报。

大多数是跟钱有关系的。

另外还有就是今年的招聘计划,80万辆的销量预期,以现有的员工人数肯定是有些紧张的,新的一批招聘计划肯定是要提上计划的。

目前尉来汽车主要有四大生产基地,甬城,庐州,滁州以及湘城,其中以甬城与庐州两大生产基地为主。

通过几年以来的调整,湘城生产基地主要以生产坦克300为主,滁州是皮卡基地,庐州则是以埃安以及尉来系列为主,大本营这边生产的是以悦驰系列几款车型为主。

2015年的销量要比预期多出35%以上,实际上的产能有多紧张就不言而喻了,比起往年,2015年尉来在产能方面的利用率超过了100%。

10亿元的年终奖放在2015年的实体企业里肯定是不少的,但这事儿能拿到高管例会上去说也肯定是有原因的,尉来员工今年的辛苦程度大家也是看在眼里的。

任何一家企业在扩产节奏方面都必须要谨慎再谨慎,不然的话就容易导致像BYD当年那样,只不过尉来现在已经到了不得不扩张的地步了。

不然的话别说是最新的80万销量预期能不能达到的问题了。

“话说回来,你当初是闪驰几号员工来着?”

赵鑫怡递交上的财务方面的审核签字没什么问题,不过这份人力资源部门的员工招聘计划让檀锦程还是有些心惊的。

往年各大公司在年初之时都会根据订单变化,社会需求特定员工招聘计划,但是此前最多一次也不过一年新增15%的员工数量,而这一次就不一样了。

赵鑫怡眨了眨眼睛:“想不起来了,反正那会儿咱们好像没多少人。”

这份员工招聘计划的报告她肯定是提前看过的,大致也明白老板问她的原因。

跟了老板这么多年,在赵鑫怡看来老板是一名非常实际的商人,从来不会因为面子工程什么的就无序扩张,对外吹自己有多少多少名员工。

拿上市公司闪驰科技这家个人来说,这家主营业务稳定的情况下每年的员工人数几乎没太大变化,有新的招聘计划但同时也有人员优化计划。

说得难听点儿的就是招了多少新人进来,就会想办法优化掉一批老员工,保障公司人员稳定,减少不必要的财务支出。

为此老板还承受了一定的压力。

“曾经我的想法是拥有个一千名员工左右的工厂,每年稳定的赚着钱我就能躺平了,谁知道做着做着就变成这么一个庞然大物了,这份计划一旦实施下去,咱这也算是十万漕工所系了。”

沿海发达城市,千人左右的工人勉强能算个中等企业吧,地方ZF不会怠慢的同时也不至于引起一些人的觊觎,说白了就是看不上,日子确实是过得比较舒服的一类人。

老板这话挺逗,一下子惹笑了赵鑫怡:“何此呢,老板你是妥妥的百万漕工所系呢。”

依附于整个“闪驰系”产业链的工人说百万可能有点夸张了,但说影响力那远远不止。

拿北仓区还有老板的老家来说,这两座区县几乎有三分之一的城市人口直接或者间接受到闪驰以及尉来两大集团公司的影响。

滁州的琅琊区就更夸张了,扬子汽车在那边的影响力至少能达到一半。

北仓区里最近流行一句笑话,尉来一次年终奖导致整个商K体系都涨价了,小姐姐们甚至都决定晚一点回家过年了,就是为了等尉来员工的年终奖。

目前尉来的员工人数大约在5.9万人,按照人力资源部这份计划,到2017年,尉来计划新招6.38万名员工,其中包括2800名的管理人员与2000名技术研发人员。

这里单独列出的2000名技术研发人员显然不是简单意外上的理解,都是以博士学历,硕士学历为主,其中博士学历的计划招聘110名。

这2000人完全可以称之为人才引进计划了,主要是服务于动力电池业务板块。

“拿去给人力资源部门吧,让他们尽快执行。”

檀锦程签下尉来自成立以来最大的一份招聘计划方案,一旦顺利执行,也就意味着到2017年尉来的直属员人人数直接就是突破了10万人。

10万人啊,按照了解到的最新的数据,截止2015年12月份,全国超过10万名员工的公司大概是有74家,大部分是央企与国企,新兴企业当中像是顺丰,菊花厂,京冬等等企业。

至于说汽车行业员工人数最多的依旧还是那几家大型国企,央企,自主品牌里目前员工人数最多的是迪子,但是也没有超过10万人。

“嘿嘿,老板你头痛不头痛,咱们就只说尉来,以后只要你一睁眼就欠着10多万人的工资。”

这一份员工招聘计划对于尉来而言非常的重要,在社会层面上引起的反响也不小。

作为近几年以来发展最快的自主品牌,尉来的业务体系被形容成长城与BYD的结合体,凭借着自己技术积累,质量服务,营销以及融资并购等等操作高速发展。

汽车整车与动力电池系统都是大量现金流的产业,一款车型卖得好是忧患,但同时也一种优势,那就是可以集中精力办大事。

“少贫嘴,还有这份研发经费计划也一起批了吧。”

尉来整体的研发费用目前大致在4%到5%之间,2015年营收爆增的同时也意味着2016年研发经费可以进一步提升,根据初略的营收来计算,尉来2016年研发经费在30亿元至35亿元之间。

挣得多花得也多,一笔年终奖,一笔2016年研发经费审批,差不多就把2015年净利润干掉一半以上了。

30亿元以上的研发投入,其中分配到动力电池方面的大概在两到三亿元之间,同样是依照营收比例来计划的。

目前动力电池业务最大的投入还是基础建设,2015年是新能源汽车的元年,同时也可以算做是动力电池的元年,区别于传统能源,动力电池暂时来说还是跟新能源汽车一样只能算做是一个预期。

因此在技术投入方面,资金还是不会特别高。

1月14日,优步仲国宣布完成B轮融资,20亿美刀,投资方有海航资本,万科,民生以及百度还有尉来集团等等大型企业。

优步这一轮融资参与的资本备受关注,除了一直投资它的百度之外,进场的资本方都有着浓厚的背景,对于尉来集团的入局大家还是有些意外的。

之前檀锦程做投资更多的是用巨量引擎这个马甲,而非实体公司。

“这笔投资其实是跟闪驰科技投资某团的意义是一样的,原则上我们还是为了多卖几辆车呢。”

投了优步一个亿美刀,其中4800万美刀是用5000辆埃安系列汽车去折算的,在泡沫化严重的时代里算下来还是比较划算的。

嘀嘀的股份那是历史遗留问题,从某团开始,但凡跟公司有直接业务联系的,檀锦程都打算用公司主体去投资。

最最主要的是用上市公司的主体投资,他不需要自己出钱了。

公司都上市了,有业务需求的再用自己投资公司里的钱去投资,那就显得有些不专业了,不能什么事儿都得大股东来办。

当然,股权类的投资檀锦程还是会用巨量引擎这个马甲来执行的。

例如宁王的股份,被檀锦程夺了气运的宁王虽然发展没有前世那么的顺利,但在一个新兴市场,背靠小日子资本以及老美技术发展起来的宁王依旧不容小觑。

跟他前世的轨迹差不多,宁王的创始人在把公司搬到老家之后便开始跟原有的小日子大股东剥离。

而TDK作为电磁领域的巨头,却一直不看好动力电池的发展,这也是他们想要出售宁王股份的原因之一,作为全世界的汽车大国,小日子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前景一直都是模糊不清的。

这一点倒也不算完全错误,实际上哪怕是在2023年,新能源汽车大爆发的年代里,其在全球市份份额里的占比也只是少数派。

国内新能源汽车搞得红红火火的情况下,大概销量占比也就在30%左右的样子。

小日子传统燃油车卖得好,不愿意放弃现有的利益是可以理解的,尉来今后也不会放弃传统燃油车这一块的市场。

檀锦程是通过一次中欧EMBA班里跟宁王的创始人之一李华联系上的,通过李华的居中牵线,让檀锦程拿到了他一直关注着的宁王股份。

15%的宁王股份,只花了8900万元,简直不要太便宜,这一笔投资是在2015年完成了,也是檀锦程在2015年几次亲自参与的投资之一。

当时还是比较受关注的。

檀锦程给出的解释也很正规,他的投资思路其实还是按照互联网的那套,反正我觉得有兴趣的公司,只要人家乐意那我就投点儿,万一你发展起了来呢?

不过对于宁王,檀锦程的野心不仅仅只是投资。

2015年的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依旧还是松下,AESC,LG化学这三家的市场,哪怕是失去了特斯拉这个客户,松下依旧占据着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38%的市场份额,老大地位稳如泰山。

尉来的动力电池发展迅速,在特斯拉以及自身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增的情况下,市场份额已经上升到了13.75%,超过BYD排名全球第四,国内第一。

2014年上市之际资本鼓吹尉来是国内新能源行业龙头多多少少还有点吹牛逼的成分,但是2015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尉来就算是正式从BYD手里接过龙头的地位。

不过眼下双方的差距并不大,尉来新能源汽车卖得好,BYD同样卖得也不差,此外他们多年的客户积累也是一大优势。

投资宁王,就是檀锦程的另一后招。

2016年一月份的尉来,无论是在销量还是在投资市场都出了不小的风头,不过在二级市场的表现却没有想象当中那么的好。

两次熔断,让市场情绪降到了冰点,从4号开始到14号,新年的九个交易日,上证指数暴跌15.02%,指数最低跌至今天的2867.55点位,救市的话题也再次被提起。

尉来股份的股价也正好在今天触及自去年国庆节以来的最低点90.09元价位,表现低迷。

“这帮机构真是搞笑,骗筹码呢。”

说起来也挺搞笑的,尉来股价低迷的原因还是来自于月初的那次降价行为,机构通过媒体把这次降价解读为利空行为,认为这样会导致2016年度的尉来净利润大幅下滑。

你说他没有道理吧,确实是有点道理,降价肯定是意味着利润空间下降了,但用这玩意儿来解读尉来2016年度净利润大幅下滑就有些扯蛋了。

不过用这套逻辑来忽悠忽悠什么都不懂的韭菜倒是没什么问题。

“今天反弹是国家队操作的吧?”

说起来今天反弹得也是比较厉害,大盘从早盘集合竞价的2867.55点位低点直线拉升,反弹至3000点以上,也只有国家队操作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应该是吧,咱们的股票尾盘也收红了2个多点,还算不错。”

檀锦程出席了优步的融资发布会,他是被李大帅哥拉过来的,算是给优步站台了,合同其实早就已经签好了。

20亿美刀的融资金额当中,他只投了一个亿,还有一部分是用实物去折现的,正常来说这点份额都上不了桌,如果不是老李的邀请他真的懒得过来。

话说回来,这还是他第一次接触优步的管理层,貌似他们现在还没死心呢,虽然在仲国区损失惨重,但是貌似他们还没有放弃,还想再斗一斗。

也不知道这20亿美刀他们能够烧多久。

嘿嘿,檀锦程可是知道嘀嘀也在搞融资呢,并且融资规模不输优步这一次,初步计划应该是想融到30亿美刀。

至于投资方的话也简单,中投跟北汽产业投资基金。

优步找的背景很深,嘀嘀同样不差,看看这两大股东的名字就知道了,中投就不用说了,北汽产业基金也不简单,网上搜一搜它旗下子公司叫什么名字就懂了。

网约车补贴大战打到这份上,檀锦程看得都有点心惊肉跳,这玩意儿太多的资本参与进来了,可以说是裹挟了。

一轮轮的融资下来,真正属于管理层面的话语权已经是很小了,要知道嘀嘀下一轮融资已经是F轮了,正常来说一家互联网公司走到F轮还没上市已经是非常罕见了。

不过也是这一轮的参与,让檀锦程意识到在资本领域里巨量引擎虽然有着自己的名气,投资的公司也不少,但在真正的资本面前还是一名小啰啰呢。

“算了,我们还是回去打我们的螺丝吧,这玩意儿再玩下去我们是玩不动了。”

起步就是10亿,单位还是美刀,参与进来的一个比一个背景深厚。

说难听点儿若不是为了卖几辆车更加方便,另外高德的发展也需要这些网约车公司,他是真的想把手里的股份转让出去,哪怕是白送都行。

远离这个是非之地。

有些可惜的是他暂时还真没办法转让手里的持股,另外这帮人貌似对于他的加入还是持欢迎态度的。

“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真的是有一种无力感。”

从帝都回来,檀锦程邀请了张旭鹏来他家里喝酒,张旭鹏似乎是看出檀锦程有点心事,在跟好兄弟说起尉来此次大规模人员扩张计划之时他并没有显得那么的开心。

檀锦程回了他这么一句,张旭鹏便也是懂了。

“没事儿,咱们踏踏实实干活,不会有什么问题的,今后的话投资就少做一些吧,反正咱们的钱几辈子都花不完了。”

张旭鹏如今也为人父了,跟檀锦程一样,他也生了个儿子。

男人的心境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单身时期,第二个阶段则是结婚之后,再者就是为人父之后了,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不同。

“话说回来,某团马上也要融资了,王新通知我了呢,他们这次准备融资33亿美刀,我们的股份要开始稀释了。”

“我知道,他也给我打过电话,是我同意的。”

某团的这一轮融资其实可以理解为腾迅的定增,腾迅大概想拿下某团20%的股份,王新跟小马哥都表示过了,檀锦程要想跟也行,但肯定不会有多少份额。

檀锦程想了想还是算了,这一轮融资之后,某团的估值已经超过160亿美刀了,虽然在IPO之前都是有得赚的,但是考虑到这些本地服务企业今后的名声,檀锦程还是不想做过多的投入。

股份少点儿就少点儿,处于隐身状态上的闷声发大财不是挺好嘛。

具体的金额以及腾迅的持股暂时还没有定下来,不过王新应该是不同意20%的,话里行间应该是控制在19%以下。

小马哥这人确实是挺有趣的,看中的公司他是真的舍得砸钱啊。

某团是啥时候IPO的他记不清了,不过闪驰科技这点持股应该是能够在IPO之前就能够套现出来的,一轮轮的融资导致股本越来越大,在IPO之前肯定是有个回购过程的。

这也是互联网公司的惯例以及套路,不是所有的资本或者个人希望一直等到IPO的。

2016年2月2日,农历腊月二十四,南方传统意义上的小年。

这一天的尉来各大产业基地人山人海,现场一面面的现金墙,红得格外的刺眼。

“这得发多久啊,有点后悔做这么烧包的事儿了。”

老板给员工发钱,他肯定得是到场的,檀锦程选择的是在春晓产业园里向员工发奖金,不过这会儿他有点发愁了。

装逼也是要付出代价的啊。

“哈哈,估计得发个几个小时吧,老板你今天早上吃饱饭了吧?”

“你笑什么呢,你不也得跟着发,你还穿着高跟鞋呢。”

一旁的助理赵鑫怡有点幸灾乐祸,不过檀锦程一句话就让她闭嘴了。

PS:春节期间针对追订的书有个抽奖活动,从今天开始,追订人数按用户订阅48小时内更新章节计算,大伙儿要是没空看的话,帮忙开个自动订阅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