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2003:从外贸开始 > 第896章 尉驰动力的作用

2003:从外贸开始 第896章 尉驰动力的作用

作者:如梦如华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12 07:25: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现在的我们就缺一家像样的整车制造企业填补空白了。”

六月份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出席尉驰动力汽车有限公司工厂奠基仪式的经开区领导很是激动,面对着镜头说出了内心期盼已久的这句话。

如同一家大型商场一样,KFC,麦当劳,星巴克这样的快餐型企业不见得是最好的,但如果没有了那就感觉缺了点什么似的,会让人不自觉的认为这个商场不够高级。

作为国家级的经开区,有些年头的张家港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两新一高”的产业格局在长三角地区有他的一席之地。

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不少,在A股的上市公司也有几家,但问题是这些公司的知名度都不够高,或者说在普通民众当中不够高。

最简单的,开发区办集体招聘活动,打着XX汽配公司的名头跟打着尉来或者宝马的名头那宣传效果能一样么?

张家港市对于尉驰动力的落户相当重视,直接把它定义为今年的一“一号项目”。

按照规划,尉驰张家港工厂总占地面积约930亩,建成之后的建筑面积约为28万平方米,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车间及分析中心和PACK车间,试车跑道等等配套设施。

所生产的车型均为纯电乘用车车型,总投资高达51亿元,是目前国内最为先进的智能制造工厂,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专注于纯电乘用车的生产基地。

作为一家智能工厂,尉驰张家港工厂的员工人数不会很多,预计在3000人左右,但是一家整车制造厂商是能够带动起上下游产业链的,带动起经开区新能源零部件公司的产业升级。

不仅仅是张家港市,便是苏省ZF都将尉驰动力列为重大外资项目,作为区域经济转型的示范之作。

说起来这玩意儿还是在如今调到了沪市的李姓领导手上签下来的。

宝马对于张家港工厂同样也是寄予很高期待的,希望能够把这里打造成满足全球法规和市场要求的标杆工厂。

“很感谢贵市提供的一切帮助,尉来与宝马会尽最快的速度让这家工厂投产,争取让宝马MINI从张家港市的码头发往全国以及全世界各地。”

特斯拉超级工厂要来说,马厂长与沪市那个速度简直让全世界都感受到了震撼,当年立项,当年动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正式投产。

尉驰工厂没有特斯拉超级工厂那么大的规模,张家港市也比不了沪市,但是檀锦程还是希望工厂能够在明年七月份投产,12个月的工期建设一家工厂,不算很过分。

最重要的是,檀锦程想让MINI Cooper吃到一些补贴的尾巴,按照四部委的规定,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会在2022年12月31日结束。

时间虽然还有五年之长,但是在此之前补贴政策肯定是一年少过一年,最好的时光大概也就是到2020年左右,如果能够在明年底让MINI Cooper的纯电版正式上市,那多多少少还是能捞到点汤喝的。

另外就是在价格上也有更大的空间,有补贴跟没补贴的定价方式那完全是不一样,虚标的二三十万与从口袋里真实拿出二三十万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这个我们一定会全力配合,国内现在谁不知道檀总以及您的企业是讲究效率的;您放心,工期与工程质量上绝对能给您保证。”

五一劳动节之后,尉来在各地的投资项目火力全开,山城收购过来的利帆两块地皮加速改造,路特斯江城工厂的首辆国产化荷花系列经过多方调试之后也正式下线。

此外就是像庐州以及甬城还有沪市的工厂也都有了全新的规划方案。

按照国际能源署的数据,今年一至六月份全球新能源汽车的整体销量大致在45万辆左右,其中中国市场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3.3%,也就是19.5万辆左右。

按照尉来自己大数据模型以及自身销量的统计,这两组数据是基本准确的,尉来一至六月份整体差不多卖出去6.5万辆左右。

这其中有欧洲市场5000多辆的功劳,卖得一般般,便是在欧洲市场也混了个5%的市场份额,勉强也算是打开了海外销量。

国内市场份额降到了30%,但是依旧是龙头企业,尉来,北汽与BYD三家依旧是把持着全国七成以上的新能源汽车销量。

在全球范围内,丰田上半年的表现强势,短暂丢失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之后又再次凭借着新推出车型在本土以及北美市场的大卖成为全球第一。

尉来在没有打开北美市场的情况下以13.33%的市场份额回归第二。

没有北美市场是尉来的弱势,不过在没有北美市场的情况下,尉来依旧能够凭借着14.19%的市场份额。

北美市场虽有顾虑,但是迟迟无法打进去也确实是檀锦程还有尉来的一件心病,投入太大显得有些不甘心,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些什么,但是一点都不卖那又有点不服气。

凭什么特斯拉能挣我们的钱,我们就不能挣老美的钱呢?

眼下跟宝马合作的尉驰,给了尉来与檀锦程一丝曙光,或许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打开尉来在北美的销量。

最终年产规划16万辆纯电汽车的尉驰汽车,从技术整合的角度来说是整合宝马的全球化质量管理体系和尉来的高效生产经验,应用前沿技术如智能化生产线,数字化管理平台,聚集电动化和智能化的研发。

前者是宝马的优势,后者是尉来的优势,在智能化这方面目前尉来已经有了自己一定的发言权。

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了尉来L1在智驾芯片上实现了Mobileye的替代,尉来L1用上了地平线机器人公司的征程1智驾芯片。

Mobileye被英特尔收购之后,同样也从事智驾芯片的开发,其客户主要来自于燃油车以及入门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在全球范围内是比较高的。

但是这家公司有个大毛病,就是对自家技术看管得太严,玩黑盒子交付,硬件与软件扩闭环,根本不给车企一点自主开发软件的余地。

有英特尔这个大爹在背后,Mobileye相当的强硬,哪怕对特斯拉也是同样如此。

什么肉都你一个人吃,搞封闭玩吃独食那注定是会丢失掉客户的,特斯拉自己搞智驾就是因为Mobileye的态度一气之下自己玩的。

尉来同样也是如此,檀锦程支持的地平线创业团队,实际从一开始确立完做智驾芯片之后,首先想到的就是做Mobileye的国产替代。

在算力不足的情况下,暂时想要玩高阶芯片还是有些难的,先从低端做起占领一部分市场存活下去是首要的。

本着开放与自信精神的地平线,不玩英特尔这套,并不禁止车企对于软件的自主开发,尉来L1是地平线搭载的首款车型,也是地平线在智驾芯片上的一个突破。

随着尉来L1的热卖,地平线的征程1智驾芯片也得到了一定的曝光度,在对于Mobileye的国产替代上初现曙光,这是地平线的一大步,也是国产替代的一大步。

尉来L1在智驾上的表现不错,也是吸引宝马最终定下合作的动力之一。

连特斯拉这种在北美同根同源的主流电动汽车厂商都受不了英特尔的封闭式吃独食的套路,在燃油车方面保持着绝对主导地位,又一直在致力于国产化的宝马怎么可能受得了。

实际上不止是宝马受不了,大多数想要在智驾上分一杯羹的主机厂商都受不了,一定程度上来说,虽然是增程式,但尉来L1在智驾上的表现在业内是受到了极大关注的。

征程1如果没有太大的毛病,那么Mobileye距离被彻底踢出低端智驾芯片市场就不远了。

出生多年的地平线,在有了具体产品推向市场之后受到了诸多机构以及车企的关注,目前有包括海力士以及大众在内的多家投资机构与余恺有过接触。

目前来说海力士是有望达成投资协议的,至于之前觉得地平线A轮太贵的英特尔,又回到谈判桌上来了,又想投资起地平线来了。

之前觉得贵舍不得多花两个钢镚儿,现在又上赶着的事儿这么抽象的事儿英特尔这些年没少干。

2014年到2015年之间,他们把旗下一家致力于人工智能芯片开发的公司给低价卖了,然而2016年3月份谷歌的阿尔法狗击败李世石这一事件彻底改变了全世界对人工智能的看法。

这一标志**件也是英伟达爆发的开始,因为阿尔法狗用的就是英伟达的芯片以及算力解决方案,善于营销的老黄立马宣布英伟达不再是一家半导体公司,而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

英特尔眼见这事儿可以玩啊,又想把之前那家公司给买回来,目前正在谈判阶段,骚操作真的是一个接一个。

另外就是手机芯片这一块,饱受高通税困扰的苹果原本是想拉着英特尔一起玩对抗的,结果这家老牌科技公司也是不争气,气得苹果是自己玩。

不过苹果同样玩得也不行,苹果有他自己的苹果税,但强横如苹果这样的公司,在高通税面前也是只得捏着鼻子认栽。

从战略上来说,尉来与宝马是完全一致的,双方在技术以及管理方面的合作,尉驰公司也采用平等的管理模式,双方共同组成管理委员会,确保决策平衡。

而在销售渠道方面,尉驰生产的电动车按品牌分别进入宝马和尉来的销售网络,例如MINI通过宝马渠道销售,而尉来车型则通过自有网络推广。

双方采用的是合资不合营的创新合作模式,不过哪怕是如此,尉来在全球化市场上还是能够占到宝马一点便宜的,在北美市场上的布局也有了一个突破口。

因为老头儿的原因不敢在他的势力范围内大规模投入,但是在加拿大还有墨西哥等北美市场可以试一试的嘛,另外便是南美市场同样也可以做做推广。

尉驰尽快走上正轨,对于尉来全球化的布局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7月1日。尉驰动力在张家港市举行奠基仪式的后一日,庐州同样也有一件大事发生。

“宫斗剧总算是结束了哈。”

江淮与大众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成立如同尉来与宝马一样的合资公司,双方计划在今年年底在庐州经开区合资建厂,预计拥有年产10万辆纯电汽车的能力。

基本套路与尉驰差不多,前后脚成立的两家合资公司,正式拉开了新合资之路。

重新回到沪市的檀锦程,再一次见到了狂人马斯克。

“谈判进度如何?”

已经在国内呆了有一段时间的马斯克,精气神有了不小的变化,这位身材高大的科技狂人此刻脸上正挂着笑意。

“进展还不错,正如檀你所说的那样。”

事实上一开始,马斯克是想把超级工厂放在帝都的,多番调查考虑以及听取檀锦程意见之后,马斯克下定决心主攻沪市。

一方面熟知国内人情世故的合作伙伴提供的意见很有用,另一方面尉来在临港区的电池工厂规模也是马斯克比较在意的。

想象一下,特斯拉位于沪市的超级工厂距离最核心的电池供应商工厂非常之近,这在成本上要节约多少?

也正如檀锦程所说的那样,沪市在这次合作当中表现了相当大的诚意,承诺会以推动政策的方式来让特斯拉中国公司的独资计划。

仅仅这一点,就足以对得起这小半个月以来的斡旋,也值得他的等待。

“那就好,这样的话我们的合作也能够快一点正式开始。”

一至六月份,特斯拉全球交付4.7万辆左右,市占率约为10%左右,以毛豆3的订单量,这个交付量简直就是耻辱,数据一出特斯拉在七月份的股价看样子又要撑不住了。

若不是沪市超级工厂的谈判进度不错,估计马厂长又得发飙了。

尉来与特斯拉全新的电池合作计划双方计划用锦新时代以及特斯拉(沪市)有限公司的主体来签订。

按照与马斯克初步达成的协议,锦新时代与特斯拉的电池合作计划将延长至2021年12月31日。

毛豆S,毛豆X以及毛豆3都将会搭载全新技术的玄武系列动力电池,而最大的供应体是马斯克计划当中实现国产化的毛豆3。

按照马斯克的计划,超级工厂投建之后将用来大部分生产订单爆表的毛豆3,而尉来的电池供应主体也是实现国产化的毛豆3身上。

特斯拉沪市超级工厂项目能否快速投建,将直接影响到尉来动力电池的业绩。

“是啊,希望如此吧。”

进展是不错,不过马斯克也有他的烦恼,独资公司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建厂需要的资金同样让他十分头痛。

高达数十亿美刀建设资金从哪里来也是马斯克需要解决的问题。

另外,沪市方面积极的配合肯定是有着极大诉求的,既然你马斯克坚持100%独资,突破传统的合资框架,我们可以让步,但总不能好处都让你占了。

半个月以来,跟上面紧急沟通之后,从大局出发的沪市方面诉求也非常的简单,那就是要求技术溢出与供应链本土化。

走苹果模式,引进特斯拉能够倒逼本土供应链技术升级,催生出一批新能源汽车行业里世界级的供应商。

而供应链的本土化,受益最大的就是以供应电池为主的尉来,另外甬城受益匪浅,包括旭申以及托普在内的北仓零部件公司都是特斯拉的供应商。

一旦全面本土化,这几家企业必将带来飞速的发展。

檀锦程结束张家港的行程又回到沪市,同样也是为了帮助马斯克出出主意,以更快的速度来推进合作的进展。

“缺钱?”

马斯克把他的困扰说出之后,檀锦程也是愣了。

“华尔街不给你融资了吗?”

马斯克双手一摊,撇了撇嘴无奈道:“我们的股票最近的表现檀你也看到了,若不是这一次的谈判有进度,还不知道会跌到哪一个地步,你认为我们能够融到足够的融资吗?”

“另外,地缘ZZ的原因,也让这些资本家们顾虑重重。”

从1月20日上任以来,五个多月里老头儿整活无限,开除这个开除那个,退群,推翻他前任的政策,忙得是不亦乐乎。

另外还威胁要对毛熊动用一些手段,反正就是各种整活,对我们的态度也不怎么样。

华尔街资本家们在这种情况下确实是不敢给予马斯克太多的融资额度,再说了这家伙在华尔街名声也不怎么样。

檀锦程也有些无语:“那你想怎么办?”

这逼确实是狂人,刚刚他提到的沪市超级工厂计划是打造一个年产50万辆的电动汽车产业基地,整体投资规划将超过70亿美刀。

按照目前的汇率来计算,差不多就是500亿元人民币的总投资!

特么的,这个“穷逼”是真的胆子大。

嗯,倒也不能说穷逼,这会儿马斯克的身家差不多檀锦程相当了,特斯拉最近虽然被连续做空,但趋势之下几个月的做空加上马斯克的阻击,还是有460亿美刀左右市值的。

这就是老美股市的优势啊,半年交付不到五万辆的一家车企市值高达3128亿元,位列全球第五名。

如果是在A股,以特斯拉现有的利空因素以及规模,加上实控人难以琢磨的抽象表现,哪怕有着非常好的预期,能有个1000亿元的市值就算是顶了天了。

“暂时还没有头绪,我计划在华夏这边融资,你觉得怎么样?”

特斯拉与沪市的谈判,檀锦程算是直接参与的,用马斯克的话来说,檀锦程算是他的私人顾问了,因此一些细节上他也不介意让檀锦程知道。

“也不是不行,但你能给我们一些什么?”

尼玛的,这货是想拿着订单来想“空手套白狼”了,只不过现在已经是2017年了,不是1997年,所谓的技术换市场这套显然已经忽悠不到我们了。

想要融资当然不是不可以,就必须给出更多的利益出来交换。

上层有意引进特斯拉,走苹果模式带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鲶鱼效应确实不假,特斯拉也是最佳的选择,但是苹果带动的产业效应特斯拉能不能做到,还有马斯克会不会遵守承诺都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

近500亿元的超大投资计划,哪怕是号称浙省现金王的檀锦程听得都是心惊胆颤,沪市或者国内的投资机构凭什么给你钱?

“是啊,我能给出些什么呢?”

檀的话很直接,但是在马斯克听来却是不觉得刺耳,商业合作本来就是利益交换。

“你慢慢想想吧,我还有点事儿要回甬城,如果你有时间的话也欢迎你去甬城作客,有什么进展的话也可以随时跟我沟通。”

“你不方便出面的我也可以替你出面沟通。”

2008年,老美的能源部门给特斯拉提供了4.65亿美刀的低息贷款,正是这笔低息贷款成为毛豆S量产的关键资金。

这笔钱给当时奄奄一息的特斯拉续了一命,没有这笔低息贷款也就没有了后续的特斯拉。

这货没有向他提起具体的融资方案,也没提任何的机构,显然又是想走这套操作了,还真特么的一招鲜吃遍天!

“好的,我再想想吧,过几天我也得回国了,看看能不能解决资金问题。”

“行,那就祝你顺利。”

马厂长在7月3日回国了,为了他的超级工厂奔走,整个七月份跟檀锦程联系过几次,进展不是很顺利,特斯拉的股票六月份刚刚稳定的走势,七月份又跌完了。

整个七月份,特斯拉股价下跌超过10%,八月份在几笔神秘资金的增持之下倒是有所上涨,但到了九月份又开始下跌了。

三季度特斯拉交付量为2.61万辆,其中毛豆S交付14065辆,毛豆X将会11865辆,均创下季度交付数据新高。

然而,订单量最大的毛豆3整个季度仅仅交付了222辆!

数据出炉之后的特斯拉股价应声而跌,9月24日,特斯拉单日大跌7.47%,面对爆跌的股价以及迟迟无法交付导致客户不满情绪越来越强,马斯克又一次坐上了飞往沪市的航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