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2003:从外贸开始 > 第930章 人心的变化与嘀嘀的大订单

杨志杰给出的方案,对于扬子汽车的管理层来说,算得上是石破惊天。

“好家伙,你还真是,也难怪你说我会乐不乐意了。”

朱培听完之后苦笑不已,果然是埋头技术的人才能想出的方案,杨志杰的建议是把扬子汽车并入到新悦驰当中去,也就是说说服母公司把扬子汽车打包卖给新悦驰。

“你就说行不行吧。”

作为老国企人,他怎么会不知道这个建议意味着什么。

扬子汽车整体打包出售给悦驰汽车,从独立子公司变成了悦驰汽车一个部门,行政级别上给自己来了个大降级,朱培这种之前能够主导一方,在母公司享受副总裁待遇的人物变成了悦驰汽车的一个部门经理。

虽还是干着之前同样的工作,但这其中意味着什么不需要多说,享受过权利带来好处之后,很少有人会做得出这样的决定。

包括他自己也是如此,不过对这些所谓的权利杨志杰并不是很看重。

当然,他不相信大家没想到这一层,都没提出来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包括他自己提出来也是有自己小算盘的,人都不可能是无私的,他也不可能成为那样的人。

其次就是现在的扬子汽车,年产值占据着琅琊区GDP的10%,是滁州的知名企业,加之是土生土长的企业,扬子汽车能够浴火重生,对于琅琊区乃至于整个滁州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

在尉来汽车接手之前,扬子汽车经历了两次出售,可以说纵观扬子汽车的一生,就一直处于出售的路上,好不容易过了十来年的安稳日子,企业也达到了成立以来的巅峰。

整个扬子人对于檀锦程这位初到任之时强势裁员,砍掉飞扬品牌系列的作法很不看不惯,但是现在的扬子人对檀老板只有感恩的心思。

企业越来越好,自己的收入也越来越高,甚至包括当地ZF都有某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

然而十年过去,无论是人还是事都变了很多,扬子汽车不也在谋求变化嘛。

“你的建议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吧这事儿并不会比IPO容易多少。”

朱培微微皱眉,以出售的方式换生存是整个扬子人的心理阴影,朱培又怎么可能没想到这点,但是在座的谁都不没有提出来,就是不想讨论这种可能性。

但是现在被杨志杰这个愣子给公开提了出来,那么就不得不认真考虑了。

公司是由他在管理着,但是核心位置上可是有老板嫡系跟眼线的,如果这么重大的一个提议连考虑都不考虑一下,那传到老板耳里,他也就到头了。

实话说以扬子汽车目前的业务模式,也确实不足以支撑起一家汽车公司,之所以还存在,一是有着强大的背景,二来也是因为历史遗留的问题。

尉来的成立与发展是从扬子汽车开始,初期在资源方面老板对扬子汽车做了不少的倾斜,精简机构,提高工人待遇,招收更多专业部的研发人员。

在初期扬子汽车内部无法负担起研发重任之时,他们曾经还在甬城总部办公过一段时间,杨志杰更是长期驻扎实在甬城总部工作学习。

或许这老小子就是因为这个才提出来的吧,朱培知道杨志杰可能没有什么坏心思,但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不高兴的。

“确实不容易,尤其是要说服区里跟市里,明明我们是有上市机会的。”

科创板会在今年推出,还有注册制也计划在推出,从政策上来看A股就是偏向于扩容的,大背景是完全有利于扬子汽车上市的,只要说服母公司,靠着老板的背景,在A股上市根本不是什么难事儿。

杨志杰笑了笑,摇了摇头,不得不说过了几年好日子之后,大家都各自有自己的小心思了。

“你们说的没错,上市确实是不难,但是上市之后呢?”

“还有,你们是不是忘记了,我们应该考虑的不是什么区里的想法,而是老板的想法。”

“再说,区里有什么不好说服的,把税收留在当地不就行了,这些年不一直是这么做的么?”

杨志杰有自己的小心思,在总部呆的那段时间里,他跟檀锦程接触不少。

老实说,最初他对于扬子汽车被这么一位毛头小子接手,是非常不信任以及反感的,一个搞电瓶车赚了俩钱的就敢不知天高地厚的搞起了汽车。

真是不知死活,但是在之后总部呆的日子里,他在思想上有了不小的改观。

这个小老板的目标很长远,做事也不急躁,尉来每年的销量预期都不吹牛逼,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在营销方面的能力更是超强,但与此同时没有放弃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

从2014年开始,尉来每年用于技术研发上的资金都是营收5%以上,部分重点项目的研发投入更多,包括扬子汽车都是如此,老板从来没有把扬子汽车当作一台赚钱机器。

用老板的话来说,就是营销是你的能力,但技术是你的实力,以技术推动企业发展会更有底气吹牛逼。

他提出来的小心思也是因为这个,以技术为基础,他的话语权就更高,他相信扬子汽车哪怕成了悦驰汽车的一个部门,他的地位也不会有什么变化。

至少在老板心里是这样的。

至于说上市带来的个人身家上的变化,要说不动心那肯定是假的,只不过杨志杰不同于其他人,他能够顶得住这种诱惑,再说这十年以来他也没少赚。

“大家也不要只看眼前,还要多看看未来,谁告诉你们悦驰汽车就没有上市的可能性啊?”

这话已经说得相当露骨了,不过也只有杨志杰这类人敢说了,但是同时也确实警醒了朱培。

是啊,我们考虑得再多,最终不还是要老板来决定吗,他们想得再多都没用,老板才是扬子汽车的核心啊。

朱培深吸一口气道:“行了,今天的会议就到这儿了,大家注意保密,老杨你留一下。”

一众人各怀心思的离开,被留下的杨志杰一副淡然的样子,权利斗争哪里都有,搞技术的同样也要会这些,这话是老板最初跟他熟络起来劝告他的。

多年之后,杨志杰每每想起都觉得自己有些可笑,活了大半辈子还不如老板20来岁看得清。

如果早些明白这些小九九,他的人生可能不止如此。

“老杨,谢谢你了。”

“不用谢我,你能理解我的意思就行,我不是针对你什么。”

“是啊,我们这些人都是被利益蒙蔽了双眼,倒不如你看得清啊。”

扬子汽车是一家由民营上市公司控股的子公司,说到底他们这些人的身份已经跟平常的职业经理人没什么两样了,离开了公司他们一样需要出去找工作,投简历。

老板才是他们最大的大腿,过多的考虑自己或者是区里的态度,实非他们应该的。

“按照老板的性格,如果他有意让扬子汽车上市的话,根本就不需要你来试探,也不可能在你试探之后没有给出明确的态度,实际上你这个议题根本就没有可行性。”

“还有就是,老板是那种亏待员工的人吗?你不妨站在老板的角度来考虑一下问题。”

站在檀锦程的角度,他确实不想让扬子汽车独立上市,单一的业务,竞争激烈的小赛道,上市除了圈股民的钱之外,对他还有公司来说没有任何的好处。

对于国内甚至国内的车企来说,2018年应该是他们在国内市场上最后的辉煌了,没有任何的意外,2019年又是一大批的车企要倒闭或者处于经营不善的状况。

有被尉来与闻界联手收购业务拉了一把的利帆,有借壳上市,凭借着保时泰爆火了一把的众肽,这些中小型的车企,在2019年都将再次陷入经营困境。

独立上市对于体量很小的扬子汽车并非是什么好事儿,一旦上市了就是一家独立的公司,跟尉来没有任何的关系,尉来也不好自己的资源去反哺扬子汽车。

这是伤害尉来全体股东的利益,檀锦程是上市公司老板,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儿。

失去了尉来的支持,在技术与资金都失去支持的情况下,业务又单一的扬子汽车上市之后只会渐渐的成为A股割韭菜当中的一员。

“营收逐年下降,财报一年难看过一年,最后就是亏损甚至于ST退市,这基本就是我能看到单独上市之后扬子汽车的未来。”

一月中旬,被杨志杰点醒之后的朱培再次来到了甬城尉来总部。

在梅山工厂,朱培见到了正在工厂视察的檀锦程,双方谈判进展还算不错,没有太多了外部事务干扰的檀大老板最近一直在忙于几大零部件公司以及悦驰汽车的整合问题。

尉来对零部件内部供应的改革,在圈内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让各大零部件公司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不得不说很是大胆,也体现出檀锦程极大的自信。

国内敢这么搞的车企,尉来是第一家,不过马上又会迎来第二家了,那就是BYD,迪子最近跟尉来一样,注册了一大堆以弗迪开头命名的子公司。

船夫哥在接受采访之时,对尉来的改革大加赞扬,还表示BYD目前也正在着手这方面改革,与尉来的模式相似。

相似确实是相似,不过两家背后的逻辑不一样,迪子在对待供应商以及付款,账期等等方面跟尉来还是有着本质区别是的,迪子的改革更像是一家汽车金融公司。

而尉来在对待供应商的模式上则完全不同。

“这样的上市公司对我有什么意义?我需要通过扬子汽车来割韭菜吗?”

扬子汽车上市,撑死也就对标一下目前A股的江铃汽车,18年底,江铃汽车的市值不过70多亿,翻个一倍多也就160亿不到,以扬子汽车不如江铃业务的丰富程度来计算,扬子汽车上市之后市值最多也就是这个体量了。

“老板这话说得让我无颜以对,确实是我们有些小心思了。”

比檀锦程大十几岁的朱培让他给训得无地自容,确实对于老板的身家而言,扬子汽车这点体量让他背上一个割韭菜的骂名,那就真的不值得了。

目前在A股上市由老板实控的两家公司,闪驰科技的股价这些年虽然没有大幅度的上涨,在2018年也经历了严重的下跌,但是跟其他公司相比,从2008年借壳上市以来,闪驰科技却从来没有让老板背上割韭菜的骂名。

首先是闪驰科技的业绩一直很稳定,亮点说不上有多少,但是也没有什么可吐槽的地方,另外就是闪驰科技每年都会分红,分红比例差不多维持在年化3%左右。

这些年监管层在强调上市公司对全体股东分红,有些公司上市十几年一毛不拔被拿出来公开点名,作为反面例子,而闪驰科技自上市以来就是正面的例子。

第一批在借壳当中投资闪驰科技股票的股民,坚守下去基本都跑赢了十年以来的沪深300指数,算是一家非常优质的民营上市公司。

至于说尉来股份的话那更没得说,虽然分红率计算下来平均只有1%上下,但是他股价表现好啊,IPO之时不过500多亿的估值,现在呢,上市几年时间股价上的收益就获得了大量的回报。

更不用说几次股灾的情况下,老板动用大笔现金回购救市,这一次两家公司又先后拿出了回购方案,提振市场信心。

“这些之于我可能是一个虚名,但是对于很多普通人都有着不小的损失,企业是赚钱的没错,但在明知结局的情况下还去作恶,那这个钱不赚也罢。”

“你们为公司发展的心思我能看到,但是上市就不必了,至于说你们想并入到悦驰汽车,这个想法还不错,但是具体的话你们自己去跟王总谈吧。”

王风英正式加盟之后,檀锦程就已经经卸任了悦驰汽车总经理一职,现在的他是协助王风英打理新成立的分公司,具体的决策王风英会跟他商量,但是指令是由王风英签署的。

悦驰汽车全资收购扬子汽车,确实是不一个不错的主意。

SUV,硬派越野,皮卡,有现在大火的赛道,也有未来表现不错的“网红”赛道,同样还有小众赛道,三者相辅相成,又因为技术共通,可以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对悦驰汽车而言是丰富了自己的产业结构,而对于扬子汽车来说则是抱上了大腿,让企业可持续的生存下去。

朱培回去开会的过程他早就知道了,一直没有表态就是等着朱培上门。

公司发展壮大了,各大子公司有自己的小心思很正常,这些年他对于扬子汽车的关注度有所降低,导致内部滋生出一些野心,甚至考虑当地ZF的感受多过于他。

这些他都能够理解,人性就是如此,但是不能接受。

大型集团公司有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有为地方ZF创造税收以及就业的负责,也有为员工考虑的义务,这些他通通都办到了,但是如果说这些就大于公司前途的话,那他是无法理解的。

可持续性发展才是共赢的基础,上市对于一家公司来说只是经营过程当中的一环,并不是最终目标,但显然现在的管理层里以及当地ZF的一些人不是这么想的。

也或许是扬子汽车这些年发展得还不错吧,2018年刚刚拿下历史最佳销量以及营收,让一些人有些膨胀了。

“好的,那就不打扰老板了,我自己去找王总。”

挥了挥手,檀锦程笑着道:“去吧,看看你能不能谈下来个好的价格下来。”

朱培点了点头之后转身离开,出了工厂大门,朱培感觉自己的后背都有些湿了。

虽然老板什么都没说,对他的态度也是一如既往的和气,但是朱培却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这种劫后余生是他本人,也是扬子汽车。

“哎,还是老杨看得清啊。”

嘀咕了一声的朱培不由得又是一阵苦笑,从与老板会面汇报工作到现在短短是半个月的时间,加上一次会议与今天,一共见了三次老板。

就是三次,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这种压力甚至对比起老板刚刚接手扬子汽车之时还要大。

真是时间长了就让人淡忘了这位可是20岁刚刚出头就敢以蛇吞象之资拿下长风集团大部分汽车业务以及上市融资平台实现借壳上市的主啊。

他能够确定,如果扬子汽车向母公司递交分拆上市的计划书,母公司一定会批准的,但随之而来的并不是募集到资金之后又得到母公司的支持,扬子汽车进入到快速发展的通道。

而是在限售解禁之后,母公司一步步套现放弃扬子汽车,最终完全退出。

“现在看来他们还算是清醒。”

看着朱培离去的身影,檀锦程朝一旁的张利笑道,张利呵呵一笑,也不敢答腔,这里面的内情他是知道一些的,但也不敢多说什么。

皮卡车而已,尉来自己又不是没有这方面的技术,BYD能造电动皮卡,尉来同样可以。

现在不造不过是把资源还有生存空间留给下属子公司而已,如果下属子公司没有理解母公司这种苦心,那就不要怪他不客气了。

如朱培所想,扬子汽车如果向上递交上市计划书,他确实是会签字同意的,甚至还会配合着推动。

但是当计划书正式递到他手里的那一刻,也就是尉来(悦驰)自主品牌皮卡车提上方案之时。

“啥意思?上市不是好事么?”

跟在檀锦程身后充当小跟班的檀锦恩小声嘀咕道,他已经正式进入到尉领出行工作了,檀锦程没有一开始就把他放在什么高大上的职务上,而是让他在各部门轮班。

今天檀锦程是视察埃安生产线的,自打去年十一月份在羊城车展打出名气之后,全新一代的埃安S订单越来越多,多座城市的出租车公司向尉来发出采购要求。

2018年在舆论危机上吃了大亏的嘀嘀,这时候也没有什么大的心思去搞什么D1项目了,先稳住主营业务再说,另外此时的嘀嘀在股东们的要求之下,已经在谋求上市了。

再这么亏下去也不是个事儿,部分股东已经有提桶跑路的心思了。

不搞D1项目,自营业务又要继续下去,嘀嘀向尉来发出了采购要求,专属于嘀嘀定制款的埃安S,总计一万辆,这是一笔非常大的订单。

按照市场售价,这可是一笔14亿元的大订单啊,让船夫哥羡慕得不行,这要是给秦EV该多好,檀锦程对这笔订单也非常重视。

“看不懂的就少说,记在心里,回去之后慢慢消化理解。”

这是网约车订制款,檀锦程今天一时兴起就叫上了堂弟一起来看看,学习学习大公司对产品的要求是什么,尉领出行是干不过嘀嘀的。

甚至同样是车企自营的平台北汽约车,曹操出行都应对困难,但是作为B2C网约车平台之一,背靠尉来的尉领也是有一定市场地位的。

嘀嘀安全事故频出,但是网约车市场的需求还是很旺盛的,此时像他们这些口碑不错的小平台就有了更多的机会,尉领出行接下来几年里是也有一些发展机遇的。

“哦,知道了。”

檀锦恩也意识到了自己失言了,他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年轻人,话说出口就有些后悔了,这是公司高层的事儿,他一个小喽啰能听到就已经是难得的机遇了。

“目前的订单交付还是要跟上啊,尤其是要保证大客户的订单交付周期,这马上就要过年了,还是要安排好的啊。”

再有半个月时间又到过年了,话说回来陈维是不是对他有什么意见,上一次大笔的订单也是过年前给的,这一次又是,好家伙,整个就是一个给生产带来不少的困难。

“只能说是尽最大能力生产了,不过我们会优先嘀嘀的订单,实在不行的话C端客户的订单只能是往后延延了。”

嘀嘀这笔订单要得比较急,但是哪怕如此尉来也必须接下来,目前国内有能力接下嘀嘀订单的只有尉来跟BYD,尉来任何的犹豫就是给BYD机会。

“行吧,暂时来说也只能这样了,过年还是要让大家过年的。”

过年期间员工要放假,工厂开工率有限这事无法避免。

除了嘀嘀的大订单之外,今年还有一个大的政策那就是汽车下乡,文件会在这个月底正式对外公布,但是具体的细则各大车企都收到了。

汽车下乡政策也包括新能源汽车,续航超过400公里的,可以获得2.5万元的补贴,插混车型在纯电模式下续航里程超过50公里的可以获得一万元的补贴。

燃油车也有补贴,悦驰A1的话按补贴来计算,最高可以有2.2万元,燃油车的产能他不担心,现在比较关心的就是在政策波动极大情况下新能源系列的产能。

这玩意儿还真不是说你库库往死里生产就行啊,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调配。

PS:上一章大家有点意见,但是是这一个改革系列当中的一环,也包括这一章,另外关于完本的计划,会按照原来的计划写到电动车竞争最激烈的年代。

当然,2019年12月至2023年中间有一些不能写的,我会回避,总之一句话,不会烂尾,会给大家一个不错的结局。

感谢史提芬芬芬义父的打赏,好久没收到这么大额度的打赏了,哈哈,开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