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四合院:开局四九,军工天才 > 第136章 火控雷达,晶体管计算机

每天一万字,五章奉上,大家的鼓励很给力,我继续加油

……

\"没错,\"李明远点点头,翻到下一页,\"我们来看第一个子系统——目标探测与跟踪。\"

屏幕上出现了一套改进型雷达的详细结构图,与传统雷达截然不同。

\"这套雷达采用脉冲多普勒技术,不仅能探测目标距离,还能测量目标速度。更重要的是,它能同时跟踪多个目标,实时更新数据。\"

李明远指着图上的一个关键部件:\"这是信号处理单元,由上百个特制电子管组成,能够在零点一秒内完成信号分析,比人工判读快一百倍。\"

军方代表中有一位雷达专家,他的手开始不自觉地颤抖:

\"这……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可以实时掌握敌机的精确位置和速度?即使在夜间或恶劣天气条件下?\"

\"正是如此,\"李明远肯定道,\"而且抗干扰能力比现有雷达提高至少三倍。金属箔条、电子干扰甚至烟雾遮蔽,都不会轻易迷惑这套系统。\"

雷达专家的呼吸变得急促,他转向军方首长,低声说了几句什么,首长的表情也变得异常凝重。

李明远继续翻页,展示第二个子系统:\"这是弹道计算子系统,我认为这是整套系统最革命性的部分。\"

图纸上展示的是一套小型计算装置,由数百个电子管和精密机械部件组成,内部结构复杂得惊人。

\"传统上,弹道计算需要经验丰富的军官使用弹道表和计算尺,耗时数分钟且容易出错。而这套系统可以在零点二秒内完成所有计算,包括目标距离、速度、高度、风速、温度、湿度等十几项参数的综合分析。\"

一位年长的炮兵军官猛地站起身,脸色变得苍白:\"你是说……这东西能替代之前的人工弹道计算?自动给出射击诸元?\"

\"不仅如此,\"李明远补充道,\"它还能根据目标机动预测其下一步行动,给出提前量,大幅提高对高速机动目标的命中率。\"

炮兵军官的双腿似乎支撑不住身体的重量,他不得不扶着椅背才能站稳。

\"根据模拟测试,\"李明远继续说道,\"使用这套系统后,对静止目标的命中率接近百分之百,对低速目标的命中率超过百分之八十,即使是对高速机动目标,命中率也能达到百分之三十以上。\"

会议室里响起了一片惊呼声。

在当时的防空作战中,能达到百分之五的命中率就已经是出色表现,百分之三十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军方首长的手紧紧攥着桌沿,指节发白:\"李总工,你确定这不是理论上的理想数据?真实作战环境下也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李明远平静地回答:\"我只能说,这是经过严格计算的理论数据,但我有充分的信心在实际系统中实现它。\"

他翻到下一页,展示第三个子系统:\"最后是武器控制子系统。\"

图纸上显示的是一套精密的机电装置,能够直接连接到各种防空武器上。

\"这套系统将弹道计算结果转化为直接的武器控制信号,自动调整炮管俯仰角和方位角,控制发射时机。从目标探测到开火,整个过程可以完全自动化,将人为延迟和误差降到最低。\"

李明远指着图纸上的一个细节:\"这里还设计了一个手动\/自动切换装置,操作人员可以随时接管控制权,保证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军方首长已经站起身,绕着投影屏走了一圈,眼神中充满难以置信:\"李总工,如果……我是说如果这套系统真的能够实现,那意味着什么?\"

李明远直视着他的眼睛:\"意味着我们的防空能力将提升一个数量级。原本需要上百发炮弹才能击落的目标,现在可能只需十几发。原本无法攻击的高速目标,现在可以有效拦截。简单来说,它将彻底改变防空作战的格局。\"

军方首长深吸一口气,转向身边的参谋:\"立刻联系总部,请求增派技术专家前来评估。这个项目的优先级提到最高。\"

参谋快速记录着,手也在微微发抖。

会议室里的气氛变得异常紧张,所有人都意识到了这套系统的划时代意义。

然而,更大的震撼还在后面。李明远切换到了原始计算机系统的图纸。

\"接下来,请允许我介绍第一套系统——原始计算机。\"

屏幕上显示的是一台庞大的机器,占据了整面墙的示意图,由成排的电子管、开关、线路板和存储单元组成。

科学院的代表们立刻被吸引住了,尤其是几位年长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他们的眼睛几乎不眨一下地盯着屏幕。

\"这台机器的核心是一个中央处理单元,\"李明远指着图纸中央的部分,\"它由两千多个特制电子管组成,能够执行基本的数学运算和逻辑操作。\"

他翻到下一页,展示了计算机的内部结构:\"这里是算术逻辑单元,负责执行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这是控制单元,负责协调各部分工作;这里是存储单元,可以暂时保存数据和指令。\"

科学院的一位数学家站起身,声音有些颤抖:\"李总工,您是说……这台机器能自动执行数学计算?不需要人工干预?\"

\"正是如此,\"李明远点头,\"而且速度远超人工计算。以复杂的微分方程为例,一位熟练的数学家可能需要一整天,而这台机器只需不到一秒钟。\"

数学家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他一把抓住身边同事的手臂,似乎需要支撑才能站稳。

李明远继续解释:\"更重要的是,这台机器可以按照预设程序工作,执行预先编写好的指令序列。简单来说,它不仅能计算,还能'思考'—按照人类设定的逻辑路径自动处理问题。\"

科学院代表中,一位年长的物理学家突然站起身,踉跄着走到屏幕前,手指颤抖着触摸着投影的图像,仿佛要确认它的真实性:

\"这……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模拟物理实验?在机器里测试理论模型?\"

……

大家点点催更吧,这对我真的很重要,谢谢各位大佬,你的催更就是我写作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