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表演大师 > 第一百五十三章 风声

表演大师 第一百五十三章 风声

作者:陈奔驰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4 05:10:24 来源:小说旗

第一百五十三章 风声

刘大应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完了却看见李睿坐在那天半天没反应。

“你觉得小庆不合适?”

李睿看着刘老头一副极为认真的样子,蛋疼道:“您难道不觉得小庆阿姨岁数有点偏大吗?”

“哦!”

刘大应一愣,接着若有所思地不由点了点头,但马上又目光坚定道:“但是在我眼里小庆是最理想的人选。”

“呃……”

这事那就没办法说了,也许在老头的眼里小庆阿姨永远是二十多年前《小花》中的那个女游击队长何翠姑。

“那您这么急着把我叫回来的意思是……?”李睿只能岔开话题。

“噢,就是这个。”

刘大应指着他手里的文稿道:“改编剧本这种事我还是不擅长,虽然改编版权还在谈,但是我肯定会买下来,所以剧本改编的事还得你这个文学策划来。”

从《孝庄秘史》到《康熙王朝》,再到《我的兄弟姐妹》,如今刘大应对李睿的剧本创作能力是毫不怀疑,甚至可以说是非常佩服。

尤其是对《康熙王朝》的剧本改编,只凭借《康熙大帝》的中间两册,仅仅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就把四十五集的剧本全部改编完成。

李睿一听,顿时跳起来,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道:“别!刘老师,千万别,我对这种题材压根就不擅长。再说了,我也没时间啊,您刚才还在说韩总那边已经在催了,那我赶紧得把电影本子拿出来啊!”

开玩笑,范兵兵版《金大班》的剧情那叫一个狗血,他哪里敢抄啊?

刘大应却目光炯炯地看着他,一脸怀疑道:“你真的不行?”

哎哟!

“刘老师!刘叔!千万别话说的这么难听,我是不擅长,也改不了这个小说,这跟我行不行没关系。”

李睿只能报以苦笑。

这种不到一万字的短篇小说想改编成四五十集的电视剧,说难听点这跟重新创作没多大区别,他肯定没这本事。

再者说,他也一向不太喜欢白先生的作品,跟他不喜欢《红楼梦》一样。当然这跟作品伟大没关系,仅仅只是个人的喜好。他就是不喜欢那种骨子里透着优越感,充满了乌托邦式各种幻想的题材。

“这么说我还得找别人来改这本子?”

“肯定的,刘叔……要不您自己来得了,我看您改的这开头就挺不错的。”

“行了,既然你不肯改,那这事就再说吧。哎,电影的本子你有思路没有?”刘大应遗憾地叹了口气,终于不再跟他纠缠这个话题。

关于新电影的思路,李睿之前一直在犹豫,原因就是选择太多,直到今天在飞机上他才最后决定想要拍一部什么电影。

“谍战题材的吧。”

“谍战题材?”

“哦,就是地下党。”

话说这年头还没有谍战题材这个概念,其实这是一个流行趋势的问题。比如几十年前,就有很多优秀的谍战电影,比如《保密局的枪声》、《永不消逝的电波》、《羊城暗哨》等等,但是那时不叫谍战片,建国前的叫地下党,建国后的,因为统治阶级的更迭,变成了捉特务。

进入九十年代,这种题材的影视剧早已经式微,李睿记忆中近十年来,类似题材的影视剧,大概只有王志闻的《无悔追踪》和刘云龙的《和平卫士》。

至于电影,时下更流行的是冯氏喜剧,或者等下个月《卧虎藏龙》上映之后,国内影坛又该掀起一股古装武侠片的热潮了。

“地下党啊,这个题材是不是太冷门了?”刘大应愣了愣,沉吟着提醒道。

李睿却笑了笑,道:“我倒是觉得这种谍战题材的故事可以讲的非常精彩。”

这是他一贯的观点——一部好电影首先就应该是个好故事。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这是一种创新,当然创新的同时也就意味着风险很大。

“这样,你先把本子拿出来再说吧。”

如果搁从前,刘大应肯定会第一时间反对,但是经过《我的兄弟姐妹》这部电影之后,他已经充分看到了李睿的眼光,或者说是对自己的眼光产生了怀疑。

公司和华影的合作完全是寄于李睿的这部新电影,刘大应非常想促成这次合作,从而使自己的公司能够挤进电影这个圈子。所以,老头此时的心态难免有些患得患失。

公司新买的那辆别克商务车就是分配给李睿使用的,在这点上刘大应还是很大方的。李睿也不客气,直接就把车开回了住处。

离开五个多月,先前胡婧一直住在这里,回来前,莫小勇早就找人收拾过,屋里很干净,连床单被套都是新换的,而且冰箱里还有不少新鲜的食品。

收拾完两大箱行李,刚刚在沙发上坐下来,手机就响了起来。

看着屏幕上显示的于东的名字,李睿真的有些感慨。

自从上次两人在无熙碰过头之后,于东就再也没有主动打电话过来,好象是留足了让他考虑的时间。这对于一个从事推销工作的人来说,是需要很大的定力。

然而,他今天刚刚回来,于东的电话就追过来,让他不得不怀疑,公司里肯定有于东的眼线。

当然这种狗屁倒灶的事情,他也懒得去理会,拿起茶几上的手机,接通了电话:“喂,东哥,你消息可真够灵通的……”

在公司,李睿谢绝了老板的接风宴,但接到于东的电话,还是答应晚上在附近的一家饭店聚一聚。

毕竟有些事情还是虚要当面说清楚的。

于东对李睿委婉的拒绝似乎早在意料之中,同时他毫不介怀的态度,让李睿原本准备好的一大段说辞终于没有了发挥的余地。

一个能够成就大事的人,当然有他为人处世的智慧。只是酒到酣处,于东还是很遗憾不能参与到李睿新电影的制作当中去。

初秋和盛夏的区别,大概就是白天可能气温依旧很高,但是到了晚上却凉爽了很多。

回到家里,李睿给自己沏了一杯茶,坐在阳台上,抽了根烟,理了理思路,随即在笔记本电脑的word空白文档上输入了两个字——风声。

没错,他想拍的新电影就是《风声》。

其实,刘大应告诉他,华影找他拍电影的时候,他脑子里第一个跳出来的并不是《风声》,而是《疯狂的石头》。

因为《疯狂的石头》在他梦境中是一部现象级的电影。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前五年,华国的电影依旧牢牢抓住不放所谓小说、散文甚至诗歌的传统范式,多数还死死地认定艺术品质才是电影的唯一标准。多年以来,大概只有冯晓刚一人能够适时推出符合观众口味的电影。

而《疯狂的石头》这部电影的出现,给漆黑一片的华国电影市场照了一个大亮。因为这部电影的语感完全是电影化、视听化的,导演宁皓很聪明的调动了方言的特殊幽默感,讲的都是动荡大都会里的小人物的喜剧,有着密集和生动的闪光细节。

更为难得的是,在他的电影中甚至还能找到法国的新浪潮、意大利的新写实主义和昆汀的黑色幽默的影子。这可是冯氏喜剧所不具备的。

但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李睿还是决定放弃。归根到底,《疯狂的石头》依旧是部小成本的电影,以小博大的经典范例。

当初李睿选择《我的兄弟姐妹》这部电影,那是没办法。他毕竟是个新人,生怕把刘老头给吓跑了。

但是现在他既然已经证明了自己,他不想、也没有必要再去重复以小博大。既然华影愿意拿出一千万来,刘老头也愿意投资,那为什么不再挑战自己一把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