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红楼:重生贾环,修魔逆天 > 第88章 世间风景

红楼:重生贾环,修魔逆天 第88章 世间风景

作者:南方有嘉年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7 09:24:43 来源:小说旗

随着官员们陆续上前奏事。

随行的皇子,诸王,宗室,武勋,文官名单确定。

随行兵马确定。

还有大量的夫役随行。

也就是挑夫,厨子火兵,马夫骡夫,大夫,兽医之类。

沿途官府也要征发徭役,保障大军后勤粮草供给。

这还是在境内,沿着官道前去行围。

若是几万大军出征,随行一万多夫役肯定不够,最少得十万起步。

因为境外没有官道和粮道保障,需要随行携带大量军需物资。

汉军李广利征西域,汉军近二十万人,实际战兵不会超过三万人,十几万人都是随行后勤人员。

万里西域,过了河套之后都是难行之地,大量人员死在半途之中。

汉武时,天下户口减半不是说说而已。

光看到汉军十几二十万征伐西域和匈奴,却看不到几十万,上百万的民夫死于徭役征发。

隋炀帝征高句丽也是一样,隋军百万,征发的民夫数百万,几十万人死于沟渠。

一点不夸张,看看无向辽东浪死歌就知道了。

朱棣征北五次,每次都是五十万人,是因为携带的粮草和随军民夫只能负担这个人数,这还得加上地方州府沿途准备的粮草供给。

五十万明军,战兵三十万,民夫二十多万。

几十年的积累都打空了。

还得是胖大儿朱高炽是内政高手,要不然朱棣能把明朝自己打崩溃。

如霍去病那种天才,敢带汉军精骑深入敌境,不带粮草民夫的将领,古往今来也就只有冠军侯一人而已。

此行周军前去古北口一带行围,与敌境只有一道山脉和一墙之隔。

历年秋狝时,也不乏鞑子集结威胁。

所以行围既是打猎,也是演武,同时也是威慑。

意义重大,当然要准备充分。

“对了,骁果校尉贾环部,随朕同行。”

朝会最后,隆安帝又宣布了一条和贾家相关的旨意。

和之前彻查贾珍的旨意倒是前后呼应上了。

这一下,不少人的目光又看向了贾政,令得贾政的神情变得越发复杂。

……

数日后。

贾家两府相当热闹。

一是贾珍的事到底传开了。

黛玉,宝钗,湘云等诸女诧异之余,也是对贾珍等人极度鄙夷。

随着都察院过来调查,细节也是呈现出来。

不光是贾珍设局威逼利诱秦可卿,还有贾蓉的事。

因为秦可卿还是处子之身!

贾蓉畏惧父亲,根本不敢碰自己的妻子,而是拱手任父亲采摘。

这件事传扬开来之后,宁国府贾珍父子更是引起轰动。

这是世间少有的恶心之事,这父子二人简直是无耻下作之至。

连同荣国府这边也是唯恐受到牵连。

这时候,别说帮贾珍去奔走打点了,通往宁国府的巷子也被封锁了。

荣国府也只能以此办法,尽量减少对荣国府的影响。

这件事,虽然令府中暗潮涌动,但没办法摆在台面上说。

这些大家闺秀,如何议论这等事?

便是那些丫鬟们都不好说。

只有婆子嬷嬷和仆妇们,毫无顾忌,有些闲空便聚集在一起议论这桩大八卦。

待秦家上门,将秦可卿接走,说是“回娘家”暂住几天。

这其中蕴含的意思,更是令两府上下打了鸡血般亢奋。

其二,便是贾环得以被皇帝点名,得以率自己的骁果营,参与行围之事。

此次行围声势浩大。

能跟随前往的都是诸王和宗室武勋,而且都是相对有实权和地位超然的武勋。

比如四王八公家族,就是北静王和南安公两人领头,还有镇国公府,理国公府等大府。

此外就是谢鲸,冯紫英这些通过考封的勋贵子弟。

没有考封通过,没出息的纨绔可是没资格随驾。

但谢鲸,冯紫英,卫若兰等人都是带少数私兵随驾。

领一营兵随驾的校尉只有贾环一人。

毕竟七大营各出六千,也就是说每营只有六个校尉营随驾。

骁果营兵力最少,也有近三十个骁果校尉营,贾环又是新校尉,能够随驾,完全就是异数。

……

“娘,诸位姐妹不必再送,请回吧。”

贾环随驾是大事。

赵姨娘泪眼相送。

脸上满是担忧之色。

赵姨娘年近四十,贾家的家生子,印象最深的是近三十年前,贾代善,贾代化和一众高手奉命出征。

后来前线败报传回来,贾家全族陷入极度的恐慌之中。

当时那种风雨俱来,家族危急存亡的气氛,赵姨娘至今还记的十分清楚。

还好,贾代善全师而归,未受惩罚,甚至略有功劳。

贾代化虽惨败,全军覆没,但也逃出生天,并未战死。

只是终究不能得世袭爵位,且宁国府直接降袭到将军。

当年之事,赵姨娘记忆犹新。

那种凄惨落魄,阖府不安的景像,仿佛就在昨天。

贾环此时虽不是出征,但行围演武也等若小规模的战事,每次行围都会有意外,身殒者不在少数。

除了赵姨娘,探春,宝钗,黛玉等人也是一脸担忧。

贾环无奈,好笑道:“以我身手,宗师都是不惧,身边还有一千入品部下跟随左右,除非鞑子飞过边墙,几十万大军突然冲过来,不然的话岂能有危险?”

“呸,少说这些没用的,安心跟着皇上打猎行围,好好回来就是。”

赵姨娘啐了一下,但好歹是安心了不少。

到这时,薛姨妈带着薛蟠赶到,不光是送行,还送了礼。

当然不是银子。

贾环又不缺银子。

薛家送的是上等行粮万斤,是用好米蒸熟晾晒,其间要加油盐等物。

这叫“飧”,原意是简单饭食,后来成为水泡饭的意思。

此种饭团,有油有盐,投在开水或冷开水中泡开,便是简单一餐。

也是军粮的一种。

朝廷的军粮就是干饼子,硬若石块,也需要泡水食用。

这些都是简单军粮,平时就是由户部负责制造,需要时拨给兵部,由兵部下发到各部。

制式军粮,当然不如薛家送的这些饭团。

何况还有腊肉,熏鱼之类,也有数千斤。

贾环倒是忽略了此事。

他认为都是朝廷供给。

现在才明白过来,各营都会有军需物资补给。

不然朝廷的配给就是干饼子和少量的盐巴,酸菜,鱼肉配给极少。

将士们不至于为这点小事抱怨,但叫外人知道了,就是贾环带兵无能,军需后勤这一块考虑不周。

果然带兵并非易事,和个人修行是两码事。

贾环也是若有所悟。

世间千姿百态,便是自己活了三世,也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

现在这样也是正好补给短板。

风景颇佳,又无太大压力,可容他慢慢攀爬登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