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快穿:女主就要活着 > 第26章 锦鲤福女关我什么事26

长安肯给通草花上抹药,让皇后在花香和药香中慢慢消除沉珂旧疾,不会过早离世,那是因为她实实在在的,是朱长春的大腿,也是太子的靠山。

朱长春介怀父亲宠溺庶弟,可放到东宫的层面上,他们又都是同一个阵营的,只有太子地位稳固,皇长孙的身份才贵重。

可太子的地位稳固吗?

不稳。

先不说他身体的原因,单是赵王在一旁虎视眈眈的,就够让他喝一壶了。

有了太子的名分又如何,史书上那些被废黜、被囚禁、被杀掉的太子不在少数,要是以为被立了太子,就万事大吉只等上位了,那才是蠢得掉渣。

更何况,与能征善战的赵王相比,他本就不得当今天子的喜爱。

这种情况下,徐皇后的庇护是尤为重要的。

皇上爱重徐皇后,也尊重徐皇后,他们是夫妻,也是共患难的战友。

所以,徐皇后必须要好好活着,东宫才会多一层筹码。

在东宫还是东宫的时候,太子和皇长孙的利益是一致的。

而长安,又是同皇长孙休戚相关的。

可对当今和太子而言,长安又算得上什么呢?

当今的身边,从来不缺能人志士,无论是拨拉佛珠的,还是舞刀弄剑南征北战的,那都是满满当当,哪怕未来会多次出征,也有用不完的靖难功臣,根本没有长安捡漏的机会。

而太子呢,在做世子时就有自己的班底,如今更是有了东宫的属官们,这些才是和太子拴在一起,能得太子信任的人。

长安要是想钻营,只会被人笑话不自量力,也不会有人正眼看她。

发财不解:“那咱们就先这样不好吗?”

长安:“不好,既然让我站到了朱长春的身边,我就不能浪费这个机会。”

“最重要的是,我们已经身处旋涡的边缘了,要早作打算的。”

武大牛是凭救了世子的忠勇,从王府的护卫被简拔为七品官员的,在外人看来,相较于出身王府,是当今的潜邸之臣,他更像是太子的人。

赵王和太子的争斗不会平息,反而会愈演愈烈,武大牛这个救了世子命的人,难保不会成为赵王的眼中钉。

不要觉得武大牛只是个芝麻官,就不会被人看到。

赵王和太子争斗的时候,会不会偶尔冒出个想法,要是当年他死在北平城外的山上就好了,怎么就没死呢,哦,是个叫武大牛的豁出命救了他。

那对赵王而言,他动不了太子,还拿捏不了一个小官了,甚至都不需要吩咐,只要有那么一丝意思,武大牛绝对会倒霉。

长安不能时刻守着武大牛,太子也不会为了武大牛和赵王翻脸,更重要的是,太子也未必再如当初那样,感念这份救命之恩了吧。

长安让武大牛去北平修宫殿,为的就是不在人前扎眼,不扎赵王的眼,也不碍太子的眼。

武大牛应该是琢磨了好几日,才在离开金陵之前感慨:“也是,对贵人们而言,那些看到他们出丑的人,就应该识相的自己消失。”

当初武大牛带着太子奔逃,生拉硬拽的,毫无形象可言,更别提窝在山上干熬的那几日,窝囊又邋遢。

太子每每想起,都会觉得羞耻,既耻于自己被骗出城,又羞于在人前露了怯。

当初活着回去的护卫,其余几人都拿了银子归乡了,只有武大牛的存在,还在提醒着太子往日的耻辱。

因此,长安从来不寄希望于太子,去北平修上十几年的宫殿,就会慢慢被人淡忘的。

除了要防着赵王之外,还有朱长墉。

朱长墉是太子的庶子,他的生母,正是霞姿攀诬武大牛一事后,被当时的世子送去庙里的侧妃。

哪怕世子已经成了太子,这个侧妃依旧没被接回来,不出意外的话,应该会青灯古佛了却残生。

可长安担心,朱长墉会是这个意外。

侧妃被撵出府的时候,朱长墉已经记事了,等他再大一些后,肯定会去打听那些旧事。

到那时,他不会认为是生母痴心妄想,想趁世子妃怀孕,对后院管理不善时,夺一部分管家的权利。

也不会去怪拍板将他生母送出去的父亲,因为那是太子,而太子如今对他的偏宠,也有对他生母被送走的补偿。

因此,朱长墉只能将全部的怨恨,都加给如蝼蚁一般的长安一家,他再不济,也是太子的儿子,想找长安一家的晦气,简直是易如反掌。

所以,长安不去毒死那些人,直接让朱长春上位就是她心善,以天下大局为重了,还费力巴拉的去给几人延年益寿,她又不是菩萨。

长安:“这下你总该知道,我为何对朱长春掏心掏肺了吧。”

发财:“懂了,这是你唯一能抱上的小腿。”

长安:“小腿也没关系,总有变成大腿的那日。”

发财:“那你干嘛不直接让小腿变成大腿呢?”

长安:“没那么简单,再说了,主少国疑,到那时的处境还不如现在呢。”

“而且,如今周边也不安稳,朱长春应付不来的。”

东宫的求知苑里,朱长春扎着马步,严寒里也是一身的汗,他咬着牙,拒绝半途而废,“区区半个时辰的马步,我能应付得来,不用管我。”

长安啃了口红薯,“哦,那你加油啊,一会儿先生就该来授课了。”

朱长春:我现在服软,会不会有些丢人。

长安三两口就吃完了红薯,把坐着的凳子踢到朱长春身下,“赶紧坐着吧,院子里没别人,就说了让你慢慢来,先站一盏茶的时间。”

朱长春一屁股坐在凳子上,长出了一口气,“咱们一起学的,你能扎半个时辰,我为何只扎一盏茶。”

长安:“我每日都会从家里跑着来,哪怕如今住的近了,可跑到东宫也要小半个时辰,再加上从宫门口走过来,也是很锻炼体力的。”

朱长春:“我从屋里走过来,不过百余步。”

“不如这样,我去东宫门口等你,咱俩再一起跑过来。”

长安:“好啊。”

跑跑也好,出力多,吃的就多,长得也就结实了,到时候长安也就敢给他用些稀释后的养身药丸,不说能活到九十九吧,至少不会留下个叉烧儿子就英年早逝了。

朱长春觉得缓过劲儿了,就问长安:“午膳想吃什么,让小厨房去做。”

长安:“吃叉烧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