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快穿:女主就要活着 > 第27章 锦鲤福女关我什么事27

翌日,等长安到了东宫侧门的时候,朱长春果然等在了那里,一脸等着表扬的得意神情。

长安不走心的夸了句真棒。

俩人当真是沿着宫墙根儿,一路慢跑到了求知苑,长安还好,朱长春还有些气喘。

长安:“的确是比我平日里走着过来快,你咋这么累,对了,你是怎么过去的?”

朱长春有些不好意思道:“我走过去的,走到一半,大伴就背着我了。”

长安努力不让自己变脸,“那也很好了,不如这样吧,明日你慢慢走到宫门口,不要着急,然后咱们再一起跑回来好吗?”

“事缓则圆,欲速则不达,我们有大把的时间,不要着急,伤到自己就得不偿失了。”

朱长春没说话,等下午去演武场射箭的时候,长安就发现他的胳膊有些抖。

长安:“你晚上偷偷练习拉弓了?”

朱长春有些惆怅:“二叔说他像我这么大的时候,已经能骑着马去打猎了......”

长安:所以他武力值高,都是用脑子换来的。

朱长春再次郁闷:“听说皇爷爷也是从小就弓马娴熟......”

长安恍然,这是因为当今是马上帝王,且赵王也因为骁勇善战备受宠爱,所以朱长春才会有些想偏了。

可并不是每个帝王,都要如战神转世,或者是文曲星附身的,那都不是成为皇帝的必须项。

身体康健,会骑马拉弓即可,真要亲征,也能当个吉祥物鼓舞士气,又不是非要百步穿杨。

至于咬文嚼字,又不用去考状元,就是以后,也会有人负责拟诏,没必要非要学得那么文采翩然。

偌大的演武场空旷至极,朱长春还是小小声的问:“那你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长安:“我觉得是骨气。”

朱长春喃喃:“骨气......”

长安接过他手里的弓,“今日先不练了,先去找太医给你看看胳膊吧。”

朱长春嘴硬:“我胳膊没事。”

长安:“等以后有事的时候,再去看就迟了。”

朱长春被长安按在求知苑,内侍全幅去请了太医,一看果然是有些拉伤,给做了冷敷,又敷了药,叮嘱这几日不要再用力过猛。

皇长孙练习弓箭拉伤胳膊这件事,被朱长墉人小嘴快的说了出去,不只是太子妃遣人来看,连徐皇后也惊动了。

内侍全福被打了板子,伺候的人也都被罚了跪,长安也没跑得了,手心挨了十戒尺,整个左手都肿起来了。

朱长春拿着从太医令那里讨要来的药膏,一边看长安抹药,一边默默垂泪。

朱长春:“对不起......”

长安:“没有什么对不起的,身为伴读,这些都是应该的。”

朱长春:“这是不是就像你骂过的,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长安:“是不是的不重要,现在的问题是,长墉公子是如何知道这件事的呢?”

朱长春低着头,捏的手指都泛青了,“我会去查的。”

长安没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身在天家,还是同父异母,就不要想着兄友弟恭了,这种天真的想法早日破灭,以后才不会在意那些人。

不在意是不可能的,长安让发财去跟着朱长墉几日,摸准了他的行动轨迹后,就在他去御花园的必经之路上,挂了个伪装过的马蜂窝。

朱长墉那几日对蹴鞠尤为感兴趣,看到树上挂了个闪亮的圆球,就吵着要身边的人摘下来。

结果一捅下来后才知道不妙,哪怕是内侍背着朱长墉狂奔,还是把他扎成了个猪头。

朱长墉哭得像个智障,脑子却没断线:“这个季节,怎么还会有马蜂呢?”

他在屋里哭,伺候的人在院子里挨罚,一如当初的长安和全福他们。

长安:“没必要和长墉公子较劲,他现在认不清状况不要紧,等到......他自会知道这其中的差别。”

朱长春知道长安的意思,是说他被册立太孙之后,可是,太孙之位,也不是容易得到的。

长安:“那咱们就再加些筹码。”

长安带着朱长春一起,跑遍了东宫的小厨房,还去了御膳房转悠,俩人叨叨咕咕的,长安口述,全福在一旁实验,终于在冬至前弄出了长安说的东西。

当下宫里所用的木炭,材质上颇有差异,有长装炭和白炭之分,其中又尤以长装炭,即所谓“红螺炭”为最上乘,气暖耐久,灰白而不爆,主要是给贵人们使用。

长安在朱长春这里用过一次后,就无法忍耐家里的松木炭了。

可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松木炭也是金贵的东西,是万万用不起的,他们燃料的主要来源是“石炭”,也就是煤。

而煤这种东西,也被用在皇宫内府的烹饪和取暖中,比如御膳房和御茶房用的燃料就是煤炭,普通宫人睡觉的屋子也是用煤炭取暖,就连皇宫各个办事机构的小厨房里,用的都是煤炭。

因此很多地方还有专门的“煤户”和“煤丁”,负责为京城送煤。

而现在所用的煤炭,也已经有了圆柱形的煤饼,煤砖和煤团也很常见。

长安就是在此基础上,弄出了蜂窝煤。

相较于实心的煤炭,均匀分布着十几个孔洞的蜂窝煤,着火迅速,火力旺盛,无烟无味且燃烧充分,极大的缩减了消耗量,也节约了很大的开支。

朱长春前脚带着蜂窝煤去找了皇上,后脚就有内侍狂奔着去请户部和工部以及内务府大人们了。

朱长春回来的时候,面带红光,一见长安就按捺不住的开心。

长安看着他手里攥着的玉佩,垂下的明黄色丝线无比显眼,也是开怀不已。

翻过年就是当今即位的第三年,也就是永乐二年,年仅九岁的皇长孙被册封为太孙。

朱长春的身份已定,长安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

因为在太孙搬到文华殿读书时,长安也接到了伴读的旨意,这份盖了大印的明文圣旨,成为了她踏入宫廷的又一个阶梯。

日子顺了心,过起来就格外的快,长安就眼看着朱长春的个头慢慢超过了自己,而这一晃就是五年的时间。

朱长春八岁的时候,就和长安探讨过,长辈喜欢什么样的孩子,那时长安说的是有孝心的后辈。

朱长春十四岁这年,再一次问了长安同样的问题,“皇上喜欢什么样的后辈呢?”

长安:“自然是喜欢像他的。”

朱长春摸了摸自己的脸,惹得长安笑出了声。

长安:“外貌是最无关紧要的,这个像,指的是你要继承他的意志,延续他的策略,完成他未竟的心愿,你要让他知道,你才是整个王朝的继承者,是他野望的延续和扩展。”

朱长春看着长安,问出了他一直好奇的问题:“长安,你想要什么呢?”

长安抬头,很郑重的看着他,“太孙殿下,我也想有朝一日,穿红戴紫的立在朝堂之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