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山外吹来的风 > 第300章 夜校烛光明,村人论道情。传承公义志,聚力踏新程

夜幕如一块硕大无朋的黑色绸缎,沉甸甸地自苍穹垂落,将整个世界温柔地裹藏其中。星辰仿若细碎的钻石,疏密相间地镶嵌于无垠的天幕之上,闪烁着清冷而璀璨的光芒,静静地俯瞰大地,见证着人间的种种故事。茅山涡村,这座宁静质朴的小村庄,宛如被大自然轻轻放置在这片土地上的稀世珍宝,此刻正沉浸在一片静谧祥和的氛围之中。一层淡淡的银纱,仿佛是月光精心编织的梦之网,轻柔地覆盖着村庄的每一个角落,为其增添了一抹神秘而柔和的色彩。万籁俱寂之际,唯有村子边缘那间简陋的土坯房内,透出明亮耀眼的灯火,恰似黑夜里永不熄灭的灯塔,坚定而执着地散发着光芒。这光芒不仅照亮了土坯房内的方寸之地,更如同一束温暖的希望之光,深深地照亮了村民们心灵的每一个角落,驱散了他们内心深处因生活的疲惫与未知而滋生的迷茫和不安。

土坯房内,正是夜校的课堂所在。昏黄而柔和的灯光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古老而神秘的故事,为这狭小的空间增添了几分温馨与安宁。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却真切可感的力量,那是村民们对知识的炽热渴望,恰似干渴的旅人对清泉的向往;是他们对公正的执着追求,仿佛是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人对光明的不懈探寻;更是他们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期待,犹如即将破土而出的种子对春天的期盼。这种力量在房间里缓缓流淌,将每一个人紧紧相连,形成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磁场。

我,稳稳地站在由几块粗糙木板拼凑而成的简易讲台上。灯光映照下,我的身影被拉得修长而坚毅,宛如一棵在狂风中依然挺立的苍松,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小小的知识天地。我的眼神明亮而坚定,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引领着大家穿越心灵深处层层叠叠的迷雾,探寻光明的方向。

“公平与正义,这两个词乍一听,或许让人觉得抽象晦涩,宛如夜空中遥不可及的星辰,难以捉摸。但实际上,它们就隐匿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如同春雨般无声地滋润着我们生活的每一寸土地。” 我的话语温和而有力,好似春日里轻柔的微风,携带着希望的种子,轻轻地撒落在每一个人的心田,让希望的幼苗在人们心中悄然生根发芽。“就拿咱们村里的事来说,平日里我们对待邻居,是否真诚友善、和蔼可亲?这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交往,实则蕴含着公平与正义的影子。当我们处理村中事务时,能否秉持公正无私、不偏不倚的原则?这直接关系到每一个村民的切身利益,是公平与正义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体现。再看看我们周围这片土地,大自然慷慨地馈赠给我们肥沃的土壤、清澈的水源和清新的空气,我们在尽情享受的同时,是否心怀感恩,回馈和保护这片养育我们的土地?这同样是公平与正义的一种表现。”

讲到这里,我脑海中浮现出包拯 “直逆龙鳞弹皇亲” 的典故,便接着说道:“北宋时期,包拯铁面无私,为了维护朝堂的公平正义,不惜多次冒犯龙颜。当时卖官之风盛行,有些奸吏通过后妃关系加官晋爵,包拯对此深恶痛绝,多次上奏仁宗,要求杜绝这种内外勾结、贻误朝政的行为。他还多次弹劾外戚大臣,哪怕唾沫星子溅到仁宗脸上,也毫不退缩。正是因为有包拯这样的人,公平正义才得以在那个时代留存。而我们茅山涡村,也需要每个人成为公平正义的守护者。”

村民们或坐或站,自然而然地围成一个温馨和谐的圆圈,他们的脸上写满了认真专注与沉思感悟。每个人的眼神中都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思考,仿佛在这一刻,他们不仅仅是普通的村民,更是一群探寻真理的智者。

王婶,那位总是面带笑容的和蔼妇女,轻轻地抚摸着身旁小孙子的头,眼中闪烁着温柔慈祥的光芒,仿佛那光芒中蕴含着无尽的爱意和岁月的智慧。她微微抬起头,回忆着往昔的点点滴滴,缓缓说道:“你说得极是,我这心里啊,还清楚地记得那年发大水的情景。那洪水就像一头凶猛的野兽,肆虐着我们的村庄,来势汹汹,让人胆战心惊。但咱们全村人可没有一个退缩的,大家齐心协力,不分你我,青壮年们扛着沙袋去堵决口,妇女们则在家里烧水做饭,照顾老人和孩子。那时候,哪还顾得上自家的那点小利益,大家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要保住咱们的村子,保住咱们的家。在那危急时刻,咱们就是一个整体,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每一个人都为了这个家在拼命。”

宇文叔,一位皮肤黝黑、身材魁梧健壮的汉子,平日里沉默寡言,不善言辞,总是默默地用自己的双手为村子付出。此刻,他却也忍不住开口说道:“是啊,王婶说得对。那时候虽说生活条件艰苦,物质匮乏,但咱们的心是紧紧连在一起的。大家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再大的困难在咱们面前都不算啥。就像宇文大哥带着我们几个去山上找草药,为受伤的村民治病,那山路崎岖难行,好几次都差点摔下山崖,但谁也没有放弃。可如今日子逐渐好过了,反倒不知为何,少了那份曾经珍贵无比的凝聚力。我觉得,你办的这个夜校,就是要把咱们曾经离散的心再重新紧密拉回来,让咱们茅山涡村的精神再次焕发出耀眼的光彩,重铸往昔的辉煌。”

房间内的气氛愈发浓烈炽热,仿佛是燃烧的火焰,将每一个人的心都紧紧地包裹其中。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沉浸于往昔那些温馨美好时光的回忆之中,那些曾经一起度过的艰难岁月和欢乐时刻,此刻都成为了他们心中最宝贵的财富。同时,他们也开始深入思考如何在现代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中,继续传承和大力发扬那份纯真质朴的信仰与团结一心的强大力量。

这时,村里的老教师李大爷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缓缓地说道:“我在这村里教了大半辈子书,看着咱们村的孩子们一个个长大成人。以前,咱们虽然穷,但孩子们都很懂事,知道尊敬长辈,互相帮助。就说那次村里的学堂屋顶漏雨,孩子们二话不说,跟着大人一起上山砍树,回来修补屋顶。这就是咱们村的好传统啊!现在,咱们不能让这些好传统丢了。”

年轻的媳妇阿兰也红着脸说道:“俺觉得,以后咱们可以多组织一些村里的活动,像以前那样,大家一起过节,一起干活,感情自然就深了。上次村里组织的采摘节,大家一起摘果子,一起卖,可热闹了,也让俺们这些年轻人更有干劲了。”

我静静地听着大家的发言,心中满是欣慰与感动。我知道,这仅仅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真正严峻的挑战还在后面,等待着我们去一一攻克。但此刻,看到村民们眼中那重新燃起的希望之火,我坚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大家说得都很精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大家的热情与坚定决心。” 我的声音中透露出几分难以抑制的激动,眼神中闪烁着泪光,那是感动与希望交织而成的光芒。“但请大家务必铭记,公平与正义的真正实现,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努力,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微之处不断践行。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证明茅山涡村不仅是一个地理位置上的实体,更是一个充满爱与正义的精神家园,是我们心灵的归宿。”

夜已深,土坯房内的灯火依然明亮。村民们带着满满的思考和希望,陆续离开了夜校,各自回到家中。他们的身影在夜色中渐渐模糊,但那一颗颗被点燃的心,却在黑暗中闪耀着光芒。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茅山涡村发生了许多微小却温暖的变化。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村庄的土地上时,村民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各自忙碌,而是会互相问候,分享着生活中的点滴。孩子们在上学的路上,会主动帮助老人提东西,年轻人也会主动去帮助那些劳动力不足的家庭干农活。

村里的公共区域,以前总是垃圾乱扔,现在大家自发地组织起来,进行清扫和整理,还种上了花草,让村子变得更加美丽。在一次村里的土地分配问题上,大家不再像以前那样争吵不休,而是坐在一起,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共同商讨出了一个让大家都满意的方案。

然而,改变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随着村子与外界的联系越来越多,一些新的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一些年轻人受到外面世界的诱惑,开始觉得在村里的生活太过平淡,想要离开去外面闯荡,这让村里的一些长辈们感到担忧。

一天晚上,在夜校里,气氛有些凝重。一位年轻的小伙子小张低着头说:“我想去城里打工,听说那里能赚更多的钱,机会也多。我不想一辈子就待在这个村子里,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

他的话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村民们开始议论纷纷。王婶着急地说:“孩子,外面的世界虽然好,但咱们村也不能没有人啊。你走了,家里的地怎么办?”

宇文叔也皱着眉头说:“小张,你要想清楚啊。咱们村现在正在发展,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的。你要是走了,就错过了村里的这些变化。”

我看着大家,沉思了片刻,然后说道:“小张,我理解你的想法。外面的世界确实很精彩,但我们也要看到村里的潜力。现在我们正在努力让村子变得更好,我们需要每一个人的力量。你在外面学到的东西,也可以回来帮助村子发展。就像现在很多乡村,年轻人出去闯荡后,带着新技术、新观念回来,让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咱们茅山涡村也可以这样。”

小张听了大家的话,陷入了沉思。他想起了小时候在村里的快乐时光,想起了大家一起面对困难时的团结,心中有些犹豫。

这时,村里的另一位年轻人小李站了起来说:“我觉得小张说得对,我们可以出去闯荡闯荡,开阔眼界,然后回来把村里建设得更好。我们不能固步自封,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大家听了小李的话,觉得也有道理。我点了点头说:“好,既然大家有这个想法,我们可以支持。但我们也要有个约定,不管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我们茅山涡村的精神,不能忘记我们追求的公平与正义,要把外面的好经验、好技术带回来,让我们的村子变得更加繁荣。”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村里的一些年轻人陆续离开了村子,去外面寻找机会。但他们走之前,都承诺会回来。而留在村子里的人,也没有放弃努力,他们继续在村里发展农业、手工艺等产业,同时也加强了对孩子们的教育,希望他们能成为村子未来的希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村子里的变化越来越大。出去的年轻人有的在外面学到了新的种植技术,回来后带领大家改良农作物,提高了产量和质量;有的学会了电商知识,帮助村里的农产品打开了销路,让村子的经济收入有了显着的提高。

村里的文化建设也越来越好,夜校不仅开设了文化课程,还增加了一些技能培训课程,让村民们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时,村里还组织了各种文化活动,如文艺表演、体育比赛等,让村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然而,就在村子蓬勃发展的时候,又遇到了一个新的挑战。一家大型企业看中了村里的一块土地,想要在这里建厂。这本是一个发展经济的好机会,但企业提出的一些条件却让村民们感到担忧。他们担心企业的建设会破坏村里的环境,影响大家的生活质量。

在一次村民大会上,大家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企业代表信誓旦旦地保证:“我们会采取最先进的环保技术,确保不会对村子的环境造成任何破坏。而且,工厂建成后,会为村里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带动村子的经济发展。”

村民老吴却冷哼一声,说道:“说得好听!河南南阳唐河县的村民,发现工厂污染耕地后去举报,不仅没解决问题,还被企业反咬一口,被判敲诈勒索。我们怎么能相信你们?”

我站出来说道:“老吴说得有道理,我们不能盲目相信。但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错过这个发展的机会。我们可以成立一个监督小组,由村民代表和专业人士组成,全程监督企业的建设和生产过程。一旦发现有污染环境的行为,立即要求企业整改。”

企业代表有些不悦地说:“这会增加我们的成本和管理难度。”

我直视着他的眼睛,说道:“比起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这点成本又算得了什么?我们茅山涡村,一直追求公平与正义,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绝不能以牺牲环境和村民的利益为代价。”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双方最终达成了协议。企业同意接受监督小组的监督,村民们也同意企业在村里建厂。

在工厂建设的过程中,监督小组认真履行职责,确保企业按照承诺进行建设。茅山涡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守护住了自己的绿水青山。而那夜校的灯火,依旧在每一个夜晚闪耀,照亮着村民们前行的道路,见证着茅山涡村的变迁与成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