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山外吹来的风 > 第301章 夜校议纷纭,谋村意万钧。权衡兴与护,共富启新晨

当暮色像浓稠的墨汁,缓缓浸透那间夜校时,煤油灯昏黄的光晕在墙壁上不安地跳动,仿佛预示着一场激烈交锋的到来。村民们像被无形的绳索牵引,从村子的各个角落汇聚于此,屋内的空气被紧张与凝重填得满满当当,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对村子未来的关切与迷茫。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咱茅山涡村穷得太久了,就像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者,好不容易看到了一丝曙光。企业来投资建厂,就是那道能照亮前路的光,能让咱们一下子富起来!能给娃们更好的生活,让咱们都过上好日子,为啥不抓住?” 王大力猛地站起身,粗壮的手臂在空中有力地挥舞,仿佛要抓住那近在咫尺的富裕生活,他古铜色的脸庞因激动而涨得通红,眼神中燃烧着对未来的热切渴望。

“不行!绝对不行!” 张老爷子气得浑身发抖,手中的拐杖重重地敲击着地面,发出沉闷的声响,“咱们怎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那几个臭钱?看看隔壁村,为了发展工业,把好好的一条河弄得污浊不堪,鱼虾绝迹,空气恶臭。这是自毁家园!咱们得为子孙后代着想,不能走他们的老路!” 老人的声音微微颤抖,浑浊的双眼中闪烁着对村子未来的深深忧虑,岁月在他脸上刻下的皱纹,此刻仿佛也在诉说着对这片土地的眷恋与担忧。

我静静地站在讲台上,目光扫过台下情绪激动的众人。这些熟悉的面孔,有的因生活的重压而刻满沧桑,有的因对未来的期待而充满朝气。待喧嚣稍稍平息,我清了清嗓子,说道:“《六尺巷》的故事大家都听过,邻里之间尚知相互礼让,以和为贵。咱们如今面对村子发展的难题,更应权衡利弊。公平与正义,是咱们村子的根基,就像大树的根,不能动摇;但同时,咱们也要为村子的长远发展考虑。盲目拒绝企业投资,可能错失发展良机;可轻易答应,若环境遭到破坏,咱们就成了村子的罪人。我们得和企业谈判,让他们在建设工厂的同时,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守护住咱们的绿水青山。这绝非易事,但为了茅山涡村的明天,我们必须迎难而上!” 我的声音沉稳而坚定,希望能像一束光,穿透这弥漫的迷雾。

村民们听了我的话,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有人微微点头,若有所思;有人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经过一番讨论,大家推选了沉稳干练的宇文叔、心思细腻的王婶和年轻有冲劲的小李作为代表,去和企业谈判。

谈判桌上,气氛紧张得如同绷紧的琴弦。企业代表拿出初步的建厂方案,对环保措施却只是轻描淡写。宇文叔眉头紧皱,目光如炬,严肃地说:“这可不行!我们村的山水,是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根基,绝不容污染。你们必须拿出详细、可行的环保方案,否则一切免谈!” 王婶也在一旁附和:“没错!你们还得保证给村民提供就业机会,不能只想着自己赚钱,我们也要跟着受益!” 企业代表们面面相觑,显然没料到村民们如此坚决且有想法。

经过多轮艰难的谈判,企业代表们最终被村民们的执着和对村子的热爱所打动,同意了村民们的条件。工厂顺利建成,先进的环保技术让村子的绿水青山得以保全,还为村民们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年轻人有的成为技术工人,有的负责物流运输,村民的生活逐渐富足起来。

时光如潺潺流水,带走了曾经的贫困与忧虑。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金色的阳光如同细密的丝线,轻柔地洒落在茅山涡村的每一个角落。孩子们像欢快的小鹿,蹦蹦跳跳地朝学校跑去,书包上的小铃铛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仿佛在演奏着一曲充满希望的乐章。教室里,朗朗的读书声宛如天籁,承载着村子未来的希望。

大人们扛着农具,走向田间地头。老张头熟练地挥舞着锄头,翻松土地,豆大的汗珠从他额头滚落,滴在肥沃的土地上。他望着眼前这片土地,眼中满是对丰收的期待,喃喃自语:“今年这庄稼肯定能长得好,咱这日子也越来越有盼头了。” 李婶笑着回应:“是啊,多亏了大家一起努力,村子越来越好,这日子也越过越甜。”

村口,几位老人悠闲地坐在那里,享受着温暖的阳光。张老爷子手中拿着那把陈旧却干净的蒲扇,轻轻扇着风。微风拂过,他脸上的皱纹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想当年,闹饥荒的时候,大家饿得前胸贴后背,为了一口吃的,邻里之间差点闹得不可开交。” 张老爷子感慨地说,“后来,还是村长带着大家互相帮扶,才熬过了那段艰难的日子。” 旁边的赵大爷点点头:“没错,团结就是力量。就像现在,咱们一起和企业谈判,才让村子有了今天的变化。”

不远处,几位老人围坐在一起下棋。棋盘上,棋子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温润的光泽,承载着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每落下一子,都会引发一阵爽朗的笑声和互相打趣的话语。那笑声清脆响亮,在村口的上空回荡,驱散了生活中的阴霾。

就在这时,我站出来,目光坚定地看着大家,说道:“各位乡亲们,咱们村这些年有了不少起色,但要想实现真正的长远发展,还得从实实在在的小事做起。咱们成立一个‘爱心帮扶队’吧。村头的李奶奶,年事已高,无儿无女,独自守着那间破旧的老房子。上次我去看望她,屋里冷冷清清,毫无生气。李奶奶坐在床边,眼神空洞无助,我的心像被针扎了一样。还有村尾的老赵家,孩子生了重病,家里积蓄花光,还欠了外债。老两口既要忙着农活,又要操心孩子的病情,实在是艰难。”

“咱们成立帮扶队,轮流排班,给李奶奶送可口的饭菜,帮她打扫屋子,陪她唠嗑,让她不再孤单。定期给老赵家送生活用品,农忙时一起帮他们干农活,让他们能安心照顾孩子。咱们送去的不仅是物质帮助,更是一份温暖的情谊。要让李奶奶、老赵家,以及村里所有需要帮助的人知道,村子就是他们的依靠,咱们是一个血脉相连的整体。只有相互扶持,咱们茅山涡村才能越来越好,越来越有凝聚力。”

我的话刚说完,人群中响起一阵议论声。这时,王二虎站出来,皱着眉头说:“这帮扶队是好,但大家都有自己的事要忙,哪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而且,万一有人偷懒不干活,怎么办?”

我看着王二虎,耐心地说:“二虎,我理解你的顾虑。但咱们想想,当初和企业谈判的时候,不也是克服了重重困难,才让村子有了今天的发展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但只要咱们齐心协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咱们可以制定详细的排班表,明确每个人的职责,互相监督。我相信,只要大家心怀善意,就一定能把帮扶队办好。”

王二虎听了我的话,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你说得对,咱们不能因为一点困难就退缩。我愿意加入帮扶队,尽自己的一份力。”

接着,我又说道:“还有,咱们得设立一个公正公开的议事会。就像上次村里修路,有些村民的想法没机会说出来,结果路修得不尽人意。要是有了议事会,不管大事小事,都能摆在明面上讨论。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然后投票决定。这就好比古棣壮寨的‘呗哝议事会’,把开会变成聊天,让大家畅所欲言,真正做到公平公正,让每个人都感受到自己是村子的主人。”

村民们听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经过一番讨论,大家推选了几位德高望重的村民作为议事会成员,负责组织和协调各项事务。

在之后的日子里,“爱心帮扶队” 和议事会发挥了重要作用。李奶奶的脸上渐渐有了笑容,老赵家的生活也逐渐好转。村子里的矛盾纠纷减少了,邻里关系更加和谐。茅山涡村就像一艘扬帆起航的船,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破浪前行。但我们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还会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我们。不过,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步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