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山外吹来的风 > 第327章 村陷阴谋扰,民怀守土情。齐心驱恶影,根固梦终明 。

那辆黑色轿车碾过满地碎叶时,我分明听见整个村庄的骨骼都在发出呜咽。它像条吐信的毒蛇,载着李明辉的阴谋消失在蜿蜒山道尽头,却在我们心间投下更浓重的阴霾。老杨头攥着烟杆的手青筋暴起,烟灰簌簌落在裤腿上,烫出几个焦黑的窟窿。

\"当年我爹带着全村人跟山洪斗,腰都快累折了也没皱过眉头。\"他忽然开口,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现在倒好,跟自个儿人斗上了。\"

我望着他浑浊的眼球里映出的残阳,忽然想起村口那棵百年老槐。去年雷劈断了它半面身躯,裸露的木质里竟渗出琥珀色的汁液,像极了凝固的泪。

小李\"蹭\"地站起来时,惊飞了檐下打盹的麻雀。这小子,总让我想起二十年前那个暴雨夜。当时山洪冲垮了石拱桥,我爹举着火把冲进雨幕,身后跟着十几个精壮汉子。他们浑身湿透,肌肉在闪电下泛着青光,像极了远古部落的战士。

\"我来设计宣传册!\"小李的拳头砸在八仙桌上,震得茶碗叮当响,\"要让人看一眼就忘不了!\"

我注意到他脖颈暴起的青筋,像极了那年我爹背回受伤的山羊时,在月光下闪烁的汗珠。那只羊后来成了全村人的救命粮,而我爹的脊梁从此再没挺直过。

我们围坐在老槐树下时,月光正把斑驳的树影绣在宣传册草稿上。小芳婶的铅笔突然顿住,指尖在泛黄的纸页上洇出泪痕:\"那年端午,咱们还在河里赛过龙舟呢。\"

她的声音轻得像柳絮,却让所有人心头一颤。我闭眼就能看见:十六岁的小芳婶穿着碎花袄,辫梢系着红头绳,在鼓声中划桨如飞。那时的河水能照见云影,现在却连倒影都吞没不了。

老杨头忽然哼起小调,调子古怪又凄惶。他说这是当年戍边老兵留下的\"望乡曲\",每个音符里都裹着黄土。我们谁也没说话,只有晚风在纸页间穿梭,把未干的墨迹吹成泪痕。

忽然,小李的电脑屏幕亮起,照出我们叠影的脸。那些手绘的村庄图景在光影中流转,老屋的炊烟、孩童的纸鸢、还有——小芳婶突然抽气:\"等等!这张图里怎么有化工厂?\"

我们凑近细看,果然在稻田边缘藏着座灰色建筑。小李的手指在键盘上翻飞,调出卫星地图:\"三个月前还没有……\"他的声音突然变调,\"看这里!\"

屏幕上的热成像图显示,地下埋着蜿蜒的管道,像毒蛇钻入村庄的心脏。老杨头的烟杆\"当啷\"坠地,火星在干草堆里炸开细小的火花。

我踏上寻求援助的路时,口袋里装着全村人凑的盘缠——三十七块六毛,还有老杨头塞进来的半块银元。他说这是光绪年间留下的,能辟邪。银元在掌心发烫,烫得我眼眶发酸。

城里的高楼像墓碑林立,环保局的玻璃门映出我的倒影:沾着泥点的布鞋,磨破的袖口,还有眼角刀刻般的皱纹。接待员打量我的眼神,让我想起当年给地主家交租时,账房先生拨弄算盘的样子。

\"材料放这儿吧。\"她连头都没抬。

我攥着那沓用作业本纸订成的材料,忽然想起小李说的\"网络\"。我摸出揣了三天的智能手机,屏幕上\"4G\"标志亮着,却像团冰冷的火。

在第三十六次被挂断电话后,我在天桥下遇见了老教授。他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衫,正在喂流浪猫。猫粮罐头上印着\"有机食品\"的字样,在暮色中泛着微弱的光。

\"小伙子,\"他忽然开口,\"你手里攥着的,可比这些猫粮金贵多了。\"

我愣愣地看着他,直到他指着材料上的红手印:\"这是民心啊。\"他的声音混着猫儿的呼噜声,\"当年我在黄土高原搞调研,见过整个村子的人用血在联名信上按手印。那血印子比朱砂还艳,比朝阳还亮。\"

专家们来的那天,整个村庄都在颤抖。老杨头天不亮就蹲在村口,烟杆上的铜锅映着晨露,像面小镜子。当第一辆越野车扬起尘土时,他忽然站起来,烟灰簌簌落在裤腿上,烫出几个焦黑的窟窿。

讲座上,老教授指着卫星图:\"看见这些红色区域了吗?是地下水污染带。\"他的手突然攥成拳,\"但看见这些绿色了吗?\"拳头展开,掌纹里躺着枚银杏叶,\"是希望。\"

人群骚动时,我忽然注意到小芳婶。她怀里抱着三岁的孙子,孩子正把宣传册撕成碎片往空中抛。纸页纷纷扬扬,像一群白蝶。小芳婶不恼,反而跟着笑,笑声混在专家们的讲解声里,像首古老的歌谣。

\"乡亲们!\"我站上石磨,脚底传来熟悉的震动,\"咱们脚下踩的不是土,是祖宗的骨血!\"我举起老杨头的银元,\"这银子能辟邪,但辟不了心里的魔!\"

人群突然安静,连孩子也停止嬉闹。我看见无数张脸转向我,眼神里闪着同样的光——那是火种,是刀锋,是茅山涡村最后的脊梁。

胜利来得比想象中艰难。当挖掘机轰鸣着碾过稻田时,老杨头突然冲向驾驶室。我抱住他腰的瞬间,摸到满手的老茧和骨头。他像头发怒的狮子,吼声震落树上的知更鸟:\"这是俺爹的坟地!\"

我们谁也没想到,李明辉的狗腿子会半夜纵火。火舌舔舐着老槐树时,我正和小李在村东头巡逻。火光映红半边天时,我听见小芳婶的尖叫:\"孩子!孩子还在屋里!\"

我冲进火场时,房梁正砸下来。忽然有双手托住我后背,是小李。他的脸被熏得乌黑,眼睛却亮得吓人:\"叔!先救孩子!\"

当我们把孩子抱出来时,东方的天空已经泛白。晨雾中,老槐树焦黑的枝干上,竟绽开一朵白色的菌花。老杨头跪在树前,浊泪滴在树根上,洇出深色的痕迹。

\"这树,怕是成精了。\"他喃喃自语。

我忽然想起老教授的话:\"最顽强的生命,往往藏在最不起眼的角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