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山外吹来的风 > 第333章 饕餮吞残阳, 鼎铸忠魂血。 菌花噬腐恶, 井照千年月。

残阳如熔金,将茅山涡村染成妖异的绛红色。我站在村口老槐树下,看着李明辉那辆黑色奥迪碾过满地菌花,车尾气在暮色中化作青面獠牙的饕餮。这畜生吞了半座村子的坟地,此刻正打着饱嗝往县城驶去,后座上躺着县长千金订婚宴的请柬,烫金纹路在夕阳下泛着腐肉的光泽。

\"张守拙!\"李明辉突然摇下车窗,翡翠尾戒在方向盘上敲出脆响,\"明日晌午,县里来人丈量土地。你若聪明,就该学学这老槐树——\"他指了指被雷劈焦的枝干,\"该断则断!\"

我弯腰拾起块带血的石头,那是今晨王寡妇在祖坟前磕头留下的。血迹已渗进石缝,像极了三十年前我爹为护桥墩被钢钎刺穿的掌心。\"李总可知,这槐树是洪武年间栽的?\"我掂量着石头,\"当年朱元璋屠功臣,有棵槐树突然拦住御驾,说'君不可滥杀忠良'。你猜怎么着?\"

李明辉脸色骤变。我猛地掷出石头,车窗应声而裂,血石嵌进真皮座椅:\"那树根须扎进十八层地狱,专吸贪官污吏的黑心肝!\"

子夜,李氏祠堂灯火通明。我踹开朱漆大门时,李明辉正踩着祖宗牌位给开发商倒酒。满桌鲍鱼熊掌间,赫然摆着化工厂环评报告。

\"诸位乡亲,\"他举起酒杯,翡翠戒指在琉璃灯下泛着绿光,\"古有商鞅变法,今有明辉开疆。这杯酒,敬咱们村的'改革开放'!\"

我夺过酒杯泼在地上,酒液渗进\"李氏宗亲\"的牌位缝里:\"商鞅变法先变己心,李总变法先变祖坟?\"转身抄起供桌上的族谱,\"洪武三年,李家先祖李善长立规矩:'宁舍万亩田,不毁半寸山'。如今这族谱,倒成了擦屁股的草纸?\"

突然,人群中窜出个黑影。是小刚,那个爹妈卧病在床的穷小子。他攥着李明辉塞的信封,里面是给老娘换肾的三十万支票。

\"张老师,对不住……\"他膝盖一软跪在地上,支票飘到供桌下沾满鸡血。

我扶起他,指尖触到支票上\"器官买卖中介费\"的暗纹:\"小刚,你可知这钱沾着多少孩子的血?城南黑市,一个肾够买下半条街!\"

话音未落,祠堂梁柱突然发出呻吟。抬头望去,百年檀木梁上竟渗出暗红血珠——正是李明辉强拆老井时,压死的那窝蝙蝠的血。

暴雨倾盆那夜,我带着村民在青石河堤上筑起人墙。李明辉的推土机在泥泞中咆哮,探照灯将雨幕撕成碎片,照出对岸化工厂排污管像条剧毒的蝮蛇。

\"张守拙,你挡得住推土机,挡得住时代潮流吗?\"他站在履带上,定制西装滴水不沾,\"知道县里怎么评价你们吗?'阻碍发展的绊脚石'!\"

我脱下蓑衣,露出脊梁上狰狞的伤疤——那是九八年抗洪时,替全村挡洪水留下的烙印。\"李总可知刑天舞干戚?\"我抓起把河泥拍在胸口,\"头可断,志不可屈!这河堤就是我们的干戚,这满河泥沙就是我们的铠甲!\"

突然,小芳婶抱着牌位冲进雨幕。她丈夫的灵位在暴雨中泛着幽光,身后跟着二十三位抗洪烈士的遗孤。孩子们举着火把,在雨中围成不灭的圆环。

\"李明辉!\"小芳婶将灵位插进河堤,\"你拆得了房,拆得了天地良心吗?\"

李明辉突然踉跄后退,翡翠戒指掉进泥潭。他永远记得,十二岁那年发高烧,是小芳婶用祖传银元换来盘尼西林——那枚银元此刻正嵌在灵位底座,泛着青冷的寒光。

化工厂爆炸那夜,我背着老杨头冲进火海。浓烟中,李明辉蜷缩在保险柜前,怀里紧护着个铁盒——不是账本,而是村民们三十年前摁满血手印的修桥联名信。

\"他们……他们要烧了这个……\"他咳出黑血,翡翠戒指在火光中碎裂,\"当年说好要建希望小学的……\"

老杨头突然挣脱我,用身体扑灭铁盒上的火苗。老人后背烧得滋滋作响,却把联名信举过头顶,如同捧着圣经的信徒:\"李家小子,看看这血印!你爹当年为捞掉进钢炉的入党申请书,被铁水吞了半边身子!\"

火光中,我分明看见李明辉西装内袋飘出张泛黄照片——竟是三十年前我爹带他修桥时的合影。照片背面用铅笔写着:\"明辉,桥要修,心更要正。\"

春分祭祖大典,我在老槐树下支起青铜鼎。李明辉穿着粗布衫赶来,尾指缠着黑布条,手里捧着化工厂废墟取的土样。

\"张老师,教我写忏悔书?\"他忽然跪下,火场燎伤的疤痕在晨光中泛红,\"不是给纪委,是给……给老井里的鱼,给王寡妇家的牌位……\"

我接过陶罐,将毒土倒进鼎中。鼎身饕餮纹突然泛起幽光,映出三十年前李明辉他爹跳进洪流抢修桥墩的身影。

\"看好了!\"我将族谱投入鼎中,火焰瞬间变成碧绿色,\"这是李家先祖在教你:人可穷,志不可短;财可贪,德不可丧!\"

李明辉突然发疯般撕开衣襟,露出胸口狰狞的烫伤疤痕——正是当年父亲遇难的位置。碧火中,疤痕竟化作刑天战纹,在他胸膛上舞出干戚之形。

立秋那天,村小来了个戴眼镜的考古学家。他说要在老井遗址建座博物馆,展柜里摆着三件展品:

熔化的翡翠戒指,断面露出\"德福砂石厂\"钢印;

焦黑的族谱残页,字迹间渗着蝙蝠血;

泛黄的化工厂排污图,背面是首童谣——

\"李家叔,挖井忙,挖出毒水染河床;

张家伯,筑堤墙,筑起人心不溃防;

小刚哥,别彷徨,莫让银元遮目光;

老槐树,发新秧,根魂扎在禹王乡。\"

考古学家推了推眼镜:\"这是李明辉的儿子在漂流瓶里写的。他说爸爸现在每天去老井打水,说井水能照见良知的模样。\"

我抚摸着展柜玻璃,忽然听见背后传来熟悉的脚步声。李明辉拎着青铜鼎走来,西装换成了葛布衫,尾戒处缠着草绳。

\"张老师,给新桥题个名?\"他递来刻刀,鼎中余烬未冷。

我接过刻刀,在井台青石上刻下三个朱红大字——

\"照心井\"

三年后,高铁从村后山梁呼啸而过,像条银色的巨龙。李明辉的生态农场里,老槐树菌花培育基地年产值破千万。每个包装盒上都印着句话:\"有些根,越腐烂越能滋养新生。\"

清明祭祖,我们在老槐树下立起青铜鼎。小刚的儿子踮脚念着鎏金铭文:

\"此鼎者,非金非木,乃二十三条忠魂所化。耳为脊梁,足为肝胆,饕餮纹乃心头热血所凝。凡过路者,见此鼎当知:可熔其身,不可毁其志;可蚀其骨,不可灭其魂。\"

起风了,菌花如雪纷飞。李明辉忽然解下草绳,露出新生翡翠般的苔藓——正沿着尾戒疤痕,在他手背蜿蜒成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