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山外吹来的风 > 第334章 古槐裂甲痕, 碎盏煅新魂。 金浪吞商贾, 血脉沃深根。

老槐树的枝桠在暮色中舒展,树皮皲裂的纹路里沉淀着六百年的风霜。我伸手抚过那些沟壑,指腹传来沙沙的刺痛感,像是触碰着茅山涡村世代相传的密码。李明辉的阴谋就像树根深处蠕动的蛴螬,正在啃噬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

村东头传来瓷器碎裂的脆响。我转身望去,阿杰家的院门敞开着,昏黄的灯光泼在青石板上。这个曾经最反对开发的小伙子,此刻正蹲在门槛上,脚边散落着摔成两半的紫砂壶——那是他爹临终前留给他的物件。

\"一尘哥,你说我是不是个孬种?\"阿杰的声音裹着酒气,喉结在月光下滚动。他怀里抱着个锈迹斑斑的铁盒,里面露出半截泛黄的契约,墨迹洇开如泪痕,\"李明辉的人今天找我了,说只要我签字,就能去县里的工厂当主管,还能把娃送到实验小学……\"

我蹲下身,拾起一片碎瓷。釉面上游动着青色的冰裂纹,像极了村口那条被污染的溪流。\"你记得铁柱叔吗?\"我忽然开口。阿杰的手指猛地抽动,铁盒\"咣当\"砸在地上。

\"那年山洪冲垮了南坡的梯田,铁柱叔徒手扒开泥石流救出被埋的春娥嫂子。\"我的指尖划过瓷片锋利的边缘,血珠瞬间渗出,\"他右手小指就是那时候折的,可他攥着断指对大伙说:'土地是咱的命根子,命都能豁出去,还在乎根手指头?'\"

阿杰突然暴起,铁盒里的契约在夜风中翻飞。我瞥见\"土地流转补偿协议\"几个黑体字,像乌鸦的爪印烙在泛黄的纸面上。\"他们说这是趋势!\"他嘶吼着,脖颈上暴起青筋,\"你看隔壁王家坳,整村搬迁后家家住楼房,娃儿们穿耐克鞋上学!\"

我抓住他挥舞的手腕,将带血的瓷片按在他剧烈起伏的胸膛上。\"你闻闻这血的味道。\"我逼视着他的眼睛,\"和铁柱叔救人时流的血一样腥,和守义叔抗捐时被火铳打穿胸口时流的血一样咸。这血里浸着咱们茅山涡的魂!\"

远处传来拖拉机的突突声,李明辉的皮卡车碾过村口的石桥。车灯扫过的瞬间,我看见阿杰瞳孔里映出的两点寒星,像受伤的野兽在黑暗中舔舐伤口。

第二日清晨,老槐树下聚满了村民。

李伯的拐杖重重敲在青石板上,震得露水簌簌坠落。\"昨夜我梦见守义了。\"老人的声音沙哑却坚定,\"他浑身是血,可手里攥着的不是断矛,而是你们婶子纳的千层底。\"人群中响起压抑的抽泣,几个媳妇子掏出蓝花布手绢抹眼睛。

阿莲突然从人群中挤出来,怀里抱着个褪色的竹编食盒。她打开盒盖,霉干菜混着艾草香在晨风中弥漫。\"这是我太奶奶留下的。\"她指尖拂过盒底模糊的\"同治年制\"印章,\"当年日军逼问八路军伤员下落,太奶奶就抱着这盒子跳了井。\"

人群炸开了锅。七十岁的王瘸子捶着假肢嚷嚷:\"我爹的假肢就是被土匪打断的!那年他们要抢村东的晒场,我爹扑在石碾子上喊:'要晒场先碾死我!'\"

我望着这些或佝偻或稚嫩的面孔,突然意识到守护家园从不是空洞的口号。就像老槐树盘根错节的根系,每一代人都把自己的血肉埋进泥土,滋养着后辈抽枝发芽。

李明辉的会议室里,烟灰缸已经堆成小山。

\"分化?分化个屁!\"他狠狠将钢笔摔在红木桌上,墨水在《茅山涡村整体开发规划书》上洇开,像朵畸变的黑牡丹,\"那个叫一尘的煽动村民搞什么'血脉契约',家家户户把祖传物件埋在祖坟前,说这是立'土地魂'!\"

他的合伙人老周转动着拇指上的翡翠扳指,镜片后的三角眼眯成缝:\"李总,要不咱们换个思路?听说县里要评'传统文化示范村',要是能把茅山涡包装成……\"

\"你疯了?\"李明辉猛地站起,椅子在地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那些破房子拆了盖别墅能赚多少?搞什么文旅项目,回本得等到猴年马月!\"

老周掏出手机划拉几下,屏幕蓝光映得他脸色发青:\"您看看这个——'空心村活化改造',政府补贴每亩八万!再加上民宿运营……\"他突然压低声音,\"而且您知道村民最吃哪套吗?他们不是要守祖业吗?咱们就打着'活态传承'的旗号……\"

我站在祠堂的祖宗牌位前,鼻尖萦绕着香灰与霉变的族谱气息。

阿杰的媳妇翠花抱着哇哇哭的孩子冲进来,鬓发散乱:\"一尘哥,阿杰不见了!只留了这个……\"她抖着手展开一张信纸,上面是歪歪扭扭的铅笔字:

\"一尘哥,我带娃去县医院验血型了。你说得对,咱茅山涡人的血里都带着祖传的倔劲。等结果出来,我就把协议撕了去派出所备案——李明辉他们能买通干部,可买不通咱们的血脉!\"

祠堂外忽然传来喧哗。我冲出去时,正看见李明辉的奔驰车被村民们团团围住。阿强带着几个后生,用晒稻谷的竹耙别住车轮,老槐树的落叶纷纷扬扬落满车身。

\"李老板,尝尝咱们村的待客之道!\"阿强笑得露出虎牙,手里晃着个粗陶罐。我嗅到空气里飘来醪糟的甜香,却见李明辉突然脸色煞白——陶罐里泡着的,正是阿杰摔碎又重新拼凑的紫砂壶,裂缝处用糯米浆粘合,宛如蜈蚣趴在壶身。

秋分那天,县里的测绘队开进村口。

我带着村民们列队相迎,手里捧着的不是锄头,而是各家祖传的物件:阿莲的食盒、王瘸子爹的假肢、还有我家那把缺了口的砍柴刀。测绘队长刚要发火,老槐树突然簌簌作响,一片金叶正落在他手中的《土地征收红线图》上。

\"领导,要量地先量量这个。\"我展开怀里的《茅山涡李氏族谱》,泛黄的纸页上,康熙年间的\"永守祖业\"朱批红得刺眼。测绘队的小年轻们突然骚动起来,有人指着族谱边缘的防伪暗纹惊呼:\"这是真的!县档案馆有同款!\"

李明辉从奔驰车里钻出来时,我正给孩子们讲守义叔的故事。他西装革履的身影在金黄的稻浪中显得格外突兀,像只误入麦田的乌鸦。

\"一尘村长,考虑得如何?\"他掏出镀金打火机,火焰窜起的瞬间,我瞥见他袖口磨损的线头,\"现在签协议,补偿款能多两成。\"

我弯腰拾起脚边的稻穗,籽粒饱满得快要胀破壳。\"李总听过'稻种还田'的古俗吗?\"我把稻穗放在他颤抖的手心,\"咱们茅山涡的规矩,新米要选最饱满的七粒埋进祖坟,来年开春,整片田都会泛起金浪。\"

远处传来拖拉机的突突声,阿杰抱着儿子坐在车斗里,孩子手里挥舞着县医院出具的亲子鉴定书。白纸黑字在阳光下翻飞,像只振翅欲飞的白鸽。

李明辉突然踉跄着后退,打火机\"当啷\"掉在地上。他望着层层叠叠的稻浪,那些锋利的稻叶正在收割季节的金黄里沙沙作响,仿佛千万把祖传的镰刀,正等着收割任何敢于觊觎这片土地的灵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