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修仙之天罡三十六变 > 第222章 仁道:独孤威瀚

修仙之天罡三十六变 第222章 仁道:独孤威瀚

作者:红衣过客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27 17:01:21 来源:小说旗

而在皇宫北侧的城墙上,独孤威瀚时常独自伫立。

他望着旧址上拔地而起的恢宏建筑群,想起数月前这里还是父亲处理公务的书房,窗台上还摆着他亲手栽种的仙人掌。

如今仙人掌已被移栽到新城主府的后园,而这里却成了皇权的象征。

风掠过威瀚腰间的家族令牌,这令牌滴入他的精血后,就成了他的身份象征,令牌背面自动显示,“独孤城城主”几个字。

远处东城,被戏称为凡城,传来喧闹声——那是新开的茶铺在吆喝,是货郎的拨浪鼓在响,是孩童追逐时的笑闹。

威瀚忽然明白,这皇宫的变迁,何止是一座建筑的兴衰,更是一个家族从宗门向皇朝蜕变的缩影,是凡人与修士在这片土地上共同书写的新篇章。

这座崭新的皇宫,脱胎于往昔的独孤城城主府,历经一载有余的扩建修缮,终于在立国大典前夕展露真容。

昔日的城主府本就占据独孤城风水最佳之处——背倚“望岳峰”,面朝“映心湖”,三脉灵泉自后山蜿蜒而下,在府内汇成九曲流觞池,乃是天然的聚灵宝地。

此次扩建并未破坏原有格局,反而以“天圆地方”为理念,在东西两侧各增建三重宫阙,又于正北方向筑起高达三十丈的“承天门”,门楼上镶嵌的“龙御九天”浮雕,由灵波海千年玄龟甲片与轩辕山赤金箔片交错拼成,日光下可见金芒流转,夜空中则有星辉汇聚成北斗图案。

而新的城主府,则选址于西城的“栖云坡”,这座城主府是城主独孤威瀚亲手设计。

此处虽无主峰灵脉加持,却因毗邻凡城,能闻见市井烟火之声。

府邸以“青砖灰瓦、木构飞檐”的凡人风格为主,正门高悬“仁政堂”匾额,乃威瀚亲手所书,笔锋中暗含“仁”道道则——每当威瀚在此处理政务时,匾额便会泛起淡淡金光,替他过滤掉修仙者的倨傲之气,更易倾听凡人诉求。

府内最特别之处,是后园的“知味轩”——此处并非修炼场所,而是专供威瀚与仆从、凡人官员同桌用餐的地方。

轩中摆着十二张圆桌,桌面皆用凡城常见的梨木制成,墙角立着青铜炊具,窗台上还摆着仆人老周从乡下带来的陶罐腌菜。

威瀚入住城主府那日,特意谢绝了家族安排的仪仗队。

他只带着仆人老周,坐着一辆由凡人马拉的青篷车,从侧门悄然入城。

府中仆从早已得知这位新主人的脾性,并未列队迎接,而是各自忙着手中活计——有人在扫落叶,有人在喂锦鲤,还有个小丫头正踮脚够墙上的风筝。

威瀚下车时,恰好看见老周正帮门房老汉修理漏风的窗纸,二人有说有笑,仿佛不是主仆,而是邻家叔侄。

“少爷,您看这后园的梅树,”老周领着威瀚穿过游廊,

“是从凡城百姓家移栽来的。那家人说,这树年年开五瓣花,是吉祥兆头。咱们把它种在‘知味轩’旁边,等冬天下雪了,您就着梅花雪水烹茶,可比灵泉泡的茶更有滋味。”

威瀚伸手抚过梅树枝干,触感粗糙却带着人间烟火气。

他忽然想起父亲将来坐在承运殿龙椅上,周身萦绕着威严的霸气,却也隔着一层无形的屏障。

而此刻身处这看似普通的城主府,他却能听见墙外孩童的嬉闹声,能闻到厨房里飘来的饭菜香,能看见老周眼角的皱纹里盛着的笑意——这或许不是最华贵的居所,却是最能让他贴近“人心”的地方。

入夜后,威瀚登上府内“望凡楼”。

极目远眺,可见凡城灯火如繁星落地,与修仙者聚居的仙城形成鲜明对比。

仙城方向,灵玉盏的光芒冷冽如霜,而凡城这边,油灯火把的光晕温暖柔和,偶尔还能听见夜市传来的叫卖声。

他摸了摸腰间的家族令牌,令牌表面竟隐约映出凡城街巷的轮廓——这是与凡人治城之道产生共鸣的征兆。

“或许父亲说得对,”他对着夜空轻声自语,

“城池易建,人心难聚。但我偏要在这市井烟火里,聚起这凡人与修士共生的人心。”

话音未落,后园的梅树忽然轻轻摇曳,一片花瓣飘落在他掌心,化作一道细微的灵光——那是比任何神通都更珍贵的,来自人间的“道韵”。

暮春的风裹着凡城的烟火气掠过栖云坡,威瀚扶着望凡楼的雕花栏杆远眺,腰间的家族令牌突然轻颤。

那是块巴掌大的不知名材质的令牌,刻着独孤家族徽,三个月前父亲将其递给他时,曾说:

“这令牌既是荣耀,亦是枷锁。”

此刻精血融入之处泛起微光,背面“独孤城城主”六个古篆字缓缓浮现,在暮色中明明灭灭间透着一丝灼人的温度。

作为雄霸第五子,威瀚从未想过自己会担此重任。

大哥威霆常年镇守青羽城,二哥威曜在望西城统御玄甲营,三哥威嶂于镇海城威慑灵波海,四哥威远更是在轩辕城直面石人族——兄长们皆在铁血征伐中争得赫赫威名。

而他却因“善”闻名,甚至被族中长辈私下议论为“不适宜握刀的公子”。

还记得接过令牌那日,父亲的目光在他眉心的“仁”字灵印上停留许久,忽而轻笑:

“威瀚,你可知为何派你守独孤城?因这里是家族根基,需得有人以‘仁’固之。”

手指摩挲着令牌边缘的纹路,威瀚忽然想起十四岁那年,他在府中后园救下一只受伤的灵雀。

那雀儿左翼被修士的剑气灼伤,奄奄一息时被他裹在袖中偷藏起来,每日用自己的灵气喂养。

六弟威骁发现后冷笑:“修士当断情弃爱,你这般妇人之仁,日后如何在战场上杀人?”

他却梗着脖子反驳:“若连一只雀儿都救不得,还谈什么护佑苍生?”

如今想来,或许正是这份“不合时宜”的固执,让父亲看到了他与其他兄弟不同的价值。

令牌突然发烫,打断了他的思绪。

低头看去,那六个古篆字竟渗出淡淡金光,沿着他的腰间向心口蔓延。

这是家族令牌与“天芮”官职产生共鸣的征兆——自他上任以来,这样的情形已发生过三次。

第一次是在批准凡城孩童免费进入族学读书时,第二次是在否决修仙者强占凡人农田的提案时,而今日,竟是在他望着凡城灯火出神之际。

“少爷,该用晚膳了。”

老周的声音从楼下传来,带着几分烟火气的温暖。

威瀚转身时,瞥见铜镜里自己的身影:

月白长袍未佩任何灵器,腰间除了家族令牌,只挂着一串凡人百姓送的“平安绳”,绳上串着晒干的橘皮、碎银和一枚刻着“善”字的桃核。

这副模样若被其他城池的修仙者看见,怕是要笑掉大牙——哪有一城之主如此“寒酸”?

但当他走过知味轩,看见仆从们围坐在一起吃着老周新研制的“灵米糕”,听见他们议论着“城主大人让厨房多留了糖霜”时,心中忽然涌起前所未有的踏实。

或许比起金光灿灿的灵器法宝,这些凡人嘴角的笑意、眼中的信任,才是他作为城主真正的“身份象征”。

夜深人静时,威瀚盘膝坐在望凡楼内,取出父亲赠予的《独孤家典》。翻到“城主职责”一章,却发现空白处多了行小字——那是父亲的笔迹:

“治大城者若烹小鲜,烈火烧之则焦,温火慢炖则香。”

他指尖抚过字迹,忽然想起白天路过凡城街巷时,有个卖糖葫芦的老汉硬塞给他一串山楂,咧嘴笑道:“城主大人尝尝,咱这糖霜里加了灵泉水,比去年的更甜!”

腰间的令牌再次轻颤,这次浮现的不再是冰冷的官职名,而是一层淡淡的光晕,如同凡城百姓家中透出的烛火。

威瀚闭目凝神,竟在光晕中看见无数细小的光点汇聚——那是凡人的愿力,是他们对“仁政”的期许。

他忽然明白,父亲为何说令牌是“枷锁”:这不是权力的象征,而是千万份信任的重量。

风起时,令牌上的“独孤城城主”字样渐渐隐去,取而代之的,是心中“仁道”与凡城灯火交相辉映的微光。

威瀚轻轻按住令牌,嘴角泛起释然的笑——诚惶诚恐又如何?他只需守住这一份“仁”,便守住了独孤城的根,守住了独孤皇朝最初的温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