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修仙之天罡三十六变 > 第223章 凡人军阵:破天、斩仙(一)

在灵树福地的氤氲灵气中,距离那泛着微光的传送阵百丈之遥,静立着一座青瓦白墙的四层阁楼。

阁楼飞檐翘角间悬着一块古朴匾额,上书\"凡道院\"三个斗大金字,笔锋如刀刻斧凿,出自独孤信之手。

字迹表面似有云雾流转,细观之下,每一笔划都蕴含着金木水火土等多重道则纹路,宛如微型大道图卷。

若有凡夫俗子驻足凝视,有那资质出众的,便会觉天地大道在眼前徐徐展开,心间似有一粒萤火般的道种轻轻颤动——这便是留下的机缘,专为叩问天道的凡人埋下希望之种。

阁楼西侧百步之外,是一片占地千亩的演武场。

青石板铺就的地面被磨得发亮,边缘立着丈高的夯土围墙,墙头上\"凡\"字战旗猎猎作响。

演武场中央的点将台上,刻有\"破天\",“斩仙”,笔画间有淡淡剑意流转。

这里是凡军的驻地,二十万将士皆着统一的玄色劲装,甲胄上镌刻着简化版的纳气诀纹路——他们皆出身凡道院,从各地搜罗来的市井少年,经此淬炼,已成福地内不可小觑的凡人力量。

凡道院立院至今已三十余载。檐角铜铃每响过三百六十次,便代表一个春秋更迭。

尽管尚未出现能勘破匾额道则、真正踏入修行门槛的惊才绝艳之辈,但院内\"纳气诀\"修行体系却结出累累硕果。

此诀专为凡人体质而创,分后天和先天两境,讲究以身为炉、以气为炭,淬炼凡躯直至百病不侵、力能扛鼎。

如今演武场中,能徒手劈开青石的纳后天三重修士已逾数万数,更有万人踏入先天二重境界,可在三丈内徒手接下普通刀剑劈砍。

莫要轻视凡人挣脱宿命的执念。

当清晨第一缕灵气混着晨露渗入演武场时,总能看到无数少年在墙根下偷偷临摹匾额上的笔锋,哪怕指尖被道韵割得渗血也浑然不觉。

他们来自田间地头、市井街巷,曾被修士视为\"活不过三十的蝼蚁\",却在这方天地里攥紧了改变命运的契机。

每到月圆之夜,演武场东侧的许愿槐便会挂满红绸,上面歪歪扭扭写着\"成道\"、\"破命\"、\"斩仙\"等字迹——那是二十万凡军的心声,亦是对天道最直白的挑战。

或许下一个划破天际的新星,就藏在这挥汗如雨的队列之中,等着用手中长刀,在修仙界刻下凡人的姓名。

时值风云际会,二十万凡军终得良将统率。

独孤威岳与独孤威擎两位少帅接掌军印之际,满营将士皆见少年将军跨马而立,银枪映日,甲胄生光。

这两位贵为雄霸第七子与第八子的青年才俊,虽不过二十出头,却已在军中崭露锋芒——与士卒年岁相若的他们,恰如初升朝阳,既具少年人敢闯敢拼的锐气,又兼世家子弟的沉稳格局,这般年岁掌此雄兵,当真是让全军上下都生出\"未来可期\"的热望。

谈及两位少帅的本事,军中早有传言:

武道一途,虽不及威骁那般惊才绝艳震烁古今,却也绝非泛泛之辈。寻常士卒苦练十载未必能达的境界,他们不过数年间便已登堂入室。

更难得的是,两人于兵书战策、治军用兵之道亦有独到见解,虽说尚未经大战磨砺,但日常演武时排兵布阵的机巧,已让麾下将领暗暗称奇。这般文武双全的资质,纵是放眼整个独孤府,亦堪称同辈中的翘楚。

尤为值得称道的是,两位少帅皆具灵根——虽为五灵根,却凭着\"五行转轮经\"的精深修行,齐齐迈入玄丹期境界。

然他们真正的底气,却在于军中秘传的\"纳气诀\"。

这门功法分作两个版本:寻常版本普适凡人,资质卓绝者勤修之下可达后天之境;

而军中特有的进阶版本,却堪称颠覆常理——它不再局限于肉身潜力的雕琢,而是以铁血煞气为引,以万千士卒的血气为基,将二十万儿郎的精、气、神聚作一体。

人越多,煞气越盛,功法威力便越强;人越众,血气越旺,修行进境便越快。

如今二十万大军中,竟已有半数踏入先天之境,这般奇景,纵是修道界见了,怕也要惊叹凡人之力的无穷可能。

再说那军中建制,更见两位少帅的用心。

独孤威岳执掌的十万大军,以\"破天\"为号——那是少年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是铁蹄踏处敢破万重山的霸气;

独孤威擎统率的十万儿郎,则以\"斩仙\"为号——这等胆魄,直叫人想起\"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决绝,纵是天上仙神,见了这杆大旗也要退避三舍。

每当两军合练之际,但见\"破天斩仙\"两面大旗猎猎作响,二十万士卒列阵如铁,煞气冲霄,任谁见了,都不得不叹一声:雄霸府果然底蕴深厚,这两位少帅,当真是能担大任的人物。

或许有人会问,这般年轻的将领,如何镇得住二十万大军?

但看那士卒望向两位少帅的目光便知:

那是信服,是期许,是愿随其赴汤蹈火的决然。

毕竟在这军中,没有谁比他们更清楚:自家主帅虽年少,却从未端过贵公子的架子——演武时与士卒同甘共苦,营帐中与将领彻夜论兵,甚至连\"纳气诀\"的修行心得,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麾下。

这般以身作则、亲力亲为的主帅,如何能不让人衷心拥戴?

二十万凡军,二十岁的少帅,这看似年轻的组合,却藏着改天换地的力量。

或许正如军中老卒所言:

\"破天斩仙,锋芒初露;待得沙场磨剑日,便是凡军震九霄之时。\"

且看这对少年将军,如何在这乱世之中,用二十万铁血之师,写下属于他们的传奇。

灵树福地的晨雾如缕似幻,在演武场青石板上织就朦胧画卷时,独孤威岳与独孤威擎已立在点将台顶。

玄色披风被初升朝阳染上鎏金边缘,少年将军的身影倒映在士卒眼底,似出鞘之剑般锋芒暗藏。

二十万将士列阵如墨云翻涌,从点将台漫延至围墙尽头,甲胄反光连成银辉之海,唯有两声轻不可闻的佩刀抚触声,泄露了主帅心中暗涌的波澜。

“七哥,演武场的砖角都被靴底磨出凹痕了。”威擎望着阵列中齐整如标尺的枪尖,忽然轻笑一声,

“也不知咱们在沙盘上推演百遍的战阵,在祖父和父亲眼中,可算得‘初具气象’?”

他的指尖摩挲着刀柄缠绳,语气里藏着少年人特有的倔强与忐忑——那是对父辈认可的渴望,亦是对自身能耐的期许。

威岳侧首时,晨光在他眉骨处折出温厚弧度。他抬手按住弟弟肩膀,掌心透过衣甲传来 的力道:

“八弟可还记得,父亲第一次带咱们看演武时说的话?‘好刀需在石上磨,好兵需在血里练。’”

他望向远处蒸腾的雾霭,目光似要穿透这方福地,“演武场的尘土再厚,终是比不得战场上的硝烟。但换个角度想,咱们把根基扎得越深,将来破土时才越有雷霆之势。”

威擎闻言低笑,指尖叩了叩刀鞘:“上次青羽宗之乱,我原想带‘斩仙’阵去试试锋芒,父亲却未同意。”

他的语气里有未脱稚气的遗憾,却也暗含锐志,“不过现在想来,父亲许是想让咱们先把‘纳气诀’与战阵融合的火候练得更足些——你看这二十万兄弟,已有六成能在列阵时引动煞气共鸣,比三个月前足足多了两成。”

“烽烟起处,必有我辈。”

威岳忽然指向东方,那里的雾霭正被风撕出裂隙,露出天际一线金红,

“青羽宗不过是疥癣之疾,如今北境石人蠢蠢欲动,就连灵波海的异族也安分。”

他的声音里泛起冷锐之意,却又带着期许,“父亲不让咱们涉险,是深知‘破天’‘斩仙’尚未大成。但你我都清楚,战阵之道,唯有用尸山血海作磨石,方能让十万血气凝成真正的‘破天刀’‘斩仙剑’。”

威擎的眼神亮起来,他伸手一招,身旁亲卫立刻呈上一卷泛黄兵书。摊开时,纸页间还夹着半片干枯的枫叶——那是去年秋日,他们在演武场研讨阵法时,从老槐树上飘落的。

“七哥你看,这‘破天阵’的‘地火冲’环节,若能让前排盾兵引动煞气形成护墙,后排弩手便能在三息内完成三轮齐射。”他指尖划过图上朱砂批注,

“昨日演练时,第三军的盾阵已能撑住五次冲击,比预期快了两日。”

威岳凑过去细看,忽然伸手用佩刀刀柄敲了敲图上“斩仙阵”的“天刃旋”标识:

“这个变阵需要全军煞气同步,若按你说的,让各营千夫长先凝成煞气节点,再由咱们用‘纳气诀’贯通脉络……”

他忽然抬头望向台下,二十万士卒的呼吸声正渐渐凝成同一频率,如远古战鼓的前奏,

“或许下次合练时,可以试着让两阵首尾相接,形成‘天地绞杀’的雏形。”

晨雾渐散,点将台上的对话声被风揉碎,化作阵前飞扬的令旗。威擎忽然伸手按住兄长手背,两人相视而笑——那笑容里有未说出口的默契:

他们深知,在独孤府的诸位兄长中,几位兄长已是名震一方的战神,而他们这对双生将星,唯有在战场上杀出自己的名号,才能真正在父辈的阴影里争出一片天。

“待得‘破天阵’刀破苍穹,‘斩仙阵’剑指仙门时,”威岳低声道,

“父亲定会看到,咱们的二十万铁血儿郎,早已不是沙盘上的棋子。”他的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如同一面尚未展开的战旗,

“八弟,你可还记得咱们第一次立下‘破天斩仙’的志向时,祖父说过什么?”

威擎瞳孔微缩,忽然想起那个雪夜,祖父在藏书阁前对他们说的话:

“凡铁成钢,需经百炼;凡军成势,需历千战。你们的刀要斩的,不该只是仙门修士,更该是这天地间所有小觑凡人的成见。”

此刻他望着台下如林的枪尖,忽然觉得那些在演武场流淌的汗水,都化作了未来战场上的星光。

晨雾散尽时,点将台上响起两声清越的刀鸣。独孤威岳与独孤威擎同时拔刀三寸,寒刃映出彼此眼中的火光——那是少年人对战场的渴望,是统军者对麾下的承诺,更是独孤府子弟刻在骨血里的骄傲:

纵是凡身,亦敢破天;纵对仙神,亦敢亮剑。而这二十万将士,终将成为他们手中最锋利的刀刃,在这乱世之中,斩出属于凡人的传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