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修仙之天罡三十六变 > 第230章 大弟子:孟丘

修仙之天罡三十六变 第230章 大弟子:孟丘

作者:红衣过客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30 17:21:51 来源:小说旗

启道六年。

三十年前凡道院立院之际,独孤信曾言明:

若有凡人悟得大道,必收为亲传弟子。这话如同一粒种子,埋进了无数凡人的心中,却在岁月里渐渐蒙上尘埃。

三十载光阴流转,院门前的石阶被风雨磨得发亮,却始终未见有凡人叩响那扇收徒的门扉。

独孤信早已习惯了这份沉寂。一个念头在心底盘桓三十年,纵是执念也会生出褶皱。

他不再日日翘首以盼,只当这承诺是挂在檐角的风铃,偶尔随风轻响,便算是对初心的回应。

变故总在无声处萌发。

那日,独孤信于静室中闲坐,神识如春日细雨般漫过整座城池。

从西城修仙者的云纹飞檐,到东城凡人的青瓦白墙,市井烟火与剑气寒光在他感知中交织成画。

当神识掠过东城港口时,酒肆里的喧嚣忽然掀起波澜——有人说,有个凡人竟能以纸代笔,仅凭一双肉掌,在试剑碑上刻下字迹。

初闻此言,独孤信只当是酒客们醺然间的戏言。

可那些细碎的议论如檐下漏雨,一滴一滴敲在心头:

有人说亲眼见那少年指尖拂过碑面,纸页便化作墨痕;有人说试剑碑当夜泛起金光,连碑顶的苍松都簌簌落雪。

独孤信指尖轻轻叩击着石案,眼底泛起多年未见的涟漪——莫非,这沉寂多年的承诺,终将在今日迎来回响?

独孤信的神识如退潮后的月光,刹那间漫过城池每一寸砖瓦。

他自云端俯瞰,看坊市楼阁如棋盘纵横,听街巷间人语熙攘似流萤明灭,却始终寻不到那传闻中以肉指刻碑的身影。

神识掠过试剑碑时,碑身青纹隐约发烫,竟似残留着凡人指尖的温度,这抹异常让他袖中指尖微微发颤——他虽未寻到那人,却凭着修者直觉断定,这传言绝非空穴来风。

命运大道在他掌心流转如星河,可纵是独孤信窥破因果脉络的能手,也难凭一句市井谈资锁定凡人踪迹。

他负手立于窗前,看暮色正将飞檐染成古铜色,忽的想起那总在凡人堆里打转的孙儿。

独孤威瀚身为独孤城城主,偏生爱往市集酒肆跑,常笑言\"人间烟火里藏着大道真章\"。

此刻城主府的飞檐正挑着半轮新月,想必那孩子又在案头批着凡人呈上的民生卷册,或是握着某位匠人新制的木簪把玩。

独孤信心下微动,暗道:“或许该让这孩子跑跑腿了。”念及此,他足尖轻点,“潜渊缩地”大神通自体内迸发。

刹那间,周身灵气翻涌,化作青色流光包裹住他的身形,于虚空之中踏出一道道玄妙符文。转瞬间,他便跨越无尽距离,降临至城主府上空。

这座城主府自建成以来,他还是首次亲临。

抬眼望去,果如传言所说,府邸风格朴素至极,与凡人居所别无二致。

青砖灰瓦在暮色中静默伫立,木构飞檐勾勒出简洁的线条,尽显凡人的质朴与沉稳。

正门之上,“仁政堂”匾额高悬,虽无任何灵气波动,却隐隐透出一股清正仁和之气。

此时,独孤威瀚正于书房内与老周相谈甚欢。

二人围坐案前,桌上摆放着凡人的卷宗与茶盏,言谈间尽是民生琐事。

忽的,一道青影自窗外飘入,稳稳落在书房中央。独孤威瀚与老周抬眼望去,见来人正是家族传奇人物独孤信,二人顿时大惊失色。

独孤威瀚手中茶盏险些跌落,慌忙起身,眼中满是震惊与敬畏:

“祖父,您……您怎么来了?”老周更是吓得立刻拜倒在地,浑身颤抖不已。

要知道,独孤信平日里行踪莫测,如神龙见首不见尾,寻常人一年半载也难见上一面,如今突然降临,如何能不让人惶恐。

独孤信抬手示意老周退下,目光温和地落在独孤威瀚身上:“我闲来无事,便来瞧瞧你。”

看着眼前以“仁”入道的孙子,他心中满是欣慰。这“仁”道虽难,却最是根基深厚,威瀚能走出此路,实属不易。

稍作寒暄,独孤信便切入正题:“威瀚,最近我听闻一桩传言,说是东城港口有刻碑之事,你可曾知晓?”

说罢,他将市井间听来的传言,一五一十地告知威瀚。

威瀚闻言,面露恍然之色:“祖父,您说的可是启道四年秋天的事?此事我当时就在现场。”见祖父面露疑惑,他便娓娓道来。

那是启道四年的秋天,他在凡道院时,亲眼见到一个清瘦少年。

那少年以纸代笔,于试剑石上刻写《立国典章》。石屑纷飞之际,少年指尖竟有淡淡金芒流转,似是凡人触及了“道韵”的征兆。

威瀚神情肃穆,继续说道:“此人右手缺了小指,乃是仙城修士强占农田时,被他拦下的铡刀所伤。”

“哦?此人叫什么名字?如今又在何处?”独孤信眼神微凝,急切地问道。

“回祖父,此人名为孟丘,乃一介凡人,此刻正在凡道院学习。”

“走,与我同去凡道院。”独孤信话音刚落,袖袍轻挥,便卷起威瀚,再次施展“潜渊缩地”大神通。顷刻间,二人便来到了凡道院门前。

此时,凡道院的学生们正沉浸于夜读之中,朗朗书声自屋内传出,在静谧的夜里回荡。

威瀚熟门熟路地往院内走去,高声道:“孟丘呢?让孟丘来见我。”

人群之中,一个瘦弱少年闻声站出。他认得威瀚,恭敬行礼道:“城主大人,小人在此,不知有何吩咐?”

独孤信目光如炬,见少年站出,便知此人定是自己要找的孟丘。

他暗自开启道眼,仔细打量起眼前的少年。

但见孟丘虽身形瘦弱,却透着一股坚韧之气,灵台之处似有微光闪烁,虽不甚明亮,却纯净异常,宛如璞玉蒙尘,静待雕琢。

威瀚快步走到孟丘面前,轻轻掖着他走出人群,低声道:“我祖父找你。”

此言一出,如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凡道院瞬间掀起轩然大波。

众人纷纷交头接耳,眼神中满是震惊与好奇。

要知道,独孤信作为独孤家族的老祖,其威名早已家喻户晓,如今竟亲临凡道院,怎能不让人惊叹。

众多学子纷纷跪地大拜,呼声震天。独孤信袖袍一卷,温和道:“都起来吧。”话音落下,一股柔和的力量托起众人,众人皆感惊异,对独孤信的神通更是敬佩不已。

独孤信转而看向孟丘,温和问道:“你叫孟丘?”

孟丘此刻早已诚惶诚恐,面对传说中的大人物,他紧张得手心出汗,却仍强自镇定,点头应道:“正是学生。”

“是你以肉身在试剑石上刻字的吗?”独孤信继续问道。

“正是学生。”孟丘再次肯定道。凡道院乃独孤信所创,在他面前,孟丘自觉以学生自称最为恰当。

“你当时刻的是什么字?”

“写心。”孟丘坚定地指着心口,“学生读《治世经》至‘民为邦本’四字,忽觉胸中有气翻涌,不吐不快。更有‘匹夫可为万世师’,学生深以为然。”

听闻此言,独孤信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光,心中更是笃定眼前之人便是自己寻觅已久的悟道凡人。

他不再犹豫,朗声问道:“好!你可愿意拜我为师,做我的亲传大弟子?”

此话如惊雷般在凡道院上空炸响,众人皆震惊不已。

忽然,有人想起多年来的传说,惊呼道:“传说中,若有凡人悟道,大人会收为亲传弟子,这竟是真的!”

人群顿时议论纷纷,惊呼连连,目光皆聚焦在孟丘身上,有羡慕,有震惊,亦有敬佩。

孟丘愣在当场,一时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直到威瀚在旁轻轻提醒,他才如梦初醒。他激动得双膝一软,扑通跪倒在地,匍匐于地,声音哽咽道:“学生愿意,学生愿意!”

说罢,“嘭嘭嘭”地给独孤信磕了三个响头,额头撞击地面之声清晰可闻。

独孤信欣然受了这三个响头,至此,师徒名分已成。

在场众人见状,再次跪地叩拜,见证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凡道院的夜空中,仿佛有一道祥瑞之光悄然绽放,为这桩美事增添了几分神圣与传奇色彩。

自此,独孤信收孟丘为亲传弟子的消息传遍大街小巷,成为一段佳话,激励着无数凡人追寻大道,亦让凡道院的声望更上一层楼。

而孟丘,这个曾以断指刻碑的凡人少年,也将在独孤信的教导下,踏上一条前所未有的修行之路,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