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商海惊龙 > 第23章 采摘之工

商海惊龙 第23章 采摘之工

作者:行道君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4-21 15:32:16 来源:小说旗

君山岛的清明总带着几分羞怯,像是刚换了春衫的小娘子,面上蒙着层薄纱似的雾,手里攥着把星星点点的嫩芽。茶女们天不亮就挎着竹篮出门,蓝布头巾角上绣着白莲花,走在青石板路上,篮底的蕨叶沙沙响,惊飞了躲在茶花苞里的露珠。

陆九渊站在“银针茶岛”的坡顶往下望,只见一垄垄茶树间浮动着点点蓝影,像落在绿丝绦上的蝴蝶。最前头的彩姑姐正领着几个年轻茶女,指尖在茶枝上翻飞,却不是寻常采茶的抓握,倒像是拈花般轻轻一捏——只取那刚冒头的单芽,芽头底下连着半粒米长的嫩茎,白毫密得能糊住眼睛。

“陆先生瞧仔细了,”柳如是披着件月白斗篷立在旁边,鬓角别着朵刚摘的茶花,“君山银针要的是‘单芽独舞’,每根芽头都得像簪子尖儿似的,直直地立在竹篮里。”说话间,彩姑姐忽然直起腰,把竹篮举到眼前端详,篮里的芽头果然根根竖直,白毫上沾着的露珠滚来滚去,却怎么也打不倒这些倔强的小家伙。

茶女们的手真是巧。十六岁的阿桃指尖细白如葱,拇指和食指捏着芽头时,指腹上的薄茧刚好护住嫩芽,不让白毫受损。她的篮子边缘缠着圈柳树枝,新抽的柳芽垂下来,扫着篮里的芽头,倒像是给春天编的花环。“阿桃昨儿摔了一跤,手脖子都青了,今早还说‘不采够三斤芽,对不起茶树冒头的劲儿’。”彩姑姐笑着摇头,指尖却不停,起落间又收了七八颗芽头。

湖风从洞庭湖面吹来,带着湿润的水草味,茶田里顿时起了阵细雾。茶女们的蓝布衫被雾气洇得深了些,却衬得指尖的芽头愈发雪白。柳如是忽然轻笑出声:“可不是给春天簪花么?每朵花都是茶树最嫩的心思,得用指尖接住了,才不辜负它熬了一冬的力气。”她伸手接住一片飘落的茶花,花瓣落在竹篮里,竟与芽头相得益彰,倒像是茶树自己插的鬓边花。

晌午歇脚时,茶女们坐在老槐树下,从布兜里掏出用荷叶包的米糕。阿桃把篮子搁在膝上,小心翼翼地拨弄芽头,怕它们挤着了。“去年我贪快,掐坏了两三个芽头,”她忽然小声说,眼睛盯着篮底,“彩姑姐说,每根芽头都是茶树的‘心尖子’,掐坏了,茶树要疼上三天呢。”

陆九渊这才注意到,茶女们的指甲都修得短短的,边缘磨得圆润,指腹上还抹了层茶油——原是为了不让指甲伤到芽头,又能让指尖带着茶香。老槐树上的知了开始叫了,树影落在茶篮里,晃得芽头的白毫忽明忽暗,倒像是星星掉进了绿海里。

“您看那片茶田,”彩姑姐忽然指向山坳里向阳的坡地,“那儿的茶树朝阳,芽头长得直,白毫也密,像站在船头望海的渔家姑娘。”她说话时,指尖划过一根特别肥硕的芽头,像是在抚摸自家孩子,“采茶人得懂茶树的心思,朝阳的芽要早采,背阴的芽要晚采,就像疼自家闺女,各有各的疼法。”

黄昏收工时,茶女们的竹篮里堆着小山似的芽头,每根都直直地立着,白毫在暮色里泛着微光,像攒了把星星。柳如是忽然想起早上看见的场景:茶女们路过湖边时,总会把第一篓芽头朝着岳阳楼的方向举一举,像是在给范先生看今年的好收成。

归途中经过柳林嘴,晚风掀起茶女们的蓝布头巾,露出鬓角沾着的白毫——那是采摘时不小心蹭上的,却让她们看起来像沾了一身月光。陆九渊忽然明白,这哪里是采茶,分明是人与茶树在春天里的私语:茶女们用指尖接住茶树的心意,茶树便把最嫩的芽头献给懂得疼惜的人。

就像沈从文写过的:“美丽总令人忧愁,然而还使人快乐。”此刻的君山岛,茶女们指尖的起落,竹篮里的芽头,以及柳如是那句“给春天簪花”,都成了洞庭湖边最温柔的诗行。那些被小心采摘的单芽,终将在灶台上、茶罐里、玻璃杯中,重新舒展成关于春天的故事,而采茶人指尖的温度,早已融进了每根白毫的褶皱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