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商海惊龙 > 第24章 品鉴之境

商海惊龙 第24章 品鉴之境

作者:行道君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4-21 15:32:16 来源:小说旗

洞庭湖边的茶寮总带着股子水色。青瓦白墙映着湖面的波光,连窗棂上的木雕都像是被湖水泡软了,泛着温润的光。陆九渊一行人围坐在临湖的木桌旁,沈青禾正握着白瓷壶往玻璃杯中倒水,壶嘴激起的水花在阳光里碎成金箔,落进杯中时,竟惊不起半点涟漪。

“看仔细了。”沈青禾指尖轻点杯沿,三枚君山银针在沸水中舒展腰肢。起初芽头沉在杯底,白毫上的气泡像串起的珍珠,转瞬便托着芽尖浮向水面,待热气稍散,又缓缓沉落,如此三起三落,竟似仙子踩着凌波微步,在玻璃杯中跳着无声的舞。茶女阿桃趴在窗台上偷笑:“沈姑娘总说这茶会跳舞,小时候我还以为是骗小孩子的。”

阳光从雕花窗格斜斜切进来,照得杯中茶汤黄绿透亮,芽头的白毫在光影里明明灭灭,像落进水里的月光。柳如是举起杯子对着光看,见每根芽头都直直地立着,嫩茎上的细绒毛在水中轻轻晃动,倒像是水墨画里刚勾出的兰草,带着股子说不出的清贵。“难怪古人叫它‘金镶玉’,”她忽然轻笑,“这哪里是茶,分明是洞庭湖水凝成的精魂。”

沈青禾倚着栏杆,望着远处岳阳楼的飞檐:“我阿爷说,君山银针要在晴天的辰时泡,阳光要斜斜地照进杯里,让茶芽能看见自己的影子。”她说话时,湖面上飘来阵薄雾,玻璃杯上凝起细密的水珠,却丝毫不妨芽头舞动,“你们瞧,它跳得这样认真,原是知道懂它的人在看。”

苏明月端起杯子时,忽然闻到股子清冽的甜,像是刚剥开的莲子混着新抽的柳枝。茶汤入口的瞬间,舌尖先是触到丝缕的苦,像春日里未熟的青梅,转瞬便化作清甜,从舌根漫上来,竟带着点湖水的温润,仿佛把整个洞庭湖的春天都含在了嘴里。他闭着眼往后靠,木椅吱呀作响,忽然听见耳畔传来朗朗书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睁眼时,岳阳楼的飞檐在雾中若隐若现,恍惚看见范仲淹站在楼头,衣袂被湖风吹得猎猎作响,眉间凝着忧国的愁绪。可再细品茶汤,那点清苦竟已化作绵长的回甘,像极了先生笔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苦尽甘来,终成大观。苏明月忽然明白,这茶汤里的三起三落,原是暗合着人生的浮沉,而那抹回甘,正是历经忧患后的豁然。

茶寮里静得能听见湖水拍岸的声音。老茶农李伯坐在角落,用粗陶碗喝着浓茶,碗沿磕着缺口,却洗得发白。“早年给船家送茶,”他忽然开口,声音像浸了水的棉线,“他们在湖里遇着风浪,喝上一口银针,就说看见君山岛的灯塔了。”他指了指杯中的芽头,“这茶在水里站得笔直,像极了船头望风的舵手。”

陆九渊望着杯中渐渐沉定的芽头,见它们三三两两立在杯底,白毫舒展如羽,忽然想起在柳林嘴看见的茶梗轮回。原来这泡茶的妙处,早就在土地里、茶农的手心里、时光的焖黄里埋下了伏笔——就像范仲淹的忧乐,历经千年,终在茶汤里化作了回甘。

暮色漫进茶寮时,沈青禾又续了水。这次芽头不再起舞,却直直地沉在杯底,茶汤的颜色愈发清亮,像是把整个洞庭湖的月光都泡了进去。苏明月望着窗外渐渐亮起的渔火,忽然觉得,这君山银针的“三起三落”,何尝不是人间百态的缩影?浮时不矜,沉时不怨,待得回甘起处,便是对这烟火人间最温柔的回应。

就像沈从文写过的:“美丽总使人忧愁,然而还使人快乐。”此刻的茶寮里,玻璃杯中的茶舞,湖面上的渔歌,以及茶汤里浮现的范仲淹身影,都成了洞庭湖边最动人的风景。当最后一口茶汤入喉,那抹回甘仍在舌尖打转,像是在提醒人们:所有的忧患与等待,终会化作岁月的馈赠,正如这杯中的银针,在水与火的淬炼后,终以最美的姿态,舞给懂它的人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