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 > 第265章 自今日起尔等归大炎所庇护

陈庆之看着眼前一张张饱经风霜的面孔,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清了清嗓子,洪亮的声音在空旷的场地上回荡,盖过了士兵们的欢呼,清晰地传入每一个青州百姓的耳中:

“青州的百姓们,你们受苦了!但从今天起,你们不再是无依无靠的弃民,你们是大炎的子民!是大炎皇帝陛下,最为珍视的家人!”

陈庆之的声音铿锵有力,每一个字都像是敲打在百姓们的心坎上。

他们茫然地抬起头,长久以来的苦难和压迫,让他们不敢相信这突如其来的好消息。

“我知道你们心里有很多疑问,有很多担忧。”陈庆之仿佛看穿了他们的心思,语气变得更加柔和,“但请你们相信,大炎的皇帝陛下,是一位仁慈的君主,他爱民如子,绝不会让自己的子民挨饿受冻!”

他顿了顿,提高了声音,继续说道:“陛下有旨,从今日起,青州所有百姓,皆为大炎子民,享有大炎律法保护,享受大炎百姓同等待遇!不仅如此,陛下还特意下令,开仓放粮,赈济灾民,让每一个青州百姓,都能吃饱穿暖!”

陈庆之的话音刚落,人群中顿时爆发出了一阵低低的啜泣声。

这啜泣声,像是压抑了许久的火山,终于找到了喷发的出口。

一位老者颤颤巍巍地站起身,浑浊的泪水顺着他脸上的皱纹流淌下来。

他用沙哑的声音,断断续续地说道:“真……真的吗?我们……我们真的可以吃饱饭了吗?”

他的声音很轻,但在寂静的人群中却显得格外清晰。

他的他太渴望吃饱饭了,但他又不敢相信,这样的好事真的会降临到自己头上。

“老人家,您放心,陛下金口玉言,绝无戏言!”陈庆之快步走到老者身边,轻轻扶住他,语气坚定地说道,“大炎的军队,不仅会保护你们的安全,还会给你们带来希望,带来温饱!”

“不仅现在有粮,以后也会有粮!陛下说了,只要有大炎一口吃的,就绝不会饿着自己的子民!”张辽补充道,他的声音同样洪亮而坚定。

听到这句话,老者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老泪纵横。

他朝着北方,也就是大炎皇帝所在的方向,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哽咽着说道:“谢……谢陛下……隆恩!草民……草民给陛下……磕头了!”

他的声音颤抖得厉害,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喉咙深处挤出来的一样。

他的额头重重地磕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响声,但他却像是感觉不到疼痛一样,只是一个劲地磕头,一个劲地感谢。

老者的举动,像是点燃了导火索,瞬间引爆了整个场面。

“感谢陛下!陛下万岁!”

“大炎万岁!我们终于有活路了!”

“呜呜呜……老天爷啊,您终于开眼了!”

一个又一个的百姓跪倒在地,朝着北方叩拜。

他们中有老人,有孩子,有男人,有女人。

他们的脸上都带着泪水,但他们的眼中却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这光芒,是绝处逢生的喜悦,是重获新生的希望,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这跪拜,是对大炎皇帝的感恩,是对新生活的期盼,是对苦难岁月的告别。

这一刻,青州的天空仿佛都变得明亮起来。

阳光透过云层,洒在每一个人的身上,暖洋洋的,驱散了寒冷,带来了温暖。

这温暖,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灵上的。

这温暖,是希望的温暖,是新生的温暖,是未来的温暖。

哭声、感谢声、欢呼声交织在一起,汇聚成一股巨大的声浪,在青州的上空久久回荡。

这声音,是青州百姓对大炎皇帝最真挚的感谢,也是他们对未来生活最美好的期盼。

陈庆之看着眼前的一切,那原本刚毅的脸庞上露出了难得的动容。

张辽站于陈庆之身侧,目光锐利,扫视着四周,又看向北方,他握紧了腰间的佩剑,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守护好这来之不易的安宁,一定要让大炎的旗帜,插遍这片土地的每一个角落。

突然陈庆之脸色一变,道:“不好,他们……”陈庆之和张辽伫立在高台上,任由温暖的阳光洒在身上,俯视着下方黑压压跪倒一片的百姓。

百姓们的哭喊声、祈祷声、感激声汇聚成一股巨大的声浪,冲击着他们的耳膜,却丝毫没有让他们感到厌烦。

陈庆之的目光扫过一张张饱经风霜的面孔,心中五味杂陈。

他知道,这些百姓曾经遭受过多少苦难,承受过多少压迫。

他们的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但是现在,他们的眼神中却燃起了希望的火苗,这火苗虽然微弱,却足以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

张辽则紧紧地握着手中的剑柄,目光如炬,注视着远方。

他知道,他们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他们还要继续南下,去解救更多受苦的百姓,去完成皇帝陛下赋予他们的使命。

良久,哭喊声渐渐平息,百姓们慢慢地站起身来,脸上还残留着泪痕,但眼神却变得坚定起来。

他们知道,他们已经不再是无依无靠的弃民,他们是拥有强大后盾的大炎子民。

陈庆之深吸一口气,高声说道:“青州的百姓们,我知道你们心中还有很多疑惑,还有很多担忧。但是请你们相信,大炎的皇帝陛下是一位仁慈的君主,他爱民如子,绝不会让自己的子民挨饿受冻!”

“从今天起,青州所有百姓,皆为大炎子民,享有大炎律法保护,享受大炎百姓同等待遇!陛下还特意下令,开仓放粮,赈济灾民,让每一个青州百姓都能吃饱穿暖!”

百姓们再次欢呼起来,声音比之前更加响亮,更加激动。

他们知道,他们终于迎来了新的生活,一个充满希望的生活。

陈庆之看着欢呼雀跃的百姓,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转过头,对张辽说道:“文远,我们走吧。”

“好!”张辽点点头,两人翻身上马,率领着大军,浩浩荡荡地向南进发。

与此同时,李永年正站在城门口,看着远去的军队,心中充满了感慨。

他曾经是这青州城的守将,亲眼目睹了这座城市遭受的苦难。

如今,他终于可以亲手拆除这座象征着压迫和苦难的城门,让青州的百姓重获自由。

他深吸一口气,下令道:“拆除城门!”

士兵们立刻行动起来,挥舞着手中的工具,开始拆除城门。

沉重的城门缓缓倒下,发出一声巨响,仿佛宣告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尘土飞扬,阳光洒在废墟上,映照出一片金黄。

李永年站在废墟中央,看着远方,心中充满了希望。

他知道,他将跟随大炎的军队,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陈庆之和张辽率领着大军,一路南下,沿途不断有百姓加入他们的队伍。

这些百姓大多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但他们的眼神中却充满了希望。

他们知道,他们正在走向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

大军行进的速度很快,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推动着他们前进。

陈庆之和张辽并辔而行,看着越来越壮大的队伍,心中充满了信心。

他们知道,他们一定能够完成皇帝陛下赋予他们的使命,将大炎的旗帜插遍这片土地的每一个角落。

傍晚时分,大军抵达了一个小镇。

陈庆之和张辽下令安营扎寨,让士兵们休息。

夜深人静,陈庆之站在营帐外,仰望着星空,心中思绪万千。

他知道,他们的任务艰巨,前方的道路充满了挑战。

但是他相信,只要他们团结一心,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最终取得胜利。

突然,一个士兵急匆匆地跑了过来,神色慌张地禀报道:“将军,不好了……”“报——!”

一声急促的呼号划破了夜的宁静,像一道尖锐的闪电,撕裂了陈庆之沉思的帷幕。

他猛地回过神,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仿佛能洞穿黑夜的迷雾。

“何事如此慌张?!”陈庆之沉声问道,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的声音并不高亢,却有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让那名气喘吁吁的士兵瞬间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

那士兵单膝跪地,双手抱拳,头颅低垂,声音颤抖着说道:“禀……禀将军,前方……前方发现……大队人马……”

“大队人马?”陈庆之眉头微皱,重复了一遍,语气中带着一丝疑惑和警惕。

他迅速在脑海中过滤着各种可能性,试图判断这支突然出现的人马的来历和意图。

“可看清旗号?”张辽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了陈庆之的身旁,他的声音低沉而冷静,像一块坚硬的磐石,给人一种莫名的安全感。

“夜……夜色太暗,看不……看不真切……”士兵的声音更加颤抖了,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在火把的映照下,闪烁着点点光芒。

陈庆之和张辽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一丝凝重。

他们知道,在这种关键时刻,任何一支不明身份的军队出现,都可能对他们的计划产生重大影响。

“传令下去,全军戒备!”陈庆之当机立断,声音果决而坚定。

他知道,现在不是犹豫的时候,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

“是!”士兵领命而去,脚步匆匆,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军令如山倒,随着陈庆之的一声令下,整个军营立刻行动起来。

原本已经进入梦乡的士兵们,迅速从睡梦中惊醒,抓起武器,冲出营帐,按照各自的编制,迅速集结。

一时间,整个军营里充满了急促的脚步声、兵器碰撞声和士兵们的呼喝声。

火把的光芒在夜空中跳动,照亮了一张张紧张而严肃的面孔。

陈庆之和张辽站在高处,俯瞰着整个军营。

他们的目光锐利如鹰,扫视着每一个角落,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迹象。

夜风吹过,带来一丝丝凉意。

陈庆之的衣袍被风吹得猎猎作响,他却丝毫没有感觉到寒冷。

他的心中,燃烧着一团熊熊的火焰,这火焰,是对胜利的渴望,是对使命的执着,是对未来的憧憬。

他们必须尽快赶到蒲县和邺城,在那里布下天罗地网,等待着敌人的到来。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青州的安全,才能让大炎的旗帜,永远飘扬在这片土地上。

虽然他们已经采取了拖延消息的措施,但他们也清楚,纸终究包不住火,大唐方面迟早会发现青州的异动。

因此,他们必须争分夺秒,抢在敌人做出反应之前,完成战略部署。

时间,对于他们来说,就是生命,就是胜利。

夜色越来越浓,仿佛一只巨大的黑手,试图将整个世界吞噬。

但是,军营里的火把却越来越亮,仿佛一颗颗闪烁的星辰,在黑暗中指引着方向。

陈庆之和张辽站在高台上,沉默不语。

他们的目光,都投向了远方,投向了那片未知的黑暗。

他们知道,未来的道路充满了荆棘和挑战,但他们没有丝毫的畏惧。

因为他们坚信,只要心中有信念,脚下有力量,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取得最终的胜利。

突然,张辽开口了,打破了沉默:“庆之,你觉得……这支人马,会是谁的?”

陈庆之没有立刻回答,他微微眯起眼睛,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但愿……”,陈庆之目光深邃,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又仿佛在自言自语,“来得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