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 > 第122章 有什么心事

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 第122章 有什么心事

作者:脑袋蒙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0 00:06:15 来源:小说旗

桑锦月并未像常人般将琴平置,而是左手抱琴,手指按住琴弦,右手轻拨,便有乐声传出,逐一尝试各音,心中暗想:罗景确为爱琴之人。

鹤鹏飞只能双手交叉胸前抵御,待追至他时,蛟龙已近五丈,鹤鹏飞稍远一尺,蛟龙亦难再进。

长空潜伏此地许久,终于在一时辰后遇上一批倭寇赶往硫磺岛,最后一名落单倭寇悄然毙于他掌下。

“我心中会对你身体不利吗?”人生中无不可面对之事,他深信自己,也深信自己所爱之人。

吴信率先发动圣能,果然即刻感到四周充满浓烈圣能,若非天赋不足,恐难以承受如此多的圣能。

“你父亲呢?他为何还未醒来?”顾屿的母亲抽泣着问。

直至今日,北域**,万年来,周、夏、商、幽四大王朝从未停歇寻找传国玉玺,可惜皆徒劳无功。

安世王召集的三十三位王者,多为成名已久、闻名遐迩之人,无需赘述。

魔独自闯入游戏世界,首要防范的并非玩家,而是那些四处巡逻的Npc卫士。他们分布于城门与街道旁,只要发现异常生物或怪物靠近,便会毫不犹豫地发起攻击,即便持有任务也无法例外,想进城必须乔装打扮。

他怒目而视,目光如刀般扫向钱康成与高俊,二人察觉到他的眼神后,仿佛想起了什么,默契地扭了下身子,迅速低下头来。

蓝倪儿盘膝坐在绿草地上,双臂环抱,凝视着熊熊燃烧的篝火陷入沉思。她几次欲言又止,欲言又止,最终还是保持沉默。心中暗自叹息,自己相貌尚佳,性格温和,从未对人疾言厉色,为何大家对她如此畏惧?

“你就别唠叨了,难道不知道我在**面前表现总是最好的吗?”巫楝不屑地说了一句,推开房门离开。

不久之后,十阵塔前已聚集了大量宗派**,天空远处仍有**御剑飞来,数量渐渐增多。

“不必麻烦了,等休息完毕再来,目前只是随意看看,还得劳烦你们两位为我们引路。”庄乡南礼貌地说。

打开瓶子,倒出少许豆蔻膏,仔细涂抹均匀,接着取出五根银针,刺入相应穴位。

苏萌此刻正身处明清月之处,这一点显而易见。一旦苏萌稍有犹豫,就可能联系程天浩。

当众人默默念及“龙王”二字时,此刻除了由衷的敬佩外,再无其他杂念。

前面那些谄媚的话语大多毫无意义,唯有最后一句,才是牛长老真正关切之事。

特种兵身份的他们,因职责被安排在厨房做些琐碎差事,倍感屈辱,与亲友通话也避谈职业。

\"摩卡大人请留步,有事相商。\"叶铮虚伪地笑着,横身挡住那臃肿的身影。

这种局面终究只是过渡。触犯主城规矩还想肆意妄为?难道轮回之地是他们家私产?

奇怪,这眉形为何显得突兀?廖三公子一眼看出这是人工修饰,画得过于厚重,破坏了整体协调。

--------

已经发布

大哥们,章节已发,这一章情节复杂得很。

--------

听到朱元璋质问是谁胆敢无视禁海令时,朱标和朱棣目光齐刷刷投向韩成。

他们都期待从韩成口中找到答案。

特别是朱棣,暗自期待着一场好戏。

他坚信,做出这种事的绝不可能是他自己。

违抗父命者,要么是兄长,要么是兄长的后代。

至多到兄长的孙辈。

再往后,后世**缺乏这样的胆识与决断。

即便真有这样的胆识与决断,到那时局势纷繁复杂,就算是天子有开海的决心,也并非易事。

朱棣站在那里,满怀期待地等着韩成讲述,究竟是谁如此大胆妄为。

是他大哥,还是允炆,或者允熥?

又或许是他们的后代。

韩成万万没想到,朱元璋会在这一刻提出这样的问题。

更让他意外的是,朱棣在朱元璋问完后,不仅没有紧张,反而一副看戏似的模样,兴致盎然地等待着后续发展。

如果朱棣知道是谁干的,他接下来的心态是否还能这般平静就不得而知了。

“做这件事的人,正是永乐皇帝。”

韩成神色平静地道出**。

并没有直接点名道姓。

这并非因为韩成惧怕朱棣会被责罚,他其实很希望看到朱棣受罚。

更期待着有了他们之间的赌约,待朱元璋惩罚朱棣之后,朱棣该如何应对自己。

又该如何解释这一切。

只是时运不佳,昨晚他睡得很迟,今日清晨又被朱标和朱棣这两个家伙吵醒,困意正浓。

在这种情形下,韩成实在懒得多说话。

在这种状况下,他自然不会自寻烦恼,主动将事情挑明。

只要朱元璋等人不问及永乐是谁,韩成绝不会主动开口说明。

韩成刚出口“永乐大帝”四字,便陡然察觉到不对劲。回想起昨晚初次见朱棣时,自己竟直呼其为永乐,当时朱棣满脸疑惑,若是此刻他追问起来,后果简直不堪设想。韩成心乱如麻,恨不得立刻找到个地缝钻进去。他默默祈祷朱棣莫要记得那声“永乐”,即便记着,也别在此刻发问。然而,朱棣的表情却出乎意料地怪异。一旁的朱元璋同样怔住,“永乐大帝”?这不是头一次听到了吗?韩成的意思是朱允炆将继位,作为朱标的儿子,他本就有足够威望,更不必说他具备挑战祖训的能力,这些行为的确配得上“永乐大帝”的名号。朱雄英在世时,朱元璋从未如此关注其他孙子。

圣孙朱允熥去世后,朱元璋的关注点渐渐转向了朱允炆。特别是回忆起昨晚中秋宴上允炆的表现,让他对这个孙子有了新的认可,甚至觉得他就是永乐大帝的化身。

不过,如果在以前,朱元璋得知朱允炆把他的家训不当回事,肯定会生气,甚至可能动手教训他。然而今日,韩成带来的关于倭国富庶的消息改变了他对这件事的看法,反而认为允炆有胆识、有远见。

韩成并不太在意朱元璋的反应,他更关心朱棣的态度。表面上朱棣看似平静,但内心波澜起伏。看到朱棣陷入沉思的模样,韩成心中更加忐忑。

难道朱棣察觉到了什么?

“四哥,你看起来有心事?”朱标察觉到朱棣神色异样,便开口询问。

韩成的心悬到了嗓子眼。

完了!

彻底完了!

今夜别说补眠,恐怕整晚都别想合眼了!

“没什么,只是感觉这个名字很熟悉,好像在哪听到过,一时想不起来了。”

朱棣轻轻抓了抓脑袋,脸上露出几分迷茫与烦恼,缓缓开口道:

“竟然是这个缘由!”

朱标忍不住笑了起来。

“你觉得耳熟也合情合理,毕竟当年方腊在南方称帝时就曾用过永乐年号。

那时在大本堂读书,师父就提过此事。

后来再用永乐年号的后人,多少都有些荒废学问了。”

原来是这么回事!

朱棣顿时豁然开朗,心中的疑团烟消云散:“我说怎么听着如此熟悉呢!”

“你自己看看,再看看你大哥!

同样在大本堂上课,同一位师父教导,为何差别这么大?

你在学堂里该不会又在敷衍我吧?”

朱元璋的声音中带着怒气,似乎真想教训朱棣一顿。

朱棣连忙把脑袋缩回去,退后几步,堆起笑容说道:“父皇息怒,孩儿也不是一点都没记住。

只是记得不太真切了。

而且孩儿离开大本堂也有好些年头,这些年来大多是在军营里摸爬滚打,有些事记不全也是常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