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 > 第123章 为何叫他永乐

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 第123章 为何叫他永乐

作者:脑袋蒙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0 00:06:15 来源:小说旗

“你大哥比你早离开大本堂,为何他就能记得?”

朱元璋依旧不肯轻易放过朱棣。

朱棣嘿嘿一笑:“爹,我哪能跟大哥相比?

大哥天生就是读书的料,注定要成就大事。”

朱元璋本想继续责备朱棣,但话到嘴边却停住了。

听朱棣这么讲,再细细琢磨一番,觉得他说得挺有道理。

“你这话没错,舞刀弄枪、领兵打仗的确适合你,至于学问方面嘛,确实不如大哥,完全没法比。”

被父亲这般评价,朱棣非但没有丝毫不悦,反而满心欢喜。

自小到大,他从未想过与大哥争高低。

大哥比我出色,这不是很正常吗?

韩成一颗心刚提到嗓子眼儿,见朱标如此轻易化解此事,顿时松了一口气。

幸亏!

幸亏!!

若非朱标学识广博,恐怕我这次真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韩成原以为这场**就此平息,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却让他意识到自己高兴得太早了。

这场危机,还远远没有结束。

朱棣本已相信朱标的解释。

可就在这一刻,他突然想起近来多次听见“永乐”二字,皆出自韩成之口!

昨日初次见面时,韩成便称他为永乐!

而刚才,韩成又提到派郑和下西洋之事,说是永乐大帝的旨意!

这是偶然吗?

不然这家伙为何叫他永乐?

朱棣心头猛地一震。

随即强压下心中不安,将这令他惊惧的想法驱散。

绝无可能!根本不可能!!

一直以来,他都以父皇、兄长和征北大将军自居。

即使父皇如今身体健硕,与老二交手依然游刃有余,正值壮年,未来还有很长的路可走。即便将来父皇不在了,兄长登基为帝,他也绝不会生二心,必定继续忠心耿耿地担任兄长的征北大将军。

谁若在他面前多言,妄加非议,他无需他人动手,便自行挥刀解决!

对此,朱棣深信不疑。

然而,韩成为何要称他为永乐?这让朱棣颇为困惑。

很快,他想起兄长提及永乐曾是方腊使用的年号。

于是有了新发现。

这是韩成对他态度不满的表现,借此使用一个反贼曾用过的年号称呼他,暗讽他粗鄙无礼。

这就好比当下大明用来侮辱人的说法——称呼对方为元狗一样。

想明白这其中的隐情后,朱棣再看韩成时,眼神已悄然改变。

这小子,太狡猾了!

暗中辱骂,还让人难以察觉!

若不是兄长刚解释过永乐的来历,他还浑然不知,昨夜已被韩成狠狠羞辱了一番!

朱棣本想对韩成动怒,但一想到岳父与爱妻的性命此刻皆掌握在韩成手上,便强压下心中的火气。

他现在真是不敢轻易招惹韩成。

自己默默责备自己就责备吧,权当没听见,都是自己的事。

不知不觉间,朱棣在韩成面前竟也开始自我安慰起来。

想到自家兄长的后代中有人用过永乐这个年号,朱棣心里倒是有些开怀。

原来兄长的后裔里也有不爱读书的,这比自己还要悲催呢。

自己不过被韩成以永乐二字嘲讽了一回,那个永乐大帝的形象却已深入人心,被许多人知晓。

更糟糕的是,这事会在世人乃至后世面前暴露自己不学无术的事实。

太惨了!

朱棣心中对兄长那位不成器的后人有些幸灾乐祸,心情颇佳。

但转念一想,韩成称自己为永乐,而大明未来还会有一位永乐大帝,朱棣心里还是有些不安。

然而,在这种状况下,他又不便直接询问韩成为何昨日称自己为永乐。

在父亲和兄长面前问这样的问题确实不合规矩,万一韩成真是在讽刺自己,岂不是更难堪?但若不弄清楚,朱棣又总觉得心里不踏实。一番深思熟虑后,他想出了个折中的法子来试探。

看着韩成,朱棣开口问道:\"韩成啊,我听说后来我当没当过大明的征北大将军,有没有率军打败外敌,勒石记功于燕然山?\"

韩成听朱棣又陷入沉思并且马上提问,心里有些紧张,生怕他说出什么话来。听到这个问题后,他稍微安心了些,立刻肯定地点头:\"当然有,后来您确实成了大明的征北大将军,打得比您岳父徐大将军还要远,最后凯旋燕然!\"

韩成立即回答了朱棣的问题,并强调了他的成就。但心里暗自补充道:不过这是在您当上皇帝之后的事,而且主要是帮您儿子朱高煦完成的。不过这些细节,除非有人追问,否则韩成绝不会主动提起。他此刻很懂得把握分寸。

听到韩成的回答后,朱棣默默松了口气,心中仅存的忧虑也烟消云散。

原来韩成之前的称呼只是在辱骂自己,并无他意。

永乐大帝与自己毫无瓜葛!

毕竟后来自己成为大明的征北大将军,燕然勒功,怎么可能与永乐大帝扯上关系呢?

朱元璋听了韩成描述朱棣未来所成之事,不禁欣慰不已。

“老四,干得不错!把你安排到北平真是个英明决定。

你没让我们失望,撑起了我大明的一片天地啊!”

朱元璋一如既往地厚脸皮,在夸奖他人时也顺便夸了自己。

朱标也忍不住拍了拍朱棣的肩膀,为老四将来取得如此成就而欣喜。

韩成同样十分开心。

好了!

这件事就此结束!

无需再担心猝死之事……

……

“既然韩成提到马和在日后的大明取得如此成就,声名显赫,那咱们不妨立即派人去西南寻找此人。”

重新聚焦正事的朱元璋毫不拖延,立刻着手寻找马和。

“陛下,如果马和还未受宫刑,就别再施加了。”

为他保留一些尊严吧。

毕竟他在历史上建立了如此巨大的功勋,对大明也是一片忠诚。

在这种时候若再对他下手,确实会让人觉得有些不忍,也让人感到惋惜。”

韩成急忙出言提醒。

朱元璋听后说道:“或许正因为他挨了这一刀,才没了那些烦忧,能够一心一意地做事,不再胡思乱想,这才成就了他的伟业。

要是不这样,他反而做不出这些事来。”

朱元璋又开始耍起无赖了。

看到韩成盯着自己,一副无奈的表情,朱元璋笑着说道:“我不过是开个玩笑罢了,我自会让这个命令一同下达。

希望还来得及。

确实,按你所说,再对他下手,实在不太妥当。

也希望在他被找到后,这个人还能继续像历史中一样有所作为。”

韩成见朱元璋答应此事,心中总算轻松了一些。

自己能做的都已经做到,接下来只能听天由命了。

郑和是否能保住男儿身,这件事已经超出他的能力范围。

说完马和的事情后,旁边的朱棣再次看向朱元璋说道:“父皇,我记得当年您一声令下,龙江宝船厂就昼夜不停,整整建造了四年,这才停下。

这四年的工夫,足以让龙江宝船打造出许多大海船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