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 > 第124章 剿灭海贼

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 第124章 剿灭海贼

作者:脑袋蒙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0 00:06:15 来源:小说旗

也许根本无需打造新船,仅凭龙江宝船厂积存的资源,便足以远征日本,给那帮倭寇一点颜色看看!

朱棣在听韩成讲述种种情况后,恨不得立刻发兵东征,一刻也不想拖延。

他满心只想着尽快行动。

“的确有不少库存。”朱标开口说道。

“我曾查阅过龙江宝船厂的所有记录。若无误的话,那里有完工的两千料海船二十艘,四千料海船两艘。

除此之外,尚有大量未完成的船只,以及当初造船剩余的各种木材。”

对政务娴熟的朱标对此一清二楚。

当朱标说完时,朱棣顿时喜形于色。

然而韩成却满脸疑惑。

他忍不住问道:“这事有些奇怪啊,按理说陛下才刚下旨不久,就被刘伯温劝止了。

前后也没过多久。

可为何龙江宝船厂却整整造了四年才停建呢?

不仅造出了这么多船,还囤积了如此多的材料?”

韩成此言一出,朱元璋的脸色瞬间变得不太自然。

他对韩成颇感厌烦。

这家伙分明是故意找茬!

专挑令人尴尬的话题来问。

朱标轻咳一声,看着韩成说道:“韩成你也清楚,这类决定从拟定到下达、再到执行,往往要耗费不少时日,中间出现些许延宕实属正常。”

韩成点头表示赞同。

看到父子俩的反应,朱元璋和朱标都松了口气。毕竟,他们确实担心韩成会对这件事紧抓不放。

就在此刻,韩成又开口了。

“但这情况有点奇怪啊!

数月的延误尚可理解,可整整四年之久,实在令人费解。

龙江宝船厂距离南京城也不过咫尺之间,快马加鞭传个信不过一顿饭工夫,怎会拖延这么久?”

朱元璋听后,脸转向一旁,心中已有几分怒意。

朱标看看父亲的表情,一时不知如何回应。

总不能解释说,父亲顾及颜面,虽采纳了刘伯温的提议,但未公开表明不再攻伐倭国,也未叫停龙江宝船厂的大船建造计划。

直到三四年过去,才下令停止造船。这种话显然不能出口,更不能在父亲面前讲明。

“韩成,此事你无需多问。既已发生,必有其因。这与你写话本的道理相似。写话本时,需前后连贯,处处合乎情理,契合常理。但实际上,哪有那么多事都能合情合理?话本需讲逻辑,而现实却不拘于此。”

朱标说完,注视着韩成问道:“你明白了么?”

“哦哦,明白了明白了,我懂了!”

听着韩成这拉长且装作恍然的声音,以及他投射过来意味深长的眼神,朱元璋心中又泛起了揍人的冲动!这小子为何不懂得什么叫点到为止、为尊者隐呢?

“父皇!有了这二十艘两千料和两艘四千料的大海船,再加上几艘普通海船,攻打倭国足够了!孩儿**,愿即刻领兵前往倭国,扬我国威,让那些外邦之人心生敬畏,明白何谓天威不可侵犯!”

朱棣再次请战。

韩成虽被激发了斗志,却又忍不住再次开口:“等等,听你这话,这些船是不是造了好几年了?这么多年过去,这些船还能否正常使用?切不可掉以轻心,凡事都得谨慎行事。”

尽管韩成也希望朱棣尽快带人去倭国传扬威名,但他深知万事皆需稳妥,绝不能草率行事。

他依旧得把需要考量的事情仔细盘算清楚,若朱棣因疏忽而丧命,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朱棣摆摆手道:“这无需忧虑,这些船只稍作修缮便能继续使用,不会有潜在风险。”

韩成微微一怔,朱棣竟如此笃定?

朱棣指向龙江宝船厂的方向说道:“你该清楚,龙江宝船厂就在京城附近,挨着京师。单凭这一点,你就完全不必担心那些船只是否可用。”

这话让韩成愈发困惑,这算是什么独特的品质保障?

朱棣笑着解释道:“在这种极短的距离内,要是船只质量不过关出了问题,父皇定会将相关负责人的人头割下。”

明白了朱棣这个冷酷却合情合理的理由后,韩成顿时豁然开朗。

他也彻底放下了对船只是否能用的顾虑。在朱元璋这位强硬**的严密监视下,这些船只的质量本就无需过多操心。刚才自己确实是瞎操心了。

朱元璋等韩成与朱棣都沉默下来才沉思片刻开口道:“老四,再耐心等待,多打造些船只为佳。

此次是跨海征战,不可掉以轻心。

绝不能效仿元朝的做法。

否则不但损失巨大,还会助长倭寇的气焰,让我们颜面尽失!

这类事情决不允许发生!

而且,我大明虽然拥有水师,但向来鲜少参与海上作战。”

即便加上江阴侯和靖海侯麾下的水军,还是不够的。

此事需深思熟虑,不可急于求成,越急反而越可能出错。

朱元璋语重心长地对朱棣说道。

朱棣明白父亲的话是对的,但他夫人的病情如悬顶之剑,令他丝毫不敢放松。

他实在担心会因此延误大事。

“父皇,不用着急,多训练磨合一下就行。有了这些大船,还有崇明岛上靖海侯指挥的众多防倭水军,攻打倭国应该不是太大的难题。”

朱标拍拍朱棣的肩膀道:“四弟,我知道你心急,但先别急。

这事急不得。

西南战事还没结束,如今又有大军去平定女真三部。

朝廷已是在咬牙坚持了。

此时确实无法再支持一场大规模的海战。

而且,防倭水军也不能贸然行动。

方国珍、陈友定等人的残部,至今仍在海上为非作歹,未能彻底剿灭。

防倭水军还在时,还能对他们有所威慑,若防倭水军撤离,那些海盗就会更加肆无忌惮。

他们行踪飘忽不定,沿海各地都会受到威胁。

他们打完就跑,消失在茫茫大海里,没了防倭水军,我们就只能干瞪眼!”

朱标明确指出了两个必须考量的实际问题。

“干脆把那些海贼全剿了吧!”

朱棣攥紧拳头。

朱标摇了摇头道:“哪有那么容易的事?

若真如此简单,这些海贼早该被剿灭,也不会拖到今日。

大海不同于陆地,作战方式截然不同。

何况,靖海侯麾下的备倭水师,多是从当年降服的方国珍、陈友定旧部中抽调而来。

这些人与那些海贼间,关系盘根错节。

要在短时间内将这两股海贼彻底铲除,谈何容易?

即便真能办到,眼下这般境况,也根本拿不出足够的财力支撑一场跨国海战……

朱标的话让朱棣十分苦恼。

兜了一圈,终究还是绕回到老问题上——钱。

因为大明朝缺钱,才动了攻打倭国的心思。

然而,攻打倭国同样需要钱。

因囊中羞涩,明知倭国遍地财富,也只能望洋兴叹。

这样的困境实在令人沮丧。

这事儿陷入了无解的循环。

见朱棣这般焦虑,朱标无奈地道:“再等等罢,待西南战事彻底结束,北面的战局也必会稳定下来,到时候便有余力和财力顾及此事了……”

永乐皇帝朱棣心中惦记着自己的妻子以及老丈人的病情,难免心急如焚。

他能忍耐,但病魔不会等。按照韩成的说法,若无意外,老丈人再撑两年多怕是不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