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汉水东流 > 第26章 乱世纠葛下的坚守与无奈

汉水东流 第26章 乱世纠葛下的坚守与无奈

作者:陈留居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4 20:08:09 来源:小说旗

乱世谋局

联想起宝儿的失踪,我的心仿佛被无数钢针狠狠扎刺,痛意蔓延全身。愈发笃定这背后必定暗藏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父亲于田畴身为辽东富户,多年来在金国与大明之间艰难周旋。早年资助努尔哈赤,不过是在这乱世之中,为求家族生存的无奈之举。

那时,女真各部纷争不断,战火在白山黑水间肆意蔓延。部落间为争夺资源、土地,冲突频发,生灵涂炭。努尔哈赤在这混乱局势中崭露头角,展现出非凡的雄才大略。父亲眼光独到,认定他或许能在这风云变幻中闯出一片天地,为家族寻得一丝安稳,便毅然以财物相援。

可命运无常,谁能料到这份当初看似明智的交情,日后竟如同诅咒,给于家带来了灭顶之灾。如今,每当我回忆起往昔家中那充满温馨的欢声笑语,再看看眼前这满目疮痍的景象,悔恨与愤怒便如同汹涌的潮水,在心底疯狂交织翻涌。

我痛恨自己为何如此迟钝,没能早点察觉危险的逼近。为何如此无能,没能守护好家人,没能守护好宝儿。

明朝末年,辽东俨然已成为各方势力激烈角逐的血腥修罗场。我自幼便目睹了明朝卫所制度的腐朽衰败,其种种弊端,犹如毒瘤般侵蚀着明军的根基。

士兵们平日里屯田务农,战时则被驱赶至前线作战。然而,军官们却层层克扣军饷,致使底层士兵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生活苦不堪言。

不仅如此,士兵们还被迫承担各种繁重不堪的劳役。为了满足军官们的私欲,他们常常被随意抽调去为军官修建奢华至极的府邸,或是开垦军官的私田。

在炎炎烈日下,士兵们汗流浃背,如蝼蚁般辛苦劳作。本该用于训练提升战斗力的宝贵时间被严重挤占。而他们手中用以保家卫国的兵器,也因长久闲置未用,布满了厚厚的锈渍,仿若岁月镌刻的斑驳伤痕,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锋利。

卫所士兵们不仅要承受身体上的极度疲惫,还面临着精神上的沉重折磨,士气低落至极点,战斗力自然愈发不堪一击。

我曾亲身站在那辽东的战场之上,亲眼目睹了这衰败之态的每一处细节。

烈日高悬,仿若一个巨大的火球,将大地烤得仿佛要燃烧起来。那些卫所的士兵们,面容枯黄消瘦,深陷的眼眶中满是绝望,如同死寂的寒潭,望不到一丝生机。

身上那褴褛破败、千疮百孔的衣衫,仿佛轻轻一扯便能碎成无数条缕。本该用于奋勇杀敌的兵器,如今大多蒙着厚厚的锈渍,刃口钝得连一块普通的木头都难以砍断。

我怀着沉重的心情,走上前去与一位老兵攀谈。

他抬起头,目光黯淡无光,满是无奈与悲戚,缓缓向我诉说着:“军饷被那些黑心的军官一层又一层地克扣,我们这些底层士兵,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食不果腹,哪还有力气训练和打仗啊。平日里,还得没日没夜地给军官们服各种劳役,修建他们那奢华得离谱的府邸,开垦他们的私田,训练的时间就这样被占得一干二净。”

听到这些,愤懑如汹涌的潮水,在我心间澎湃翻涌,几欲冲破胸膛。看着这些可怜的士兵,我不禁想到,朝堂之上那激烈得近乎癫狂的党争,怕是对这军事资源的分配有着极大的恶劣影响。

那些官员们,为了争权夺利,在辽东战事策略上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吵得面红耳赤,致使前线的决策总是难产,军饷、物资调配混乱不堪,这才使得卫所士兵的处境如此艰难,如坠地狱。

反观后金,努尔哈赤创立的八旗制度,宛如一张紧密且极具威慑力的大网,将女真各部牢牢地凝聚在一起。

正黄旗作为大汗的直属部队,肩负着保卫汗庭的神圣重任,其士兵皆是从各部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勇士,作战时个个奋勇争先,冲锋在前,护卫在后,宛如钢铁长城,坚不可摧。

镶黄旗则擅长长途奔袭,他们犹如草原上敏捷的猎豹,为大军侦查前方敌情,探寻有利地形,为作战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情报支持。

战时,各旗之间通过特定的旗帜、号角传递信息,配合得紧密无间。如遇敌军,正黄旗率先稳住阵脚,凭借其强大的战斗力吸引敌军主力,镶黄旗则迅速从侧翼迂回包抄,如同两把锋利的匕首,直插敌军软肋。其他各旗根据战场形势,或增援、或突袭,协同作战,配合得天衣无缝,令明军防不胜防。

回想起家中父亲与幕僚的交谈,又联想到后金努尔哈赤创立的八旗制度,我心中满是忧虑。

正黄旗作为大汗的直属部队,士兵皆是精锐中的精锐,作战时冲锋在前,护卫在后,承担着保卫汗庭的重任;镶黄旗则擅长长途奔袭,为大军侦查前方敌情,探寻有利地形。战时,各旗之间通过特定的旗帜、号角传递信息,紧密配合。

反观我们的明军,卫所制度如此衰败,士兵们士气低落,战斗力与后金的八旗军相比,实在是相差甚远,犹如云泥之别。

这巨大的差距,像一块沉甸甸的巨石,压在我的心头,让我内心充满了忧虑与不安。我深知,生于这乱世,若想守护珍视之人,守护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困难重重,犹如逆水行舟,举步维艰。

此前,我在执行一次任务时,就深切感受到了明军因党争导致的指挥混乱,那简直就是一场噩梦。

那次行动中,上级将领们因为来自不同党派,意见不合,互相扯皮,如同市井间争吵的泼皮,完全不顾大局。

他们在战略决策上各执己见,互不相让,使得我们这些底层将士根本无所适从,仿佛置身于一团迷雾之中,找不到前行的方向。最终任务以失败告终,还牺牲了不少并肩作战的好兄弟。

他们的鲜血染红了大地,他们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那片残酷的战场上。这一惨痛经历,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朝堂党争的危害,它就像一颗剧毒无比的毒瘤,深深地侵蚀着大明军队的根基,让曾经强大的明军逐渐走向衰败。

朝堂之上,党争激烈得近乎疯狂,宛如一场永无休止的闹剧。

东林党一心革新政治、整饬吏治,试图力挽狂澜,拯救摇摇欲坠的大明王朝,他们犹如在黑暗中奋力挣扎的勇士,试图寻找一丝光明。

可其他党派却置国家危亡于不顾,为了争权夺利,在朝堂上吵得不可开交,毫无廉耻与担当。

在一次至关重要的廷议中,围绕辽东战事策略,东林党领袖慷慨陈词,言辞激昂,力主积极进攻,扩充军备,以图收复失地,重现大明的辉煌。

然而,以某权贵为首的党派却心怀叵测,为了打压东林党,竟不顾辽东局势危急,提出消极防御,削减军费的荒谬议案。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得面红耳赤,言辞激烈处,甚至拍案而起,险些在朝堂上大打出手,全然不顾朝堂的威严与国家的安危。

这场毫无意义的争论持续了整整一天,最终却因党派纷争,导致决策难产,前线战机白白延误,如同放走了一只到手的猎物。

这使得辽东局势愈发危急,犹如狂风暴雨中的孤舟,随时都可能被汹涌的波涛吞没。

每次父亲从京城回来,都唉声叹气,抱怨着在讨论辽东事务时,那些官员为了军饷、物资调配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致使前线的决策被无限期拖延,仿佛陷入了一个无尽的泥沼,无法自拔。

我深知,这腐朽的朝堂,正如同蛀虫一般,一点点侵蚀着大明的根基,将辽东百姓推向水深火热之中。

而我却无力改变朝堂的乱象,只能眼睁睁看着局势恶化,这种无力感如影随形,让我倍感煎熬,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扼住了咽喉。

百姓们的日子更是苦不堪言,仿佛生活在人间炼狱。

村庄在战火中沦为一片废墟,残垣断壁在风中孤独地矗立着,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苦难。

肥沃的土地长满了荒草,一片荒芜,无人耕种,曾经的生机勃勃早已不复存在。

青壮劳力为躲避战乱,被迫逃进深山老林,靠打猎、采摘野果勉强维持生计。

然而山林中野兽横行,危机四伏,稍有不慎便会性命不保,他们的每一次外出觅食,都如同在生死边缘徘徊。

老弱妇孺只能在城镇周边搭建简陋的窝棚,那窝棚在风雨中摇摇欲坠,仿佛随时都会倒塌。

他们靠乞讨、做些粗重的杂活艰难度日,生活的艰辛写在他们每一张饱经沧桑的脸上。

因局势动荡,民间传统的集市贸易也受到严重影响。

以往热闹非凡的集市,如今冷冷清清,宛如一座被遗弃的空城。

商户们因战乱频繁、交通受阻,货物难以运输,纷纷关门歇业,曾经的繁华喧嚣已成为过去式。

曾经在节日里热闹非凡的庆典活动,如今也因百姓生活困苦,无力举办。

孩子们不再有新衣穿,也没有了往日的欢声笑语,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迷茫与恐惧。

人们在绝望中,开始更加依赖宗教信仰,寺庙里挤满了前来祈福的百姓,他们双手合十,虔诚地祈求战争早日结束,生活恢复安宁,那声声祈祷,仿佛是对命运的无奈呐喊。

我曾随父亲前往周边村庄赈灾,看到百姓们面黄肌瘦,眼神中满是绝望,心中的悲愤如熊熊烈火般燃烧,也更加坚定了守护这片土地、保护百姓的决心,这份决心如同钢铁般坚硬,不可动摇。

每当看到那些受苦的百姓,我的内心就像被重锤狠狠敲击,疼痛难忍。我不断告诫自己,一定要为他们做些什么,哪怕只是一丝希望,我也要拼尽全力去争取,哪怕前方荆棘丛生,我也绝不退缩。

朝鲜作为明朝的藩属国,也深陷两难之境,犹如风中摇曳的残烛。

其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与明朝紧密相连,深受儒家文化熏陶,对明朝尊崇有加,犹如臣子对君主的忠诚。

但后金崛起后,朝鲜边境时常受到侵扰,军事压力剧增,仿佛一座大山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朝鲜在明朝与后金的冲突中,外交上陷入两难。

一方面,为了维持与明朝的藩属关系,定期派遣使者前往北京朝贡,表达忠诚,他们带着珍贵的礼物,长途跋涉,只为了向明朝表明忠心。

另一方面,为了避免后金的军事威胁,又不得不暗中与后金进行一些贸易往来,在夹缝中艰难求生。

明朝对朝鲜的这种微妙态度颇为不满,多次责令朝鲜断绝与后金的一切联系,言辞严厉,不容置疑。

但朝鲜因自身实力弱小,只能在两国之间艰难周旋,时常向明朝哭诉自身困境,期望得到明朝的谅解与庇护,那言辞中的无奈与彷徨,让人听了心生怜悯。

我曾听父亲说起与朝鲜使者的交谈,使者言语中满是无奈与彷徨,朝鲜在大国博弈之间,宛如狂风中的孤舟,飘摇不定,随时都有被风浪吞没的危险。

这复杂的局势,无疑给本就动荡的辽东又添了几分变数,也让我在应对各方势力时,心中愈发谨慎,每一步都如履薄冰,生怕一个不慎,便让局势朝着更坏的方向发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