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从流民开始武道通神 > 第33章 舍

从流民开始武道通神 第33章 舍

作者:饭不吃肉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3-30 00:24: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已是一月底,依旧寒意料峭。

静下心神,催动焚心,孟渊按着腰间刀柄,目不转睛的看着远处骑象而来的无生罗汉。

平安府城万人空巷,此间人山人海,全都涌出城外来看无生罗汉。

无数百姓云集,镇妖司和府军艰难维持秩序,可还是难挡百姓的热切。

可待七彩祥云出现后,喧闹的百姓好似被安抚住了一般,竟不再喧哗,只纷纷伸头踮脚去看。

巨象高大,云集的百姓看不清一众西来僧侣,却能瞧见那巨象和华盖。

远处巨象踩地,一声接一声的轰隆之声。

一时之间,竟有不少百姓跪地,乃或者五体投地。

有人带了头,便有越来越多的百姓跪伏,口中却不呢喃什么佛号,而是低声说着保佑之类的话语。

好似风吹麦浪一般,十之七八的百姓都跪在了地上。

“这些百姓都是平安府一地的人,见识过僧佛的风采,如今听说西方真佛来了,那真是说跪就跪。”莫听雨见状,就感慨不停,“师兄,你说这到底是有见识,还是没见识?”

“润物无声,连我都未感觉到那位用了什么手段,却也不必苛责百姓。”宁去非道。

“师兄,你真是善解人意!”莫听雨根本不看那什么无生罗汉,一双眼睛只在宁去非身上。

孟渊此时跟在箫滔滔身后,环顾四周。

只见这一番来迎无生罗汉的人虽多,但出面在前的也就两人,乃是镇妖司督主王二和兰若寺方丈智观。

两人都是四品境界,一个在朝,一个在野。

至于其余的儒道之人,却没有上前。

孟渊环顾四周,只见黑压压的跪了无数人,没看到解开屏的身影,却见冲虚观四子混在人群中。

冲虚观四子没跟着诸多百姓下跪,倒是给冲虚观留了几分体面。

那静尘隔着老远就朝那巨象指指点点,静山和袁静风则低声议论,也不知在说什么大事。

赵静声还算内敛,没太掺和,他也瞧见了孟渊,就拉着袁静风朝孟渊摆手,还在喊着什么话。

隔的太远,孟渊也听不到他们说什么,但瞧他们穿着,大概是又要借钱。

孟渊赶紧扭过去头,就当没瞧见。

“老箫,花长老和妙音长老没来?”林宴左顾右盼,最后问出了声。

“没有。”箫滔滔微微摇头,“那两位跟寻常的妖不一样,学识不输大儒真人,现今在兰若寺跟那两位祖师爷说话呢。”

“原来如此。”林宴也就不多问了。

又过了一会儿,那巨象缓缓临近,王二和智观和尚上前。

相距不过百步,孟渊竟还是看不太真切那巨象华盖之中的人。

一旦想要凝神细看,就会生出几分恍惚之感,只能见到万般光彩,心底生出顶礼膜拜之心。

孟渊情知跟无生罗汉差的太远,就也不再去看,反而又看向四周之地。

“装神弄鬼!”林宴向来胆子大,心里也不太藏得住事。

“小点声吧你!”箫滔滔朝林宴瞪眼,“你和小孟都是聂延年教出来的,怎么就你管不住嘴!”

“我只是说出来,他心里憋着坏呢!”林宴对孟渊了解的很,他拉住箫滔滔,认真道:“你信不信,我师弟这会儿在想怎么破这老秃驴呢!”

“师兄,我没想。”孟渊自证清白。

“这种事不要说出来。”箫滔滔教导下属。

三人嘀咕了一会儿,却见那无生罗汉依旧在巨象之上,并未下驾,王二和智观就在巨象之前立定。

这也算不上无礼,毕竟世上的三品境太少,摆再大的谱也没错。

毕竟三品境界,已然近乎“神”了。

“也就是这个时节,换了大争大乱之世,儒释道谁家的三品敢在四品武人面前摆架子?”林宴感叹不停,他看向孟渊,问道:“咱家督主没脾性,那位冲虚观的大师兄来了没?”

“师兄,我刚出关。”孟渊无奈道。

林宴环视四周一圈,道:“玄机子没来,倒是那四个废物来了,你这两天去尼姑庵里问一问。”

孟渊也有此意,当即应了下来。

诸人等了片刻,便见无生罗汉依旧没有从巨象上下来,而王二和智观和尚在前带路,要往兰若寺而去了。

直到这时,孟渊才算看清巨象上的无生罗汉。

只见无生罗汉身披袈裟,盘膝坐于华盖之下。其面容不见有何出奇,模样一般,说不上美丑,面容似有几分老迈,但看其肌肤雪白细腻,又似是少年人。

那巨象后面跟着一百零八位徒子徒孙,全都低着头合十,嘴里不知呢喃着什么佛经。

无生罗汉眼中无有神采,嘴角有一丝笑容,环视四周时还不时颔首。

随着巨象踏在路上,所历所经之处,道路两旁之人无不有心旷神怡之感,心思清明无碍,好似沐浴在春风之中。

在孟渊也有所感,好似身心内外全然无有隐藏。连经历松河府之变后一直郁郁的心情也一扫而空,好似前途明了,心中有桃花盛开。

“想起嫂子了?”待巨象过去,孟渊拉住还在出神的林宴,两人跟在后面。

林宴醒觉,然后点点头,道:“他劝我对药娘好些,助我们夫妻和美。”

说到这儿,林宴看孟渊,问:“你呢?”

“舒我身心,让我暂忘一时仇怨。”孟渊摇摇头,道:“观音土。让你吃饱吃撑,就是不抵饿。”

“阿弥陀佛。”两人身后来了一人,竟是觉生和尚,只见他合十道:“有些时候,饿极之人连一份幻想都求不得。能暂解一时肚饿,已算是不错了。”

“大和尚,这是什么歪道理?”那莫听雨拉着宁去非也跟了上来,开口没带好语气。

“阿弥陀佛。”觉生和尚十分有礼貌,侧身朝莫听雨一礼,道:“众生皆苦,却无有逃离的良方,却也只能这般了。”

说着话,他指向四周的百姓。

只见无生罗汉所过之处,许多百姓还在跪拜,但却扬起了头,面上无有北风吹过的戚戚之意,反而如沐春风,忘却了一时的尘世烦恼。

“可是忘了烦恼,就真的没烦恼了么?”莫听雨质问。

觉生和尚一时无言以对。

一行人再无言语,跟在队伍后面,一道向兰若寺而去。

路途不远,可那巨象步履缓慢,诸人也只能受着。

来瞻仰高僧风采的百姓也不再跪着了,纷纷跟在后面,群情涌动,分明是还想聆听圣僧训导。

待到无漏山下,那无生罗汉终于从巨象上下来,随着王二和智观,带着一百零八位徒子徒孙一道上山。

这一次兰若寺谢绝外客,百姓再不能上山进香。

那箫滔滔早就跟着王二去了前面,孟渊和林宴资历和境界不够,只能跟在后面,充当护卫。

登上无漏山,无生罗汉也没多停,往后山而去。

按着行程安排,论道自然是少不了的。但毕竟兰若寺是主场,而且兰若寺还有两位三品的高僧,无生罗汉自然要去拜访一番。

此行依旧由智通方丈和王二带路,无生罗汉再不携徒子徒孙,而是孤身前往。

如此三位佛门三品居首,势必要论道问禅,没个几天出不来。

余下的一百零八位西来之人以无生罗汉的弟子九劫为首。

这位九劫和尚是佛门四品境界,年龄已然不小,眉毛雪白,手中一直拈着一串念珠,倒是慈眉善目。

九劫和尚也和善的很,其余徒子徒孙也都极守规矩。

兰若寺三院首座和儒道两家高人,引了九劫大师在禅定院中说话,其余弟子在外恭候。

孟渊和林宴本来还商量着今天一见面就算不打架,也得掰扯一场嘴仗,可没想大家伙儿都克制的很,愣是请茶送茶,玩什么宾主尽欢。

“前几天做做面子,过几天就得咬上一嘴毛!”林宴十分有经验,“和尚嘛!讲究个舌灿莲花!先斗上几天嘴,然后再手底下见真章!”

“怕是不太好对付。”孟渊一路上没敢再观察无生罗汉,反而把他的徒子徒孙都瞧了遍。

自入道以来,孟渊也算身经百战,不敢说一眼就能看出别人高低,但却有几分直觉。

这一百零八人中,除却九劫和尚外,还有七个五品,其余的都是六品和七品境界。

而且囊括了佛家、武道和妖修三家。

那七位五品境的佛国僧人中,三人是武僧,孟渊自思不太好对付。

至于剩下的六品,甚至更低的,确实有不凡之辈,但孟渊已然不将他们看在眼里了。

闹腾到晚上,那无生罗汉果然没再露面,这一百零八人也都被兰若寺僧人妥善安排了住处。

居住之地就在智慧院,也是兰若寺和镇妖司的人商量后定下来的。

箫滔滔和丁重楼安排了人巡守,可佛国来客守规矩的很,不吵不闹不乱走,也绝不惹事。

孟渊和林宴跟着箫滔滔在外面守了一晚,什么事都没有。

等到第二日,无生罗汉依旧在和兰若寺的两位祖师爷论道,并未现身。

倒是九劫和尚应三院首座之邀,在问禅台设坛讲座。

问禅台在无漏山三峰之下,是一极广阔的平台,向来为兰若寺讲道论道之处。

历经数百年,早已被兰若寺历代僧人修整,可容数千人盘膝坐而。

如今九劫和尚所开坛会为无遮大会,不论儒释道之人,都可参会。

来听讲之人云集,除却平安府一地的诸多和尚尼姑外,还有诸多高人。

国师府任道长,青羊宫云道长,天衍派陈道长,凌霄派莫道长,另还有青崖书院周先生。

儒释道三家齐聚,不可谓不热闹。

“老衲在师尊座下修佛百年,也曾游历四方,眼见耳听种种,勉强有所得。”那九劫和尚十分和善,面上微笑不止,环顾四周,笑着道:“今日所讲,乃是闲时所悟,其为‘舍’。”

孟渊和林宴两人就在问禅台的外围,也伸着脖子来听。

问禅台四周无有声息,只有细微鸟鸣之声。天朗气清,不见阴云北风,竟有惠风和畅之感。

九劫大师高坐台上,身披破旧袈裟,接着道:“何为舍?”

问出这一句,九劫大师微笑着看向四周,他两旁台下所坐的都是三教高人,都是通晓三教学问的,但也没人出声。

九劫大师自然也不是问这些高人,而是看向台下听讲的一众年轻人。

“这位施主可有见解?”九劫大师看向人群中盘膝坐着的宁去非。

“不知大师所言之‘舍’,是为儒释道哪一家的‘舍’?”宁去非反问。

“不拘哪一家,施主言之有物即可。”九劫大师微笑道。

“那在下冒昧了!”宁去非是道门子弟,虽修武道,见识却不缺,当即道:“我观佛经有得,乃是舍财物、舍恐惧、舍佛法继而破去种种贪念,去贪嗔痴三毒,生慈悲之心。”

“善。”九劫和尚颔首而笑,道:“《金刚经》有云: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便是‘舍’到极致之时,心无所住,便得空性。施主心怀大慈悲。善哉善哉。”

宁去非回礼。

“不过施主还当知从“有相舍”到“无相舍”的修行。修行无关功利,但却易生功利之心。需得超脱于功德果报的执念才是。”

说完这句,九劫和尚再环顾四周,又问:“不知可有人再论‘舍’这一字?”

问禅台寂静无声,无人来答。

过了许久,九劫大师又出声,问:“当真无人再论?”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人群中有个唇红齿白的俊俏光头站起身,正是觉生和尚。

“阿弥陀佛。”觉生和尚垂首合十,道:“心经云:‘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大师执着于‘舍’,已然不可‘舍’,此为执念。”

九劫大师听闻这句话,并不出声辩驳。

“舍尽法执,证悟空性。”觉生和尚十分坦荡自然,接着道:“连‘舍’的念头亦不可执,方是真舍。大师一再寻人来解‘舍’这一字,已然有了执念,落了下乘。”

“这是禅宗当下放下之论。”九劫大师道。

“阿弥陀佛,大师博学。”觉生还夸赞人家。

“他俩放啥屁呢?”林宴远远瞧着,已然摸不着头脑了。

“不太懂。”孟渊也摇头。

“这是理念之争。说难听点,就是要狗咬狗了。”俩人干瞪眼的时候,忽听身后有人言语。

二人回头,只见一个红斗篷戴斗笠的人立在身后,正是独孤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