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 > 第57章 同化

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 第57章 同化

作者:一堆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8 22:38:10 来源:小说旗

总算把皇祖盼走了,李象忙不迭的跑去显德殿,贴到了父亲怀里。

李承乾抚着儿子发顶,他一直觉得自己是现代人,无论是思想还是见识都远超这个时代,蔑视这个时代父母将儿女当做工具的思想。

父亲今日的一番话,让他自惭形秽,因为他在不知不觉间安排了他人的人生,将他认为好的东西,强加给了别人,却没有问过被他安排的人想不想要。

“象儿,阿耶教了你这么久,却从没问过你将来的志向,将来长大,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李象眨巴着眼睛看向父亲,道:“阿耶希望儿平安一生,儿将来就做一个富贵闲人,关起门来不惹事,娶妻生子,像阿耶敬重母亲那样敬重妻子,疼爱儿这样疼爱自己的孩儿。”

李承乾道:“这是阿耶的希望,不是你自己弄希望,你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李象道:“儿方才说的,就是儿的将来的希望。阿耶教导儿这么久,儿没之前那么蠢笨了。李欣是四叔和叔母嫡出,儿只是阿耶同试婚婢女生下的孩子。别人叫儿皇长孙,只是因为阿耶是太子。阿耶疼爱,儿得以被悉心教导。可儿心里清楚,儿的出身是为人不齿的。皇家尊贵,可长安的权贵太多,儿在权贵眼里,根本不值一提。”

李承乾皱了皱眉,这孩子怎么被他教的自卑了?

“出身不是你的错,阿耶从未看轻你,外人鄙夷的出身,也终究是无关紧要的外人。那些鄙夷庶子出身的人,自己造出一堆庶子,甚至自己就是庶子,承受身为庶子着苦难,制造一堆庶子继承继承他的苦难,还要在他人的苦难上落井下石。这种人最为可悲和可怜,你要是为了他们的眼光去自卑,实在是太不值了。”

李象道:“儿不是自卑,是自知之明。阿耶同阿翁谈话,有时不避着儿,儿能听懂一些。皇家的孩子要有建树,背后少不得士族的支持。很多皇子,母族是士族,娶妻是士族。儿的出身,就算将来娶了五姓七望女,也一样为人不齿。没有依仗,一身天纵奇才,就是祸患来源。”

李承乾将儿子揽入怀里,道:“对不起,若阿耶早些想清楚这些,就不会让你承担这些苦难。”

李象登时就不乐意了,搂着父亲脖子,委屈巴巴道:“有阿耶,那些都不是苦难。从前儿羡慕李欣和其他几位叔叔,或被阿翁疼爱,或被师傅们器重,可现在儿不羡慕了。他们努力念书,小心讨好,只为了得来尊长一个点头。可儿不需要,儿只要不做错事,阿耶随时都会对儿笑,抱着儿,陪儿玩闹。儿挨了阿翁的打,阿耶为了给儿请御医空手握白刃,甚至在阿翁面前打四叔一顿。阿耶给儿的一切,已经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不来的奢望。”

李承乾拍拍李象背心,他不过履行了一个父亲的职责,就能让李象感恩戴德至如此,多么好满足的孩子。

“好,象儿志在此,为父自会为你安排妥帖,保你一生安稳富贵。”

有这个心态,哪怕他不背着谋反的名,李象也碍不着九五夫妇什么事情。来到这个世界,第一次死了杀心,李泰不能上位,贞观十七年他若大限将至,李泰就非死不可。

“阿耶明日上朝,早起闹的你也睡不稳,回宜春殿去歇着吧!”

李象不太情愿,却还是从父亲榻上下床,一步三回头的出了殿门。

李承乾松了口气,李象这里问清楚了,现下就是苏氏以及他和苏氏的孩子。苏氏出身关陇贵族,他们的孩子又有嫡长子的名分,若他们不愿意平淡一生。

罢了,各人有各人的缘法,他也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保他力所能及的人或事。

早朝,众大臣方才落座,张阿难上前宣读诏书,着命太子李承乾全权操办吐蕃来朝一事。

李世民登基之前做过尚书令,故大唐王朝尚书令一职始终空置,李承乾是太子不可能封一个尚书令,但李世民直接将尚书令的官印给了李承乾。

持尚书令官印,可辖制尚书省,这一记惊石落下,瞬间在朝中掀起一阵不小的暗涛。

“吐蕃这一次来,带了不少的勇士,精挑细选,个个都是练家子,必定会要求比试。陛下让殿下全权处置此事,殿下要早些准备。”

李承乾道:“房相的意思孤明白,吐蕃已经断定大唐不会跟他们玉石俱焚,赢了正好为谈判添筹码。输了也没什么,他们本来就是战败求和的,左不过言语上再恭敬几分。”

“是这样的!”房玄龄接着道:“所以臣觉得,从玄甲军中挑出精锐中的精锐,一举挫灭吐蕃的气焰。”

李承乾不言,现代高科技的玩意儿他弄不来,封建时代生产力之下的东西,他还是能搓点出来的,何况六七十年代全民皆兵,学习热武器制造,他也在其中。

李世民看李承乾若有所思,便道:“挑选勇士预备吐蕃挑衅,这个事情交给敬德去做。各项事宜,写了奏疏呈于太子,朕就不过问了。”

萧瑀道:“河南道和山南道六百里加急,河南道境内宋、汴、许、陈、豫几州已经有一个月没有下雨。山南道荆襄两周阴雨连绵半月有余。旱的旱死,涝的涝死,户部要早做准备,安排赈灾款项。”

李承乾静默听着,第一世吐蕃在这一年的八月赫然入侵松州,摆明了趁火打劫,只是没想到大唐皇帝不是软柿子,顶着赈灾的压力甩了一耳光给吐蕃。

马周道:“荆襄受灾已成定局,水利可以调蓄洪水,缓解旱情,之前太子殿下主持修建京兆南部的水利工程,臣以为当遣工部有司,勘察山川地势,兴修水利。同修筑京兆水利一样,雇佣受灾的荆襄民众,进行水利工程修建。既赈了灾,还能在后续调节当地水旱,一举两得。”

李世民道:“这个准了,工部遣有司安排。勘探绘图要求,以太子留在工部的绘图为准。”

工部尚书段纶想哭,太子的绘图留在工部,但那个绘图的标准,是真的为难人啊!

今日朝议结束晚,三省六部长官是赶在宵禁之前出宫的,李承乾坐了大半日,浑身困乏,才转身就被叫住。

“玄龄说到吐蕃,朕看你若有所思,可是有了更好的法子威慑吐蕃?”

李承乾点点头,道:“有是有,不过那个梦太久远,久远到臣都有些生疏了,所以不敢贸然提出来。臣全力以赴,能否成功,只看天意。”

李世民道:“用过晚膳再回去吧!”

李承乾道:“陛下,恕臣多言,您那个头风之症,饮食上低油低盐,酒水尽量少饮,早些就寝,能降低它发作的次数。”

李世民笑道:“听高明的,今夜之后朕让宫人换掉现在的膳食。”

父亲实在热络,李承乾推不开,便也留下用膳。

夜间甬道,不时吹来凉风,李承乾回忆起穿回来这两年所作所为,一时感慨万千,一路阴差阳错过来,他似乎渐渐的要被这个时代同化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