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 > 第58章 儿孙的路

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 第58章 儿孙的路

作者:一堆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8 22:38:10 来源:小说旗

显德殿灯亮了半夜,李承乾捂着脑袋,揉着酸胀的两鬓,走到殿外深深吸了口气。

“什么时刻了?”

“回殿下,寅时!”

李承乾打了个哈欠,很久没这么熬过夜了。

苏氏带着羹汤过来,道:“殿下一宿不眠,妾身让小厨房烹了羹汤,殿下用一些吧?”

李承乾点头,正好他也有话同苏氏聊,便让殿内众人退下。

“成婚这么久,我还没问过你,你这一生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苏氏满头雾水,不解太子为何问她这话,道:“夫婿敬重,儿女孝顺,诰命加身,天下女子一生所求无非如此。妾身有幸嫁于殿下,自然盼着有朝一日母仪天下。”

李承乾心下一沉,果然,母仪天下,自古以来,追求权势地位,是人的共性。他现在这份淡然,并非是他的本性,只是轮回磨平了他的棱角。

“好,我知道了。”

“殿下……”

苏氏脸色发白,吓得跪倒在地。她嫁入东宫三年,太子对她不冷不热将近一年,这两年对她太过随和,以至于她都忘了,眼前人不仅是她夫婿,还是君上。

李承乾上前扶着苏氏起身,道:“人往高处走,我没有怪你的意思。只是在思考,此前对你们母子的安排。”

苏氏道:“殿下是如何安排妾身与象儿的?”

李承乾道:“象儿有自己的想法,他想做个富贵闲人,平平淡淡过完一生。我们将来也会有孩子,我问的是你我的孩子。”

苏氏微垂着眸子,庶子到底是庶子,上不得台面。

“殿下悉心教导,不成想他竟这般没气性。”

苏氏这个想法,李承乾并不意外,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换做曾经的他,听到李象对未来生活的规划,也会觉得李象没出息。

“人各有志,他随着自己的想法活着就好,我不会强加什么给他。你我将来的孩子,我也会尊重他的想法。”

苏氏道:“妾身与殿下之子,是陛下嫡长孙,绝不会碌碌一生。”

“若是我们将来的孩子也和象儿那样,只求一个平淡安宁呢?”

苏氏道:“怎会?不说别人,殿下难道想碌碌一生?”

李承乾沉默良久,不想,轮回中或有沉沦,但大多数时候他都在努力活着。他如今想脱离李唐皇族,只是因为自己天不假年,李唐皇族宗室清洗血腥,不愿意儿孙将来卷入其中。

“好,我知道了。”

一宿不眠,倒也免了更换朝服的繁琐,李承乾直接去承天门在候着上朝。

“过往制考卷子礼部批阅结束,交由三省长官共议,太子殿下领了尚书令的大印,今年这一批卷子。臣启陛下,可要太子殿下参与复议?”

还没缓过神,房玄龄丢过来一个炸弹,改作业太要人命了,他正要开口拒绝,就听父亲道:“太子领了尚书令大印,自是要参与复议的。太子,你意下如何?”

李承乾道:“既在臣权责范围之内,臣自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李世民道:“鞠躬可以,尽瘁就免了。朕未必有十几二十年精力,再养一个太子。”

李承乾不语,父亲言外之意,皇帝没有废立之心,警告前朝大臣不要在他和李泰之间摇摆。

“前隋的炀帝贪图享乐,好大喜功,皇后以此为鉴,缩减太子用度,培养太子节俭质朴的品德。朕管太子近年所行,皇后的教导颇见成效。太子德行已成,往后用度就不必再行限制了,恢复太子原有的用度。诸位爱卿,可有异议?”

在座大臣有几个不是世家出身,家财万贯,太子一个月八千钱的俸禄,就是恢复了在他们眼里,那也是不值一提,自然没人有什么异议。

李承乾起身谢恩,道:“臣谢陛下!”

“太子应得的俸禄,非朕加恩,勿烦致谢。”

李承乾拜过归座,用不了那么多钱,但涨工资总是件很快乐的事情。

早朝结束,跟着众大臣用过午膳,在两仪殿一起议事。

李世民让人把制考的卷子从礼部取出来,同一众大臣参与复议。

糊名制创立于武则天即位初年,但受限于当时的社会环境,该举措并没有在科举考试中普遍使用,一直到与士大夫共天下的宋朝,陈靖上疏重提糊名制,得到宋太宗的采纳,此后被广泛使用。

贞观年间没有糊名制,李承乾不用看,都知道送上来的是些什么人,随便扫了几张,就看不下去了。

“未经初审的卷子还在吗?”李承乾看向父亲,道:“陛下,臣想看那一批被刷下去的卷子。”

萧瑀道:“太子殿下,这已经是礼部层层审核出来卷子,倘或这一批都不能让太子殿下如意,怕是没有能让太子殿下入眼的了。”

李承乾道:“这些文章辞藻华丽,文采飞扬,我若是个文人,闲来品读的确是享受。可我不是文人,我读书也不是很好,不擅长品读文辞,更想看策论之类的文章,就事论事。”

时代在发展,人们对文章的要求也在改变,李承乾看着这堆卷子,只能感叹,实干风的议论文写多了,看多了,对美文真的有些无从下手。

“把卷子调过来,给太子看。”

李世民一锤定音,长孙无忌、房玄龄、萧瑀等人虽有不满,却也只能憋在心里。

古代能上考场,字迹不会太差,朝廷组织阅卷,着重视文采,后看文章深度,字写不好的,初审基本就废了。

萧瑀道:“太子殿下,臣等阅卷,一张卷子反复研讨,众人再三斟酌,才决定是否留用,您这个阅卷的速度,臣等不敢苟同。”

李承乾道:“朝廷组织制考是为国取士,选拔出能够辅佐上位治理天下的人才。故我以为,文采是否出众不要紧,字写的好不好也不要紧,要紧的是办事的能力。这个能力主要体现在,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矛盾所在,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论述方案是否可行,以及方案具体落实。”

李世民皱眉,按照李承乾的这套标准,长孙无忌、房玄龄、萧瑀、杨师道等人挑出来的这一批差不多废了。这孩子,要么一言不发,一张嘴得罪一批人。

复议结束,李承乾手上的卷子还没看完,大臣离开两仪殿,他仍坐在原地“阅卷”。

“高明,你的做事风格要改一改。”

李承乾放下卷子,面向父亲跪直身子,垂首道:“臣敬听陛下教诲。”

李世民示意李承乾落座,道:“阿耶不是说你不好,是这些千年士族,你即便不满也不要全盘否定。玄龄他们挑的这一批,你就是看不上,也要选几个。”

李承乾道:“臣选吗?”

李世民道:“你代行尚书令之权,官员任免都要经你决断的。”

李承乾道:“臣明白了,臣会适当协调双方平衡。”

言罢,李承乾低头继续“阅卷”。

“朕看你神色疲惫,昨夜没睡好?”

李承乾点点头,道:“臣想以火器代替冷兵器威慑吐蕃,可东西都忘得差不多了,昨夜一直在想,睡不着,好在是想出来了。”

李世民道:“国事重要,你的身体也很重要。”

“谢陛下欢心,臣自己就是医者,自己的身体,臣心中有数。”

李世民道:“高明,你如何看待战争?”

战争?

李承乾脱口而出:“有组织、有纪律、大规模、无差别的杀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